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释义

隐居山野林泉的人,生活清贫,却享有雅逸的精神情趣;种田耕作的人,粗鲁愚鄙,但是却具有朴实纯真的天性。假如一旦回到都市,变成一个充满市侩气的奸商蒙受污名,倒不如死在荒郊野外,还能保持清白的名声及尸骨。

新解

古人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值得赞美和继承的民族精神。但是中国古代重义轻利,认为商人使用谋略算计,卑俗狡诈,因而充满市侩气,名之曰“奸商”。这种偏见积痼很深,以致形成了反文明的传统,事实上是以一种原始的本能道德(朴实纯真)来反对一种扩展秩序下的新型道德(公平交易、两相无欺、互惠互利)。中国古人对商人总不放心,两眼圆睁,想看清商人用了什么魔法赚(骗)去了他们的财富,结果是他们什么也没看到,因而疑虑更深,老感到其中有诈,总归是不义,至于他们自己,则宁可饿死,也不愿沾了这份俗气。

注释

饶:富有、丰足。鄙略:鄙是浅鄙,略是计谋、才华。鄙略是指才华低劣。天真:天真烂漫,任其天然,未加丝毫人为教养的真性。驵(zǎng)侩:马匹交易的经纪人,泛指经纪人。壑:山沟或积水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