八章

【题解】

本章以水为喻,说明道德的高尚就应当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与物相争,在老子看来,水的这种品格是与道最为相近的。因而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就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把事情都处理得很好。老子贵柔,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不争而使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些观点,在以后的各章中还经常出现。先秦时期,被称为中国美学史的“比德”时期。所谓比德,即通过对自然界中某些事物的某一方面的属性进行抽象化、人格化与伦理化,举凡山水、草木、鸟兽、金玉等种种物品,均可成为“比德”的对象物。孔子曾以多种事物来作为比德的对象。《荀子·法行》篇载有孔子和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为什么“贵玉而贱珉”,是不是因为玉少而珉多?孔子告诉他并非这个原因,是因为玉和珉品质的不同,他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缜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这显然将玉拟人化,赋予它人类的美好的品格。非独儒家如此,道家也不例外,本章即为典型的比德之作,老子以水比喻“道”及得道者的品格,完全将水拟人化了。“水”在道家学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1994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中,发现了一篇《太一生水》的道家著作,与楚简《老子》丙简抄作一书,其开头便为“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显然这是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重要学术理论,也是道家宇宙生成理论的一种。文中还提出:“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由是可知“水”在道家学说中的特殊重要性。

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于道〔3〕。居善地〔4〕,心善渊〔5〕,与善仁〔6〕,言善信〔7〕,正善治〔8〕,事善能,动善时〔9〕。夫唯不争,故无尤〔10〕

【注释】

〔1〕上善:最高尚的德行或品格。陈荣捷云:“水、牝与婴儿,是老子用以象征道之最著名者,此种象征基本上是伦理的,而非形上学的。颇堪玩味的是,初期的印度人将水和创造联结在一起;希腊人则视之为自然的现象;古代中国的哲学家,不管老子或孔子,则宁可从中寻得道德的训示。笼统说来,这些不同的进路,分别形成了印度、西方与东亚不同的文化特色。”(《老子之道》)

〔2〕处众人之所恶:指甘居于人所厌恶的低处。王弼注云:“人恶卑也。”水总是流往低下之处。俗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喜高而恶下,所以说水是处人之所恶。

〔3〕几于道:接近于道。王弼注云:“道无水有,故曰‘几’也。”张松如云:“下面七句,都是水德的写状,又是实指上善之人,亦即通过水的形象来表现‘圣人’乃是道的体现者。”(《老子说解》)

〔4〕居善地:善于选择合适的地形。薛蕙云:“行己不争,避高处下,‘善地’也;藏心微妙,深不可测,‘善渊’也;其施兼爱而无私,‘善仁’也;其言有征而不爽,‘善信’也;治国则清静自正,‘善治’也。”(《老子集解》)

〔5〕渊:深,可容纳万物。

〔6〕与善仁:与人交往时心胸宽阔而善于忍让。

〔7〕信:守信用。水之有信似不可解,然而古代发现水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这就是汛期。《楚辞·悲回风》:“汜潏潏其前后兮,伴张弛之信期。”唐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8〕正:通“政”。张松如云:“古书‘政’、‘正’本多通用。《汉书·陆贾传》:‘夫秦失其正。’此‘正’即‘政’之假字,此例甚多。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帛书‘政’均作‘正’,《老子》书中亦‘政’、‘正’相通。”(《老子说解》)

〔9〕善时:顺应四时变化。蒋锡昌云:“《庄子·天下》篇述老聃之学曰:‘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司马迁述道家之学曰:‘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皆此所谓‘动善时’也。其实老子之所谓‘动善时’者,非圣人自己有何积极之动作而能随时应变;乃圣人无为无事,自己渊默不动,而一任人民之自作自息也。”(《老子校诂》)

〔10〕尤:过失。王弼注云,以上几个方面“言人皆应于治道也”。

【译文】

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争先。安居于人所厌恶的低处,因此它的行为最接近于道。居处趋下让人,心如深渊包容万物,交往真诚而友善,诺言诚实而有信,为政顺道而善治,办事有条而不紊,举动应时而有节。因为他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就能避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