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题解】 太阴,指足太阴脾。阳明,指足阳明胃。本篇对太阴阳明的经脉循行、生理功能、感受病邪与发病特点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因此定名“太阴阳明论”。

    【原文】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1],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2]。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图1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提要】 本段论述了太阴脾与阳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差异,提出了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

    【注释】 [1]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更,更替的意思。此句是说有时虚有时实,有时顺有时逆。

    [2]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实,是指阳气性质刚强,主人体外部,外邪入侵大都先侵犯阳经,造成邪气亢盛为主的实证;阴道虚,是指阴气性质柔弱,主人体内部,由于饮食不当或生活不规律,使机体内部失调,大都造成内在阴气损伤的虚证。又阳明多实证,太阴多虚证。

    【白话解】 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分属于脾胃的经脉,而它们所发生的疾病各不相同,是什么道理?岐伯说: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条经脉所行的部位不同,在四季的虚实顺逆也不同。有时虚有时实;疾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各不同,所以病名就相异。黄帝说:我希望了解其中不同的情况。岐伯说:所谓阳,就像天气一样,是保卫人体外部的;所谓阴,就好象地气一样,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来源。阳气刚强,主外,而多实;阴气柔弱,主内,而多虚。外邪侵袭人体,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的阴气先受影响。外表受病,邪气从阳而传入到六腑;内在的病变,邪气从阴而传入五脏。如果邪气侵入六腑,可见到发热,睡眠不安,气喘等症状;而若病变在五脏,就有胀满、胸闷、大便泄泻,日久成为“肠澼”。喉是主管呼吸的,与天气相通;咽是纳入食物的,而主管地气。阳经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阴经容易受到湿邪伤害。足的三条阴经从足部向上行至头,手的三条阴经从胸部向下行,沿着臂膀到手指尖端;手的三条阳经从手指尖端向上行到头,足的三条阳经从头向下行到足。所以阳经的病邪,先向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向下行至极点,再往上行。风邪侵犯人体,人体上部先受病;湿邪侵害人体,人体的下部先受病。

    【按语】 “阳道实,阴道虚”是阴阳学说的重要观点。即凡事物属于阳者,必须具有刚悍、充实、向外等特点;而事物属于阴者,必须具有柔弱、不足、向内等性质。本段是以脾胃生理病理为例,阐发“阳到实,阴道虚”之理,并为这一重要观点的临证运用作出示范。

    【原文】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1]四脏,各十八日寄治[2],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3],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提要】 本段从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的角度,论述了脾胃在生理功能上的密切关联,和“脾不主时”的理论。

    【注释】 [1]长:长养的意思。

    [2]各十八日寄治:是指土气在四季之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各十八日,为土旺之时。

    [3]足太阴者,三阴也:三阴,指太阴。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

    【白话解】 黄帝说:脾有病会引起四肢功能失常,这是为什么?岐伯说:四肢功能正常是依赖胃气的营养,但胃本身并不具有将营养输送到四肢经脉的能力,必须通过脾的运输、布散,才能使营养物质达到四肢。现在脾有病,无法把胃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出去,四肢就无从得到营养补充,日渐衰弱,造成经脉不畅,使筋、骨、肌肉得不到营养供给,因此四肢就失去了正常的活动能力。黄帝问:脾脏不能主管一个季节,为什么?岐伯说:脾在五行之中属土,与五方相配其位置在中央,所以,脾的功能根据四季的变化而分别从其他四脏的功能活动中反映出来。就是说,脾脏通过其他四脏来实现其主管时令的功能,这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中,体现最为明显。因此脾脏不单独主管一个完整的季节。脾脏为胃运输营养物质到全身,就像天地孕育培养万物一样。人体从上至下,从头至足,都离不开脾脏输送营养物质,因此,脾脏不能仅仅主管一个季节。黄帝问:脾与胃只以一层膜相连而已,为什么脾能替胃输送营养物质呢?岐伯说:足太阴脾经,在阴经中属三阴,它的经脉贯穿于胃,隶属于脾,向上连系到咽,所以脾能把胃的营养运送到手足各三条阴经,进入五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是表里关系,足阳明胃经是五脏六腑营养供应的来源,胃的经脉也能将脾经的营养传输到手足三条阳经。五脏六腑都通过脾经得到胃中的营养物质,所以说足太阴脾经能替胃输送营养。如果四肢得不到营养的补充,就会逐渐衰弱,经脉不畅,筋骨、肌肉没有气血的滋养,也就失去了正常的功能。

    【按语】 本段中“脾不主时”的观点,是对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进一步补充。肝心肺肾分主春夏秋冬,在《内经》中是一贯的。而脾之主时却有“脾主长夏”(《素问·脏气法时论》)和脾不独主时,而旺于四季两种说法。这两说虽各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在于强调脾土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其中“脾主长夏”是说长夏六月为一年四季之半,前可统上半年之春夏,后可主下半年之秋冬,脾旺此时,兼顾一年四季,这与本段“脾者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突出脾胃为脏腑之本的精神是统一的。本篇将“脾不主时”作为专题讨论,在于说明脾虽不独主一时,但却一年四季,无时不主,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不能离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