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题解】 热病,指发热性疾病,在《内经》中,指外感发热性疾病。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概念、病因、主要症状和疾病变化规律及治疗方法,提出了护理原则和预后,因此取名为“热论”。

    【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1]者,诸阳之属[2]也,其脉连于风府[3],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4]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提要】 本段论述了热病的病因及其预后。

    【注释】 [1]巨阳:巨通“大”、“太”。巨阳,指太阳。

    [2]属:统属。

    [3]风府:穴位名,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属督脉经。

    [4]两感:阴阳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少阴同病;阳明、太阴同病;少阳、厥阴同病。

    【白话解】 黄帝问道:凡是由寒邪引起的发热性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疾病。同样是热病,有的可以痊愈,有的却死亡,死亡大都发生在起病后的六、七日之间,而痊愈的大都在起病后的十天以后。这是为什么呢?我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想听您谈谈其中的原因。岐伯回答说: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阳气的统帅,这是因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和风府穴相联系,通过风府穴与督脉、阳维脉相会,行走于人体背部,感受的阳气最多,所以主持全身的阳气。人体被寒邪侵犯后,阳气就会奋起抵抗外邪,而产生发热的症状。这种发热尽管很严重,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死亡,但如果是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热,就容易导致死亡。

    【按语】 本段所说伤寒,是广义的伤寒,包括各种外感发热性疾病,如下文所说“温”和“暑”等。在这些病的过程中,都有发热的症状,所以说“热病者,伤寒之类也。”

    【原文】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1],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2]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提要】 本段论述了伤寒热病侵犯人体的传变次序、症状及预后。

    【注释】 [1]少阳主胆:《太素》、《甲乙经》、《新校正》“胆”并作“骨”。太阳主皮肤,阳明主肉,少阳主骨,以说明邪气自表而里逐步深入的过程。

    [2]满:同“懑”,烦闷的意思。

    【白话解】 黄帝说:我想听听感受寒邪后的发病情况。岐伯说:人体被寒邪伤害,第一天是太阳经感受邪气而发病,症状表现为头项部疼痛,腰和脊柱感到僵硬而不舒服;第二天病邪传入阳明经,阳明主管肌肉。阳明的经脉挟鼻并与两目相连系,所以阳明经病变出现身热严重,眼睛发痛,鼻腔干燥,睡眠不安等症;第三天病邪传入少阳经,少阳主管骨,它的经脉沿着两胁行走并与两耳相连,邪气沿着经脉向上侵犯就会出现胸胁疼痛和耳聋等症状。三阳经脉都已感受邪气而发病,但邪气尚在体表而没有传入于里时,可用“汗”法治愈。第四天病邪传入太阴经,太阴经脉分布在胃中并和咽喉部位相连系,所以太阴经病变出现胸闷腹胀、咽喉干燥等症状;第五天病邪传入少阴经,少阴经脉贯穿肾,并向上行走入肺中,再向上连系到舌根部,所以少阴经病变出现口干舌燥而渴的症状;第六天病邪传入厥阴经,厥阴经脉环绕阴器,向上和肝相连系,所以厥阴经病变出现烦闷不安、阴囊收缩等症状。如果三阴三阳、五脏六腑都受到病邪的伤害而发病,使全身营卫气血的运行发生紊乱,五脏的精气闭阻不通,就会导致死亡。

    【按语】 本节所论述的外感热病,用六经分证的方法概括其症状,认为邪气的传变系沿着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传变。这种辨证方式对张仲景《伤寒论》影响极大,张仲景对伤寒的辨证分型基本上采用了本篇的模式。但区别在于,《伤寒论》的三阴经病是以虚证、寒证为主,而本篇的三阴经病,仍以实证、热证为主,故有下文治疗病在三阴的“泄”法,即祛除实邪的方法。

    【原文】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1]皆去,病日已矣。

    【提要】 本段论述了热病轻证(非两经同时感邪)的自愈时日。

    【注释】 [1]大气:指邪气。

    【白话解】(岐伯接着说)若不是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那么到第七天,太阳经病气就会减退,头痛减轻;到第八天阳明经病气减退,身热逐渐退下来;到第九天少阳经病气减退,耳聋好转,听力渐渐恢复;到第十天太阴经病气减退,腹部胀满消失,食欲好转;到第十一天少阴经病气减退,舌干口渴、烦闷不安的症状都消失了,阳气通达和顺,开始打喷嚏;到第十二天厥阴经病气减退,原来收缩的阴囊舒缓了,少腹部的拘急也开始缓解而感到舒服了。由于各条经脉的邪气都已经消退,所以病情也就一天天好转了。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1],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2]而已。

    【提要】 本段论述了热病的治疗原则。

    【注释】 [1]治之各通其脏脉:意思是通过辨证,病在哪条经脉则通畅哪条经脉的气血而治之。

    [2]泄:指针刺泄热法,包括药物的清法、泻下、逐瘀等疗法。

    【白话解】 黄帝问道:怎样治疗呢?岐伯说;治疗的原则是根据六条经脉病变的症状特点,找出病邪所在,分别调理与各脏相连的经脉,则可使病邪逐渐退去,病情好转。一般地,发病未满三天的,病邪在体表,可用“汗”法治疗;发病已满三天的,病邪已入于人体内部,可用泄热法治疗。

    【原文】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1]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2],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3],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提要】 本段论述了热病的饮食禁忌问题。

    【注释】 [1]遗:指热病后期的余热稽留不退。

    [2]薄:同“搏”,相互搏结的意思。

    [3]逆从:偏义词,指病人身体的异常状态。

    【白话解】 黄帝问:有时热病已经快治愈了,但出现余热遗留不退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道:凡是有这类余热遗留不退症状的病人,大多是由于在发热严重时勉强多进食而造成的,或是病人的病情有好转,体表的热度减退,但身体内部仍然有余热潜伏。由于多食,不消化的食物与体内的余热交结在一起,使余热有所依附,两热相合,造成余热遗留不退。黄帝赞道:说得好!那么怎样治疗余热遗留不退呢?岐伯说:要观察疾病的虚实,调整病人身体的异常状态,就一定能治愈。黄帝问:热病有什么禁忌呢?岐伯说:在热病稍有好转时,食用肉类食物会使热病复发,过量饮食会使余热遗留不退,这些都是热病的禁忌。

    【原文】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提要】 本段论述了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时的症状及预后。并论述了以时令划分温病、暑病的方法。

    【白话解】 黄帝问:如果是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受邪经脉与它的相应症状是怎样的?岐伯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在第一天是太阳和少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所以既可见到太阳病的头痛,又能见到少阴病的口干、烦闷;第二天是阳明和太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因此既可见到太阴病的腹满,不思饮食等症状,又可见到阳明病的身热严重,甚至神志昏迷,胡言乱语;到第三天,是少阳和厥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既能见到少阳病的耳聋,又能见到厥阴病的阴囊收缩和手足冰冷等症状。到了这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水浆不能下咽、神志不清等情况,这样到第六天就要死亡了。

    黄帝问:既然病邪已经造成五脏损伤,六腑又不通畅,营卫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为什么还可以再活三天才死呢?岐伯说:阳明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长,多气多血,虽然病邪已经传遍三阳三阴六经,并又出现水浆不下、神志昏迷的症状,但阳明经尚存的气血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生命,再过三天,阳明经的气血被耗尽,到了这时才会死亡。

    凡是感受寒邪引起的温热性疾病,在夏至以前发病的叫“温病”;在夏至以后发病的叫“暑病”。暑邪应当与汗一起排出,不可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