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而无求 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释义

施恩惠给别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记在心上,不应有让别人赞美的念头,这样即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用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自己对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报答,这样即使是付出百镒,也难收到一文钱的功效。

新解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施恩助人本是善举,一旦人为计较,即落入一“伪”字,失去了真性情。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的可能不多,受者却足可感到人间真情,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朱元璋落难之时,饥饿难当,农户人家以粗食野菜济之,他倍觉甘甜,居然终其一生不能忘怀。而当大明建国之后,商人沈秀屡以钱财资助公益事业及军需,却因为动机可疑,被朱元璋寻了不是,发配云南。施舍的目的不同,在一个人心中产生的印象,其差别是多么大呀!

注释

斗粟:斗是量器的单位,十升为一斗。粟是古时五谷的总称,凡未去壳的壳粮都叫粟。万钟:钟是古时量器单位。万钟形容多。百镒(yì):古时候的重量单位,二十四两为一镒,一说二十两为一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