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题解】 藏象以五脏为中心,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等。本篇主要从藏泻功能特点上论脏腑,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有别于其他讨论藏象的文章。故篇名为“五脏别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1],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2]。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3],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提要】 以上主要讨论了奇恒之腑、传化之腑与五脏在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注释】 [1]方士:即懂得方术的人,此处指医生。

    [2]奇恒之府:奇,异也。恒,常也。奇恒之府,即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其功能特点,异于肠胃等常府。

    [3]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即肛门。使,使役。全句的意思是,肛门的启闭除受胃肠等传化之府的控制外,也受五脏的影响。

    【白话解】 黄帝问道:我听说一些懂得医学道理的人,对脏和腑的认识很不一致,有的人把脑和髓称为脏,有的人把肠、胃称为脏,还有的人把肠、胃、脑、髓都叫做腑。假如有人向他们提出相反的意见后,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且认为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我不了解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以及究竟应该如何区分脏与腑,希望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个器官是禀承地气而生的。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以贮藏阴精为特性,好像大地那样,静静地贮藏着万物,而不像六腑那样以传导排泄为特点,所以叫做奇恒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个器官是禀承了天气而生的。它们像天体运动那样运转不息,而以传导排泄为功能特点。所以把它们叫做传化之腑。人体代谢产物又叫做浊气,虽然经过腑传送出体外,但是这种传送过程是有次序的,既不能停留过久,又不能毫无控制。魄门也是排泄糟粕的器官,它的功能不仅受传化之腑的控制,而且也受五脏的控制。因此,魄门的功能变化常常反映五脏是否正常。

    所谓五脏,是以贮藏阴精为其功能特点的,而不能像六腑那样传导排泄饮食糟粕。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五脏中必然充满精气,而从来也不会有饮食糟粕存在其中;所谓六腑,是以消化食物、传导排泄糟粕为其功能特点的,故它们必然经常充实着饮食水谷,而不会像五脏那样充满着精气。当然,所谓六腑经常充实着水谷,并不是说它们没有空虚的时候。例如:刚刚吃过饭之后,胃中自然是充实的,但是一般地说,这个时候肠道中却是相对空虚的;经过一段时间后,胃中的饮食物下移到肠道中,那么,便会出现肠中充实而胃里相对空虚的情况。只有这样有实有虚交替存在,六腑的功能才能保持通畅而不会闭塞不通。因此,如果对脏与腑加以概括区分的话,那么就可以说:五脏随时应该充满着精气,而不能容纳饮食水谷;六腑经常有水谷饮食充实其间,而不能阻塞不通。

    【按语】 本段经文中的六腑指传化之府,按于鬯的《香草续校书》除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外,还应有“魄门”而无“胆”,因为胆属于藏而不泻的奇恒之府,功能属性与泻而不藏的传化之府相反。至于《内经》其他篇章以及后世将胆归之于六腑,与五脏并列,则是与本篇不同的另一种归类法。

    【原文】 帝曰:气口[1]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提要】 本段主要讨论了察寸口脉可以诊断五脏疾病的原理。

    【注释】 [1]气口:两手桡骨内侧桡动脉处的诊脉部位,属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与经渠穴在其间,长一寸九分,故又名寸口。

    【白话解】 黄帝又问道:人身中的十二经脉,都有动脉搏动明显的部位,触按这些部位,可以分别了解五脏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但是,为什么单独切按手太阴肺经的“气口”,便可以诊断五脏之病,而不仅仅是诊断肺脏之病呢?岐伯说:我们知道胃是盛贮饮食的器官,叫做水谷之海,它是生成营养物质供给五脏六腑活动的源泉。凡是饮食物入口,皆储藏于胃,化生营养物质,通过脾的运化,以滋养五脏之气,脾为太阴经,主输布津液,因肺脉起于中焦,故气口不仅属于手太阴肺经,也与足太阴脾经有紧密联系,因此五脏六腑的气和味,都是来源于胃,而反映于气口上的。另外,自然界中的空气由鼻吸入后,贮藏于心肺,所以如果心脏或肺脏有病,便可以出现呼吸不畅或嗅觉失灵。

    【原文】 凡治病必察其下[1],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提要】 本段强调了全面诊察疾病以及反对迷信鬼神、医患配合对治疗的重要性。

    【注释】 [1]凡治病必察其下:此句《太素·卷十四·人迎脉口诊》作:“凡治病必察其上下”。

    【白话解】 一般说来,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审察周身上下的情况;要切按气口脉,了解它发生了哪些变化;观察病人的精神是否充沛,神志是否清楚,以及所表现的其他症状。如果是迷信鬼神的,就很难使他(她)相信至高无上的医学道理;如果是蔑视和厌恶针灸的,也很难使他(她)相信针灸技术的巧妙;如果病人不愿意接受治疗,那病也必定不能治好,即使勉强进行治疗,恐怕也很难取得应有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