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

【题解】

《老子》一书约有十章言及战争,自唐代王真作《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以来,就一直有人把《老子》看作兵书。本章内容在《老子》书中似乎最具有“兵书”的色彩。老子生当战乱之世,对于频繁发生的战争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他的某些议论甚至与《孙子兵法》颇有相似之处,但老子是哲学家而不是兵家,他关注的是一般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老子偶尔“论兵”,也只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某种延伸,他的议论也因此多是泛泛之言,只是借以阐述其思想的基本要义,而不像《孙子兵法》那样,有《谋攻》、《火攻》之类的专篇,深入讨论战争中的具体问题和对策。喜欢谈兵论战的人不妨各取所需,可以从《老子》中发现“兵法”,吸取“营养”,但《老子》本身却绝非兵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对战争和权谋是老子的基本思想,因老子偶尔“论兵”,而将老子看作喜欢战争和权谋的人,则无疑是更大的误解。

本章论用兵之道,强调用兵要戒骄戒躁,不可轻敌,体现了老子一向崇尚的守静不争的思想。实际上轻敌往往与好战、好胜联系在一起,而这正是老子所反对的。所谓“不敢为主”,也体现了老子对于“兵者”这一“有道者不处”的“不祥之器”(三十一章)的慎重态度。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1〕,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3〕,哀者胜矣〔4〕

【注释】

〔1〕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不敢做主导者而宁可做宾从者。主,主导者,这里指主动的一方。客,非主导者,这里指处于被动的一方,译文勉强译作“宾从者”。

〔2〕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布无阵之阵,举无臂之臂,执无兵之兵,那就所向无敌了。行无行,前一“行”字作动词,意为布阵,下一“行”字是名词,意为行阵,行列。兵,兵器。“乃无敌矣”一句,传世本或作“扔无敌”,或作“仍无敌”,置于“执无兵”之前,帛书甲本作“乃无敌矣”(乙本作“乃无敌”,句序与甲本同),并置于诸句之后,于义为长,今据改。这几句说的实际上是不战而胜的意思。而只有“不敢为主”、善于退让的人,才有可能不战而胜。又,北大汉简本其句作“乃无敌”,句序亦同于帛书。王弼注云:“行,谓行陈也。言以谦退哀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

〔3〕抗兵相若:两军对垒,势力相当。抗兵,两军对垒。相若,相当。王弼注云:“抗,举也。若,当也。”按,王弼本此句作“抗兵相加”,应从帛书本改“加”为“若”。王弼注云:“抗,举也;加,当也”,楼宇烈云:“‘加’字无‘当’义,当作‘若’。”(《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据王弼注文可知王本原文亦当作“抗兵相若”。

〔4〕哀:悲悯。苏辙云:“两敌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而有哀心。哀心见而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也。”(《老子解》)林希逸云:“哀者戚然不以用兵为喜,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则非哀者矣。”(《老子口义》)苏、林所说得老子之旨。《老子》三十六章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一章云:“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故此章言用兵者应怀有哀戚、悲悯之心。

【译文】

从前用兵的人曾说过:“我不敢做主导者,而宁可做宾从者;我不敢进一寸,而宁可退一尺。”这就叫作布无阵之阵,举无臂之臂,执无兵之兵,那就所向无敌了。没有比轻敌更大的灾祸,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法宝。所以,两军对垒,怀有悲悯之心的一方就获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