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放灯(1)

万历辛丑年(2),父叔辈张灯龙山,剡木为架者百(3),涂以丹雘(4),帨以文锦(5),一灯三之。灯不专在架,亦不专在磴道(6),沿山袭谷,枝头树杪(7),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冈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8),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9),团结方开(10),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11)。好事者卖酒,缘出席地坐。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庙门悬禁条:禁车马,禁烟火,禁喧哗,禁豪家奴不得行辟人。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12)

十六夜,张分守宴织造太监于山巅星宿阁(13),傍晚至山下,见禁条,太监忙出舆笑曰:“遵他,遵他,自咱们遵他起!”却随役,用二丱角扶掖上山(14)。夜半,星宿阁火罢,宴亦遂罢。灯凡四夜,山上下糟丘肉林(15),日扫果核蔗滓及鱼肉骨蠡蜕(16),堆砌成高阜,拾妇女鞋挂树上,如秋叶。

相传十五夜,灯残人静,当垆者正收盘核(17),有美妇六七人买酒,酒尽,有未开瓮者。买大罍一,可四斗许,出袖中瓜果,顷刻罄罍而去。疑是女人星,或曰酒星。又一事,有无赖子于城隍庙左借空楼数楹,以姣童实之,为帘子胡同。是夜,有美少年来狎某童,剪烛殢酒(18),媟亵非理,解襦,乃女子也,未曙即去,不知其地、其人,或是妖狐所化。

【注释】

(1) 放灯:民间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的一种风俗。作者《夜航船》一书亦有介绍:“元夕放灯:以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灯,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灯,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灯。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诏,罢中元、下元两夜灯。”

(2) 万历辛丑年:即万历二十九年(1601)。

(3) 剡(yǎn):削。

(4) 丹雘(huò):红色涂料。

(5) 帨(shuì):佩巾,这里用作动词,以布缠裹的意思。

(6) 磴(dèng):石头台阶。

(7) 树杪(miǎo):树梢。

(8) 浴浴熊熊:形容水势很大的样子。

(9) “隋炀帝夜游”句:典出《隋书》:“壬午,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隋炀帝,杨广(560—618),小字阿龙山放灯 - 图1,隋文帝杨坚次子。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生活荒淫奢侈。

(10) 团结:聚拢成团。

(11) 迷迷:环绕、依附。

(12) 沉沉昧旦:不知不觉天已将亮。

(13) 织造太监:明时朝廷于南京、杭州、苏州三地设专局,掌管织造各项丝织品,供皇室之用,并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

(14) 丱(guàn)角:旧时儿童的一种发式,将头发束成两角的样子。这里指年幼的仆从。

(15) 糟丘肉林:形容酒肉非常之多。

(16) 蠡蜕:贝类的壳。

(17) 当垆:卖酒。

(18) 殢(tì)酒:困酒,病酒。龙山放灯 - 图2

【简评】

作者的父叔们实际上做了一项颇得人心的公益性事业,从喧闹非凡的景象中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快乐,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