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解篇第五十四

    【题解】 本篇的主要内容是解释如何用针的道理,所以叫“针解篇”。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1]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2]。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提要】 本段论述了针刺时的补泻手法。

    【注释】 [1]菀陈:菀,指郁积;陈,即久。菀陈,指郁积的水液废料。一说指瘀血。

    [2]疾不可知也:形容针刺后寒温感觉变化之快。

    【白话解】 黄帝问道:希望您能给我解释一下九针的内容,以及虚实补泻的方法。岐伯回答说:针刺治疗虚性疾病时,要用补法,要使病人觉得针下有发热的感觉,因为正气充实,所以才会有发热的感觉;治疗实性疾病时,要用泻法,要使病人感到针下有发凉的感觉,因为针刺后邪气衰退,所以病人觉得有发凉的感觉;血液中有郁积日久的邪气,应该用放血的方法泄出恶血,祛除邪气;针刺邪气亢盛的疾病,要用泻法,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徐而疾则实”,讲的是缓慢出针,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这样正气就不会外泄,是一种补法;“疾而徐则虚”,讲的是迅速出针,出针后不按闭针孔,使邪气尽量外散,是一种泻法;虚实补泻的道理,是指经气来时病人对针下寒温感觉的多少。对寒温感觉不清的人,是气至迅速而不易察觉,不细心体会就感觉不到。要审察疾病的标本先后,以便分辨疾病的表象与本质。辨别疾病的虚实,医生不能不熟练掌握虚实补泻的方法。针刺效果有时好有时差,说明运用补泻方法有失误的地方,虚证误用泻法,而实证却误用补法,就背离了正确的法则。虚实补泻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九针。九针大小形状各异,各有适应证,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针。针刺进行补泻,要与经气的开阖来去配合。九针指针有九种名称,形状不同,根据治疗需要,发挥其各自补泻的作用。

    【原文】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针解篇第五十四 - 图1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1],令气易行也。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针解篇第五十四 - 图2针解篇第五十四 - 图3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提要】 本段论述了针刺时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注释】 [1]制其神:制约病人,使之聚精会神的意思。

    【白话解】 针刺实证应该用泻法,要留针等待经气到来,当病人感到针下有寒凉的感觉时,然后出针;针刺虚证应该用补法,要等到经气到来,当病人感到针下有发热的感觉时,然后出针。如果针刺时经气已经来到,要谨慎守护,不要轻易改变手法。应根据疾病的部位在内在外来决定针刺的深浅,病深则深刺,病浅则浅刺。虽然针刺的深浅有所不同,但等候经气到来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在进行针刺时,要像面临深渊惟恐跌落下去一样谨慎小心,持针要像握虎一样坚定有力。精神集中,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要专心致志地观察病人,不能左右张望。下针时,要保持针端正垂直,不能歪斜。下针后,要注意病人的精神,要注视病人双目,以控制其情绪,使经气容易运行。足三里穴在膝下外侧三寸的地方;冲阳穴在足背上,举膝易见之处。上巨虚穴就是上廉穴,在胫骨与腓骨之间,足三里下三寸的地方;下巨虚穴就是下廉穴,在上廉穴下凹陷处。

    【原文】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

    【提要】 本段从人与自然界相对应的角度,阐述了九针的不同功用。

    【白话解】 黄帝说:听说九针和天地、四时、阴阳是相互对应的,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以便使之流传于后世,作为治疗疾病的法则。岐伯说:第一是天,第二是地,第三是人,第四是四时,第五是五音,第六是六律,第七是七星,第八是八风,第九是九野,人的形体各部分与这些事物是相对应的。针的大小形状及适应证都不同,所以叫“九针”。人的皮肤如同覆盖万物的天一样,所以皮肤与天相对应;人的肌肉如同厚实的大地,所以肌肉与地相对应;人有动静,而脉搏也有盛衰,所以脉与人相对应;人有十二条筋起于四肢,好像十二个月组成四季一样,所以筋与四时相对应;人的声音包含五音,所以人的发声与自然界五音相对应;人体脏腑的阴阳相互对应,与六律需要协调是相对应的;人的面部七窍与牙齿的分布,与天上七星的排列相对应;人身之气的运行出入于全身,如八风一样充满天地,相互对应;人的九窍及三百六十五络遍布全身,与大地上九野的分布相对应。所以,在九针中,第一种针是鑱针,用以针刺皮肤病变;第二种针是圆针,用以针刺肌肉的病变;第三种针是针解篇第五十四 - 图4针,用以针刺络脉病变;第四种针是锋针,用以针刺筋的病变;第五种针是铍针,用以针刺骨的病变;第六种针是员利针,用以针刺脏腑经脉阴阳失调的病变;第七种针是毫针,用以补益精气;第八种针是长针,用以驱除风邪;第九种针是大针,用以疏通九窍,驱除全身三百六十五个骨节之间的邪气。这就是九针各有的功能和主治。人的意志变化多端,好像自然界的八风一样变化无常,人体的气与天气相对应;人体的头发、牙齿、耳目、声音,都和自然界的五音、六律一样有规律,人体气血运行,像大地上的江河之水奔流不息;人的肝脏之气通于目,和九之数相对应。

    【原文】 九窍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观动静天二以候五色七星应之以候发毋泽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徵羽六律有余不足应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余九野一节俞应之以候闭节三人变一分人候齿泄多血少十分角之变五分以候缓急六分不足三分寒关节第九分四时人寒温燥湿四时一应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按语】 本段文义难解,疑为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