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题解】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应,即相应、对应;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像。本篇以阴阳为理论的主体,论述阴阳与自然之象、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的相应,故篇名为“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1],生杀之本始[2],神明之府[3]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图1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提要】 本段论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并以天地和人体为例,进一步阐述阴阳的基本属性及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

    【注释】 [1]父母:此处作起源或根源讲。

    [2]生杀之本始:本始意同父母,就是说阴阳是一切事物生长衰亡的根本动力。

    [3]神明之府:变化莫测为神;事物昭著为明;凡物积聚的地方为府。神明之府,就是说宇宙间事物变化是极其复杂微妙的,有的明显可见,有的隐匿难测,但是都出自阴阳。

    【白话解】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分析和归纳千变万化客观事物的总纲,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也是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自然界中的无穷奥妙都是从阴阳对立统一之中变化出来的,所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务必求之于阴阳这一根本。再拿阴阳的变化来说,阳气轻清上浮,积而为天;阴气沉浊下降,积而为地。静止属阴,躁动属阳;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易动散,故能化气;阴易凝敛,故能成形。阴阳之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对立面转化,故阴寒至极可转化为阳热,阳热至极可转化为阴寒。寒气凝敛,能生浊阴;热气升散,能生清阳。如果人体中脾脏的阳气下陷而不升,就会产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若胃中的浊阴之气堵塞在上而不降,就会产生胃脘胀满类疾病。这就是阴阳运行失常反映出来的一种病理现象。清阳之气上升蒸腾而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而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由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如此,清阳之气从上窍耳目口鼻而出,如呼吸、声音、听觉、视觉等,都要依靠清阳之气才能维持;而浊阴之气从下窍而出,如大小二便等秽浊之物从前后二阴排出。清阳之气发散于皮肤、腠理和肌肉,如卫气运行到体表,保卫人体,抵抗邪气;浊阴之气内注于五脏,如营气灌溉五脏六腑,起着营养的作用。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使四肢温度正常,运动轻便灵活;浊阴之气内走于六腑,饮食水谷中的营养才能被消化吸收,糟粕才能排出体外。

    【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1]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2]气,气食少火。壮火[3]散气,少火[3]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提要】 本段论述了药食气味对人体的作用、阴阳属性的划分及不同的功用。

    【注释】 [1]食:仰求给养的意思。

    [2]食:通蚀,侵蚀消耗的意思。

    [3]壮火、少火:本义是承接前文,指药食气味的纯阳和温和,纯阳大热的为壮火,用之可耗伤人体正气;温和的为少火,用之可滋养人体正气。后引申病理之火为壮火,即亢盛的阳气,生理之火为少火,即温和的阳气。

    【白话解】 如果把水火分为阴阳,水的性质寒凉,又有润泽和向下流动的特点,属于阴;火的性质炎热,又有向上燃烧的特点,则属于阳。若把药物和饮食的气味分阴阳,那么没有形质的气属于阳,而有形质的味就属于阴。药物饮食的五味滋养了形体,而形体又仰求元气的充养;药物饮食之气生成人体的阴精,人体的阴精又依赖气化而产生。阴精是依赖药物饮食之气产生的,形体是依赖药物饮食的五味而得到充实和生长的;药物饮食经过气化作用转变为人体的阴精,而人体的元气充养着人的形体。药物饮食的五味太过,会损伤人的形体,药物饮食之气太过,则耗伤人体的阴精;阴精能化生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五味太过又耗伤人体的元气。

    阴性沉下,故味出于下窍;阳性升浮,故气出于上窍。味属阴,味厚者为纯阴或阴中之阴,而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者为纯阳或阳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纯阴者则能泻下,味薄阴中之阳者则能通利;气薄阳中之阴者则能宣泄,气厚纯阳者则能生热。气味纯厚热性很大的药物能够使人正气衰弱,气味温和的药物可以使人正气充足。这是因为大热的药物能消耗人体正气,而温和的药物具有补养的作用。药物和饮食的滋味,可以分为阴阳两类:辛甘之味,辛走气而性散,甘入脾以灌溉四旁,均具有发散的作用,属于阳;酸苦之味,酸主内收,苦主泻下,二者合并又能上涌作吐,下行作泻,均属于阴。阴气偏盛的药物使用过多则伤阳气,阳气偏盛的药物使用过多则伤及人体的阴精。阳性药使用过多则表现为发热,阴性药使用过多表现为身冷。若寒到极点可以出现热的表现,热到极点可以出现寒的表现。

    【按语】 本段文字虽然本意是论述药食气味阴阳属性的划分,以及使用太过对人体的影响,但后世常将其引申指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导致的病理变化。如“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将壮火、少火从药食气味引申为人体的病理之火和生理之火,即亢盛的阳气有消耗人体正气的作用,而温和的阳气有生发人体正气的作用;同样,对“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一句经文,也引申指人体阳气偏亢则导致阴精耗伤,阴寒偏胜则导致阳气受伤,阴阳之间存在着互制互胜的关系。

    【原文】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1],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2],湿胜则濡泻[3]。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4]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提要】 本段主要讲述了自然界六淫之气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病证特点。

    【注释】 [1]动:动摇,指痉挛、眩晕等症状。

    [2]浮:此处为浮肿的意思。

    [3]濡泻:腹泻而粘滞不爽之病。

    [4]厥气:厥逆不顺之气。

    【白话解】 寒邪易伤人的形体,热邪能伤人身之气。气受伤而运行不畅,可以发生疼痛;形体受伤而肌肉壅滞,引起肿胀。故先痛而后肿的,是气伤在先而后及于形;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伤在先而后及于气。风邪太盛伤害人体,可以引起头晕目眩、肢体痉挛和震摇不定;热邪太盛伤害人体,易生红肿热痛的疮痈;燥邪太盛伤害人体,耗津伤液,表现为各种干燥的症状;寒邪太盛伤害人体,使阳气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引起浮肿;湿邪太盛伤害人体,会引起大便泄泻不爽。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时的推移,促成了生物生长收藏的生化过程;木、火、土、金、水五行生克的变化,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更替。与自然界的四时五行相应,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脏,并有由五脏之气产生的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所以,喜怒等情志变化能伤人五脏之气,寒暑等天地间气候变化自外而入能伤人之形。暴怒伤肝,使气血上逆;暴喜使心气涣散,心阳受伤。如果喜怒等情志太过,会使气血突然紊乱上冲,充满上部的经络,可以导致阳气脱离形体而散失,从而出现昏厥甚或死亡。所以说,倘若人们对情志不加以节制,就会使脏腑气血从内部受伤;对气候变化不善于调摄,就可使邪气从外部侵袭,造成内外夹攻的形势,那么就有性命之忧了。因物极必反,故阴气过盛可以转化为阳,阳气过盛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天受到寒邪的严重伤害,到来年春天可以发生温病;春天受到风邪的严重伤害,到了夏天就易生腹泻病;夏天受到暑邪的严重伤害,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天受到湿邪的严重伤害,到了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按语】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概括性地论述了不同邪气侵入人体所导致的主要症状特点,即指出了病因辨证的要点。但后世医家一般认为,在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后,亦可产生类似于六淫的病变特征,而称之为“内生五邪”。

    【原文】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1],会通六合[2],各从其经,气穴[3]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4],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5],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提要】 本段提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

    【注释】 [1]端络经脉:端,审察的意思;络,往来联系的意思。端络经脉,即审察经脉之相互联系。

    [2]会通六合:会,会合;通,贯通;六合,即十二经脉之阴阳配合。

    [3]气穴:经气所注之孔穴,即指穴位。

    [4]谿谷属骨: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属骨,为与骨相连属处。

    [5]经纪:义同纲纪,比喻事物之有纲有目,此处指阴阳变化的常规。

    【白话解】 黄帝说:我听说远古时代对医学有很高修养的人,他们研究人体的形态,辨别脏腑的位置;审察经脉的联系,把十二经脉分为阴阳表里相合的六对,并分辨各条经脉的走行路线;各条经脉上的穴位,都有一定的名称和部位;肌肉与骨骼相连接,也都有它们的起止部位;经络系统中的皮部和浮络,虽然有上下左右不同,但都条理分明;四时阴阳的变化,有它一定的规律;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相互对应,也都有表里相合的关系。以上这些说法是否都是真的呢?

    【原文】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1],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2],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提要】 本段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按照功能行为相应或相似的原则,将天地人三个领域中的各种事物进行五行归类的联系,提出了以五脏为中心内外相应的整体系统结构。

    【注释】 [1]玄:比喻天体变化之深远微妙。

    [2]神:变化出乎自然,非人力所能左右的称为神,即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白话解】 岐伯回答说:东方应春而生风,春风能促进草木生长,木气能产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脏,肝脏气血营养筋脉,筋有柔韧能屈能伸的特点,与木气相应,在五行关系中,木能生火,而心属火,故说筋生心。肝与目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肝主管目。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为深远无边的宇宙,在人为认识事物的规律,在地为万物的生化;生化然后能产生一切事物;认识了事物的规律,然后能生出智慧;深远无边的宇宙,是变化莫测的。变化在天便是六气中的风,在地便是五行里的木,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筋,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肝,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青,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角,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呼,在疾病症状便是抽搐痉挛,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目,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酸,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怒。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及五行生克的道理,大怒伤肝,悲可以抑制怒;风邪易伤筋,燥气能抑制风气;酸味也能伤筋,辛味能制约酸味。

    南方应夏,阳气旺盛而生热,热盛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够滋养心脏,心能生血,在五行关系中,火能生土,而脾属土,所以说血生脾。心脏与舌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心主管舌。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暑热,在地便是五行里的火,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脉,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心,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赤,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徵,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笑,在疾病症状便是忧心忡忡,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舌,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苦,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喜。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及五行生克的道理,暴喜伤心,恐可以抑制喜;热能伤气,寒气能抑制热气;苦味也能伤气,咸味能制约苦味。

    中央应长夏而生湿,湿能生土,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能够滋养脾脏,脾脏能使肌肉生长发达,在五行关系中,土能生金,而肺属金,所以说肉生肺。脾脏与口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脾主管口。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湿,在地便是五行里的土,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肉,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脾,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黄,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宫,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歌,在疾病症状便是干哕,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口,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甘,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思。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及五行生克的道理,思虑过度伤脾,怒可以抑制思;湿气能伤肌肉,风气能抑制湿气;甘味也能伤肌肉,酸味能制约甘味。

    西方应秋而生燥,燥能生金,金气能产生辛味,辛味能够滋养肺脏,肺脏能使皮肤和毛发健康,在五行关系中,金能生水,而肾属水,所以说皮毛生肾。肺脏与鼻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肺主管鼻。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燥,在地便是五行里的金,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皮毛,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肺,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白,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商,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哭,在疾病症状便是咳嗽,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鼻,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辛,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忧。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及五行生克的道理,过忧伤肺,喜可以抑制忧;热气能伤皮毛,寒气能抑制热气;辛味也能伤皮毛,苦味能制约辛味。

    北方应冬而生寒,寒能生水,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够滋养肾脏,肾脏能使骨髓充满,在五行关系中,水能生木,而肝属木,所以说髓生肝。肾脏与耳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说肾主管耳。这种阴阳五行变化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妙,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它在天便是六气中的寒,在地便是五行里的水,在人体便是五体中的骨,在内脏便是五脏中的肾,在颜色便是五色中的黑,在音律便是五音中的羽,在发声便是五声中的呻,在疾病症状便是战栗颤抖,在孔窍便是五官中的耳,在滋味便是五味中的咸,在情志便是五志中的恐。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及五行生克的道理,过度恐惧伤肾,思虑可以抑制恐惧;寒气能伤血,燥气能抑制寒气;咸味也能伤血,甘味能制约咸味。

    【原文】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1]也;左右[2]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3]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提要】 本段说明了阴阳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诸如天地、上下、血气、男女、左右、水火等,均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并指出阴阳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为用,密切相关的。

    【注释】 [1]男女:此处是借男女形容阴阳相对的意义。

    [2]左右:人面向南,则左为东,右为西。古人认为太阳运动方向,由东到西,亦即从左到右。

    [3]能始:能,“胎”之借字,胎始,本源之意。

    【白话解】 所以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而万事万物便产生在天地之间;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都是由于阴与阳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东南为左,西北为右,左与右是阴阳上升与下降的道路;阴阳无形,水为阴,为阴之征,火为阳,为阳之兆,故水火为阴阳之见端。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根本。阴阳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为用,阴气静而居内,为阳气所镇守;阳气动而居外,为阴气所役使。

    【原文】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1],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2]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3]也。

    【提要】 本段主要是以阴阳偏胜的病理变化为例,讨论了四时阴阳对人体阴阳之气的影响,以及导致的疾病的轻重变动。

    【注释】 [1]俯仰:是形容呼吸困难的状态。

    [2]能:通耐,耐受之意。

    [3]病之形能:能,同态。病之形能,即疾病的证候表现。

    【白话解】 黄帝问:在医学里,如何具体运用阴阳变化的法则呢?岐伯回答说:在分析疾病性质方面,阳气偏盛,则身体发热,腠理闭塞,气粗而喘,呼吸时前俯后仰,身体摇动。若阳热耗伤阴精,则汗不得出而发热愈甚,齿干,心烦闷乱,若再有腹满的症状,病情凶险,所以此类患者在冬季或许还能支持,但是却耐受不了夏季的炎热;阴气偏盛,则身冷汗出,全身常觉得发冷,时常战栗恶寒,甚则出现手足逆冷,若再有腹满的症状,同样病情凶险,所以此类患者在夏季或许还能支持,但却耐受不住严寒的冬季。这就是阴阳偏盛各自导致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它们的主要临床表现。

    【原文】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1],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提要】 本段主要介绍了如何调摄阴阳,以延年益寿。

    【注释】 [1]七损八益: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书,七损八益为房中术,即有七种方式是损伤人体精气的,有八种方式是补益人体精气的。

    【白话解】 黄帝又问:那么怎样调和阴阳,使它们不至于出现偏盛偏衰呢?岐伯回答说:如果懂得了七损八益的原则,则人身的阴阳就可以调摄;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使阴阳失去协调,而引起过早衰老。就一般人来说,年龄到四十岁,肾气已衰减了一半,起居动作也显得衰退了;到五十岁左右,就身体笨重,行动不灵活,耳不聪,目不明了;到六十岁左右,阴痿不用,阳气大衰,九窍的功能减退,下虚上实,眼泪鼻涕也会经常不知不觉地流出来。所以说;懂得调摄的人,身体就很强健;不懂得调摄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本来是同样的身体,但却出现了强弱不同的两种情况。聪明的人,注意的是人与天地阴阳之气的一致性,因而在健康无病的时候,就能够注意养生保健;而愚蠢的人,只有在出现了强壮与衰弱的不同结果时,才知道注意。所以愚蠢的人常正气不足,体力衰弱;而聪明的人,正气旺盛,耳目聪明,精力充沛,身体轻快强健。即使是年龄已经衰老,也还能焕发青春,保持强壮;而本来就是强壮的人,就会更加强健了。所以明达事理的人,懂得调和阴阳的重要性,不做对养生不利的事,而能顺乎自然,以安闲清静为最大快乐,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终保持无忧无虑的境地,因而可以长寿。这就是聪明人的养生方法。

    【原文】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1]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2]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提要】 本段根据人与天地阴阳之气相应的道理,论述了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特点。

    【注释】 [1]并:聚合的意思。

    [2]便:便利的意思。

    【白话解】 西北方的阳热之气不足,而阴寒之气偏盛,所以说西北方属阴,人的右边耳目不如左边的聪明。相反,东南方阴寒之气不足,而阳热之气偏盛,所以说东南方属阳,人的左边手足不如右边的灵活。黄帝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呢?岐伯回答说:东方是阳气升起的方位,所以属阳;人面南而坐,左为东方,所以左侧也属阳。阳有上升的特性,所以人体左侧的精气,上部较盛,相对而言,左侧下部精气较虚。耳目在上,手足在下,所以左侧的耳目比右侧的聪明,但左侧的手足却不如右侧的灵便。西方是阳气下降的方位,所以属阴;人身的右侧也属阴。阴有下降的特性,所以人体右侧的精气,下部较盛,相对而言,上部精气较虚。手足在下,耳目在上,所以右侧的手足较左侧的灵便,但右侧的耳目却不如左侧的聪明。因此,即使是同样受到外邪的侵袭,如果是在上部,身体右侧的病会较重,而在下部,身体左侧的病会较重。天地阴阳之气不能处处均衡,总会有所偏盛或偏虚。同样,人体的左右两侧,也有上下阴阳盛虚的区别。所以,邪气能够乘虚而入,停留在那里而成为疾病。

    【原文】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1],地有五里[2],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提要】 本段通过论述人体与天地之气相通应的理论,说明养生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注释】 [1]八纪: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节之大纪。

    [2]五里: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分里。

    【白话解】 天有无形的精气覆盖宇宙,而包含着无限的生化能力;地有有形的物质,而能与天气相配合。天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做为时序的划分纲领,地有东、南、西、北、中五方区域,并各有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天气相合。天地阴阳相互交通,因而形成了万物。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降于地,天地之所以能够这样不断的运动和相对静止,都是由阴阳变化的规律所决定的。这些升、降与动、静,促使万物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并且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聪明人,才能够做到在上部,仿效天气清轻的性质,来调养头部之气;在下部,仿效地气的沉静性质,来调养足部之气;在中部,仿效人事之间协调合作的关系,来调养五脏之气。天地间的各种现象与人体各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应,天空的清气与肺脏相通;地上产生的饮食水谷与咽部之气相通;风气属于五行中的木,因而与肝脏相通;雷霆是火气,因而与心脏相通;山谷之气,能藏蓄和生长植物,具有土的性质,因而与脾脏相通;雨气有水的性质,因而与肾脏相通;人体中的三阴、三阳六经经脉运行气血,犹如地上的河流;肠胃能盛贮饮食水谷,犹如大海,善于容纳百川之水;耳、目、口、鼻和前阴、后阴上下九窍,犹如水气流通的道路。若以天地阴阳来类比人体,则人身阳气所化之汗,犹如天之降雨;人体中的阳气,好像天地间的疾风,流动不止;人怒气暴发,如同天之雷霆;人身中的阳气容易上冲,如同自然界中的阳气向上蒸腾。因此,调养身体,如果不仿效天地间的规律,不懂得天有八节不同的节气,地有五域不同的地理,那么,疾病就要发生了。

    【原文】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1],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2]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提要】 本段论述了有病早治的重要性以及诊法先辨阴阳的道理。

    【注释】 [1]见微得过:微,作疾病之微萌解释;过,为过失,即疾病之所在。见微得过,意即在疾病初起时候,就要通过在外的微细变化、表现,以察知病变之所在。

    [2]观权衡规矩:即诊察脉象应结合四时阴阳的变化。

    【白话解】 邪气侵犯人体,有如暴风骤雨,不仅随时会引起人生病,而且病情常常很快发生变化。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够抓住时机,在邪气刚侵入皮毛时,就及时给予治疗;医术稍差的,到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知道给予治疗;再差一些的医生,则要到邪气侵入筋脉的时候才治疗;更差的医生,等到邪气已经深入到六腑时,才知道给予治疗;技术水平最差的医生,直到邪气已经进入五脏时,才想到给予治疗。一般来说,邪气所在部位越浅,越容易治疗,人体所受损失也越小;而当邪气深入到五脏时,病势已经相当严重了,这时即使给予治疗,恐怕也只有一半治愈的希望。所以,风、暑、燥、寒、湿五气侵犯人体,可以从皮毛而深入到五脏,作为医生,应该懂得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而给予及时治疗。当然,疾病的部位深浅,也往往和引起疾病的病因性质有关。例如,天之六淫之邪,多由鼻入肺,而易伤及人之五脏;饮食寒热调配不适当,则由口入而伤害六腑;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潮湿之气侵犯人体,多伤害皮肉和筋脉等部位。

    善于用针刺治病的医生,掌握阴阳的道理,当病在阳经时,可针刺阴经,从而引出阳经的邪气;当病在阴经时,可针刺阳经,从而引出阴经的邪气。病在右者治于左,病在左者治于右。以及根据人们正常的生理指标,来衡量病人的病理变化及轻重程度;并从外表出现的症状,去了解内部的病变。通过这种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疾病是属于邪气太过的实证,还是属于正气不足的虚证。那么,即使只见到疾病初起时的轻微表现,也可以知道病变的真实部位和性质。能够这样诊断疾病,就不会发生错误。根据正确的诊断给人治疗疾病,当然就不会失败了。善于诊断疾病的医生,无论是观察病人颜色变化,还是切按病人的脉搏,首先必须分辨阴阳。在分析颜色时,要辨别明润光泽与晦暗枯槁,并通过察看异常颜色表现在脸面上的具体部位,而得知病变所在的脏腑;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听病人所发出的声音,从而知道他的痛苦所在;诊察四时的色脉是否正常,就可以知道疾病在哪一脏、哪一腑;察寸口脉的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这样,在治疗上就不会有过失。但是,归根结蒂这还是由于在诊断上没有错误。

    【原文】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提要】 本段论述了治疗疾病的法则之一,即“因势利导”。

    【白话解】 关于治疗疾病的原则,一般说来,在病初起的时候,可以用针刺的方法而痊愈;如果是病邪很盛的,尤其是那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可以等到症状缓解、邪气稍退的时候再进行针刺;如果病邪的性质是轻清的,轻者附于表、附于上,可以用扬散的方法治疗;如果病邪性质是重浊的,重者沉于下、沉于里,可以用逐渐削减的方法治疗;如果疾病是属于正气衰弱的虚证,应该用补益的方法治疗,使正气旺盛起来;身体衰弱、怕冷、易患感冒的,可以用温性药来补气;精虚血少的,应该用味厚的药来滋补。根据邪气所在部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若邪气在上部,可以用吐法,使它从上排出;邪气在下部,可以用泻法、利法,使它从二便排出;邪气在中部,病胀满的,可用辛开苦降之法,使其消之于内;如果邪气停留在体表部位,可用药物汤液洗浴的方法,来祛除它;若邪气侵犯皮毛,可用汗法来发散它;若起病急暴,邪气很盛,当予以抑制之法;病属于实证的,邪气在表适宜用发散法,邪气在里适宜用泻下法。总之,治疗疾病必须详细审察证候属阴、属阳,分别采用滋补法和攻泻法。病在阳者可治其阴,病在阴者可治其阳。要平定气血,使它们按正常规律运行。凡血瘀属实的,当用刺血法治疗;气虚不足的,当用导引法治疗。

    【按语】 本段经文所论述的治疗法则,后世一般将其称为“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是依据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趋向,顺势引导,助正驱邪,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一治疗法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把握正邪斗争的阶段性,避邪之盛锐,击邪之衰归,择机顺时以驱邪。如本段中“其盛可待衰而已”即是此意,主要应用于周期性疾病,如疟疾、月经病;二是根据邪气的性质和留着的部位,随其性、就其近,以最快的速度,从最简捷的途径导邪外出,以免病邪深入,过多损伤人体正气。本文“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等均是有关论述。三是顺从机体维护精气的本能趋势而扶助之,以防阴阳气血的亡脱。如本文“其慓悍者按而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