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

【题解】

本章即直接承上章而来,作者从理想社会的构想回到现实社会中来,他所看到的是大道的废弃、诚信的不足、奸诈虚伪的萌生、道德的缺失等等,正是这些丑恶的现象导致了社会混乱。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不合“大道”的,并不是值得赞美的东西。由于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大力提倡“仁、义、礼、智、信”,因此有些学者以为,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两个学派,道与儒在观念上是对立的,认为此章便是道家对儒学的一种批判,并以此作为《老子》晚于孔子儒学产生的证据。其实,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这里只是从其学说出发,客观地评论和剖析当时社会的现状,未必是有意与儒家作对。因为儒学的思想所继承的,正是由西周著名政治家周公旦所制定的一系列礼乐制度和价值观念,而这种礼乐制度和价值观念,到了春秋时期已经行不通了,才会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孔子希望能够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义”的学说,使这种现象得到纠正,社会秩序恢复正常;而老子则敏锐地洞察到以儒学这种办法救世,其实是行不通的,这在《史记·老子列传》有关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教训他的一段话里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本书中,老子只是总结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否定西周以来实行的一套治国法则。本章虽只是短短的八句,却和二章一样,列举出了相互对应的四对矛盾,只不过这里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现象,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老子深刻的辩证思想。

大道废,有仁义〔1〕;智慧出,有大伪〔2〕;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

【注释】

〔1〕大道废,有仁义:因为大道被废弃,才开始提倡“仁义”。王弼注云:“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及北大汉简本均在本章的四个“有”字前,有“安”(甲本安作“按”,同安)字,即“安有仁义”、“安有大伪”、“安有孝慈”、“安有忠臣”。“安”,为“乃”、“于是”之意。冯友兰云:“‘大道废,有仁义’,这并不是说人可以不仁不义,只是说在‘大道’之中,人自然仁义,那是真仁义。至于由学习、训练得来的仁义,那就有模拟的成分,同自然而有的真仁义比较起来它就差一点,次一级了。《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哲学史新编》)

〔2〕智慧出,有大伪:由于智谋的产生,才出现狡诈和虚伪。王弼注云:“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陈鼓应云:“‘大道废,有仁义’句下,帛书及通行本均衍‘智慧出,有大伪’句,郭店简本无此句,当据删。‘智慧出,有大伪’之衍出,当在战国中后期受到庄子后学中激烈派思想影响所致,妄增此句。则易使人将‘仁义’与‘大伪’并举,从而导致对仁义行为的否定。审察简本原义,却非贬抑‘仁义’、‘孝慈’、‘忠臣’。反之,认为在最美好的原始情境发生变化,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这时仁义孝慈的美德及正臣的节操,显得难能可贵。郭店简本本章为三个对等句,下章亦同是三个对等句,从句型与句义看,郭店简本较合祖本原貌。”(《老子今注今译》)但北大汉简本也有“智惠出,安有大伪”句,今仍存之。

〔3〕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家庭六亲不和睦,才知道是谁孝慈;国家陷于混乱,才看出所谓忠臣。王弼注云:“甚美之名生于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

【译文】

因为大道被废弃,才提倡起“仁义”;由于智谋的产生,才出现狡诈和虚伪;家庭六亲不和睦,才知道是谁孝慈;国家陷于混乱,才看出所谓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