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章

【题解】

老子说治理国家、事奉天道的要义在于“啬”。他把“治人”与“事天”并举,实际上包含了“治人”与“事天”相通的意思,“治人”就原则上说,必须顺应天道。“啬”本义是吝惜财物,这里更引申指收敛、节制的处事原则。“啬”也就是六十七章所说的“三宝”之一的“俭”,与二十九章所说的“去甚,去奢,去泰”的意思也是一致的。“啬”可以有效地防止过度的行为,可以储蓄能量,保存实力,以应对各种变化和危机,所以说“俭故能广”(六十七章),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啬”实际上是无为这一总原则的体现和要求,在老子看来,它是治国与养生的法宝。

治人事天〔1〕,莫若啬〔2〕。夫唯啬,是以早服〔3〕;早服谓之重积德〔4〕;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5〕;有国之母〔6〕,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7〕

【注释】

〔1〕治人事天:治理人民事奉天道。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意思是说“治人”与“事天”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态度就是“啬”,就是要懂得吝惜。事天,奉行天道,不可如河上公、奚侗、严灵峰、卢育三、陈鼓应等各家解释为“修身”、“治身”,而应从任继愈、张松如所说,直接解释为“事奉天”或“奉行天道”。

〔2〕啬:吝惜。王弼注云:“啬,农夫。农人之治田,务去其殊类,归于齐一也。”其说非是。

〔3〕是以早服:因此能早早从事于道。服,从事,服事,指从事于道。“是以”,王弼本及其他通行本多作“是谓”,傅奕本、帛书本、竹简本皆作“是以”,今从。“是以早服”是对“夫唯啬”的承继和引申,“是谓早服”则只是对“夫唯啬”的同义解释。作“是以”于文意较为可取(参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

〔4〕重积德:加重积德。重,增加,加重。王弼注云:“唯重积德,不欲锐速,然后乃能使早服其常。”

〔5〕有国:保有国家。

〔6〕有国之母:保有国家的根本。母,指根本。王弼注云:“国之所以安,谓之母。重积德,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终也。”

〔7〕久视:指耳目不衰,即长生之意。

【译文】

治理人民,事奉天道,没有比吝惜更好的办法。只有吝惜,因此能早早从事于道;早早从事于道就叫作增加积德;增加积德就能攻无不克;攻无不克就深不可测,没有人能知道它的终极;没有人能知道它的终极,就可以保有国家;保有国家的根本,就可以长治久安。这也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不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