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

【题解】

辩证思维是道家学说的精华,老子在五千言里,用了不少篇章来论述他的辩证思想,本章即是如此。本章开始便以排比句式,提出歙与张、强与弱、废与兴、夺与与四对矛盾,并观察了其相互转化的原因。他想说明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当然,这种“反”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老子哲学常采用以退为进的思维方式,在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关节点上着力,让人大彻大悟。他由转化的关系而联系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本章中提到了“微明”,何谓“微明”?范应元在《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中云:“张之、强之、兴之、与之之时,已有翕之、弱之、废之、取之之几伏在其中。几虽幽微,而事已显明也。故曰‘微明’。”也就是说,事物在转化过程中都有细微的先兆可寻,那么,能否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早地发现这种先兆,从而采取对应的策略,也应是老子希望提醒当政者注意的方面。林语堂在《老子的智慧》中认为:“从本章我们看到完整的‘复归为始说’。”这个所谓“复归为始”说,是林氏从老庄学说中总结出来的,即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循环复归,然后从头开始。不过老子在这里并未指出这种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老子的学说,可为治国者提供思想依据,本章亦然。因此,结尾处特别指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此对当政者进行警告。有人或认为此章是权术之论,但权术往往也含有谋略在内,只是各人认识不同罢了。

将欲歙之〔1〕,必固张之〔2〕;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3〕。是谓微明〔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5〕

【注释】

〔1〕歙(xī):收缩,闭合。

〔2〕固:同“姑”,暂且,姑且。马叙伦云:“固,读为姑且之姑,韩非《说林上》,周书曰‘将欲取之,必姑予之’,是其证。下同。”(《老子校诂》)

〔3〕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要想让它废弃,必先使它兴举;要想将它夺取,必先设法给与。王注本原作“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据汉简帛本,“兴”当作“举”。“夺”当作“取”,“与”当作“予”。据改。卢育三云:“这段话表明老子看到了歙张、弱强、废举、夺与之间的对立转化。但在对待转化的态度上却因人因事而异,对待自己,则防止事物发展到极端向对立方面转化,守虚、守柔、守辱、守雌等则是防止事物向对立方面转化的办法;对待敌人,则促使事物发展到极端向对立方面转化。这里讲的则是促使事物发展到极端向对立方面转化的事例。”(《老子释义》)释德清云:“此言物势之自然,而人不能察。天下之物,势极则反。譬夫日之将昃,必盛赫;月之将缺,必极盈;灯之将灭,必炽明。斯皆物势之自然也。故固张者,翕之象也;固强者,弱之萌也;固兴者,废之机也;固与者,夺之兆也。天时人事,物理自然,第人所遇而不测识,故曰微明。”(《老子道德经解》)

〔4〕微明:指在事物发展中能及早发现变化的细小征兆,从而作正确的判断。微,细微的先兆,征兆。明,洞明,明察。王弼注云:“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众所歙也。与其张之不足而改其求张者,愈益而己反危。”范应元云:“张之、强之、兴之、与之之时,已有翕之、弱之、废之、取之之几,伏往其中矣。几虽幽微,而事已显明也。故曰:‘是谓微明。’或者以此数句为权谋之术,非也。圣人见造化消息盈虚之运如此,乃知常胜之道,是柔弱也。盖物至于壮则老矣。”(《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高亨云:“此诸句言天道也。或据此斥老子为阴谋家,非也。老子戒人勿以张为可久,勿以强为可恃,勿以举为可喜,勿以与为可贪耳。故下文曰‘柔弱胜刚强’也。”(《老子正诂》)

〔5〕国之利器:治国的法宝。有不同解释,一种认为是武器,一种认为是刑法禁令,还有认为是谋略等。此处应是泛称治国的法宝。王弼注云:“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睹,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于渊,则必见失矣。利国之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薛蕙云:“利器者,喻国之威武权势之属。示,观也,犹《春秋传》所云观兵黩武也。刚强者,危亡之道也;柔弱者,安存之道也。有国家者岂可以强大而自恃乎?今夫鱼能深潜则常活,不可躁动而脱于渊,不尔则为人所制,而灾害及之矣。譬国能守柔则常安,不可矜其威力以观示于天下,不尔则势穷力屈,而国家不可保矣。”(《老子集解》)

【译文】

要想让它收缩,必先使它扩张;要想让它削弱,必先使它加强;要想让它废弃,必先使它兴举;要想将它夺取,必先设法给与。从细微中发现变化,柔弱就能战胜刚强。游鱼不能脱离深渊,治国的法宝不能轻易出示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