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题解】 能,通“态”字。“病能”就是“病态”,即疾病的形态,包括脉象、症状等。本篇主要讨论了胃脘痈、颈痈、睡眠不安、阳厥、酒风等七种疾病的形态,所以篇名就叫“病能论”。

    【原文】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1],则安,故人不能悬[2]其病也。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

    【提要】 本段论述了胃脘痈、睡眠不安的症状与机理。

    【注释】 [1]精有所之寄:五脏为精神之所舍。五脏损伤,就睡眠不安。精有所之寄,即五脏之损伤恢复,精神有所归宿之意。

    [2]悬:猜测的意思。

    【白话解】 黄帝问道:患胃脘痈的病人,应当用什么方法诊断呢?岐伯回答说:诊断这个病,应该先检查胃脉,他的脉搏往往是沉细的,沉细表示胃气上逆,胃气上逆就会见到人迎部脉搏跳动过盛,这说明体内有热。人迎部是胃脉经过的地方,由于气逆而跳动过于亢盛,反映出热邪聚集在胃口不得发散,所以胃脘部发生痈肿。黄帝说:对啊。有的人睡眠不安,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是五脏受七情劳倦的影响,而有所损伤的缘故。要等损伤恢复,精神有所寄托,才能安睡。所以一般的人无法猜出他得的是什么病。黄帝又问:有的病人不能仰卧,为什么?岐伯说:肺脏在各脏中的位置最高,覆盖着其他各脏,如果肺脏中邪气充盛,就会使肺脏中络脉胀大,络脉胀大就不能仰卧,在“奇恒阴阳篇”中有这方面的论述。

    【原文】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1],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2]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提要】 本段论述了厥病和颈痈的症状及其病因、病机。

    【注释】 [1]肺脉:即上文所言之“浮而迟”之脉。

    [2]异等:“等”即“类”之意。“异等”,就是“异类”。

    【白话解】 黄帝问:患厥病的病人,诊察他的右手脉搏沉而紧,左手脉搏浮而迟,不知病变在什么部位?岐伯说:如果是在冬天,右手脉本应沉紧,这是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的。但左手脉浮迟,就是与四时气候相违背的。如果左手脉见到浮迟,是病变在肾,并与肺脏也有很大关系。病人应该还有腰痛的症状。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岐伯回答:足少阴肾经贯穿肾脏,并向上连络到肺脏,现在冬天见到浮迟的肺脉,是肾气不足。肾脏有病,所以有腰痛。黄帝说:讲得好。患颈痈的病人,有的采用砭石方法治疗,有的采用针灸方法治疗,都能治愈。那么,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岐伯说:这些病的病名虽然相同,但疾病的程度不同,那种因为气郁停滞而形成的痈肿,应该用针刺的方法开泄停滞之气;而那种邪气亢盛,血液停聚在局部形成的痈肿,就要以砭石治疗,泻除瘀血。这就是所谓的同病异治。

    【原文】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1]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2],巨阳少阳不动[3],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洛[4]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帝曰:善。

    【提要】 本段论述了阳厥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

    【注释】 [1]暴折:指突然受到难以忍受的刺激。

    [2]阳明者常动:指大迎、人迎、冲阳等处的脉搏,搏动明显。

    [3]巨阳少阳不动:指太阳经的委中、昆仑,少阳经的听会、悬钟等处,其脉搏搏动不显。

    [4]生铁洛:是指冶炼钢铁时锤落下来的铁屑,具有降气开结,清热,重镇安神的功效。

    【白话解】 黄帝问:有的病人会出现发怒狂躁,这是怎样产生的?岐伯说:是由于阳气逆乱造成的。黄帝又问;为什么阳气逆乱就会使人发狂呢?岐伯说:是病人突然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刺激,并且又不好解决,所以容易发怒狂躁,这种病的病名叫“阳厥”。黄帝又问:怎么知道是阳厥病的呢?岐伯说:正常情况下阳明经脉搏动明显,而太阳、少阳经脉搏动不明显。本来应该搏动不明显的经脉,现在搏动得明显且频率很快,这就是阳厥的证候。黄帝问:如何治疗呢?岐伯说:禁止病人进食,就能痊愈。因为食物进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就会助长阳气,因此要禁止饮食,就会痊愈。再给病人服“生铁洛饮”,因为生铁洛饮有迅速降气的作用。黄帝说:讲得好!

    【按语】 阳厥病,即癫狂之类的疾病。病因为突然受到难以忍受的精神刺激,志不得伸,事情又难以解决,而致阳气被郁,逆而上行,因病由阳气厥逆所生,故病名阳厥。阳气郁积,逆而上行,故善怒。用生铁落饮治疗。同时要限制饮食,尤其不能吃辛辣厚味之物,以防助阳生热,加重病情。

    【原文】 有病身热解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 图1,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1]五分,合以三指撮[2]为后饭。

    【提要】 本段论述了“酒风”病的症状和治疗方药。

    【注释】 [1]麋衔:一名薇衔。味苦,平,治风湿痹、历节痛、鼠瘘痈肿。

    [2]三指撮:指用三个手指头撮药末,以计药量。

    【白话解】 有的病人全身发热,疲乏无力,四肢沉重,出汗多得象洗浴一样,怕风气短,这是什么病?岐伯说:这种病叫“酒风”。黄帝问: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可以用泽泻和白术各十份,麋衔五份,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末,每次服三指撮,吃饭前服。

    【原文】 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聚者坚也,博者大也。《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提要】 本段论述了几种脉象的诊法和五部古医书的命名及其含义。

    【白话解】 所谓深按得到细小的脉,脉象在指下细小如针;如果使用按摩和推拿的手法,脉气仍然聚集不散,就是坚脉的脉象;脉象搏动有力的是大脉。《上经》是讨论人体生理与自然界关系的;《下经》是论述疾病发展变化的;《金匮》是讲如何诊断疾病,决断生死的;《揆度》是专论切脉以判断疾病的;《奇恒》是记载各种异常奇怪的病变的。所谓奇,是指不受四时季节的影响而死亡的;所谓恒,是指随着四时季节变化而死亡的。所谓揆,是指切按脉象,以推求疾病的所在,以及病因病理。所谓度,是以诊脉所得到的结果,再结合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推断疾病的轻重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