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题解】 调,是调和、协调、调整的意思;经,指经脉。本篇主要论述了在治疗人体气血阴阳紊乱所导致的各种虚实病变时,采用调和经脉气血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篇名为“调经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提要】 本段概括说明了五脏是人体的中心各脏均有所藏,又因经脉能运行气血,以沟通表里上下五脏六腑,故调畅经脉气血能治疗各种疾病。

    【白话解】 黄帝问道:我看到刺法篇上说,有余的病应该用泻法,不足的病应该用补法。那么什么叫做有余?什么叫做不足?岐伯回答说:有余的情况有五种,不足的情况也有五种,你想问哪一种呢?黄帝说:我想全部了解一下。岐伯说:神,既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气,既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血,既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形,既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志,既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这十个方面的病理变化和表现是各不相同的。黄帝说:人体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以上这些部位均可受邪气侵犯而产生疾病,而这些疾病可以发生或虚或实的变化。现在,先生你只说有余的情况有五种,不足的情况也只有五种,这些情况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说:这十种情况都是产生于五脏的。心脏蕴藏着人体的神,肺脏蕴藏着人体的气,肝脏蕴藏着人体的血,脾脏蕴藏着人体的肉(形),肾脏蕴藏着人体的志。五脏各有不同的分工,而形成了有机的人体。但人体只有精神畅快,气血才能流通正常,并与内部的骨髓相联系,才能使五脏和全身的功能正常协调,形成一个身心平衡的健康人体。五脏是人体的中心,五脏与身体各部分以及五脏之间的联系,都是由经脉这个通道来完成的,经脉中运行气血,使身体各部分之间发生联系,协调全身的功能。如果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要产生了。所以,必须保持经脉的畅通无阻。诊察判断疾病,应该以经脉的生理、病理变化为依据;而治疗疾病,也可以通过调整经脉中的气血来取得效果。

    【原文】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1],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提要】 本段论述了神(心)虚实病变表现和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 [1]深斥:深,指深刺;斥,指进针后开大针孔。

    【白话解】 黄帝问道:神有余和神不足的表现各是怎么样的?岐伯回答说:神有余则表现为自笑不止;神不足则容易产生悲哀的情绪。当气血的运行功能正常,没有偏聚在身体某一部位时,五脏就会安定,功能正常,而不会产生或笑或悲的现象。这时即使病邪侵犯人体,一般也只能侵犯到人体表层的皮肤和毫毛,造成洒然恶寒的症状,而没有侵入较深层的经络之中,这只是一种轻微的神病。黄帝问:治疗神的病变时,怎样运用补泻的方法呢?岐伯说:对神有余的病变,可用泻法针刺其小的络脉,使之出血,但不要针刺过深,也不要开大针孔,不要刺中大的经脉。经过这样的治疗后,神气就可以协调,恢复正常;对神不足的病变,应该诊察虚络在什么地方,先用按摩的方法导引气血,使局部的气血较为充盈,然后再用针刺的方法来调和气血,但不要使其出血,也不能使气外泄,只要使其经脉的气血运行通畅,病人的神气就会协调正常了。黄帝说:对轻微的神病,应该怎样针刺呢?岐伯说:对病变部位要多加按摩,针刺时不要开大针孔,通过运针把气血引导到虚弱不足的地方,神气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原文】 帝曰:善。有余不足[1]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2]。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提要】 本段论述了气(肺)虚实病变表现和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 [1]有余不足:当据《太素·卷二十四·虚实补泻》“有”字前补“气”字,以与前后文相合。

    [2]白气微泄:白气,指肺气。白气微泄,就是肺气微虚的意思。

    【白话解】 黄帝说:好。那么气有余和气不足的表现各是怎么样的呢?岐伯说:气有余就表现为咳嗽、气喘;气不足则表现为鼻塞、呼吸不利、气短等症状。当气血运行正常畅通,没有偏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时,五脏就功能正常而安定,这时即使病邪侵犯人体,一般也只能侵入皮肤肌肉的表层,对肺脏的功能活动造成轻度的影响和损伤,将这样的病证叫做肺气微虚。黄帝问:治疗气的病变时,应该怎样运用补泻方法呢?岐伯说:对气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该用针刺泻比较表浅的经脉,而不要损伤机体深部的大经脉,针刺时不要放血,不能使正气外泄;对气不足的病变,应该用补法来补充病人的经脉之气,不要使病人的气外泄。黄帝说:对轻微的气病,怎样用针刺治疗呢?岐伯说:对轻微的气病,应在针刺前先对针刺局部多加按摩,同时把针取出来给病人看,并对病人说:“我准备深刺”。但实际上针刺时并不深刺,而改为浅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病人注意力集中,精神内守,精气收敛于体内,而邪气散乱趋向于体表,没有藏身之处。这样,在针刺时只要浅刺,达到病邪所在的部位,邪气就会从皮肤毫毛孔中排泄出来,人体的正气也就能得以恢复正常。

    【按语】 对于气之微病,本文使用了心理暗示疗法,即“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即通过语言、动作暗示,使患者精神集中,精气收敛于内,提高治疗效果。精神疗法在《内经》中使用较广泛。

    【原文】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1],则经有留血。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提要】 本段论述了血(肝)虚实病变表现和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 [1]孙络水溢:水,《甲乙经》及《太素·卷二十四·虚实补泻》均作“外”,可从。

    【白话解】 黄帝说:讲得好。那么血有余和血不足的表现各是怎样呢?岐伯说:血有余就会表现为容易发怒;血不足则表现为容易恐惧。如果气血的运行正常,没有偏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时,则五脏安定,功能正常,这时,即使邪气侵犯人体,一般也只是在体表的孙络中,但孙络被邪气阻塞不通畅,邪气外溢,也会导致络脉和经脉中的血运不畅而停留在局部。黄帝说:对血的病变应该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对血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该针刺泻体表充血显露的络脉,使局部出血;对血不足的病变针刺补虚弱不足的经脉,把针刺入经脉中,久久留针,观察效果,等到局部虚弱的经脉充盛胀大起来,立即快速拔出针,但不要使病人出血。黄帝说:对瘀血病变,应该怎样进行针刺治疗呢?岐伯说:观察到有瘀血的络脉,就用针刺出瘀血,不要让瘀血进入大的经脉,而形成更为严重的病变。

    【按语】 本文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一语,强调了《内经》针刺治疗“气至而有效”的理论,所谓“气至”,其判断的方法,除本篇提到的“脉大”之外,亦有医生感到针下有滑利或沉紧,以及有病人自感针刺穴位麻、胀、酸,或感到经气走窜等针感现象。

    【原文】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1],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2]。

    【提要】 本段论述了形(脾)虚实病变表现和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 [1]泾溲不利:即二便不利。

    [2]索:消散的意思。

    【白话解】 黄帝说:很好。形有余和形不足的病变各是怎样的情况?岐伯说:形有余就腹胀,二便不利;形不足则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不能正常活动。如果气血的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偏聚在身体某一局部时,则五脏安定,功能正常,即使外邪侵袭,也仅仅出现肌肉微微蠕动的症状,将这样的病变叫做微风。黄帝说:对形的病变,应该怎样运用针刺补泻的方法?岐伯说:对形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该用针刺泻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对形不足的病变,则应该用针刺补足阳明胃经的络脉。黄帝说:对轻微的形病,如微风,应该怎样治疗呢?岐伯说:针刺时应针刺到肌肉之间,用以驱散邪气,但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刺伤络脉,这样就能使卫气得以恢复,卫气恢复后,邪气自然就消散了。

    【原文】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1]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提要】 本段论述了志(肾)虚实病变表现和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

    【注释】 [1]然筋:杨上善认为“然筋”指然谷穴下的筋脉。

    【白话解】 黄帝说:好。那么志有余和志不足的病变各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志有余就会表现出腹胀、泄泻、完谷不化等症状;志不足则表现为手脚清冷。如果气血的运行正常,还没有出现气血偏聚在身体某一局部时,则五脏安定,功能正常,即使病邪侵袭,一般也只是病人感到骨节里有轻微的震动。黄帝说:对志的病变,应该怎样运用针刺补泻的方法呢?岐伯说:对志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用针刺泻足少阴肾经的荥穴,即然谷穴,要针刺出血;对志不足的病变,则应该用针刺补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即复溜穴。黄帝说:对轻微的志的病变,在气血没有偏留积聚时,应该怎样治疗?岐伯说:就在骨节有震动(即有邪气)的局部针刺,但不要深刺损伤经脉。这样,停留在局部的邪气就能很快被驱除掉。

    【原文】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1]。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提要】 本段论述了虚实的病机,及各种气血虚实的临床表现。

    【注释】 [1]炅中:炅,jiǒng,音炯,热之意。炅中,内热的意思。

    【白话解】 黄帝说:很好。我已经听到了关于虚实病变的表现。不知道这些虚实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说:虚实病变的发生,是由于病邪的入侵,造成了气血运行紊乱,阴阳之间失去平衡,气的分布发生混乱,血也出现逆行,气血偏离了正常位置,而形成了机体有的部位偏虚,有的部位偏实的状况。如果血偏聚在属阴的五脏中,就会发生癫的病变;如果气偏聚在属阳的六腑中,就会发生狂的病变;如果血偏聚在属阳的体表,就会形成体表发凉;如果气偏聚在属阴的体内,则会形成体内发热;如果血逆行偏聚在人体上部,就会产生心中烦闷的症状;如果气郁积在下焦的肝脏中,就会产生容易发怒的症状;如果血液停留瘀阻在人体下部,就会产生健忘的现象;如果阳气偏聚在人体上部,扰乱心神,则使人心烦意乱。黄帝说:血液偏聚在阴,气偏聚在阳,像这样的气血偏离了正常位置的情况,什么样属于实?什么样属于虚?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欢温暖而厌恶寒冷的。寒冷会使气血的运行涩滞而不通畅,而温暖则能使被寒冷凝滞的气血消散而运行滑利。如果阳气偏于亢盛,则阴血就会虚少。如果阴血过于亢盛,阳气也会不足。黄帝说:人身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物质,就是气和血。现在先生你说血液偏聚则阳气虚,阳气偏聚则血液虚,那么,这样不是没有实性病证了吗?岐伯说:亢盛有余的就是实,缺少不足的就是虚。在阳气亢盛积聚的地方,则血液就显得相对不足;在血液积聚偏多的地方,阳气也就显得相对不足。血和气失去平衡协调,从这个角度来看,气或血相对不足的地方就形成了虚性病证。络脉和孙脉中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都要回流输入到经脉中去。如果气血都停留积聚在经脉中,则形成了实性病证。如果血和气都逆行停聚在人体的头部,则会形成大厥病,大厥病可以见到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好像突然死亡了一样。如果气血能复返下降,恢复到正常,则病人还能苏醒过来,否则就会造成真的死亡。

    【原文】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1],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聶辟[2]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提要】 本段论述了致病因素的分类方法,及外感、内伤所致的虚实病机。

    【注释】 [1]俞会:指经气输注会合之处。

    [2]聶辟:是皮肤松弛而有皱纹的意思。

    【白话解】 黄帝说:实性病证是怎样形成的?虚性病证是怎样形成的?愿意听你讲一讲虚实病证形成的关键。岐伯说:阴经和阳经,都有气血灌注而形成的穴位,如果阳经中的气血充满了,就要灌注到阴经中去;反之,阴经中的气血充满了,也要灌注到阳经中去,通过这样的调节,以保持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平衡的阴阳之气,充实了人的形体,人体三部九候的脉象表现一致,这样才能称为健康正常的人。邪气侵犯人体而产生病变,有的先在阴经而后才影响到阳经,有的则先在阳经而后才影响到阴经。先发生在阳经的病变,多数是遭受了风雨寒暑等外邪的侵袭而引起的;先发生于阴经的病变,则多数是由于饮食失调,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房事过度以及情绪波动剧烈等内因所导致的。黄帝说:风雨之邪是怎样侵袭损伤人体的?岐伯说:风雨之邪损伤人体,是先侵入人体的皮肤,然后进入细小的孙脉中;孙脉中的邪气充满了,则输送传入到大的经脉之中,并且病邪和人体的气血相合并,停留在肌肉和皮肤之间,这样的病人可以见到脉搏坚硬而大,所以称为实性病证。实性病证的病变局部表面往往是坚硬而充满的,并且不可以按压,如果按压就感到疼痛。黄帝说:寒湿之邪是怎样侵袭损伤人体的?岐伯说:寒湿之邪损伤人体,先造成人体的皮肤收缩,功能失常,但肌肉紧张坚硬,血液受寒后凝涩而运行不畅,卫气受到损伤而不足,所以将这种病称为虚性病证。虚性病证的病人,病变局部的皮肤往往松弛而有皱纹,体表卫气不足,所以病人喜欢按摩病变局部,按摩后气血通行,而感到温暖,所以病人觉得舒服而不疼痛。黄帝说:好。先发生在阴经的实性病证是怎样形成的?岐伯说:如果喜怒不加节制,就会造成下部的阴气特别是肝经之气向上逆行,阴气向上逆行后,下部就显得空虚,阳气就会乘虚而入,侵占原来属于阴气的部位,所以将这种病称为实性病证。黄帝问:那么先发生在阴经的虚性病证是怎样形成的呢?岐伯说:如果狂喜过度,就会使心气涣散而下行。如果过度悲哀,就会使肺气消散,心肺之气消散则造成血脉空虚。如果再过食了寒凉饮食损伤了阳气,使寒冷之气充斥于体内,影响到内脏,而导致血液运行涩滞不畅,阳气也被耗损消散,所以这种病称为虚性病证。

    【按语】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太素》、《甲乙》无“不”字。寒主收引,《太素》、《甲乙》为是。

    【原文】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1]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提要】 本段详细地阐述了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引起的表里寒热病变的病机。

    【注释】 [1]温气:即阳气。

    【白话解】 黄帝说:古医经上说,阳气虚弱则产生外寒;阴气虚弱则产生内热;阳气亢盛则产生外热;阴气亢盛则产生内寒。这些我已经听说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岐伯说:人体体表禀受从上焦输送分布来的阳气,这些阳气有温暖和养护皮肤、肌肉的功能。现在寒气从外部侵袭人体,使大小经脉收缩,上焦的阳气不能通达到体表,在体表的阳气不足,而寒气却停留在皮肤肌肉之中,所以使人发生寒冷颤抖的症状。黄帝说:阴气虚弱产生内热是怎样形成的?岐伯说:人体如果疲劳过度,形体和气都会耗损而虚弱,影响到脾胃消化饮食吸收营养的功能,饮食精华不能正常的输送到上焦,糟粕也不能顺利地从下部排泄出而停留阻滞在胃中,时间长了转化成热邪,热气向上熏蒸到胸内,所以出现内热的症状。黄帝说:阳气亢盛产生外热是怎样形成的?岐伯说:由于邪气从外面侵袭,使上焦不通畅,皮肤变得紧密,腠理闭塞,汗孔也不通畅,人体的阳气不能向外发散,郁积在体表,所以产生外热的症状。黄帝说:阴气亢盛产生内寒是怎样形成的?岐伯说:由于寒气向上逆行,停留积聚在胸中而不能向外泄除,使胸中的阳气被耗损而虚少,寒气单独停留,则使经脉中的血液运行凝涩不畅,血行不畅则使经脉阻塞不通,所以产生内寒的症状,这种病人的脉象盛大而涩。

    【按语】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病机,所指内容与后世所言“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有所不同。

    “阳虚则外寒”是指卫气虚感受风寒之邪,导致阳虚不能温煦皮表,寒邪独留于外而出现的恶寒,是外感风寒证;“阳虚则寒”则是人体阳气不足,导致畏寒肢冷,临床以肾阳虚为多见。

    “阴虚则内热”,是指劳倦伤脾,脾气不能运化水谷,饮食水谷郁于胃中,郁而化热。阴虚是指脾虚,李东垣称之为“气虚发热”;“阴虚则热”,是人体阴气虚不能制阳所导致的发热。以肾阴虚多见。

    “阳盛则外热”,是指外感风寒之邪,郁闭腠理,卫气不能发越而发热。“阳盛则热”则是指阳热之邪亢盛所导致的发热。

    “阴盛则内寒”,系寒邪厥逆于上焦胸中,损伤胸中阳气而出现的寒冷,即后世的胸痹证。“阴盛则寒”则是全身阴气偏盛所导致的病证。

    【原文】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1]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2]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3],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4]。

    【提要】 本段论述了针刺因人因时而异及经气虚实的补泻手法。

    【注释】 [1]如:义同“而”。

    [2]大气:指亢盛的邪气。

    [3]针空四塞:空,同孔。针空四塞,是使针与孔穴周围紧密接触。

    [4]追之:针刺法中补法的术语。

    【白话解】 黄帝说:阴、阳、气、血的偏聚,就形成了疾病,对这些疾病怎样用针刺方法来治疗呢?岐伯说:针刺这些疾病,一般应该取经脉上的穴位。对血的病变应调理治疗血,用深刺法;对气的病变应调理治疗气,用浅刺法。并且要根据病人的胖瘦强弱的体质情况,以及四时气候的变化,来决定针刺穴位数量的多少、部位的上下。或者多取,或者少取;或取上部,或取下部。黄帝说:如果气血已经发生合并,运行紊乱,是疾病已经形成。此时病人身体之中的阴阳失去平衡,对这种病变,应该怎样运用补法和泻法呢?岐伯说:用泻法治疗实性病证的方法是,当病人在吸气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进入人体内,并摇大针孔,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在病人呼气时出针,使针随着呼气而拔出体外,这样,人体的正气就不受到损伤,而邪气则与针同时泄出来,得以消散。因为针孔是邪气外泄的门户,所以不能按闭针孔,以便让邪气尽快外泄。甚至可以用摇大针孔,使邪气外出的道路更加通利,这种方法就叫大泻。出针的时候要加重手法,用左手切按穴位,迅速出针,这样,亢盛的邪气才能被制服。黄帝说:补法治疗虚性病证怎样用针呢?岐伯说:医生持针后,不要立即刺入,而需要先安定病人的情绪,等到病人呼气时进针,针随着呼气而进入体内。这样进针,针孔就紧闭,而人体的正气就不会外泄,等到经气来到针下有充实感觉的时候,应当迅速出针,出针应在病人吸气时进行,随着吸气而拔出针,并按闭针孔。这样就可以使邪气散失,不再复还于体内,而使人体的正气得以保存。留针等待经气到来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已经来到针下的气不会散失,并把远处的气引导到针下来。这就是针刺的补法。

    【原文】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1]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2]其下及与急[3]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图1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提要】 本段论述了调治经脉的主要原则及治疗大法。

    【注释】 [1]被:波及的意思。

    [2]燔针劫刺:燔,fán,音烦,火烧之意。燔针劫刺,是把针刺入人体后,用艾火烧其针,也就是温针法。

    [3]急:此处指风寒痹病之筋脉拘急。

    【白话解】 黄帝说:先生你谈到虚和实的病变有十种,都是由五脏所产生的。五脏只有五条经脉,但人身的十二条经脉都可以发生病变,为什么先生你现在只谈五脏呢?而且十二条经脉,连系着人体的三百六十五节,每一节都可能发生病变,这些病变,都能影响波及经脉,而经脉的病变,又各有虚实,这与五脏所产生的虚实病变是什么样的配合关系呢?岐伯说:五脏与六腑有紧密的联系,称为表里的关系。经脉、络脉、四肢和关节都能产生虚实的病变。在治疗的时候,应该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进行恰当的调整和治疗。如果病变部位在脉的,治疗时应调理血;如果病变在血中的,治疗时可以调理络脉;如果病变在气中的,治疗时可以调理其卫气;如果病变部位在肌肉中,治疗时则应该调理肌肉;如果病变部位在筋,治疗时应该调理筋;如果病变部位在骨,治疗时应该调理骨;如果是风寒痹痛,经脉拘急,可以用火针劫刺患处;如果是风寒病邪在骨造成病变,也可以用火针或药物温熨患处进行治疗;如果病人皮肤肌肉感觉麻痹,不知痛痒,则针刺阴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图2和阳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图3两条经脉,效果最好;如果身体疼痛,但三部九候的脉象却是正常的,没有病态表现,则应该用缪刺的方法进行治疗。病人疼痛部位在左侧,而右脉表现出病变,则可以用巨刺的方法进行治疗。一定要仔细地诊察病人三部九候的脉象变化和症状,然后再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比较完备地掌握针刺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