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题解】

本章阐述有关治国的理念。首先便提出“希言自然”,从字面上解释,“希言自然”是让人少说话,以符合自然的法则。但深层的意思很清楚,是说统治者应当少发号施令。因为道法自然,而自然是“希言”的,虽然也有飘风、骤雨这样的自然现象,但时间极短,难以持久。在大多数时间里,自然界总体还是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中。因此统治者也不要总在那里发号施令,应让社会保持平静的自然状态。《老子》书中有多次提到类似的观点。如二章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五章又告诫“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十七章“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都将“贵言”、“不言”、“希言”与道、与自然的品格、与治世的法则相互联系在一起。所以许多研究者认为此章与十七章联系密切,因为十七章有关治国的四种层次中,其第三种是“畏之”,第四种是“侮之”。之所以“畏”,是法令的严苛;之所以“侮”,是达到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因而有了反抗,结果是统治者走向自己的反面,反而受侮了。如商汤放桀于鸣条,周武王伐纣,商纣王自焚于鹿台,皆是其例。因此,本章结尾再一次写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指明诚信治国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文中有关自然界的“飘风”、“骤雨”,是有所指的,是用以喻指和批判现实中的暴君们使用残酷的手对待民众的反抗,也不可能是长久的。“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说的便是这层意思。高亨在《老子注译》中云:“老子指出:王侯用狂暴的政治手段压迫人民,就绝不会长久,只有效法于宇宙自然之道、自然之德、自然之天,使万民各得其生,各得其养,那就可以与道、德、天比美了。”

希言自然〔1〕。故飘风不终朝〔2〕,骤雨不终日〔3〕。孰为此者〔4〕?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5〕,德者同于德〔6〕,失者同于失〔7〕。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8〕。信不足焉,有不信焉〔9〕

【注释】

〔1〕希言自然:少发政令合于自然。希言,即少言,少说话。引申为少发政令。王弼注云:“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蒋锡昌云:“‘多言’者,多声教法令之治;‘希言’者,少声教法令之治;故一即有为,一即无为也。”(《老子校诂》)

〔2〕飘风:强风。王淮云:“‘飘风’以喻暴政之号令天下,宪令法禁是也。”(《老子探义》)

〔3〕骤雨:暴雨。王弼注云:“言暴兴不长也。”

〔4〕为此:指生成狂风暴雨的原因。

〔5〕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所以寻求道的人要与道合一。此处原作“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第二个“道者”为衍文,应删。长沙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及北大汉简本均作“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语气顺畅。王弼注云:“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

〔6〕德者同于德:寻求德的人要与德合一。王弼注云:“德,得也。少则得,故曰德也。行得则与德同体,故曰‘同于德’也。”

〔7〕失者同于失:失道与失德的人与失合一。王弼注云:“失,累多也。累多则失,故曰失也。行失则与失同体,故曰‘同于失’也。”失,指失道,失德者。严复云:“道者同道,德者同德,失者同失,皆主客观之同物相感者。”(《老子道德经评点》)

〔8〕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与道合一的人,道也得到他;与失合一的人,道也抛弃他。此处原王注本作“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王弼注云:“言随其所行,故同而应之。”这段文字歧义甚多,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等据西汉帛书《老子》作“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但北大汉简本作“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与上文衔接更好,今从之。

〔9〕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诚信缺失了,民众就不会信从他。王弼注云:“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也。”卢育三云:“马叙伦、奚侗说:此句已见十七章,这里重出,盖错简所致,且与上文不相应,当删。陈柱、高亨、朱谦之从其说。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无此句,然它本均有,细究此章旨义,有此一句亦可说通。谓‘信不足’,指失于道,违背‘希言自然’,实行‘多言’、‘有为’的政治,这与人事之飘风骤雨不能长久正相应。”(《老子释义》)北大汉简本作“信不足,安(焉)有不信”。可知汉代时亦有此种版本。

【译文】

少发政令合于自然。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让它们这样的呢?是天地。天地况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寻求道的人要与道合一,寻求德的人要与德合一,失道与失德的人与失合一。与道合一的人,道也得到他;与失合一的人,道也抛弃他。诚信缺失了,民众就不会信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