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

【题解】

《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传世本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为“道经”,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为“德经”。旧说以为上篇阐述道的本旨,所以称为道经,下篇说明道的作用,所以称为德经。然而《老子》一书原本浑然一体,贯穿了尊道贵德的思想,以“道经”、“德经”强分为上下篇,应是出于后人的编辑,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本章是德经的第一章,在传世本中列为第三十八章,而在帛书本中则列于卷首,相当于第一章。本章主题恰如河上公《老子章句》所题,是“论德”。老子所崇尚的是“上德”,这是最高的德,是不以德为德、不自居有德的德。这样的德是道之德,是天道自然无为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十章所描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老子所反对的是“下德”,这“下德”是世俗所崇尚的德,具体表现为仁、义、礼,也包括本章中所说的“失道而后德”的“德”。“上德不德”,是无为之德,不自知有德,不自居有德,却成就了德的最高境界;“下德不失德”,是有为之德,以德自居,孜孜以求,却终归于“无德”。仁、义、礼本身是世俗所崇奉的道德价值,但在老子看来,它们都是失道之后的产物,由于背弃了最高的德,于是每况愈下,丧失了德的精神。

老子反对仁、义、礼,首先是基于他对自然之道的体认上的。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主张“无为”的政治,反对仁、义、礼等一切“有为”的政治和价值。作为仁、义、礼的反面,老子标举“无为而无以为”的“上德”。这“上德”之德,正是作为本体的道的显现和作用。其次,老子反对仁、义、礼,乃是出于他对春秋后期社会政治现实的认识,以及他对殷周以来政治文化传统的反思。老子生逢乱世,面对春秋末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的动荡混乱的政治局面,面对残暴横行、民不堪命的黑暗现实,他反对战争和暴力,反对一切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统治意志,反对掠夺和压迫,反对一切束缚人民的法令和教条,并带着反思与批判的目光审视与社会堕落密切相关而日趋败坏的人文传统。这一殷周以来逐渐形成的以仁、义、礼为核心价值的人文传统,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所继承和弘扬,成为儒家“德治”的基本内容。孔子以仁和礼来规范德,老子以自然无为的道来规范德,从而超脱于世俗的政治伦理价值之外,显示出深远的思想境界。再次,老子反对仁、义、礼是与他对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密切相关的。老子对仁、义、礼的反对也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十八章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正是在突出事物辩证关系的表述中,揭示“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反面意义。这种表述本身突出事物的辩证关系,是否定中包含了肯定,是辩证的否定。本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与“大道废,有仁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在这里道与德、德与仁、仁与义、义与礼既依次相差,又互相包含,接续而生。《韩非子·解老》引述“失道”一节文字,作“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礼,失礼而后失义”,在每一句中加了一个“失”字。韩非的引述也许是由于传抄的失误,但这一字之差确实改变了老子的本意,抹杀了老子语言和思想固有的特征,把错综交互、递相差次的句式一改而为并列联串的句式,使语言表述连同思想一并丧失了张力。传世的各本《老子》,以及新近出土的帛书《老子》,在这一段话中都没有这个“失”字。有人以为韩非的时代在前,与老子相近,当从韩非所引改正各本,给每一个句子添一个“失”字(如刘师培《老子斠补》、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等)。其实《庄子·知北游》所引正与各本相同,也没有多出一个“失”字,而《庄子·知北游》的写作年代应更在《韩非子》之前。其所以有这种错误的看法,正是因为对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风格的认识有所不足的缘故。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4〕,则攘臂而扔之〔5〕。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6〕。前识者〔7〕,道之华而愚之始〔8〕。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9〕

【注释】

〔1〕不德:不以德为德,不自居有德。王弼注云:“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

〔2〕不失德:不失去德,意指拘执于德,即自居有德。林希逸云:“不失德者,执而未化也。”(《老子口义》)

〔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无所作为而又无心作为。无以为,薛蕙云:“无以为,谓无所为而为之。”(《老子集解》)“无所为而为之”即无心作为,没有作为的目的和意图。下文“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的“有以为”,与“无以为”正好相反,指有心作为。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一句,《韩非子·解老》引作“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严遵《老子指归》、傅奕《道德经古本》、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与《韩非子·解老》所引相同。但从韩非子解释老子原文的意思看,其引文本当作“无以为”。本节专说“无以为”、“有以为”,所论的是“为”与“无为”的动机而非效果,当从帛书、河上公《老子章句》、王弼《老子注》等各本作“无以为”,与下文“无以为”、“有以为”相应(参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又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句下,河上公《老子章句》、王弼《老子注》诸本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一句,傅奕《道德经古本》、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则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唯帛书本“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句下无此一句,《韩非子·解老》所引亦无此一句。高明《帛书老子校注》认为当依帛书本删去“下德”一句。从这一节的内容和行文上看,无此“下德”一句,则文意清晰,行文有序,“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依次排列,显示道德之渐衰与层次的逐步下降,多此“下德”一句,与“上德”一句对偶,则句义重复(若如王弼本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则与“上义”句重复,若如傅奕本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则与“上德”句重复),行文混乱,致使各家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本章第一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乃是总论“上德”、“下德”,而此所谓“下德”,实即包括下文所谓的“上仁”、“上义”、“上礼”。若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下增加“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或“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一句,则“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云云便非总括“上仁”、“上义”、“上礼”而言,而是专指“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或“下德为之而无以为”)而言,如此则上下文意乖谬难通,与“上德”相对应的、作为“下德”具体表现的“上仁”、“上义”、“上礼”,在逻辑上便被排除在“下德”之外。传世各本衍此一句,盖因仿上节“上德”、“下德”之对文而误增。

〔4〕莫之应:没有人回应。

〔5〕攘臂而扔之:伸出手臂来加以牵扯。攘臂,伸出手臂。扔,牵引。

〔6〕薄:衰薄。

〔7〕前识:预先有所认识,也就是成见。这里指礼义之类的观念。范应元云:“前识犹言先见也。谓制礼之人,自谓有先见,故为节文,以为人事之仪则也,然使人离质尚文。”(《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8〕华:花。与实相对,喻指虚浮不切实的东西。

〔9〕去彼取此:指去彼“薄”(浇薄)、“华”(虚华)而取此“厚”(敦厚)、“实”(朴实)。

【译文】

上德不自居有德,所以有德;下德拘守于德,所以没有德。上德自然无为而又无心作为,上仁有所施为而出于无心,上义有所施为而出于有意,上礼有所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奋臂出袖,加以牵引,强人就范。所以说,丧失了道然后就有了德,丧失了德然后就有了仁,丧失了仁然后就有了义,丧失了义然后就有了礼。这礼真是忠信衰薄的体现,是祸乱的开头。礼义之类的观念是道的皮毛,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处世,应当自处于厚实的道与德的境地,而远离浇薄与虚华。所以舍弃那浇薄与虚华而选取这敦厚与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