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宗伐宋,铁迈赤随皇弟世祖攻鄂州。元帅兀良哈台奉命由交趾攻宋,与南下之世祖所领蒙古大军会合。宪宗九年(1259),世祖大军驻鄂州,闻兀良哈台由广西至长沙,遣铁迈赤率精兵千人、铁骑三千至岳州迎接。兀良哈台之所以能到达江夏,北渡黄州,是因为有铁迈赤的大力援助。

    世祖即位,命铁迈赤征叛王于失木土,劳绩卓著。至元七年(1270),授为蒙古诸万户府奥鲁总管,负责管理后方辎重及家属。十九年病逝,有子八人,其中虎都铁木禄最为人知。

    虎都铁木禄好读书,与学士大夫相交往,并字曰汉卿,因其母姓刘,故有人称他为刘汉卿。

    至元十一年,虎都铁木禄随丞相伯颜渡江伐宋。灭宋之后,奉诏随平章奥鲁回朝拜见世祖,授为忠显校尉总把,再转为昭信校尉。二十二年,授奉训大夫、荆湖占城等处行中书省理问官。荆湖占城行省,曾改名荆湖省,又改名湖广省。平章政事程鹏飞建议征日本,并为此奏荐虎都铁木禄为征东省郎中。后来撤销征东省,召虎都铁木禄还朝,而丞相阿里海牙因湖广行省机密事重,虎都铁木禄不能离任,奏请留用,世祖允准。

    二十三年,虎都铁木禄从皇子镇南王征交趾。及回到湖广省时,见权臣作威作福,便退居家中。二十八年,世祖诏令太傅兼右丞相顺德王答剌罕至湖广擒拿权奸。答剌罕拜为湖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询访原在湖广任职并了解该省情况的旧臣僚,众人荐举汉卿(即虎都铁木禄),即遣使到南阳将汉卿请到武昌。这个事奏报朝廷后,世祖大加称赞,升汉卿为给事中。第二年,提刑按察司改肃政廉访司,台臣奏请授汉卿为奉议大夫、广西海北道副使。但临赴任时,仍留京师原职。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刘国杰奏请讨伐交趾,造战船五百于广东。汉卿奉诏督造。世祖崩后,调汉卿为福建行省郎中、朝列大夫、汉阳监府、中顺大夫、湖南宣慰副使。

    西南侗族酋长岑雄反对朝廷,汉卿奉诏去宣读皇上圣谕,侗族帖服。改为太中大夫、河南行中书省郎中,又改为通议大夫、同佥枢密院事,拜为礼部尚书。大臣将新核实的江南民田上报朝廷,而汉卿奉诏巡使江西时,则认为田亩数额原已核定,再改将扰民,因而置新核田亩数额于不顾,只奏陈为征茶课和漕运而设置的局十七所,以七品印章敕授局官五十一员,增中统课缗五十万。其后,汉卿转正议大夫、兵部尚书。不久,命为中奉大夫、荆湖北道宣慰使,但未赴任,而仍留京师。

    延..三年(1316),浙东日本商船在贸易中发生暴乱,大臣奏遣汉卿为闽、浙宣慰使,去制止暴乱,安抚军民。汉卿赴任后,这些地方安宁如初。

    塔海,汉卿兄之子。至元二十四年,随从皇帝世祖征讨乃颜。二十六年,入朝觐见皇帝,世祖命他充当宝儿赤,随皇帝至和林。大德四年(1300)授中书直省舍人,后改为中书客省副使。武宗即位,赐中统钞五百锭,以表扬其才能,随之晋升为和林行省理问所官,以后历任通政佥院官、和宁路总管、汴梁总管。朝廷令百姓向官府自报所有田地面积。百姓因怕官府而往往虚报,以致政府差税征发无着,人民也多逃亡。塔海将此弊端如实报告了朝廷,因而减轻百姓纳粮负担二十二万石,百姓得以安居。后任庐州地方官吏时,百姓缺粮,塔海开仓赈济,使许多人免于饿死。

    天历元年(1328)十月,枢密院臣僚奏请塔海充任枢密佥院,镇守潼关及河中府。不久,西军帖木哥侵犯南阳,塔海率兵打败西军。朝廷因其功赐三珠虎符,进为大都督,后又升资善大夫。

    按扎儿传

    按扎儿,姓拓跋氏,曾随太祖南征。太祖十一年(1216),因平定诸部族有功而受命为蒙古军前锋。这时,木华黎与博尔术分别为左右万户长,太祖又命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蒙古大军攻克燕、辽、营、青、齐、鲁、赵、韩、魏各地。

    太祖十四年,河中府归降,蒙古军北还,留按扎儿为前锋总帅,统所部兵马屯驻平阳以防御金兵,并代行国王事。金朝将领乞石烈氏拥兵数次侵犯蒙古边界,然慑于按扎儿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太祖十七年,蒙古军元帅石天应守河中府,屯驻于中条山,金侯将军率兵十余万夜袭河中,败蒙古军,元帅石天应战死,河中府失陷,金军将进攻中条山。按扎儿率军进击,大败金军,斩杀数万,逃生者仅十数人。

    太祖十八年春,木华黎卒于闻喜县下马村,平阳重地令按扎儿镇守。太宗二年(1230),蒙军孛鲁部由云中围攻卫州,金守将武仙退保潞州东十余里之原上。孛鲁进军至沁州以南,为金将乞石烈所败,辎重人口皆陷没,按扎儿妻奴丹氏亦被俘。金主闻按扎儿威名,令奴丹氏招降其夫。奴丹氏口头答应,乘机逃回蒙古大营,受太宗嘉奖,并让她参预按扎儿的军机事务。太宗率堂兄弟按只吉歹、口温不花大王、皇弟四太子及国王塔思,征讨潞州、凤翔。太宗四年三月,帝班师北还,命按扎儿与都元帅唆伯台围攻汴梁。太宗六年(1234),金亡,诏封功臣,赐按扎儿平阳民户六百一十有四、驱户(农奴)三十户、猎户四户。不久病卒。有子二人:忙汉及拙赤哥。忙汉官至千户,曾随世祖征乃颜、海都。拙赤哥在世祖时从征李王..战死。

    雪不台传

    雪不台,蒙古部族人,姓兀良罕氏。太祖七年,蒙古军攻桓州,雪不台率兵先攻入城。十一年与灭里吉部众战于蟾河,大破其军,占有其地。随太祖征回鹘,回鹘国王逃亡,雪不台率众追赶,国王死于途中。十八年征讨钦察,雪不台与斡罗思大、小密赤思老鏖战,大败敌军,收降部众,奏请将灭里吉、乃蛮、怯烈、杭斤、钦察诸部千户合立一军。十九年,向太祖献马万匹。二十一年,攻取马及里畏吾、特勤、赤悯等部及德顺、镇戎、兰、会、洮等州,献牝马三千匹。

    太宗二年(1230),蒙古军大举伐金,大军南渡过黄河,睿宗以太弟领兵渡汉水而北,会师于河南三峰山。金朝大臣合达及诸将率步兵、骑兵数十万迎战,雪不台随睿宗兵出牛头关,大军屯驻于三峰山,金军围困重重,蒙军将士颇有惧色。忽然风雪大作,金军士卒冻僵倒地,蒙军士气大振,大败金军,河南诸州相继投降。四年夏,雪不台统领诸道兵攻汴京,金朝义宗(即金哀宗)逃往卫州,再逃归德、蔡州。五年春,汴城金守将开门投降,同年冬雪不台进攻蔡州。六年春,金朝灭亡。时汴城大闹饥荒,雪不台让百姓北渡黄河去谋生,百姓无不称颂。

    太宗六年,朝廷命宗王拔都西征,以雪不台为先锋。出师大捷。十三年征讨兀鲁思部,酋长野力班被擒。攻马答刂部,与其酋长怯怜战于氵郭宁河,大败之。北庭、西域、河南、河北、关陇相继平定,而以雪不台功最多。

    定宗三年(1248),雪不台于笃列河逝世,年七十三岁。至大元年(1308),赠效忠宣力佐命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王,谥“忠定”。

    ..木海传

    耮木海,蒙古族人,姓八剌忽..氏,与其父孛合出同为太祖效力,征伐有功。太祖问他攻城夺地以何种武器为先,耮木海回答说:“攻城以炮石为先,因炮石力重而能远射。”太祖大喜,即命他为炮手。太祖九年(1214),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伐,太祖命耮木海为随路炮手达鲁花赤。耮木海挑选五百余人,教习他们用炮之法。后来平定诸国,多得力于此炮队。

    太宗即位,留耮木海为近卫军,并讲习武艺。太宗四年(1232),耮木海随大军攻河南,有功。宪宗二年(1252),升耮木海为都元帅,并特授虎符。三年,随宗王旭烈兀征剌里西番、斜巨山、桃里寺、河西诸部,大军所至,攻无不克。耮木海死后,其子忒木台儿、孙忽都答儿相继袭为炮手总管、炮手万户,在灭宋战争中立功。

    昔里钤部传(附爱鲁传)

    昔里钤部,唐兀族人,姓昔里氏。钤部也译称甘卜,音相近而互用。太祖再度征讨西夏,命钤部与忽都铁穆儿去招降沙州。沙州守将伪降,一面以牛酒慰劳蒙军,一面又设伏兵准备突然袭击。蒙古军元帅到来时,伏兵突然出击,元帅坐骑被绊倒。钤部以自己的马让元帅骑上杀出,自己骑着那匹被绊倒的马断后。蒙军反攻取胜。后来太祖问钤部“:你在生死存亡关头,而把马让与别人,是为了什么?”钤部回答说:“小臣战死,无足轻重,而元帅是陛下所器重的老将,不可有闪失。”太祖大嘉其忠。蒙军进围肃州,肃州守将是钤部之兄。该城久攻不下,太祖大怒,下令攻下后把城中人杀尽,但由于钤部的请求,免于死者一百零六户。

    太宗七年(1235),定宗、宪宗均以亲王身分与速卜带征西域,第二年起兵,钤部亦在军中。太宗九年,大军至宽田吉思海后,钤部又随诸王拔都征斡罗斯,在也里赞城大战七日,攻克此城。太宗十一年十一月,蒙军进至阿速,攻灭怯思城久久不下。第二年正月,钤部率敢死队十人以云梯先登城,俘敌十一人,在城上大呼“:城攻破了!”于是蒙军如同蚂蚁一样,相继沿云梯而上,攻下该城。太宗大喜,赐钤部名拔都,并赏西马、西锦。太宗十三年蒙军班师,授钤部为千户,以后又任为断事官。定宗即位,进官为大名路达鲁花赤。宪宗九年(1259),世祖奉命南征,钤部负责供给军饷,从未断绝。因病归家,不久去世,年六十九岁。

    爱鲁,昔里钤部之子,承袭父职为大名路达鲁花赤。至元五年(1268),随云南王征金齿诸部。金齿兵万人,断绝通往缥甸道路。爱鲁率兵进攻,斩首千余,金齿诸部大为惊震,相继臣服。六年,爱鲁再入金齿,规定他们应纳租税,同时还平定了火不麻等二十四寨,获象七头。七年改爱鲁为中庆路达鲁花赤,兼管爨..军。

    至元十年,平章赛典赤主持云南省政务,令爱鲁统治永昌。爱鲁令百姓大力开垦田地。十一年,核查中庆户口籍册,搜出隐户万余,以其中四千户就地屯田耕种。十三年,世祖命开辟至乌蒙通道,爱鲁率师至筠连等州,所经城寨,凡未归附者尽以武力使之臣服,水陆皆设驿传,因此非常受赛典赤信任。十四年,忙部、也可不薛反叛,爱鲁率军二千讨平。其后调任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使兼招讨使。十六年,调任云南诸路宣慰使、副都元帅。十七年,再设立云南行省,拜爱鲁为该省参知政事。十八年,乌蒙罗佐山、白水江等处少数民族杀万户阿忽,起兵反元。爱鲁率兵讨平叛乱。

    至元十九年,召爱鲁回朝,晋升为左丞。也可不薛再次叛元,朝廷命爱鲁与西川都元帅也速答儿、湖南行省脱里察会师进讨,擒获也可不薛送至京师,仁普诸酋长皆降,得民四千户。诸王相吾答儿率诸将征缅国,爱鲁负责供应军队粮饷,从无缺乏。二十二年,乌蒙阿谋叛元,杀宣抚使。爱鲁与右丞拜答儿领兵征讨,拜答儿因爱鲁熟知那里的山川道路,令诸军均听爱鲁指挥。各路分进,生擒阿蒙而还。

    至元二十四年,爱鲁晋升为右丞。朝廷设立尚书省,于是任爱鲁为行尚书右丞。镇南王征交趾,朝廷命爱鲁领兵六千人随行。蒙军由罗罗至交趾境内,交趾将昭文王领兵四万守木兀门,爱鲁与之大战,破关,擒交趾将黎石、何英。爱鲁在交趾连续征战三个月,大小共十八次战斗,一直打到王城,又与诸军会战二十余回合,多立战功。至元二十五年因感染瘴疠而卒。朝廷赠平章政事,谥“毅敏”。后加赠太师,追封魏国公,改谥“忠节”。

    撒吉思卜华传

    撒吉思卜华,蒙古人,姓克烈氏。其父槊直月盾鲁华率所部二百人归顺太祖,并随太祖征讨乃蛮、西夏,屡立战功;又曾为太师国王木华黎前锋,攻克金国的桓州;太祖六年(1211),献计攻金国旧都东京,而在攻占河北之大名时中箭阵亡。武宗时赠太傅,追封卫国公,谥“武敏”。

    撒吉思卜华继领其父军队。太宗元年(1229),撒吉思卜华奉命安抚河北、山东诸州。当时,史天泽为真定、河间、济南、东平、大名五路万户,太宗二年,朝廷命撒吉思卜华佩金虎符以总师行省官职监督史天泽所统领兵马。

    在南下蒙古大军的威逼下,金朝宣宗迁都汴梁,同时在新卫建立河北军作为北方的屏障。撒吉思卜华多次攻新卫未下。太宗四年正月,太宗自领兵由白坡渡过黄河向南,睿宗领兵由峭石滩渡过汉水向北,撒吉思卜华则集西都水之船由河阴渡过黄河指向郑州,郑州金守将马伯坚投降。金义宗被迫逃亡,太宗命撒吉思卜华追击,占领卫辉。十二月,义宗自黄陵冈渡河,企图收复卫辉。撒吉思卜华与金将白撒在白公庙鏖战五天五夜,俘斩金兵数以万计,其余溃散。义宗逃往归德,撒吉思卜华追至归德。太宗五年四月,金将官奴夜间偷袭蒙军,撒吉思卜华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撒吉思卜华阵亡。世祖时,赠撒吉思卜华为太师,谥“忠武”。

    昔儿吉思传

    昔儿吉思,幼随从太祖征讨回回、河西诸国,俱有战功。太宗时,随睿宗西征,行军至京兆府,逢亦来哈..率诸部兵作乱,昔儿吉思挺身杀入敌阵,下马搏战,敌军望风败逃。睿宗嘉奖其功劳,以侍女唆火台许配他为妻。世祖尤其钟爱他,凡征战、打猎,都把他带在身边。原来,昔儿吉思之妻为皇子乳母,于是皇太后待他如同家人,得以同饮白马奶汁。按照本朝的旧制,白马奶汁除非宗戚贵族,一般人是不能饮的。

    阔阔不花传

    阔阔不花,姓按摊脱脱里氏,体格魁伟,臂力过人,以善射闻名。太祖十三年(1218),太师木华黎伐金,所属蒙古探马赤军分为五部,阔阔不花为五部前锋都元帅,所向无敌。阔阔不花不滥杀人,而是以其威信使人归附,故他所领导的军队,攻城略地都无大破坏。在平定滨、棣诸州时,俘虏焦林诸处平民四百余,只登记其姓名,全部遣送还乡。攻打益都,金守将降,阔阔不花将所获财物牲畜全分给士卒。太宗四年(1232),随太宗渡黄河进攻汴梁、归德,他分一支兵马渡过淮河攻打寿春。寿春守将不肯投降,阔阔不花射书城中,宣讲蒙古皇帝的恩德。城中居民感动,用彩车载金公主(金义宗之姑)开门投诚。阔阔不花下令军中,有人入城敢掳掠者,处以死刑,所以大军入城,城中安然无乱事。

    太宗八年,探马赤军五部分别镇守中原,阔阔不花率部镇守益都、济南,按察儿部镇守平阳、太原,孛罗部镇守真定,肖乃台部镇守大名,怯烈台部镇守东平。蒙军搜括民间工匠七十二万户,其中三千户分赐五部探马赤军,阔阔不花得六百户。他在所辖区域内,设立地方官署,制定赋税征收办法,以荐举贤能者为地方长官,每年给与五户丝为俸禄。阔阔不花在任期间病卒。其子黄头继承父职为探马赤军元帅。黄头在随丞相伯颜征伐宋朝时,死于途中。黄头子东哥马袭承父职。

    拜延八都鲁传

    拜延八都鲁,蒙古族人,姓扎剌台氏,自幼就侍奉太祖,太祖赐名八都鲁。

    太宗七年(1235),拜延八都鲁奉命领扎剌军一千六百人与塔海甘卜同征关西,有功于朝廷。宪宗三年(1253),奉命与阿脱及总帅汪德臣建立利州城。四年,领兵于紫金山,破宋军于鹿角寨,夺其军饷武器。七年,随部元帅纽邻守成都,又领兵攻下云顶山。宪宗亲征西蜀,元帅纽邻领兵渡过马湖江,留拜延八都鲁镇守成都。拜延八都鲁平定成都府所属各城,人民归附,八都鲁善加安抚,朝廷赐他黄金五十两,衣九套。诸王哈丹、朵欢、脱脱等征讨大理后回军,拜延八都鲁奉命领兵去迎接。路过新津寨时,与宋军潘都统所部相遇,拜延八都鲁战败宋军,杀死和俘获士兵甚多。中统二年(1261),元帅纽邻上报拜延八都鲁功劳,因而授他为蒙古奥鲁官。

    至元六年(1269),拜延八都鲁告老辞官,其孙兀浑察继祖父职统领其军马。兀浑察在世祖时屡立战功,于至元三十年病卒。子孙相继承袭职位。

    绍古儿传(附忽都虎传)

    绍古儿,姓麦里吉台氏,随太祖征讨,攻克信安,占领河西,太祖赐他金虎符,授氵名、磁等路都达鲁花赤。后领兵出征,再次伐金,攻下河南。太宗时,命他统领济南、大名、信安等处军马。后又随国王答石出征。宪宗元年(1251)卒。

    忽都虎为绍古儿之孙,拜都之子。随世祖渡长江攻取鄂州,不久奉命去镇守恩州。中统三年(1262),随军征讨叛将李王..,战功卓著。不久,奉命修建邳州城,领兵镇守两淮。至元十一年(1274),随丞相伯颜渡江征宋,有战功。又随参政董文炳出征沿海,还军后镇守嘉兴。十二年加昭勇大将军。十四年,授嘉兴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不久,升为镇国上将军、黄州路宣慰使。随后仍为嘉兴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十六年改任浙西道宣慰使,加授招讨使,仍为镇国上将军,奉诏征占城。占城降,忽都虎将占城国降表及贡物奉献朝廷,世祖厚加奖赏。二十四年,从蒙古大军征交趾,第二年班师还朝,授他为邳州万户府万户。至元三十年殁于军中。

    赵阿哥潘传

    赵阿哥潘,土波思乌思臧掇族人。其先祖归附于宋朝,因赐姓赵,世代居于临洮。其祖父名巴命,为羌族之最富者。其父名阿哥昌,在金朝贞..年间因有军功而官至熙河节度使,金亡后率其所部归附蒙古,任叠州安抚使,年八十而卒。

    阿哥潘以孝顺父母而闻名。在蒙军伐蜀战争中,阿哥潘因攻克大安功最大而授同知临洮府事。其后夺取朝天关,沿嘉陵江而下至阆州,缴获蜀船三百艘。攻利州,生擒宋守将刘太尉,在潼川大败宋军。宋制置使刘雄飞进攻青居山,阿哥潘迎战,击溃宋军,四川大震。接着进逼成都,占领嘉定,平定峨眉之太平寨,擒守将陈侍郎、田太尉,其余均投降蒙古。在此期间大小五十余战,阿哥潘都是身先陷阵,皇子赐以金甲、银器。

    宪宗二年(1252),世祖以皇弟身分统军南征大理,途经临洮,见阿哥潘,甚为器重,任命他代理元帅职务,筑建益昌城。由于宋军的骚扰,该城历经五年才建成。宪宗征蜀,以阿哥潘为先锋,攻下西安,赐金符,授为临洮府元帅。宪宗驻钓鱼山,宋合州守将王坚夜间偷袭大营,阿哥潘率壮士迎战,杀敌数十百人,坚退走,帝赐黄金五十两,命名拔都。

    中统元年(1260),阿哥潘奉诏回军镇守临洮。这年发生灾荒,阿哥潘分发给农民种粟二千余石、芜菁子百石,人民赖以生存。临洮当交通要道,驿站接待来往官府人员每日无数,当地政府难以供给食宿。阿哥潘用自己的马百匹充作驿站运送过往官府人员,以自己的羊代民输纳。宪宗听说其事,大加褒奖,命京兆行省偿还,阿哥潘不肯接受。因为军事的需要,阿哥潘奉命赴青居山,途中遭宋兵伏击而牺牲,谥曰“桓勇”。

    阿哥潘好养良马,常数达千匹,每年选择上等千里马二十匹贡于朝,子孙遵循此例。子重喜,曾随世祖征哈剌章,又随大军多次征讨数立战功,承袭父职为元帅,世祖赐金虎符,任命为临洮府达鲁花赤,后又升巩昌二十四处宣慰使,死后谥“桓襄”。

    纯只海传

    纯只海,姓散术台氏,二十岁在太祖帐下近卫军中任职,在征西域诸国的战争中有功。

    太宗五年(1233),太宗命他佩戴金虎符,任命为益都行省军民达鲁花赤,随大帅太出攻破徐州,擒金帅国用安。九年,因把益都划为皇太子的分地,故调纯只海为京兆行省都达鲁花赤。行至怀庆路,遇当地瘟疫流行。士卒疲惫不堪,朝廷下令,命他以本部人马镇守怀孟。不久,曾一度代理察罕统军于河南,但很快又回到怀孟。

    太宗十一年,同僚王荣图谋不轨,设伏兵逮捕了纯只海,砍断他两脚跟,用帛塞其口,关押佛堂里。纯只海的妻子喜礼伯伦闻知,率众攻击荣家,救出纯只海。纯只海脱险后,包扎好伤口,随其二子逃避到邻郡,请兵讨伐,杀了王荣。朝廷遣使将王荣的妻子儿女及资产赐给纯只海,并将怀庆城中的百姓尽驱到城外,准备屠杀。纯只海力争不可,对使臣说:“为恶的只王荣一人,百姓何罪。若把百姓杀尽,我守此空城有什么用。如果朝廷因使臣未杀百姓而治罪,其罪由我承当。”使臣回朝奏明,太宗认为纯只海言之有理,怀庆百姓免于一场杀身之灾。纯只海还将王荣的妻子儿女释放为民,将王荣的住宅作为官府,自己丝毫不取,深受百姓称赞。纯只海回朝拜见太宗,太宗因为他是先朝老臣,功绩昭著,在和林赐住宅一区。不久病逝。皇庆初年,追赠推忠宣力功臣、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温国公,谥“忠襄”。又令长于文辞的刘敏中在怀孟树碑立传,以表彰其功。子昂阿剌承袭其父职。

    苫彻拔都儿传

    苫彻拔都儿,钦察人,最初为太宗掌管牧马事宜。在攻凤翔、战潼关时,均立有功勋。后随大将速不台攻打汴京,率敢死队拔去金朝设于黄河南岸之木栅,因此赐他良马十匹。在回师途中,蒙军遭金将高都尉的狙击,苫彻拔都儿率众迎战,斩高都尉而还,赐白金五十两,丝帛四匹。在攻打蔡州的战斗中,前锋答答儿与金将战斗,金将揪住了答答儿的胡须,苫彻拔都儿跃马向前砍死金将。攻克蔡州时,苫彻拔都儿击毙金军守将,取其虎符献给朝廷,受太宗嘉奖,命他随皇子攻打枣阳。随后又从宗王口温不花进攻光州。一日五战,攻克光州,赐黄金五十两、白金酒器一件,马三十匹。百户爱不怯赤自认为临阵不勇,请求苫彻拔都儿代替其职务,于是苫彻拔都儿升为百户。蒙军攻滁州,苫彻拔都儿与宋兵大战。至傍晚,宋兵败走西山,苫彻拔都儿与千户忽孙挥军追杀。

    宪宗九年(1259),世祖伐宋,募能抢渡长江的勇士,苫彻拔都儿第一个报名,率众渡江至南岸。朝廷诏令苫彻拔都儿与脱欢领兵百人,与宋使臣一同劝告鄂州守将投降。他们到达鄂州城下,宋守将杀蒙军派来使臣,挥军袭击蒙军。苫彻拔都儿与宋军奋战,大败宋军。

    中统三年(1262),授苫彻拔都儿为蔡州蒙古汉军万户。是年冬,宋军进犯西平,苫彻拔都儿大败宋兵,追赶到淮河。至元二年(1265)秋,苫彻拔都儿率军由安庆入庐州,闻宋兵至,忙埋伏于竹林内,发起突然袭击,杀退宋军。四年九月,蒙军元帅阿术屯兵襄阳安阳滩,宋兵占据了渡口。苫彻拔都儿击败宋军。五年,随元帅阿术围攻襄阳,袭击宋将夏贵,夺其载米船只。阿术因苫彻拔都儿屡立战功,命他与扎剌儿率军占领汉江以南地方。十年八月占领淮东。十一年,遣使招降鄂州。十二年,遣使招降滁州,诛杀宋将王安抚,因有功而授武略将军、管军千户。同年五月在江北伏击宋军。十三年,再次攻占淮东,俘宋总管二人,因任命他为滁州总管府达鲁花赤。宋都统姜才率军从高邮取粮,苫彻拔都儿与史万户夺其马匹及粮二万袋。淮东平定后,苫彻拔都儿回到朝廷。十四年,在怀剌合都讨平只里瓦歹叛乱,因功授宣武将军、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十七年,率其子脱欢、孙麻兀觐见世祖,因年老请求退职。世祖命脱欢承袭父职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佩金符;麻兀为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后来脱欢因征倭有功,授明威将军、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其后又升昭勇大将军、征行军万户府达鲁花赤,佩三珠虎符。以后因征爪哇有功,升昭毅大将军,镇守无为、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

    怯怯里传(附相兀速传)

    怯怯里,姓斡耳那氏。太宗七年(1235)南伐时,怯怯里为千户,随阔出进攻安丰、寿州。其后,又随诸王塔察儿率蒙古军二千进攻荆山,与万户纳..镇守沂、郯,攻占涟海。在随元帅怀都攻取襄阳时去世。

    子相兀速承袭父职,率本部兵马随丞相阿术进攻襄樊,又随塔出筑正阳堡。至元十一年(1274),赐金符,授武略将军。十二年,随御史大夫博罗罕平定涟海。同年九月,从丞相伯颜渡过淮河,率兵一千骑攻淮安城,从南门攻破,又随元帅博罗罕构筑湾头堡。万户纳儿..因病卧床不起,令相兀速暂时统领蒙古、女直、汉人三万户。第二年五月,宋扬州都统姜才侵犯淮安,相兀速率本部兵马迎战有功。其后又随丞相阿术袭击宋制置使李庭芝及姜才于泰州。十四年,加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十八年任蒙古侍卫亲军副指挥使司事,易换金虎符,加显武将军。

    重喜传

    重喜,塔不已儿之孙,脱察剌之子。

    塔不已儿姓束吕纠氏,太宗时为招讨使,征信安、河南有功,授金虎符,宪宗四年(1254)卒。脱察剌袭其父职位,宪宗九年率兵渡江攻宋,破十字寨。

    重喜在其父脱察剌渡江攻宋的战斗中,英勇杀敌,屡立战功,虽左脚为箭射伤,亦勇气倍增,世祖亲自慰劳嘉奖说:“你年幼,如此尽忠尽力,深堪嘉奖,今后当更加勉力。”父死后,重喜承袭职位。中统三年(1262),在征讨李王..叛乱中有功。四年,领兵镇守莒州。至元二年(1265),奉旨修筑十字路城作为守御要塞。在此期间,常率兵南巡。至元四年,随抄不花出征,进军至泗州北之古城。这时,蔡千户为宋军围困,重喜领兵奋战,救出蔡千户。五年,回朝觐见皇帝,世祖嘉奖其功,赐白金及金鞍弓矢等物。十年,修正阳城。十一年,宋兵围正阳,为重喜所败。十二年,重喜随大军攻下涟海诸城,又奉旨率五千人随大军出征,在衡阳店大败宋将李提辖,进驻瓜洲。十三年六月,宋都统姜才围攻瓜洲,为重喜击退。七月,随大军袭击宋泰州守将李庭芝,有功。十四年,进升为昭勇大将军、婺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不久逝世。

    忽剌出传

    忽剌出,蒙古族人,其曾祖名阿察儿,祖父名直脱儿(又译为赤脱儿),伯父哈兰术。阿察儿侍奉太祖,为博儿赤。直脱儿随太宗征钦察、康里、回回等部有功,太宗九年为涿州路达鲁花赤。哈兰术承袭父直脱儿职位,佩虎符。在讨伐叛将李王..的战争中立功,授解万户翼监战领军,后调为益都路蒙古万户,在密州阵亡。

    忽剌出承袭其伯父哈兰术职位,授昭勇大将军,至元十一年,攻宋之六安军有功。在这次战斗中,忽剌出奉行省命令,率领诸军战舰冲击,宋军大败,受朝廷褒赏。九月,蒙军进至安庆,忽剌出及参政董文炳率领山东诸军顺流东下,与宋将夏贵、孙虎臣等战于丁家洲,宋军大败,擒其将校三十七人,俘军卒五千余人,船四十艘。十二年三月,忽剌出又大败宋军于朱金沙,再立战功。七月,复与宋军鏖战于焦山江中,丞相阿术督战,忽剌出与董文炳奋不顾身,沿江鏖战八十余里。忽剌出身受数伤,仍裹创奋战,取得胜利。九月,宋臣张殿帅攻夺吕城仓、丹阳县。忽剌出与万户怀都奉命救援,生擒张殿帅。十月,蒙军攻下常州,忽剌出随丞相伯颜攻取苏州、湖州、秀州,在长桥大败宋军。

    至元十三年正月,蒙军进至杭州,丞相伯颜命忽剌出过浙江亭及宋北门。五月,击败宋扬州军于扬子桥。六月,击败宋真州军。七月,追击李庭芝至通海口。迫使扬州、高邮、宝应、真州、滁州等城相继投降,江南平定。忽剌出除原职外又加昭毅大将军,其后又调任湖州路达鲁花赤。十四年,进升镇国上将军、淮东宣慰使。不久又奉诏屯守上都。十五年,授嘉议大夫、行御史台中丞。十九年,进升资善大夫、福建行省左丞,平定黄华叛乱。二十年,授江淮行省左丞。二十三年,升为该省右丞。同年三月,晋升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同年六月病逝。

    月里麻思传

    月里麻思,姓乃马氏。太宗九年(1237),与忽都那颜同为断事官。十年,又与阿术鲁拔都儿同为达鲁花赤,曾率军攻克南宿州。

    太宗十三年,月里麻思奉诏至宋国议和,随行者有七十余人,月里麻思对他们说“:我与你们奉朝廷之命南下,楚人多诈,如有不测,我等誓死不屈,不要辜负皇上重托。”行至淮上,宋将以武力胁迫他们说:“你们的命捏在我手中,生死在顷刻之间。你们如果投降,可立即封官授爵,否则,必不饶命。”月里麻思正色道“:我奉旨南来与贵国建立友好,你们反诱我行不义之举,我们宁死不屈。”言辞慷慨,宋将知道胁迫是行不通的,便把他们囚禁于长沙飞虎寨,时达三十六年,直至死亡。世祖深为哀悼。

    察罕传

    察罕,哈八儿秃之子。哈八儿秃姓薛亦氏,宪宗时曾随大军攻钓鱼山有功。以后又随从亲王塔察儿北征,任千户所都镇抚。随千户脱伦伐宋,阵亡。

    察罕随塔察儿攻樊城西门,领扬州等处游击军与宋兵交战,有功。至元十一年(1274),随从忽都帖木儿攻江陵东南城堡。又随阿剌罕在阳逻堡之南大败宋军,阿剌罕选他任本万户府副镇抚。至元十二年,隶属于脱脱,率领广德游击军战败宋军。以后又随大军攻克独松、千秋、拨出等关及诸山寨。

    至元十三年,中书省传令,任命他为瑞安县达鲁花赤。他一到任便招集逃移百姓十万余户。十四年,升忠显校尉、管军总把,统领新归附军五百人,随宣慰唐兀台在司空山战败宋军,有功,命以原职兼都镇抚。不久,选充侍卫亲军。十六年,授银符、忠武校尉、管军总把。二十四年,赐金符,授承信校尉、蒙古卫军屯田千户。二十五年,进升为武义将军、本所达鲁花赤。二十七年,升左翼屯田万户府副万户。大德五年(1301)卒。

    塔本传(附阿里乞失帖木儿等传)

    塔本,伊吾庐人。因好宣扬别人的好处,故又称之为“扬公”。其父名宋五设托陀“,托陀”是其国王赐他的称号,意思是“国老”。

    塔本最初随太祖讨平蒙古诸部。以后随军围攻燕,征讨辽西,攻克平滦、白靅诸城。蒙古军士滥杀人民,塔本告诫他们“:国家根本在于人民,如果把人民杀尽,得其地于国何益;而且滥杀无辜,只能更加坚定敌人与我们对抗的决心,这不是皇上的旨意。”太祖闻此言大喜,赐塔本金虎符,委任他镇抚白靅诸郡,称为行省都元帅,可依制任命县官,囚犯死罪由他判决。

    很久以后,塔本调往兴平。兴平这地方久经战火,民不聊生。塔本至兴平后,召集父老,访问民间疾苦,采行轻徭薄赋等措施,减轻人民负担,人民大喜,奔走相告,并表示不违犯政府法规。逃亡的人民也都从四面八方归来。塔本初来时,兴平只七百户,不过一二年,增至万户。塔本还把自己的马匹交给驿站使用,以减轻驿站人民的负担;还借贷“廉吏银”,凡利息不能偿还者,将借券焚毁;农民耕种困难,就给他们耕牛,因此连年丰收,家给人足。太宗二年(1230),朝廷诏令增中山、平定、平原等州,均划归行中书省管辖。太宗六年,李仙、赵小哥等作乱,塔本平息,但只诛首恶,受牵者全部释放。

    太宗后二年(1243)立春日,朝廷大宴群臣,塔本参加宴会回府即病卒。当夜,有星坠落,隐隐有声,塔本逝世。朝廷赠推诚定远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营国公,谥“忠武”。

    子阿里乞失贴木儿继承父职,为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并遵循父亲兴学养士、轻刑薄徭的政策。定宗元年(1246)逝世,赠他为宣忠辅义功臣、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营国公,谥“武襄”。

    阿台,塔本之孙,阿里乞失贴木儿之子,按规章,阿台应承袭父职,而正逢朝廷改行省为平滦路总管府,于是在宪宗七年(1257)任命他为平滦路达鲁花赤。阿台到任后,便奏请减该路银、盐、酒等税课八分之一,而且对小民不征赋税。

    世祖即位,阿台入京朝见,赐金虎符。诸侯王路过平滦,该路供给,费银七千五百两,户部不支付,阿台向世祖请求由他自己偿付。至元十年(1273),其官阶进升为怀远大将军。遇灾荒,他主张用府库粮食赈济饥民,有人反对,阿台说“:朝廷不允许,我愿用自己家中的粮食来偿还官府。”于是许多人得到拯救。凡其僚属来上任,阿台必送他们盐、米、羊、用器等,对他们说“:我并非有别的意图,只是要你们不剥削百姓而已。”其亲戚贫困,他每月给以补贴;百姓有丧葬无力办者,他给棺椁、布帛、钱粮。滦为古孤竹国,他建庙祭祀古代圣贤伯夷、叔齐,以淳化风俗。

    至元二十一年,进昭武大将军。二十四年,乃颜反叛朝廷,阿台献马五百匹以加强军力,世祖大喜。二十五年入朝,病卒。赐宣力功臣、资德大夫、中书右丞、上护军,追封永平郡公,谥“忠亮”。

    哈剌亦哈赤北鲁传

    哈剌亦哈赤北鲁,畏兀人。性聪敏能干,国王月仙帖木儿亦都护闻其名,自唆里速国征聘为断事官。月仙帖木儿死,其子八儿出阿儿忒亦都护年幼,西辽王鞠儿可汗遣使占据其国,召哈剌亦哈赤北鲁为其诸子之师。八儿出阿儿忒闻知太祖圣明,杀了西辽派来的使臣,又派哈剌亦哈赤北鲁的女婿阿怜帖木儿都督等四人去西辽,告诉他们太祖是圣明之主。于是哈剌亦哈赤北鲁与其子月朵失野讷一起投奔太祖。太祖一见大喜,即令诸皇子拜他为师,又令月朵失野讷作为人质加入宿卫亲军。

    哈剌亦哈赤北鲁随太祖西征,至别失八里以东之独山,见城空无人。太祖问“:此是何城?”哈剌亦哈赤北鲁回答说“:叫独山城,往年遭到灾害,人民都流移到别处去了。然此地为北来必经之地,应耕种储粮,以备守御。臣过去在唆里迷国时,有六十户愿移居此地。”太祖认为哈剌亦哈赤北鲁的意见很好,便派月朵失野讷佩金符去占领,父子二人都留居于此。六年后,太祖西征,路过此地,见田野得到开垦,人民繁多而且富庶,十分高兴,问及哈剌亦哈赤北鲁,才知他已去世了。于是赐月朵失野讷以都督印,兼为独山城达鲁花赤。

    塔塔统阿传

    塔塔统阿,畏兀族人。天性聪敏,善于言谈,精通本国文字,乃蛮大..可汗尊他为师,委任他掌管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乃蛮国亡,塔塔统阿带着金印逃亡,但不久被擒。太祖问他:“大..人民疆土都为我所有,你带着印到哪里去?”塔塔统阿回答说:“管印是我的职责,我誓死忠于职守,打算去找我的国王,把印交还给他,没别的用意。”太祖看出他是个忠孝之人,问印有何用。塔塔统阿说:“出纳钱谷,委任人材,一切事务都要以此为凭。”太祖连连点头称善,命他在帝左右,规定今后凡有圣旨始用印章,仍命塔塔统阿掌管;还命他用畏兀文字书籍教太子诸王。

    太宗即位,命塔塔统阿管理内府的玉玺、金帛,命其妻吾和利氏为皇子哈剌察儿乳母,时常加以赏赐。塔塔统阿召集其诸子教育说“:皇上因你们母亲抚育太子而赏赐甚厚,但尔等岂能享有,应先供太子用后,有余才可分享。”太宗对左右侍臣说“:塔塔统阿以朕所赏赐物品先供太子,其为官廉洁可知。”从此对塔塔倍加以礼对待。不久,塔塔统阿病逝。至大三年(1310),赠中奉大夫,追封雁门郡公。

    岳瞞帖穆尔传

    岳瞞帖穆尔,回鹘族人,畏兀国宰相暾欲谷的后裔。其兄仳理伽普华,十六岁继其父为畏兀国宰相,因被人诬陷而奔往太祖,以其弟岳瞞帖穆尔为人质。

    岳瞞帖穆尔随太祖东征西讨,多立战功。皇弟斡真寻求师傅,太祖命岳瞞帖穆尔担任此职。他首先以孝悌、和睦、仁厚、不嗜杀教育诸王子。太祖甚为称许。

    岳瞞帖穆尔随蒙古大军平定河南后,将赞阝县万余户居民迁入乐安。不久被授为河南等处军民都达鲁花赤,佩金虎符。他将朝廷赏赐物品都运回故乡,散给亲朋旧友。他在途经河西时,见一些荒野之地,时常缺水,便开凿水井,设置旅程碑,当地居民和过往旅客都感到便利。太宗即位后,因中原多盗,朝廷选岳瞞帖穆尔为断事官去治理。他随斡真出镇顺天等路,在这些地方广泛宣讲朝廷的德政,并在实际上施行宽征徭役的具体措施,清除盗贼,革除奸弊,州郡得以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不久又奉命监理河南等处军民政务。年六十七岁于保定逝世。后赠宣力保德功臣、山东宣慰使,谥“庄简”。

    李桢传

    李桢,字..臣,其祖先为西夏国人。皇子阔出率军伐金,李桢随行,太宗对阔出说:“凡军中事,都要先征求李桢的意见,然后施行。”攻下河南诸郡后,阔出遣李桢同吉登哥一起去唐、邓二州查实居民人数,因为当时在战争之后又遭灾年,人民流散者十之八九。桢到这两州后,赈恤饥寒交迫的人民,所以流散者大量回归故里。

    太宗十年(1238),李桢随大将察罕攻下淮甸。桢因功佩金符,授军前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之职。桢奏请朝廷寻访天下儒士,令各地对儒士予以优待。十三年,蒙古军围攻寿春,天下雨不止,桢向察罕建议“:我军屯驻城下,天气炎热,又多雨,如果发生瘟疫,将对我军不利。而且该城久攻不下,一旦攻破,必大肆屠杀无辜百姓。请求退兵数里,让我一个人去招降守军。”得到察罕允许后,他便单骑往敌营垒,说明利害得失。第二天便与敌军守将率众来降。李桢因功受赏赐银五千两。

    定宗即位后,李桢上表说:“襄阳是吴、蜀之要冲,宋国之咽喉,得之则可为以后取宋之基地。”定宗称赞并采纳了这个建议。定宗后二年(1250),赐李桢虎符,授襄阳军马万户之职。宪宗六年(1256),李桢奉旨率军巡哨襄樊。八年,宪宗御驾亲征,召桢一同议事。是年九月,桢卒于合州,年五十九岁。

    速哥传

    速哥,蒙古族人,姓怯烈氏,为人外表朴素耿直,而内心沉着,有勇有谋,为太宗所深知。太宗命他出使金朝探听虚实,临行时对他说:“你此去即使不能还,保你子孙不忧富贵。”速哥忙拜谢道“:臣为君死是应当的,今奉使金朝,有陛下神威,无可虑者。”太祖赐他御马。速哥走了三个多月才到达汴京,对金朝皇帝说:“我天子念你国土日益狭小,民力日益疲惫,故遣我来传达王命,若能向我蒙古年年纳贡,永远友好,必转祸为福。”凡参见皇帝都要行跪拜礼,速哥拒不下跪。金朝皇帝称赞他的刚毅不屈,令取酒赐饮,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国王,若要交兵,我们奉陪到底,年年纳贡则办不到。”速哥饮酒毕将金卮揣入怀中辞别回国。沿途暗暗记下地理形势之险夷,城郭人民的强弱,复命时详述这一切,并献出所怀金杯以表示他的勇谋。太祖高兴地说:“我从你手中取得金国了!”于是下令征兵南伐。亡金后,太宗以金之护驾士五人诏赐速哥,说明这是为了表彰他在金朝廷上之刚毅不屈。

    太宗七年(1235),任命他为山西大达鲁花赤。受命后出朝,在回府途中,遇回回六人,因犯诬告罪将受到惩处。速哥忙令暂缓其刑,上朝奏请太宗宽免其罪,并说:“此六人皆西域名流,若因小罪而诛杀,有失朝廷怀柔远人之意。”请求交他处理。太宗明白他的用意,批准了。速哥将此六人带至云中全部释放。速哥享年六十二岁而卒,赠推忠翊运同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宣宁王,谥“忠襄”。

    忙哥撒儿传

    忙哥撒儿,姓察哈札剌儿氏。曾祖名赤老温恺赤,祖名搠阿,父那海,均侍奉烈祖(也速该)。搠阿年幼时就受太祖宠爱。因精于骑射,太祖称他为“默尔杰”,意思是最善射的人。随从太祖征乃蛮、蔑里吉等部。

    忙哥撒儿在睿宗时曾随大军攻凤翔,首立奇功,定宗升他为断事官。宪宗在即位前就深知其人。他还参加征伐斡罗思、阿速、钦察诸部的战斗,常先于诸将出阵,而所俘得的宝玉等战利品又全分给诸将,自己一无所取,宪宗因此更加器重他,让他治理封地的百姓,任命他为断事官之长,相当于汉族的大将军之职,位在三公之上。

    定宗驾崩,宗王八都罕召集宗亲商议立帝的事,欲立宪宗。畏兀八剌反对,他说“:应立皇孙失烈门为帝。先帝曾说失烈门可以做君王。”诸大臣不敢有异言,惟忙哥撒儿说道:“你的话是对的,但先皇后立定宗时你为什么不讲?八都罕也是遵循先帝的遗训。有异议者,我就杀他。”众人不敢反对,于是八都罕奉宪宗为帝。

    宪宗即位后,察哈台之子及按赤台等人图谋叛乱,忙哥撒儿立即发兵镇压,生擒按赤台,诛杀那些罪行昭著的人。宪宗见他奉法不阿,更加重用,对于罪犯,可先行刑,后奏报,宪宗无不认可。宪宗三年(1253),忙哥撒儿因饮酒过度而卒。

    忙哥撒儿执政时,因杀了不少的人,故死后,毁谤之言四起。于是宪宗诏谕他的儿子们说:

    “你们的高祖赤老温恺赤及曾祖父搠阿侍奉我成吉思汗皇帝,都劳绩卓著,受到我皇祖的褒奖。你们的父亲忙哥撒儿,自幼就侍奉太宗,朝夕忠勤,没有过失。后随我皇考定宗经营四方,以及侍奉皇太后及朕兄弟,也从无过错。他随朕讨平斡罗思、阿速、稳儿别里钦察诸部时,遇河造舟,逢山开路,攻城夺地,其功多于诸将,而所得宝物则分赏诸将,无自私之心。朕听取他的建议,对治理政务、修建猎场、安定国家,无不有益。他为人忠心耿直,就是对于私亲和朕之嫔妃的过失,一视同仁,都直率指出,无有私心。所以朕之皇太后及众皇兄弟无不嘉奖他。朝廷老臣,近卫军宿将,无不敬服他。今录其劳绩,命为札鲁忽赤,公布以昭示其大公无私,辨明所理案情之是非曲直,以正视听,以安朕心。

    “自今以后,察哈台阿哈之孙、太宗后裔定宗、阔出之子,以及人民百姓,不要再有其他念头。苍天有灵,以克薛杰告于朕。尔等父亲率领大军平定内乱,军纪严肃,所以按赤台的阴谋被粉碎,罪犯全部落网。朕将有罪者交你们父亲究办。你父亲体会朕之公心,或用刑或释罪,均合于法。又使他审理也速、不里之狱,也合于法度。

    “尔忙哥撒儿之子脱欢、脱儿赤听着:自朕用汝父,执法不阿,虽兄弟亲戚,均按法办事。今有许多人心怀不满,说你们父亲也有死的一天。但是,你父虽死,而朕仍宠爱如生。朕今教训你们,要时刻记住朕的训诫,听朕的话则有福,否则有祸。因为只有上天和君主才能与人祸福,使人敬畏。尔等为人正直,品行贞洁,是汝之福;不要有相反的念头。能听从朕的教训,则不会违背你父亲的处世之道,人们也不能离间你们;若不听从朕的教导,则别人会仇视你们,伺机陷害,离间你们。怨恨你们父亲的人,必然会说‘:你们会与我一样,遭到诛杀。’那时你们将惶惶不安。你等对朕所言若不慎加体会,则将遭到灾难;若深加体会,人们将会尊敬你们,怕你们,没有机会陷害你们,也不会怠慢和怨恨你们了。还有,若你们的母亲、妻子有什么欺骗和唆使的话,切勿听信,这样就更好了。”

    至顺四年(1333),追封忙哥撒儿为兖国公,有子四人,依次为脱欢、脱儿赤、也先帖木尔、帖不儿不花。

    孟速思传

    孟速思,畏兀人,其祖先世代居住在别失八里,这是古北庭都护府之地。

    孟速思自幼气质不凡,十五岁时就能通本国书籍。太祖闻知,召至朝廷,交付睿宗,使他管理显懿庄圣皇后分地的赋税。以后又侍奉太子世祖,并日见重用。

    宪宗驾崩,孟速思对世祖说:“皇位不可久空,太祖是嫡孙,在诸王中最长,且贤能,应即皇位。”诸王塔察儿、也孙哥、合丹等也都赞成孟速思的意见。所以世祖即位后对孟速思更加关怀,南征时命他与近臣不只儿同为断事官。诸王阿里不哥在漠北反叛世祖,不只儿也有不忠于世祖之心。孟速思察知,奏请将不只儿迁往中都,并亲自监护送往,世祖深知其耿耿忠心。朝廷多次命他召收天下豪俊之士,凡所引荐的,均是极当的人选。朝廷诏命他与安童同时拜为丞相,孟速思始终拒绝。世祖对安童、丞相伯颜及御史大夫月鲁那演等人说“:孟速思真是贤人,在畏兀族中是罕见的。”

    孟速思为人刚直、严谨、信义。早年在世祖藩府中出谋划策,世间不得而知。至元四年(1267)卒,年六十二岁。世祖十分哀悼,特谥为“敏惠”。武宗时,赠推忠同德佐理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武都王,改谥“智敏”。有子九人,多为大官。

    赛典赤赡思丁传

    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庵伯尔之后裔。回回族语“赛典赤”,即汉语贵族之意。太祖西征时,赡思丁率千骑奉文豹、白鹘迎降。太祖命他参加宿卫军,随太祖征伐,只呼他为赛典赤而不叫他本名。

    太宗即位后,授他为丰、净、云内三州都达鲁花赤;后改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以后又入朝燕京为断事官。宪宗即位后,命他与塔剌浑同理六部政事;后调任燕京路总管,因多行惠政,擢升为采访使。宪宗伐蜀,赛典赤主持军饷供应,始终尽职尽责,军饷不缺。

    世祖即位,设立十路宣抚司,升赛典赤为燕京宣抚使。中统二年(1261),拜中书平章政事。至元元年(1264),设置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以赛典赤为平章政事,在任三年,该省增户九千五百六十五户、军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五、钞六千二百二十五锭、屯田粮九万七千二十一石,节省官府购买民间物品的钞三百三十一锭。中书省上报朝廷,朝廷赏银五千两,并命陕西五路四川行院大小官员均受赛典赤管辖指挥。

    至元七年,赛典赤镇守四川,宋将昝万寿拥强兵驻守嘉定,与赛典赤军对峙。赛典赤待之以诚,不侵掠宋国,万寿心服。不久,赛典赤将召还京师,万寿在宋营为他设宴饯行。左右都疑惧,赛典赤竟往宋营不疑。宴席上左右劝他不要饮酒,赛典赤笑曰:“你们见识真小,昝将军即使能毒死我,岂能尽毒死我朝之人吗?”万寿叹服。八年,朝廷传旨:大军现正围攻襄阳,各道应进兵以牵制敌军。于是赛典赤偕同郑鼎率兵水陆并进,至嘉定,俘宋将二人。乘筏顺岷江而下,断宋军浮桥,缴获战舰二十八艘。不久,命他至兴元执行行省职务,专供军粮。

    至元十一年,太祖对赛典赤说:“云南朕曾亲临其境,近来因委人不当,使那里的百姓不安,打算选派一位谨慎厚道的官员去安抚,而舍卿无人。”赛典赤当即受命,退朝后便去访求熟知云南地理者,命他绘出云南的山川、城郭、驿舍、军屯营地及远近险要的地图,呈进朝廷,世祖大喜,立即拜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负责云南政务,赐钞五十万缗以及无数金宝。

    这时,宗王脱忽鲁正镇守云南,听了左右的谗言,以为赛典赤来后必会夺去他的权力,于是整军严阵以防。赛典赤闻知,派遣其子纳速剌丁先到王府去说明“:天子有鉴于云南的守臣不得其人,致使诸族背叛,故命臣来安抚。今来到云南,不敢专断独行,请王派一人来共同商议大计。”王闻言,立即斥骂下人:“吾几乎为你们所误!”第二天,派亲臣撒满、位哈乃等去赛典赤的官府。赛典赤问应以何礼相见。来人回答说“:我等与纳速剌丁一同来,视为兄弟,请用父子之礼相见。”二人以名马为进献行跪拜礼,见者大为惊异。赛典赤设宴款待,宴罢将皇上所赐金宝饮具都送与此二人,二人大喜过望。第二天辞谢,赛典赤道:“二君虽是宗王亲臣,但未有名爵,不能商议国事。我本想授二位为行省断事官,但因未见到宗王,不敢擅自授职。”于是先令一人还府,禀告宗王。宗王大喜。从此云南政令全听赛典赤一人的指示。

    至元十二年,赛典赤向朝廷呈奏道:“云南诸夷未归附者还有许多,今准备让宣慰司兼行元帅府事,听行省指挥。”还建议将大理(哈剌章)、云南地方的万户、千户改为州县长官。这些建议都被朝廷采纳,第二年即将云南所改郡县上报朝廷。云南风俗:男女往往自相配偶,父母死则实行火葬,也不祭奠。当地不种植稻谷桑麻,子弟也不知读书。赛典赤教他们行跪拜礼,婚姻由媒人从中介绍结合,死者以棺安葬,进行祭奠,教民种植,挖塘建池以防水旱灾害,建立孔庙和明伦堂,购置经史书籍,授与学田。从此文风稍兴。云南民间以贝为钱,政府欲行钞法,人民反而感到不便,赛典赤如实报告朝廷,请允许仍通行贝币。云南山路险远,盗贼出设,旅客通行不便。赛典赤在一些适当地方建立城镇,每镇以土人酋长一人为吏,一人为百夫长,负责治安,如果行人遭到抢劫,问二人之罪。

    有少数土著官吏抱怨赛典赤,向朝廷诬告他专断独行。朝廷知是诬告,将他们押回云南送赛典赤处治。赛典赤把他们释放了,仍旧委任他们为官。这伙人叩头拜谢道“:我们诬告,本有死罪,今平章不杀,还让我们为官,我等当誓死报效。”

    交趾叛服无常,湖广省多次派兵征讨,都不利。赛典赤派人去交趾讲明叛必招祸,服必有福的道理,并约定结为兄弟。交趾国王大喜,亲至云南,赛典赤到郊外迎接,以贵宾相待。国王请求永为大元朝的藩臣。

    萝..甸反叛,赛典赤领兵讨伐,面有忧色,随行者问他何故,他说“:我并非为出征而忧,忧的是你们可能在战争中牺牲,忧的是你们会掳掠平民,使他们不得聊生,必将重新反叛,则又要兴兵征讨。”蒙军围困萝..城三日,守军不降,诸将要求攻打,赛典赤不准,遣使去劝降。萝..酋长答应归降,但过了三天仍无行动。诸将再次请求进攻,赛典赤还是不准。有将士不听,发起进攻,赛典赤大怒,立即鸣锣收兵,召万户斥责道:“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曾命我杀戮。没有主将命令而擅自攻城,当按军法处死。”命左右推出斩首。诸将忙叩头请求待城攻下之日再加惩治。萝..酋长闻此事,不禁叹息道“:平章如此宽大仁义,我若拒不投诚是不应该的。”于是举国出降。原不听命而擅自进攻的将卒,也释放不杀。从此以后,西南诸夷都相继归顺。各族酋长每次来拜见,照例有所贡献,赛典赤都分给随从官员或贫民,自己丝毫不取;设宴慰劳各酋长,以上好的衣服鞋袜更换酋长们的蓑衣草鞋,酋长们无不心悦诚服。

    赛典赤在云南主政六年,至元十六年卒,百姓为之痛哭,葬于鄯阐北门。交趾国王遣使十二人身着丧服来吊唁,其祭文中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之语,吊唁使者哭声震野。太祖思念赛典赤的功劳,诏令云南省的大臣,完全遵行赛典赤的成规,不得任意改变。大德元年(1297),赠守仁佐运安远济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

    有子五人,长子纳速剌丁,三子忽辛各有传。

    纳速剌丁传

    纳速剌丁,赛典赤赡思丁之长子,官至中奉大夫、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至元十六年调任大理元军统帅,率军至金齿、蒲、骠、曲蜡、缅国,招安夷寨三百座,计人口十二万二百户,规定租赋,设置邮传,建立卫兵。回朝时以驯象十二头入贡。世祖赏金五十两,衣二套,对所部士卒亦各有赏银。

    赛典赤赡思丁死后,云南省臣对于诸夷又无抚绥策略,世祖为之忧虑。左右近臣推荐纳速剌丁。至元十七年,授纳速剌丁为资德大夫、云南行中书省左丞,不久升为右丞。纳速剌丁向朝廷提出三条建议:其一,云南省规定以所造金簿进行贸易,于民不利,应废;其二,云南省有宣慰司,又有都元帅府,近来宣慰司已奏准撤销,而元帅府尚存,臣认为行省既兼领军民,则元帅府也应当撤销;其三,云南官员子弟入京师作为人质,臣认为达官子弟当送京作为人质,其他一般官员子弟就不必了。朝廷允准其所奏三事。

    至元二十一年,晋升纳速剌丁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他奏请裁减合剌章(大理)地方的冗官,每年可省俸金九百余两;屯田课税由专人管理,每年可收入五千两。二十八年,拜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九年病卒。赠推诚佐理协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中书左丞相,封延安王。有子十二人,著名者为伯颜、乌马儿、答刂法儿、忽先、沙的、阿容、伯颜察儿。

    忽辛传

    忽辛,赛典赤赡思丁之第三子,至元初即以功臣贵族之子而入宿卫军。至元十四年(1277),授兵部郎中。十五年,出任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河南地方多强盗,往往群聚山林,劫杀过往旅客,官军无力剿捕。忽辛实行招安政策,遣土豪持官府文书去晓谕盗贼。不久,贼二人自动投诚,忽辛赐他们冠巾,对他们说:“过去你们做贼,如今既然投诚,就是良民,要安分守己。”把他们放回,令他们将政府招降的告示转告其同党。数日后,又招来为首的盗贼十来人。忽辛命下属官吏登记其姓名,使他们侍奉于左右,夜间住在户外,时常召他们入室赐予饮食,皆大欢喜。其他盗贼也相继前来投诚。

    至元二十一年,授云南诸路转运使。二十二年,转为陕西道转运使。二十三年,授燕南河北道宣慰司同知,不久任命为南京总管。三十年,授两浙盐运使。大德元年(1297),晋升为江东道宣慰使,后改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再改为云南行省右丞。

    忽辛至云南后,向宗王呈报许多不便于民的政务,请改革更张,宗王不同意。忽辛与左丞刘正返回京师报告朝廷,朝廷旨令宗王协力施行忽辛所提改革建议。从此,一切有害于民的政务全加革新。豪民为逃避官府徭役,往往投入王府充当宿卫,官府对他们供应不暇。忽辛按朝廷原所规定王府宿卫人数,凡超出规定数额者,全登记为民,如此减去宿卫三分之二。马龙州酋长谋反,暗中与外贼勾结。事情被揭发后,宗王为左右所蒙蔽,拟将已逮捕谋叛分子开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复审讯,尽得其反叛的罪状,一律处斩。军粮的供应,地理远近不同,官吏从中作弊,忽辛登记军户姓名及仓廪处所,轮流支给,官吏不能从中舞弊。

    原先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时,曾建立孔庙作为学校,拨田五顷以供祭祀教育费用。赡思丁死后,学田为大德寺所占,忽辛仍按学庙旧日籍册,夺归学庙。又在诸郡县普遍设立学校,选文学之士为教官,于是文风大兴。王府养马繁多,都牧放于城郊,损害民间庄稼,而且牧马人又在百姓家食宿,扰害平民。忽辛在适当地方建立牧场,建屋数十间作为牧所,人民因此得以安宁。

    蒙古军平定云南后,沙奴顽梗不服。忽辛派人去把他请来,待之以礼,留住数月。沙奴要求回去,忽辛说:“回去可以,但必须交出印来。”沙奴不得已而把印交出。忽辛设酒宴款待,并劝他入朝去拜见皇帝。世祖大喜。

    大德五年(1301),缅国国王恃其地形险固,不肯向元朝称臣,忽辛遣人去告谕说“:我是老赛典赤平章之子,一心遵循先父的遗训,凡我官府对你国有不便的事,完全为你们更改。”缅国国王闻知,便与使者同来,献白象一头给朝廷,成宗赐国王以“世子”称号。乌蛮等部应交租赋,每年要派军队去索取,忽辛榜示诸部,说明利害,不派一兵一卒,租赋都送来了。

    大德八年,出任四川行省左丞,后改任江浙行省左丞。至大元年(1308),拜荣禄大夫、江西行省平章政事。至大二年,辞职回家奉养老母。至大三年正月卒。天历元年(1328),赠守德宣惠敏政功臣、上柱国、雍国公,谥“忠简”。

    布鲁海牙传

    布鲁海牙,畏兀族人。祖父名牙儿八海牙,父名吉台海牙,均为本国有功世臣。布鲁海牙年幼丧父,寄学于母舅家中,很快就能识读本族文字,尤其精于骑射。十八岁时随本国国王归附于太祖,充当宿卫。

    太祖西征,布鲁海牙扈从,不辞劳苦。太祖为嘉奖其勤勉,除赐羊马毡帐外,还将居里可汗之女石抹氏许配他为妻。太祖崩后,受命到燕京去总理财政。后又受命统领庄圣太后在燕京、中山等处的军民匠户。随后授任真定路达鲁花赤。

    太宗三年(1231),拜燕南诸路廉访使,佩金虎符。不久又授为断事官。当时,有些断事官凭借其生杀予夺之权来作威作福,而布鲁海牙则小心谨慎,不滥用刑,执法公允。有个百姓误杀了人,官府要将他置以重刑,而其子请求代父受罪。布鲁海牙说:“误打死了人,情有可原;子孝代父受罪,也不应诛。”把父子二人都释放了,只是让他们出钱安葬被误杀的人,并将死者家属叫来说明道理。大家都口服心服。

    当时,法制未备,奴婢有罪,主人有权处死。布鲁海牙明知被主人处死的奴婢并无死罪,但又不能援救,便出钱为奴婢赎罪,被他赎出的有数十人。每有军事行动,服兵役者往往募人代替,这些人入伍后又多逃跑。于是朝廷规定:凡雇人代服兵役者,杖刑一百,逃跑者处死。布鲁海牙与断事官卜只儿在顺天路募兵,雇人代役者有一万一千户,入伍后逃跑者十二人,按法令都要受到惩处。布鲁海牙怜悯他们,向朝廷呈请,减轻了对他们的惩罚。

    世祖即位,挑选一些诚实可靠的官员任十道宣抚使,命布鲁海牙为真定宣抚使。真定的富豪人家放高利贷,虽不过期也要加倍取息。布鲁海牙将他们治罪,使债务人付息不超过本钱,定为制度。朝廷行中统钞法,规定以金银为本,有本的地方才发行新钞。而庄圣太后已将真定的金银取走,新钞不能在真定发行。布鲁海牙派幕僚邢泽去报告平章政事王文统,说真定的金银全为太后取走送到上京。真定为南北交通要地,居民商贾甚多,今旧钞已经废除,而新钞又不能发行流通,如何办理政事。王文统立即向真定发行新钞五千锭,民商两便。不久,调布鲁海牙为顺德等路宣慰使,佩金虎符。至元二年(1265)卒,享年六十九岁。

    布鲁海牙禀性对父母孝敬,对人友爱,在燕京造一大宅,将母亲从畏兀国接来奉养。年幼时虽曾受叔父阿里普海牙的欺侮,把他家中的财产完全占有,但布鲁海牙成为显贵之后,不计前嫌,还是把他的叔父接来京师居住。其弟益特思海牙与他不和睦,布鲁海牙还常常开导他,又把皇帝赏赐的绫绢丝絮,全部给其弟去交纳国赋,兄弟终于相处无间。

    朝廷拜布鲁海牙为廉访使。下诏任命的那天,正是其子希宪出生之日,布鲁海牙非常高兴地说:“吾闻古代以官为姓,受任为廉访使,是上天以‘廉’为我宗族之姓。”所以其后代子孙皆以廉为姓。

    布鲁海牙去世后,大德初年(1297),赠仪同三司、大司徒,追封魏国公,谥“孝懿”。有子十人,其中廉希宪自有传。

    高智耀传(附高睿传)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智耀亦考中西夏进士,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中。太宗应河西众人的推荐,召他出来做官,智耀坚决推辞。

    皇太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智耀至王府对皇太子说,儒生从来是免于服役的,如今把他们与一般人对待,不当,请收回成命。皇子听取了他的意见。宪宗即位后,智耀入朝拜见皇帝,再次奏请免除儒生徭役,他说:“儒生所学的是尧、舜、禹、汤、文、武治国之道,自古为君王的,用他们则国家强盛,不用则国家衰败。今天应注意培养人材,以备将来任用,所以应免除儒生徭役,让他们能多受教育。”宪宗也采纳了他的意见,诏令免除海内儒士徭役。世祖即位前就闻知智耀贤能,即位后召见他,与他反复辩论儒家学说对治国的重要,智耀引古证今滔滔不绝,世祖佩服他见识渊博,专铸官印,用以签发免除儒士徭役的公文。这时,淮、蜀一带儒生被俘者,均降为奴隶,智耀奏请释放,世祖允准,并拜他为翰林学士,巡视各县郡。被他查出释放的儒生数千人。

    智耀又建议设置御史台以整肃朝廷纲纪。于是至元五年(1268)设立御史台,智耀升为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入朝,奏问本朝为何要采行汉人的文化和各项制度,世祖派智耀去进行解释说明,行至上京病卒。世祖为之哀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子高睿。

    高睿禀性耿直,为人光明磊落。高智耀死后,世祖问其子何在,近侍之臣引睿进见,当时才十六岁。世祖授他为符宝郎,很久以后又授为唐兀卫指挥副使。嗣后历任翰林待制、礼部侍郎。

    高睿任嘉兴路总管时,境内老练的强盗白昼掠夺民财,官府虽派出衙役捕卒,亦将他们无可奈何。睿下令追捕,不到十天就生擒归案,全郡得以安宁。升为江东道提刑按察使,境内草寇嚣张,声言要围攻宣城,州郡官胆小如鼠,不敢打开城门。睿斥责他们:“寇势大张,将官们先示弱,老百姓去依靠谁?”他密布卫军,洞开城门,听百姓自便出入贸易。盗寇知宣城有备,不敢冒进,睿派兵讨平之。委他为同佥行枢密院事,调升浙西肃政廉访使,拜为江南行召御史,晋升御史中丞,委为淮东道肃政廉访使。真州库钞三万缗被盗,官府大肆搜索,逮捕平民数百人。睿亲自详审,终得实情,当即释放。不久真盗缉拿归案。复拜睿为南台御史。

    高睿于延..元年(1314)卒,六十六岁,累赠推忠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宁国公,谥“贞简”。子纳麟,官至太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大夫。

    铁哥传

    铁哥,姓伽乃氏,西域筑乾国人。父斡脱赤与叔父那摩都信奉佛教。宪宗尊那摩为国师,授玉印,总管中国佛教事。斡脱赤也被重用,因去筑乾国劝其国王归附蒙古而被杀。元贞元年(1295)封代国公,谥“忠遂”。

    斡脱赤死时,铁哥才四岁,禀性聪颖。随叔父那摩进见太宗。太宗知其为斡脱赤之子,甚是宠爱,世祖即位后召见他,命在孛罗丞相府充当卫士。

    至元十七年(1280)升铁哥为正议大夫、尚膳监,诏赐住宅于大明宫左侧,靠近皇宫,以便随时召见。十九年,调任同知宣徽院事,领尚膳监事。后又进升中奉大夫、司农寺达鲁花赤。有猎人误杀骆驼,守仓库的人偷盗粳米,牧人割取驼峰,世祖均命处死,铁哥认为用刑过重,力劝免除死刑,世祖一一听从。至元二十二年,晋升正奉大夫,奏请将司农寺升为大司农司,其主管官员应为二品,使天下皆知朝廷重农之心。世祖允准。铁哥又进为资善大夫、司农。建议宫廷膳食所需物品,由政府设立屯田供应,不取于民。桓州闹饥荒,百姓鬻儿卖女,铁哥奏请发官钱赎回民间被卖儿女。二十四年,从世祖征乃颜,兵至撒儿都时忽然遇到叛王塔不台领兵迎战,铁哥奏请皇上设疑兵打退敌人。二十九年晋升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成宗大德元年(1297)加光禄大夫。三年仍授平章政事、议中书省事。七年,复拜中书平章政事,平滦遭水灾,铁哥奏请官府赈恤灾民。十年随皇帝至缙山,时当地大灾,铁哥自行决定开仓济民,然后向皇帝请罪,皇帝认为他做得对,不加谴责。

    武宗即位,赐铁哥金一百两,加金紫光禄大夫,遥授中书右丞相。有人控告宁远王阔阔出有谋反罪,武宗命诛杀,铁哥察知此是诬告,在朝廷上极力为宁远王辩护,终于澄清事实。至大二年(1309)命铁哥领度支院。

    仁宗皇庆元年(1312)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傅、录军国重事。二年奉命至万安寺祭祀世祖,因病,不久去世。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秦国公,谥“忠穆”。后又加赠推诚守正佐理翊戴功臣,封延安王,改谥“忠献”。

    安童传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之长子。

    中统初年(1260),世祖追录元勋时,召安童入宫掌管宿卫军,这时才十三岁,而爵位在百官之上。母姓弘吉剌氏,世祖昭睿皇后之姊。

    中统四年,朝廷将惩处阿里不哥党徒千余人,太祖问安童:“朕欲把他们处以死刑,你以为如何?”安童回答说:“人各为其主,陛下刚平定大难,立即以个人恩怨而杀人,将何以使未归附者臣服。”世祖闻言大惊:“卿年少,为何说话如此老成,这话正合朕意。”因此对安童十分器重。

    至元二年(1265)八月,拜为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加供其赋税的民户至四千户。安童辞谢道:“今三方虽然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臣年少负此重任,恐四方会轻视朝廷。”太祖不禁有些激动,过了一会儿才说:“朕已考虑成熟,再没有别人有过于你的了。”是年冬,召许衡入中书省议事,衡托病推辞,安童立即亲到许衡在京下榻的馆驿去拜访,与许衡谈了很久,回来数日还念念不忘。三年,世祖告谕许衡:“安童尚幼,阅历不深,你要好好辅导。你有良策,可先奏与朕,朕再选择施行。”衡回禀道:“安童聪敏,有定见,对他讲古贤人的话,都能领会,臣不敢不尽心辅导。但怕有人从中离间,还怕外面强行把人安置于中书省内,如果这样,事情就不好办。臣入中书省时间不久,所见如此。”四年三月,安童奏“:内外官员须用老成人,应令儒臣姚枢入省议事。”世祖道:“此人虽然赋闲,还应好好奉养,可令他入省议事。”

    五年,朝中有些大臣秘密商议要建立尚书省,而且以阿合马为首,奏请让安童位列三公。这件事令诸儒臣讨论。商挺首先表示异议,他说:“安童是国家的柱石,若为三公,在名义上是尊崇他,实际上是夺他的权,完全不可。”大家都以为然,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七年四月,安童奏道:“臣近来说过,‘尚书省、枢密院照常各奏其事,但大政方针,必须与臣等议定后再上奏。’皇上已批准这样做。今尚书省一切直接上奏,不与臣等商议,这似乎有违以前的规定。”世祖说“:莫不是阿合马见朕颇信任他,因此专权?不与卿商议,是不对的。”诏令按以前规定办事。

    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议,近来因闹饥荒,盗贼横行,若不公开处决一二就不足以惩戒其他人。安童奏道“:强盗与窃贼都处以死刑,恐怕是不恰当的,凡处以死刑者,应该按原规上报待批。”皇帝采纳这个意见。

    十年三月,安童奏请以玉册玉宝上皇后弘吉剌氏,以玉册金宝立燕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兼管枢密院事。十月,世祖谕安童和伯颜等:“近来史天泽、姚枢编纂一部《新格》,朕已亲自审阅过,是一部可行的法典,你们也应该一一留心参考,看有没有可增减一二者。”令各自讨论施行。当时,全国判死罪奏报待批的有五十人,安童奏明其中十三人是因斗殴杀人,不应判处死刑。于是诏准所奏这十三人免死,改为充军。十一年,安童奏报阿合马害国殃民数事;又奏报各部与大都路的官员大多是不称职,请予裁撤那些不称职的官员,世祖同意。

    十二年七月,诏令安童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官职随太子北平王去镇守边疆。安童在边疆十年,至二十一年三月才随北平王回到朝廷。太祖召见他并加慰劳。安童叩谢道:“臣奉使边疆,未能做出成绩,有损皇上圣德。”太祖把他留在寝殿,谈到四更才出来。十一月,复拜为中书右丞相,加金紫光禄大夫。二十二年,右丞卢世荣倒台,朝廷诏令安童将卢世荣所任用的人罢职,所行有害于民的事一律停办。

    二十三年夏,中书省奏陈所拟漕运司诸官姓名。世祖说“: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自选择,其余卿等决定,这是你们的职责。”安童奏道“:近闻皇上意图依赖左右近臣为耳目。臣本无才,勉强担任现职,所作所为若有违法,听从举奏,罪之轻重,由陛下裁处。如今近侍臣僚乘机援引些不称职人,并说某人应居某官某职,将名单交付中书省执行。臣认为选任官吏本有一定制度,凡不符合制度者,臣不执行。但恐这些人在陛下前说我的不是,望陛下详察。”世祖说:“卿言正确,今后若再有像近臣那样徇情枉法者,拒不执行;有胡言乱语的,立即奏报。”

    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反叛朝廷,世祖亲征讨平。有些受到牵连的宗室,命安童审问,大多数得以平反。这些得到平反的人,在安童退朝回府时,争相前去致谢,安童并不理会。有人向皇帝离间说:“诸王虽有罪,但都是皇室近亲,丞相虽然位尊,毕竟还是臣子,怎敢如此傲慢。”太祖沉吟了许久才说:“你们这些小人,怎能理解安童所为,他是故意傲慢以使他们改过。”这年,复立尚书省,安童恳切劝谏道“:臣无回天之力,不能阻止,只是恳求不要用桑哥,用贤者为相,还可能不至于害民误国。”世祖不听。安童见天下大权尽归尚书省,于至元二十五年多次辞职,朝廷不准。二十八年才罢去相位,仍旧管理宿卫事。

    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病逝于京师乐安里,年四十六岁。世祖十分哀痛,诏令大臣监理丧事。大德七年(1303),赠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忠宪王。为之树碑,曰《开国元勋命世大臣之碑》。

    安童之子兀都带,器度宏远,世祖时任近卫军长官。对母亲十分孝敬。成宗即位,拜为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领太常寺事,常在宫廷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大德六年(1302)卒,终年三十一岁。至大二年(1309),赠输诚保德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王,谥“忠简”。子拜住,另有传。

    廉希宪传

    廉希宪字善甫,布鲁海牙之子,自幼就身材魁伟,举止与一般儿童不同。十九岁时入王府侍奉皇弟世祖,深得世祖宠爱。希宪特别好读经史,手不释卷。有一天正读《孟子》,忽闻世祖召见,匆忙将书揣入怀中。世祖问《孟子》书中所言何事,希宪说讲的性善、义利、仁暴等。世祖嘉奖他有学问,称他为“廉孟子”,于是知名于世。希宪还善射,有天在世祖面前力挽劲弓,三发三中,众人钦佩他“文武全材”。

    宪宗四年(1254)世祖以京兆为其封地,任希宪为京兆宣抚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族的封地分布于左右,境内羌戎杂居,号称难治之地。希宪探求人民疾苦原因,抑强扶弱。空闲时向名儒如许衡、姚枢等人请教治世之道。并提请世祖用许衡来管理京兆学校,以教育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并将儒士另立户籍。宪宗九年(1259),世祖渡江攻取鄂州,希宪率领儒生百余人拜伏于军门,呈请世祖在王师渡江以后“,凡军中所俘士人由官府出钱赎身,遣归原籍,以表示殿下广施恩典”。世祖采纳了这个建议,因此被放还的儒士达五百余人。

    宪宗崩,希宪力劝世祖立即还朝继承皇位,以安天下。世祖命希宪先去察看形势。希宪当即分析形势说:“刘太平、霍鲁海在关右,浑都海在六盘,征南诸军又散于秦、蜀一带。刘太平为人险诈,素来畏惧殿下,倘若他依恃关中险要地势,图谋不轨,将难以控制,最好派赵良弼去观察动静。”世祖言听计从。这时阿里不哥又发乱于北边,遣脱忽思进兵河朔。世祖命希宪赐膳给宗王塔察儿。希宪去后力劝塔察儿拥戴世祖即皇位,事成之后当委以重任。回来将这一切告诉世祖,世祖称赞他的智谋与果敢。

    中统元年(1260)世祖回到开平,宗室诸王劝他早登皇位,希宪又以天命所归人心所向来劝进,还说:“阿里不哥与殿下是同胞兄弟,多年镇守北方,也在图谋皇位,形势发展不可预料,最好早定大计。”世祖接受他们的拥戴,不再谦让,次日即位,建元中统。希宪还奏请放高丽王子亻典回国,遣使与宋议和,诏令南伐诸军北归。世祖一一听从。

    赵良弼自关右还京,奏报刘太平、霍鲁海反叛朝廷的事实。这时朝廷把汉地分为十道,并京兆、四川为一道,任命希宪为宣抚使。太平、霍鲁海闻之,急忙赶至京兆图谋举兵。三日后希宪也到达京兆,宣布圣上旨意,并遣使安抚六盘浑都海。不久,断事官阔阔出派人告急,说浑都海已反,杀遣去使者朵罗台,派人联络其同党密里火者、乞台不花分别从成都、青居出兵支援,约刘太平、霍鲁海同时举事。希宪闻报,召僚属讨论对策,遣万户刘黑马、京兆治中高鹏霄、华州尹史广等,搜捕太平、霍鲁海及其党羽,尽行下狱。又派刘黑马诛杀密里火者,总帅汪惟正诛杀乞台不花。当时关中空虚,命汪惟良率秦、巩诸军进伐六盘,并解自身所佩虎符银印授与惟良说“:这是皇帝密旨,你放心去干,我已火速报告朝廷受你符印。”还给他银一万五千两以便论功行赏。令节制诸军蒙古官八春统领四川守边军士及留守兵丁虚张声势,以威吓六盘叛军。尽管世祖赦免叛逆的诏书送到,希宪却先绞死太平等于狱中,然后再接诏书,并且检讨其擅自停赦行刑、征调诸军及委任汪惟良为帅等罪。世祖说:“《经》所谓临机应变,就是像廉希宪这样。”赐他金虎符,使节制诸军,且允许诸事由他处置,毋固守常规而坐失时机。八春将响应浑都海的西川奥鲁官纽邻及其党羽五十余人捕获,送京兆请处斩。希宪却将他们宽释,使隶属八春,对幕僚说“:浑都海未能乘势东来,难保无他变。如今人心未稳,反复无常,叛军若见其长官被囚被杀,会别生二心,为害不小,不如宽释,使他们感恩效力。”果然人人感激,八春亦因此得精兵数千骑。

    世祖委任希宪为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浑都海闻京兆有防御,便西渡黄河开往甘州,阿蓝答儿自和林领兵来与浑都海会合,两军合力进攻关中,关中守将失利。朝廷打算放弃西川,退守兴元,希宪极力劝止。亲王合丹及汪惟良、八春等合力大败叛军于西凉,俘虏了浑都海与阿蓝答儿,送京兆斩首示众。希宪因平叛有功进升平章政事。这时希宪年纪仅三十岁。

    李王..在山东谋反,事连王文统。平章赵壁素来忌妒希宪,上奏说:“王文统系张易、廉希宪引荐的。希宪得民心,又有商挺赵良弼为辅。”企图株连希宪。世祖说:“希宪自幼为朕效力,深知其心;挺、良弼均正人君子,有何忧虑。”四川降人费正寅与廉希宪有私怨,密告廉希宪见李王..在山东谋反,也在关中修城治兵,有不忠之意。世祖不禁怀疑起来,命中书右丞南合去取代希宪行省职务。后来查明此系诬告,又召希宪还京师,拜中书平章政事。一日半夜忽召希宪入宫,谈及赵壁奏疏希宪引荐王文统的事时,希宪说“:臣曾对陛下说过,对王文统臣只闻其人,未识其人。”世祖说:“朕也还记得此事。”希宪在中书省整顿纲纪,裁减冗官,兴利除害,建立各项制度,国事井井有条。还建议革除原蒙古功臣子孙视部下为奴婢,视都邑官吏为皂隶僮仆的旧习俗,建立官吏的考核升黜制度。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总管全国财赋。其党徒相互攻击,中书省臣僚畏其权势,不敢追究。希宪查明其事,朝廷杖击阿合马,将其所揽政务分归有关机构处理。世祖谕希宪曰:“官吏目无法纪则必贪,民失业而逃亡,生产不好则政府财政匮乏,朝廷长期为此担扰。自卿为相,朕无此忧了。”希宪答谢说“:陛下如同尧舜而臣未能以皋陶、稷、契的为臣之道辅佐圣上治理国家,深感疚愧。今日国家只是稍有治理,还有许多事未能办到。”他极力劝谏世祖,切不可让宦官干政。

    有人弹劾丞相史天泽,说他亲党满布天下,权威日盛,无法无天,不可控御。世祖诏令撤掉史天泽职务,听候审讯。希宪进言道:“天泽久为陛下效力,陛下深知其为人,故委以重任,他带兵理政,成绩卓著。陛下知人善任,才以他为相。今有小人说他的不是,陛下应细加考察,看是否真有肆意横行不遵法纪之事。今日陛下信任我,所以我才敢于这样说;如有一天有人弹劾我,是否也被怀疑。臣等在朝为官,陛下如此好疑,我们怎能自保。既罢天泽之职,亦当罢臣之职。”世祖听后许久才说:“卿暂退去,朕再想想。”次日,帝召希宪说:“我想过了,弹劾天泽却无证人。”这件事就如此了结。以后,有人诬告四川帅钦察,世祖在未查明真象前就令中书速遣使去处决钦察,希宪再次劝谏弄清事实再做处理。经查实钦察无罪,幸得免死。希宪每次向皇帝奏议国家大事,总是言词激切。世祖说:“卿在王府为我效力时,有许多事还让我几分,如今我为天子,为何反而不听从了呢?”希宪回答说“:王府事轻,天下事重,若对陛下随声附和,天下将受其害,非臣不知自爱。”

    朝廷刚举行封赠国师礼之后,世祖命希宪受戒,希宪拜谢说:“臣已受孔子戒了。”帝问“:孔子也有戒?”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这就是孔子之戒。”

    至元五年(1268)始设置御史台,继设各道提刑按察司。当时阿合马总揽财政,质问希宪:“政务由诸路办理,钱谷之事交付转运司,今设御史台、提刑司牵制,叫他们如何办事?”希宪回答说:“立御史台和按察司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其职责是内劾奸邪,外察越轨行为,考察民间疾苦。其于国政有益则莫大于此。若不设台察,上下专横,恣意贪暴,国事能有成就吗?”阿合马哑口无言。七年,希宪患病,帝派遣医生三人诊视,医生说须用砂糖做药引,家人到处寻求,阿合马送去二斤,希宪拒收,还说道“:即使此物果能治好病,我也绝不靠奸人的赠送来救自己的命。”世祖闻之,遣人送去砂糖。

    至元十一年任命希宪为北京省平章政事。十二年帝急召希宪回京,命他抚治荆南,并有授三品以下官职之权。希宪带病赴任,右丞阿里海牙率领属官于江陵迎接,荆人大为惊骇。希宪到任后立即下令严禁剽劫,通商贩,兴利除害,兵民安居乐业。希宪还收留宋朝故宣抚、制置二司幕僚中能干事者二十余人,因材任用。这些人赠他珍宝玩物,希宪拒绝,并告诫说:“你们是宋朝故官,若任用你们,当念我朝圣恩,尽力报效。今你们送我这些东西,我取之不义,若是官物,收受如同盗窃,若系取之于民,那就是犯罪,你们应当慎重。”下令:对被俘军民,杀者以杀平民论罪;俘虏患病而被抛弃者,许人收养,病愈后原主人不能再据为己有;凡买卖妻室儿女者,判以重罪,所卖之钱官府没收。决开江陵护城河放水,得良田数万亩,分给贫民耕种。开沙市粮仓,以粟米二十万斛赈济公安县饥民。大兴学校,选任教官,购置经书,并亲自到课堂勉励诸生努力学习。希宪在荆南的政绩,影响深远,西南民族及思、播二州之田、杨两姓,还有宋重庆制置赵定应等,都来请降。江陵人说:“皇帝遣廉相出镇荆南,不仅人蒙德化,连昆虫草木都得其恩惠。”十四年,希宪因病久治不愈,召还京都,江陵人民哭泣挽留。走后,江陵人画像建祠,以为纪念。五月希宪还至上都,两袖清风,随身之物只有琴、书而已。

    希宪还京后,世祖诏征扬州名医王仲明为他诊视,病稍愈,能扶杖而起。太祖大喜说:“卿得良医,故病渐愈。”希宪说“:医生用良药为臣治病,若臣能自己小心谨慎,就会痊愈,但若臣自己懈怠不堪,虽良医亦无益。”这是借此事来谏劝皇帝。朝廷设立门下省,世祖意欲让希宪来主持门下省事,结果却为阿合马所阻。十六年春希宪复受命领中书事,但病情日重,皇太子来探望,并问为政之道,希宪说:“皇帝治国最重要的是用人得当,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今病势加剧,听天由命而已,而十分担心的是当前大奸专政,小人附和,误国害民,这才是国之大病,希望殿下力劝皇上屏除奸臣,否则国病日重,无可救药。”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希宪病逝,年五十。大德八年(1304),赠清忠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后又加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仍谥“文正”。

    伯颜传

    伯颜,蒙古族八邻部人。曾祖述律哥图,侍奉太祖,为八邻部左千户。祖父阿剌,承袭其父职,兼为断事官,平忽禅有功。父亲晓古台,承袭祖辈官职,随宗王旭烈兀开拓西域。伯颜长于西域。

    至元初年(1264),旭烈兀派伯颜入朝奏陈有关西域事,世祖见他貌言非凡,留在京师。同他谈论国事,其言论总是高于朝臣,世祖更加器重,以中书右丞相安童之妹为妻。至元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四年改任中书右丞。七年调任同知枢密院事。十年春,朝廷派遣他奉玉册立燕王真金为皇太子。

    至元十一年,元军大举伐宋,伯颜与史天泽一同拜为中书左丞相,主管荆湖行省事。当时荆湖、淮西各建为行省,史天泽陈奏两省号令不一,可能于政事有损。于是朝廷诏改淮西行省为行枢密院。天泽因病,上表请伯颜专理行枢密院事。于是令伯颜主管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是年七月,伯颜奉命南征,世祖告诫说“:宋朝初期,曹彬以不好杀人而平定江南,希望你体会朕意,成为本朝的曹彬。”

    至元十一年九月初一,蒙古军会师于襄阳,分三路进军。十三日,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路沿汉江直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二十日,进至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州在汉江北岸,城为石城,宋军又于汉江南岸筑新郢城,铁索横江,水中密插木桩,战舰不能通行。下游黄家湾堡亦有防御设施。堡西有沟,南通藤湖,离江仅数里。伯颜遣总管李庭、刘国杰攻取黄家湾堡,破竹席地,乘船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求进攻郢城,认为郢为咽喉地,不取,恐为后患。伯颜不准,指出:“用兵缓急我心中有数。攻城是下策,大军南征,岂是为夺此一城?”于是放弃郢城不攻,顺江而下。十月十六日,元军在大泽中行进,宋郢城守将赵文义、范兴率二千骑兵来袭,伯颜、阿术率军士回击,伯颜斩赵文义,擒杀范兴,宋军士卒死五百人,被俘数十人。十月二十二日,元军进至沙洋。二十三日,伯颜命断事官杨仁风去招降,宋军不应。再命一被俘宋士兵持黄榜、檄文及赵文义人头,入城招沙洋宋军守将王虎臣、王大用投降。虎臣等杀死了那个被俘的军士,烧了黄榜。裨将傅益率水军十七人来降,虎臣等又杀了那些也想投降的人。伯颜又命吕文焕招降,仍不降。日暮大风,伯颜命顺风进行攻击,焚毁敌军房舍,城被攻破。万户忙古歹生擒虎臣、大用等四人,其余全被屠杀。二十四日,元军进至新城,令万户帖木儿、史弼将在沙洋所杀宋军的左耳列于城下,又将黄榜、檄文射入城中以招降。守将边居谊请吕文焕说话。二十五日,文焕至城下,城上飞矢中其右臂,忙回本营。二十六日,宋军守城总制黄顺越城投降,伯颜授他为招讨使,佩金符,令他去招降,其部曲立即缒城而下。边居谊又把他们拦回城内,全数杀死。二十七日,守军副都统制任宁也降,而居谊始终不降。伯颜命总管李庭攻破该城外堡,诸军如蚂蚁般纷纷登城,城破,守军只剩下的三千人还奋力死战,居谊及全家自焚。伯颜斩杀了王虎臣、王大用等四人。

    至元十一年十一月十四,元军进至复州,知州翟贵降。伯颜传令,诸将不准入城,违者以军法论处。二十三日,大军至蔡店。二十五日,伯颜亲往汉口察看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都统王达守阳逻堡,京湖宣抚朱祀孙率游击军扼守中流,使元军不得前进。千户马福报告说,沦河口可通沙芜入江。伯颜派人去察看沙芜口,见夏贵以精兵把守。元军围攻汉阳军,声言要由汉口渡江。夏贵果然调兵支援汉阳。十二月四日,元军至汉口。九日,诸将自汉口开坝,引船入沦河,先遣万户阿剌罕率兵堵住沙芜口宋军,逼近武矶,巡视阳逻城堡,直趋沙芜,而入大江。初十,伯颜战舰数以万计相继入江,以数千艘停泊于沦河湾口;又将蒙古、汉军共数十万骑部署于江北,令修整军械,准备进军阳逻堡。十一日,遣人去招降,阳逻堡守军不听。十二日,再遣人去招降,宋军誓死拒守。伯颜指挥诸将进攻,连攻三日未下。与阿术密谋道“:宋军以为我军必先攻下此堡方能渡江,但此堡甚坚,不能攻克。你今夜率铁骑三千,乘舟直趋下游,实行声东击西之计,清晨渡江袭击南岸。过江后,速遣人回来报告。”十三日,遣右丞阿里海牙督率万户张弘范、忽失海牙、折的迷失等,先攻阳逻堡。夏贵率军来援。阿术出其不意,率万户晏彻儿、忙古歹、史格、贾文备四翼军,逆江而上四十里,泊于青山矶对岸。是夜大雪,遥见南岸露出沙州,阿术指挥诸军直趋沙州,自己乘船载马随后。万户史格一军先渡,受宋军都统程鹏飞的狙击而退。阿术率战舰与宋军血战,擒宋将高邦显,程鹏飞也七处受创,败走。元军俘获船千余艘,登陆南岸。阿术与镇抚何玮等数十人继续与宋军搏斗,搭起浮桥,后续部队得以渡江。阿里海牙遣张荣实、解汝楫等四翼军,乘船直抵夏贵。打败夏贵,追至鄂州东门而还。十四日,阿术遣使报捷,伯颜大喜,指挥诸将迅速攻下阳逻堡,斩守将王达,宋军大溃,数十万军几乎全部伤亡,夏贵只身逃至白虎山。

    伯颜与阿术商议下步用兵方略。有人提议先取蕲州和黄州。阿术主张先取鄂州、汉阳,伯颜采纳阿术的主张。十七日,大军至鄂州,遣吕文焕、杨仁风去说降。鄂州守军依恃汉阳的应援,不降。元军焚毁宋军战船三千艘,火光照天,鄂州、汉阳两城大恐。十八日,鄂州知府张晏然、知汉阳军王仪、德安知府来兴国以及程鹏飞,纷纷降元,伯颜把他们的军队编入元军各部。二十五日,伯颜遣万户也的哥、总管忽都歹回京入奏渡江之捷,又命阿剌罕先锋黄头至寿昌运粮四十万斛以充军饷,留右丞阿里海牙等领兵四万屯驻鄂州,做进取荆、湖的准备。二十七日,伯颜与阿术率大军水陆东下,派阿术先去占据黄州。

    至元十二年正月初一,元军至黄州。初二,宋沿江制置副使兼黄州知府陈奕开城投降,伯颜授陈奕为沿江大都督。奕写信至涟水,招其子陈岩亦降。十一日,伯颜至蕲州,宋安抚使管景模开门投降,授管景模为淮西宣抚使。留万户带塔儿守蕲州。同时,阿术率水军直趋江州,宋兵部尚书吕师夔、知州钱真孙投降。十四日,伯颜至江州,任师夔守江州。师夔在庾公楼宴请伯颜等,并挑选宋朝赵氏宗室女子二人送给伯颜,遭伯颜斥责。知南康军叶阊、殿前都指挥使兼安庆知府范文虎相继投诚。伯颜率大军自湖口渡江。

    二月初一日,伯颜至安庆,按制度规定授范文虎为两浙大都督。初六日,至池州,宋都统制张林献城投降。初七日,宋通判权州事赵昂发与其妻自缢死,伯颜入城,令备衣棺安葬。

    宋丞相贾似道遣宋京来致书议和,请求归还已降州郡,每年向元朝纳贡。伯颜留下宋京,派武略将军囊加歹同其副将阮思聪回朝廷请示。留宋京待命,遣使去宋国对贾似道说:“元军尚未渡江,议和纳贡是可以的。今沿江诸郡均归附元朝,要议和,你应当来面谈。”囊加歹回来后才释放宋京。

    二月十九日,元军自池州出发,二十一日,抵丁家洲。贾似道统率诸路兵马十三万,号称百万,步军指挥使孙虎臣为前锋,淮西制置使夏贵以战舰二千五百艘横亘江中,贾似道率军为后盾。伯颜命左右翼万户率骑兵夹江而进,炮声隆隆,震撼百里,夏贵先逃,贾似道仓皇失措,立即鸣锣收军,宋军大溃。伯颜命大军追杀一百五十余里,溺死无数,缴获船二千余艘,及军械、图籍、符印等物。似道东逃扬州,夏贵逃庐州,虎臣逃往泰州。二十三日,元军攻太平州。二十六日,知州孟之缙及知无为军刘权、知镇巢军曹旺、和州知州王喜均降。二十九日,元军抵建康之龙湾,伯颜大赏将士。

    三月初二日,宋沿江制置赵缙逃遁,缙兄赵淮在溧阳起兵抗元,被捕处死,都统徐王荣、翁福等开门投降,伯颜命招讨使唆都守溧阳城。镇江知府洪起畏逃遁,总管石祖忠降。宁国知府赵与可逃遁,饶州知州唐震死,江东诸郡皆为元所有。淮西滁州诸郡也相继投降。初五日,国信使廉希贤至建康,传旨令诸将各守营垒,不准妄有侵掠。希贤与严忠范等奉朝廷之命作为使臣去宋朝,请伯颜派兵护卫。伯颜说“:使臣去执行任务是靠言论而非靠武力,兵多反而坏事。”希贤坚持派兵。十五日,希贤等行至独松岭,果然为宋人所杀。十九日,伯颜派遣左右司员外郎石天麟至京陈奏大军进展情形及其今后进军方略,世祖大喜,准其所奏。命伯颜作为行中书省丞相驻建康,阿塔海、董文炳为行枢密院官员驻镇江,阿术继续进攻扬州。江东遭饥荒,瘟疫流行,伯颜赈救,百姓得以安生。宋朝遣都统洪模致书徐王荣等,申述杀元朝国使之事,朝廷实在不知,是边将所为,当按罪惩处,愿纳贡,请订和约。伯颜认为“:这是宋朝的诡计,是来探我虚实的。我们应择人去进行考察,宣布威德,令彼速降。”令议事官张羽等持王荣的回信去,行至平江驿,又为宋人所杀。

    四月二十四日,朝廷有令,盛夏不利于用兵,等秋天再举。伯颜奏道:“宋人据有江海,似无可虞。现在已卡住他们的咽喉,如稍有放松,他们就逃走了。”世祖对伯颜派去的使者说:“兵法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应听从丞相的意见。”

    五月十七日,召伯颜回朝,以阿剌罕为参政,留行中书省管理军政事务。伯颜行至镇江同诸将商议军务后才北行至上都。七月十三日,晋升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以阿术为左丞相,平江南之功让于阿术。

    八月初五日,伯颜带着给宋国皇帝的诏书回到行省。他取道益都,巡视沂州等处军防情形,调淮东都元帅孛鲁欢、副都元帅阿里伯,率所部兵将逆淮河而进。九月十一日,会师淮安城下,招守将投降,不降。十三日,攻克淮安。十九日,进抵宝应军。二十一日,抵高邮。十月十三日,围攻扬州,未克,大军南行。二十五日,至镇江。十一月九日,伯颜分军三路进伐,约期会师于临安:参政阿剌罕等为右军,率步兵骑兵自建康出四安,直趋独松岭;参政董文炳等为左军,率水军自江阴沿海道趋澉浦、华亭;伯颜及右丞阿塔海为中军,水陆并进。十六日,伯颜军抵达常州。在此以前,常州宋将王宗洙已逃,通判王虎臣欲开门投降,而其都统制刘师勇与张彦、王安节不肯,推姚山言为守将,顽固抵抗数月。伯颜遣人至城下射书城中招降,不成功,于是以炮火、弓箭日夜攻城。宋浙西制置文天祥派尹玉、麻士龙来支援,皆战死。十八日,攻下常州,宋守将姚山言及通判陈火召等均战死,王安节被俘处斩,刘师勇单骑逃往平江。伯颜任命行省都事马恕为常州尹,遣蒙古军都元帅..里帖木儿、万户怀都占据无锡州,万户忙古歹、晏彻儿巡视太湖,遣监战亦乞里歹、招讨使唆都、宣抚使游显,会同..里帖木儿先趋平江。二十四日,遣宋国归降者游介实奉诏书副本及伯颜谕至宋朝廷。

    十二月五日,伯颜至无锡,宋朝将作监柳岳等奉宋皇帝及太皇太后书,并宋之大臣致伯颜的信来见伯颜,请元军停止进攻,愿每年进贡和好,说明奸臣贾似道失信误国。伯颜指责宋朝拘禁元使臣十六年及无故杀害廉奉使等种种不信不义的行为。遣招讨使抄儿赤将柳岳奉宋朝求和事及严奉使所进呈宋朝国书,一并奏报朝廷。

    原先,平江守将潜说友已逃,通判胡玉已降,而后来平江又为宋军占据。十二月初八日,元军会师平江,宋都统王邦杰、通判王矩之率众出降。十四日,遣囊加歹同宋使柳岳至临安。以忙古歹、范文虎行两浙大都督事。遣宁玉修吴江长桥,不到十天而成。

    十二月二十四日,囊加歹同宋尚书夏士林、侍郎吕师孟、宗正少卿陆秀夫携带宋朝国书来议和,尊世祖为伯父,宋皇帝世代行子侄之礼,每年贡银二十五万两、帛二十五万匹。二十七日,伯颜遣囊加歹同吕师孟等回临安,遣忙古歹、范文虎会同阿剌罕、昔里伯取湖州。三十日,宋将赵舆可降。伯颜离开平江,留游显、怀都、忽都不花等屯兵镇守,遣宁玉守长桥。

    十三年正月初三日,元军进至嘉兴,宋安抚使刘汉杰降,留万户忽都虎戍守。初七、初九、十五日,宋宰相陈宜中三次遣使议和。十八日,元军至皋亭山,宋朝皇帝遣使奉国玺及降表来军前,伯颜受纳,派囊加歹随宋使临安知府贾余庆还临安,召宋丞相来议投降事。这时,陈宜中已逃,宋朝以文天祥为丞相。十九日,元军进至临安北十五里,分派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巡视城堡,安抚百姓。囊加歹、洪模报告:陈宜中与张世杰、苏刘义、刘师勇等,挟益王赵曰正、广王赵籨下浙江,航海南去,宫中只有谢太后及幼主。伯颜派右军阿剌罕、奥鲁赤,左军董文炳、范文虎去追赶,但未追到。二十日,伯颜下令禁止军士进临安城,遣吕文焕持黄榜安抚城中军民。二十二日,谢太后遣丞相吴坚、文天祥,枢密谢堂,安抚贾余庆,内官邓惟善来见伯颜,伯颜送走他们,而把文天祥软禁下来。天祥多次要求放他回去,质问留他不放的缘故。伯颜说“:请不必怒,你是宋朝大臣,责任重大,形势到如此地步,我们共同执政。”原来是想要他降元。伯颜又令程鹏飞、洪双寿同宋朝的安抚贾余庆更换取消宋皇帝称号的降表。二十三日,元军驻临安城北之湖州市。遣千户囊加歹等将宋朝皇帝的传国玉印奉献于朝廷。

    正月二十四日,伯颜率左右翼万户巡视临安城,受宋朝宗室大臣的进见。二十五日,令镇抚唐古歹解散文天祥所招募的二万余义兵。二十六日,命唆都抚谕临安军民,部署守城军队护卫宋朝宫廷。二十八日,遣肖郁、王世英去招降衢州、信州等地。二月初一日,遣刘颉等去淮西招降夏贵,另遣将攻占浙东、浙西。严州知府方回、婺州知府刘怡、台州知府杨必大、处州知府梁椅,相继投降。伯颜命右丞张惠,参政阿剌罕、董文炳、吕文焕入宋朝皇宫向谢太后宣布元朝的盛德。初五日,宋朝皇帝率文武百官投降。伯颜以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命忙古歹、范文虎管理都督府中,命张惠、阿剌罕、董文炳、吕文焕等入城,清理宋朝的钱粮,收缴百官诰命、符印、图册,废除宋朝的官府衙门,将宋亡国之君移居于别处。遣新归附的宋朝官员去招降湖南北、两广、四川之尚未攻克的州郡。部署诸将分兵屯驻要害之地。禁止偷盗和破坏宋皇室陵墓。初七日,伯颜上表朝廷,祝贺江南大捷。

    二月初五日,宋恭帝赵..降。二十二日,夏贵在淮西降。三月二日,伯颜入临安城,令郎中孟祺清理登记宋宫中之礼乐祭器、册宝、仪仗、图书等物。伯颜离开临安回京。之前,令阿剌罕、董文炳留行省主持政务,以经略闽粤;令忙古歹督镇浙西并兼管浙东;令唐兀歹、李庭护送宋亡国君臣北上。

    五月初一日,伯颜同亡宋君主至上都,朝拜大元皇帝,世祖授宋主赵..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灭宋,得府三十七、州百二十八、关监二、县七百三十三。世祖慰劳伯颜,拜同知枢密院,赐银鼠青鼠只孙二十袭。对有功将校一百二十三人各有赏赐。

    伯颜灭宋还京时,世祖诏令百官至郊外迎接,平章阿合马先于百官在十五里外谒见伯颜。伯颜将所系玉钩丝带送给他,且说:“宋宝玉固多,但我实在没拿,请不要嫌此礼薄。”阿合马认为是看不起他,暗地中伤伯颜,诬告伯颜在平宋时取走了玉桃盏。世祖命追查,无结果,释放伯颜,复其职务。阿合马死后,有人献此玉桃盏,世祖大惊道:“几乎陷害我忠良!”

    至元二十四年四月,乃颜反,伯颜随世祖亲征,奏请以李庭、董士选率汉军,用汉人兵法作战,汉军奋力战斗,大败叛军,生擒乃颜。至元二十六年,伯颜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出镇和林。和林置枢密院,就是从伯颜开始的。

    二十九年秋,宗王明理铁木儿挟海都反叛,伯颜奉诏讨伐,他身先陷阵,诸军奋力战斗,大破叛军。伯颜致书明理铁木儿,谕以祸福。明里铁木儿受感动,率众来归附。不久,海都再犯边疆,伯颜用计击溃,海都逃走。在赶走海都之前,朝廷有人向世祖进谗言,说伯颜与海都通好,故军无进展。世祖诏令由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取代伯颜。当时成宗以皇孙的地位奉诏在北方抚军。赶走海都后,玉昔帖木儿才来接任。伯颜离任时,成宗设宴饯行,向伯颜请教今后方略,伯颜举着酒杯对成宗说“:应当慎重对待的是酒与女色。军队应当纪律严明,但还须施以恩德,二者不可偏废。冬夏扎营,还是按照原先定制为好。”成宗都听从。

    三十年十二月,朝廷自大同召回伯颜。三十一年正月,世祖崩,成宗即位于上都大安阁。亲王不服,伯颜仗剑宣读祖宗宝训,说明成宗应继皇位的理由,声色俱厉,诸王畏惧,纷纷上殿叩头。五月,拜伯颜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傅、录军国重事,仍知枢密院事。江南三省多次请求废除行枢密院,成宗问伯颜应如何处理。这时伯颜已病在床,对成宗说:“在朝廷内,中书省与枢密院应该分开为好,而在外地,若将军政分开则多有不便。”成宗听取了他的意见,撤销各省行枢密院。十二月二十五日,伯颜逝世,年五十九岁。

    伯颜深谋远略,善于决断,率二十万大军伐宋如领导指挥一人,诸将帅敬仰如神明。灭宋还朝,行装仅衣被而已,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大德八年(1304),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忠武”。至正四年(1344),加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其余如故。有子二人:买的,任佥枢密院事;囊加歹,任枢密副使。

    阿术传

    阿术,姓兀良氏,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沉着机敏,有勇有谋。宪宗时,随父征西南夷,率精兵为斥候,所向无敌。平大理,降交趾,均有战功,事见《兀良合台传》。

    世祖即位后,阿术执掌宿卫。中统三年(1262),参加平叛李王..有功,拜征南都元帅。至元元年(1264)八月,攻占两淮,军声大振。四年八月,进军襄阳、南郡,夺取仙人、铁城等寨,俘人口五万。回师途中,在襄、樊间遭到伏击,阿术用计大败宋军,斩敌万余人。五年,在汉水两岸筑鹿门、新城等堡,使援襄宋兵不能前进。六年七月,连日大雨,汉水大涨,宋将夏贵、范文虎相继率兵来援襄阳,阿术大败宋军,杀、溺、生擒共五千余人,缴获战船百余艘。接着修治战船,教练水军,建筑圜城,以威胁襄阳。范文虎再率水军来解襄阳之围,来兴国率百艘战舰攻百丈山,均被阿术击败于湍滩。九年三月,元军攻破樊城外城。宋副将张顺、张贵率船百只,满载军衣,自上游支援襄阳。阿术挥军攻击,顺战死,贵逃入襄阳城内。不久,张贵乘船顺流东下,又遭阿术与元帅刘整的伏兵袭击。张贵被擒,其余战死。是年九月,加阿术为同平章事。十二月,阿术攻克樊城,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出降。

    十年七月,阿术奉命进军淮东,抵扬州城下,宋军以千骑出战,阿术以伏兵袭击,擒宋将王都统。

    十一年正月,入朝与参政阿里海牙奏请伐宋。世祖允准,于是奉诏与丞相伯颜、参政阿里海牙一同领兵伐宋。三月,晋升为平章政事。九月,元军进至郢州之盐山,得悉宋沿江九郡精锐之师尽集中于郢江东西两城,难以通过,不如先取黄家湾堡,该地东有河口,可由此拖船入湖,转向下游。于是阿术不攻郢城,而改行于大泽中。忽然,宋骑兵千骑突然追来,而阿术才数十骑,他们奋力反击,斩杀宋军五百余人,生擒赵、范二统制。元军攻克沙洋、新城,前军已抵复州,守将翟贵开城投降。

    宋将夏贵以大舰扼守江、汉河口,两岸也防御甚严。阿术采用属将马福之计,回舟沦河口,穿越湖中,从阳逻堡西沙芜口入长江。十二月,元军至阳逻堡,但攻之不下。阿术对伯颜说“:攻城是下策,若分一半水军沿岸西上,泊驻青山矶对岸,伺机乘虚进攻,可以取胜。”伯颜同意这一战略。第二天,阿术遥见南岸沙洲,即率军抢占。宋将程鹏飞调军抵抗,双方大战于江中,鹏飞败走。大军乘胜登岸追击至鄂州东门而还。夏贵闻知阿术飞渡长江,大惊,率所领兵舰三百艘先逃,其余溃散,元军攻下阳逻堡。

    伯颜召集诸将讨论下步进军方略,有人认为应先取蕲州、黄州。阿术则认为“:若赴下流,退无所据,上取鄂州、汉阳,虽迟十天左右,但有根据地,此为万全之计。”至元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元军水陆并进,直趋鄂州、汉阳,焚宋船三千艘,火光照天,汉、鄂两城大为恐慌,相继投降。

    至元十二年正月,黄州、蕲州、江州相继投降。阿术率水军趋安庆,宋将范文虎降。大军至池州,宋丞相贾似道率重兵拒守芜湖,同时派宋京来求和。伯颜本想停止进军,阿术认为:“若不攻贾似道,恐那些已降的州郡今夏就难保住。而且宋朝不讲信义,方来求和,而又射我军船,逮捕我巡逻骑兵。现在只有进兵,若有所失,罪责由我承担。”元军进至丁家洲,与宋军前锋孙虎臣对阵。夏贵以战舰二千五百艘封锁江面,贾似道将兵为后盾。两军大战,宋军大溃,详见《伯颜传》。

    世祖见宋朝重兵皆驻扬州,临安依此为屏障。四月,命阿术分兵围扬州。四月十九日,元军至真州,在珠金砂打败宋军,斩首二千余级。大军抵扬州后,在瓜洲造战船军械,从真州运粮。宋都统姜才领步骑军二万来攻,双方大战,姜才军抵抗不住败却。其副将张林被擒,损军一万八千余人。

    十二年七月初一日,宋两淮镇将张世杰、孙虎臣拥有战船万艘,驻焦山东,每十船为一舫,用铁锁相连。阿术登石公山观察后说“:可用火攻。”于是选强健善射军士千人,乘巨舰分两翼夹攻,阿术居中进击,以火箭射烧,火焰漫天,宋兵战船行驶不便,前军赴水溺死,后军逃散。追至图山,缴获黄鹄船七百余艘。从此宋军一蹶不振。十月,诏拜阿术为中书左丞相,仍命他屯守淮南以对付狡诈的李庭芝。大军进取临安,阿术驻兵瓜洲以断绝扬州援军。伯颜之所以能兵不血刃而灭宋朝。阿术在爪洲控制宋扬州援军起了很大的作用。

    十三年二月,夏贵将淮西诸城献降。阿术对众将说:“今宋已亡,唯李庭芝尚未讨平,因为外面援助他的力量很多。如果断绝其援兵,堵塞其粮道,还要防他东走通州、泰州,逃往江海。”于是在扬州西北丁村屯兵扼守,阻断其来自高邮、宝应的粮道;屯粮于湾头堡,做长期防御;驻兵新城以威胁泰州。又派千户伯颜察儿率骑兵三百以增加湾头的兵力,告诫他们要防备李庭芝从陆路进攻。六月十一日,宋军姜才知高邮运米将至,夜间以步骑军五千进犯丁村。至晓,伯颜察儿前来支援,所将者都是阿术的精兵,宋兵望风而逃。元军追杀宋骑兵四百,步兵幸免于死者不到百人。二十九日,李庭芝留朱焕守扬州,自己同姜才逃入泰州。七月十二日,扬州朱焕降。二十二日,泰州宋将孙良臣降,李庭芝、姜才被擒,斩于扬州市。扬、泰攻下后,阿术严禁士卒抢掠。两淮平定,得府二、州二十二、军四、县六十七。九月三十日,入朝拜见世祖于大明殿。世祖论功行赏,封阿术泰兴县二千户。

    至元二十三年,阿术受命北伐叛王昔剌木等。第二年凯旋。继又西征,行至哈剌霍州病逝,年五十四岁,追封河南王。

    阿里海牙传

    阿里海牙,畏兀儿族人,聪敏,有胆识谋略。家中贫寒,以种田为业,曾抚锄叹息说“:大丈夫当立功朝廷,为何作为小民而耕田种地。”后弃耕求学,有人把他推荐给世祖。

    世祖即位后日渐擢用,由左右司郎中升参议中书省事。至元二年(1265)建立各路行中书省,晋升阿里海牙为佥河南行省事。

    至元五年,阿里海牙与元帅阿术、刘整攻取襄阳,围城五年未下。九年三月,只攻下樊城外城。阿里海牙认为襄阳与樊城唇齿相依,宜先攻下樊城,襄阳可不攻而得。十年正月,蒙军用炮猛攻樊城,阿里海牙发水军焚毁襄樊浮桥,使襄军不能援助樊城,樊城被攻下。樊城既下,襄阳孤立无援,知府吕文焕不得已而开城投降。世祖授吕文焕为昭勇大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襄汉大都督;以阿里海牙主持荆湖等路枢密院事,镇守襄阳。阿里海牙奏请大军乘胜顺流长驱,继续进军。世祖采纳,命伯颜、阿术统帅征南大军,阿里海牙晋升行省右丞。

    十一年九月,元军会师襄阳,随后破郢州、沙洋、新城。十二月出沙芜口,阿里海牙麾兵攻武矶堡,宋制置夏贵败走庐州,都统程鹏飞败于江中,宣抚朱祀孙逃往江陵,鄂州张晏然开城投降,程鹏飞亦率其军降元。伯颜遣阿里海牙戍守鄂州。阿里海牙在鄂州宣扬皇上恩德,禁将士掳掠。遣军攻取寿昌、信阳、德安,进军江陵。十二年三月,他与宋安抚使高世杰战于巴陵,世杰败走。又攻克岳州。四月以火攻沙市,立破,宣抚朱祀孙、制置高达惊恐不已,均降。以后郢、归、峡、常德、澧、随、辰、沅、靖、复、均、房、施、荆门相继归顺。世祖闻捷大喜,对近臣说:“伯颜征东,阿里海牙孤军戍鄂,朕不放心,如今平定荆南,东征之师无后患矣。”命廉希宪守江陵,促阿里海牙迅速返鄂州。

    阿里海牙招降潭州守臣李芾,不降,便移兵长沙,夺取湘阴。十月,元军至潭州,再招李芾投降,又不降。于是攻城,连攻七十天,大小数十战,阿里海牙虽受重创,仍奋力督战,十三年正月攻下潭州。宋转运使钟蜚英、都统陈义皆自杀,守将刘孝忠降。诸将要进行屠杀,阿里海牙制止说:“该州人民数百万,若尽杀戮,是违背皇上指示伯颜效曹彬不杀人之初衷。”还开仓发粮与饥民。又遣人占领彬、全、道、桂阳、永、衡、武冈、宝庆、袁、韶、南雄诸郡,这些地方的百姓都称颂阿里海牙秉承皇帝好生之德,不杀掳,所过秋毫无犯。只有静江守臣、宋经略使马..不降。河里海牙多次派人去说服,使者都被马..杀害,阿里海牙只得挥兵进攻,十一月城破。阿里海牙认为,静江民易叛,不同于潭州,不用重刑则广西诸州不服,因将城中百姓尽坑杀,斩马..于市。接着分遣万户脱温不花夺占宾、融、柳、钦、横、邕、庆远等地,齐荣祖夺占郁林、贵、廉、象,脱邻夺占浔、容、藤、梧等地。特磨王侬士贵、南丹州牧莫大秀,也都奉表归附。又派兵戍守静江、昭、贺、梧、邕、融诸地,自己回到潭州坐镇。

    宋益王赵曰正、广王赵籨相继在海岛中称帝,雷州、琼州、金州、永州及潭州属县人民文才喻、周隆、张虎、罗飞都起兵响应,舒、黄、蕲等地人民也相继而起,大者众数万人,小者不下数千。阿里海牙先平定文才喻等,再至雷州,使人去琼州招降赵舆珞。赵舆珞不听。阿里海牙亲率兵航海五百里,捕杀赵与珞、冉安国、黄之纪,平定琼州之南宁、万安、吉阳。降八蕃罗甸的蛮族,置宣慰司以镇抚八蕃罗甸、卧龙、罗蕃、大龙、遏蛮、卢蕃、小龙、石蕃、方蕃、洪蕃、程蕃。

    十八年,奏请迁行省治所于鄂州。所平定之荆南、淮西、江西、海南、广西共五十八州,西南各民族之地不可胜计。大多是劝降,未曾专行杀戮。对新归降地方的百姓,轻徭薄赋,人民感激,立祠纪念。

    至元二十三年回朝,加光禄大夫、湖广行省左丞相。年六十而卒。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楚国公,谥“武定”。至正八年(1348)进封江陵王。

    相威传

    相威,国王速浑察之子,禀性厚道稳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好与士大夫往来,听他们讲经论史及古今治乱,听到直臣尽忠,良将取胜,必拍手称善。故每逢重大事情,其议论都恰当精深。

    至元十一年(1274),世祖命相威随大军伐宋。相威由正阳取安丰,夺庐州,克和州,攻司空山,平定野人原,经安庆渡江东下,与伯颜会师于润州。元军分三路,相威率左军,参政董文炳为副将,江阴、华亭、澉浦、上海相继归降。伯颜驻军临安,相威至瓜洲与阿术合兵一处。围攻扬州时,宋都统姜才率兵二万攻扬子桥,相威率诸将击退。十三年夏,相威应召回朝,授金虎符、征西都元帅,命领兵镇守西土。

    至元十四年,召回朝拜江南诸道行台御史大夫。相威奏陈并行省、削冗官、招流民复业、公田召佃、仍减租税等十五事,世祖皆采纳。

    十六年,相威奉旨与知枢密院博罗审理平章阿合马诸违法事。十七年,奉旨检核阿里海牙及忽都帖木儿等所俘三万二千余人,均释放为民。十八年,右丞范文虎、参政李庭统兵十万航海征日本,无功,世祖大怒,又命行省左丞相阿塔海发兵再征,无人敢谏阻,相威冒死遣使入奏道“:倭不纳贡,可讨伐而不可饶恕,但出兵可缓而不可急。以前出师太急,战船不坚,前车已覆,后可为鉴。为今之计,应是预修战船,训练士卒,耀武扬威,使彼闻之而自做防御,然后我迟迟不出兵,等到彼国疲怠之时,我们出其不意,乘风速往,可一举而下,此是万全之策。”世祖听后才停止征讨日本。又陈请皇太子以中书令领抚军监国,选正人端士在皇太子左右进行保卫。世祖都同意了。

    十九年,有人奏报阿里海牙自恃有功,强占降民一千八百户为奴,御史滕鲁瞻弹劾,阿里海牙辩护。朝廷派人去行御史台审问滕鲁瞻的罪。相威说“:为臣子的敢于欺君吗,滕御史弹劾阿里海牙有何罪?”派赴行台的人只得回朝。

    二十年,因病回朝拜见皇帝,进呈蒙语《资治通鉴》,世祖赐给太子经筵讲读。同年,拜江淮行省左丞相。二十一年启程,四月卒于蠡州,终年四十四岁。世祖哀悼不已。

    土土哈传

    土土哈,其祖先本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部族,其国号曰钦察,土土哈祖先世为钦察国王,传至忽鲁速蛮归附于太宗。忽鲁速蛮之子班都察随宪宗征麦怯斯,随世祖征大理、伐宋。土土哈为班都察之子。中统元年(1260),父子二人均随世祖北征,俱立功受赏。班都察死后,土土哈承袭父职为宫中禁卫。

    至元十四年(1277),诸王脱脱木、失烈吉叛乱,土土哈率兵征讨,打败其将脱儿赤颜于纳兰不剌。应昌部族只儿瓦台叛乱,脱脱木起兵应援,中途遇土土哈。土土哈俘其斥候骑兵数十,脱脱木逃走,土土哈灭掉只儿瓦台,追脱脱木至秃兀剌河而还。不久,又在斡欢河击败脱脱木,夺回所掠去的大帐。后来世祖把这大帐作为最高贵奖赏赐给他。十五年,大军北征,土土哈奉诏率钦察骁骑千人从行,把失烈吉赶过金山,擒扎忽台等,击败宽折哥,缴获大量羊马辎重,受世祖嘉奖。十九年,授昭勇大将军、同知太仆院事。二十年,改同知卫尉院事,兼管群牧司,给霸州文安县田四百顷,将宋新归附的军队八百人交他统领。二十一年,赐金虎符、近郊田二千亩及金貂、裘帽、玉带等物,将河东诸路蒙古军子弟四千六百人隶属其麾下。二十二年,拜镇国上将军、枢密院副使。二十三年,设置钦察亲军卫,以土土哈兼其都指挥使。

    海都进犯金山,朝廷命土土哈与大将军朵儿朵怀共同抵御。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反叛,暗中派人来勾结也不干、胜剌哈,为土土哈所逮捕。土土哈先后平定也不干、哈儿鲁、也铁哥的叛乱。朝廷将钦察、康里地方自反叛者归来的军民以及钦察之散于安西的诸王部下,均交土土哈统领。

    土土哈奉诏随皇孙成宗抚军于北方,追杀叛王乃颜的余党,诛杀叛王兀塔海。二十五年诸王也只里受到叛王火鲁哈孙的攻击,土土哈随皇孙援救,击败兀鲁灰及叛王哈丹,收编辽左诸部。二十六年,随皇孙晋王征海都。二十九年秋,土土哈巡视金山,俘海都之户三千余至和林。奉诏进取乞里吉思。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召至京师。

    成宗即位后,元贞元年(1295),命土土哈镇守北方。大德元年(1297)正月,拜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同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仍镇守北部边疆。二月在宣德卒,年六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司空,追封延国公,谥“武毅”,后加封升王。有子八人,第三子名床兀儿。

    床兀儿传

    床兀儿,土土哈之第三子。奉诏随太师月儿鲁与海都叛军战于百搭山,有功,拜昭勇大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

    大德元年(1297),承袭其父亲职位,率领北征诸军越过金山,攻八邻之地。八邻之南有答鲁忽河,其将帖良台以该河为屏障,并沿河竖立木栅,士卒皆下马持弓箭等待蒙古军到来。而蒙军的箭射不到对岸,马也过不了河。床兀儿则命吹铜角,全军大喊大叫,声震山林。对岸敌军不知是怎么回事,都争相上马。于是床兀儿麾军渡河,河水起浪,把敌军木栅漂散。床兀儿率师奋击,追杀五十里,俘获敌军人马帐幕。回军至阿雷河,与海都所遣援助八邻的孛伯军相遇。阿雷河上游有高山,孛伯军屯驻于山上,马不便下跑。床兀儿麾师渡河进攻,孛伯军战马下山迎战多跌倒,因此被床兀儿军击败。床兀儿追击三十余里,孛伯只身逃脱。大德二年,北边诸王都哇、彻彻秃等,偷袭火儿哈秃之地。该地有高山,为敌兵所据。床兀儿选勇猛而善于步战的士兵,持刀棍四面向上奋击,敌全军覆没。大德三年,床兀儿回朝,成宗亲解自己身上的衣裳赐给他,优加慰劳,拜镇国上将军、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寺少卿。仍回边疆屯驻。

    这时武宗为太子,领军于北方,凡军事必咨询床兀儿。每有战事,床兀儿总是为先锋。四年秋,叛王秃麦、斡鲁思等侵犯边境,床兀儿在阔客之地迎战,乘敌军阵势还未布置好,便直至敌军前挑战,敌军抵挡不住,退却,床兀儿一直追过金山而还。五年,海都兵越过金山南进至铁坚古山,居高临下。床兀儿急领兵击败了海都军。又与都哇相持于兀儿秃,床兀儿以精锐骑兵冲其阵,左右夹击,杀敌不可胜计,都哇之兵几乎损失殆尽。武宗亲观其战,连声称赞说:“多么豪壮!从未见过这样勇猛的战斗。”捷报至京师,成宗遣御史大夫秃只等立即到赤纳思之地,召集诸王军将领了解战胜敌军的功劳,都认为床兀儿的功第一。遣使者将功劳簿进呈皇帝,成宗再次以自己御衣遣使赐与床兀儿。大德七年秋,床兀儿入朝,成宗对他说:“卿在北部边疆,累建大功,就是用黄金把你全身都装饰起来,也不足以完全表示朕的心意。”拜他为骠骑卫上将军、枢密院副使、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寺少卿,赐其军万人,钞四千万贯。

    大德七年,诸王都哇、察八儿、明里帖木儿等共同商议,认为都是太祖的子孙,相互残杀,是自毁祖宗基业,且战而无功,不如遣使罢兵,相互和好,使士民老者得以赡养,少者得以成长,伤残疲惫者得到休息,不辜负太祖对子孙的希望。遣使到朝廷求和,成宗允准。于是明里帖木儿等罢兵入朝,并特设驿道驿站与朝廷通往来。十年,拜床兀儿为荣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不久又拜为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仍为钦察左卫指挥、太仆寺少卿。

    成宗崩时,武宗正在浑麻出之海上,床兀儿请武宗速回朝即皇位,以副天下之望。武宗即位,加拜床兀儿为平章政事,仍兼枢密、钦察左卫、太仆寺的原来职务。回防边疆,又封为容国公,授银印。至大二年(1309)入朝,加封句容郡王,改授金印,准许他乘马轿至殿门下。

    仁宗即位,召床兀儿入朝特授光禄大夫、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寺少卿。延..元年(1314),床兀儿在亦忒海迷失地方击败叛王也先不花等军,遣使入朝报捷。二年又在赤麦干地方击败也先不花所遣之也不干、忽都帖木儿,追逐出境。至铁门关遇敌大军于札亦儿,又将他们击败。四年,帝念其功而怜悯年老,召入朝商议中书省事,知枢密院事。至治二年(1322)卒,年六十三岁。后封为扬王。

    来阿八赤传

    来阿八赤,宁夏人。父术速忽里归附太祖。宪宗即位,大举伐宋,攻钓鱼山,命诸将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建议“:川蜀之地,三分我有其二,还未归附的只是巴江以下数十州而已,地小势弱,兵粮皆靠东南供给,故死守以抗我师。蜀地险要,重庆、合州又为其屏障,且都是新筑之城,依险固守。今我虽屯兵于城下,不能夺取。何不于二城之间,选精兵五万,命有威望的老将镇守,与成都我军相呼应,不时出兵侵扰,以牵制敌人的援军。然后我军用降人为向导,水陆东下,破忠、涪、万、夔诸小郡,平其城,俘其民。俟冬季水小,瞿塘三峡不日可攻下。然后出荆州,与鄂州渡江军会师,如此则东南之事一举可定。上游重庆、合州孤立无援,守军不降即逃。”然而诸将认为“攻城则功在顷刻”,术速忽里是迂腐之谈,不用。

    于是,阿八赤奉命去监元帅纽邻军,以遏止宋人援兵,驻于重庆下游之铜罗峡,夹江依山建垒。宋都统甘顺自夔州逆江西上,救援重庆。阿八赤已预先积薪于两岸,宋军至,燃火呐喊,箭石如雨,从上游顺流进攻。宋军不能抵抗,退保西岸,收兵固守。第二天黎明,宋军又发起进攻,阿八赤亲率精兵,缘山边而下,战舰顺流进击,宋军败走。

    宪宗崩,阿八赤随父赶回燕京。世祖即位,询问川蜀战事,阿八赤详细报告战况,并奏告他父亲曾提出的战略。世祖感慨说:“当时若采纳你父亲的战略,足以平定东南。朕在鄂州每天在盼望上游军势之进展。”

    至元七年(1270),元军南征襄樊,调发河南、河北的军械粮草于淮西之义阳。怕宋军剽掠,命阿八赤督运,只两天就运完了。十四年,设立尚膳院,授阿八赤为中顺大夫、同知尚膳院事。十八年,授通奉大夫、益都等路宣慰使、都元帅,佩三珠虎符。发兵万人开运河,由阿八赤督工,寒暑不停。士兵们反对,有两卒自伤其手以表示不肯服役,阿八赤斩之以警告其他人。运河竣工后,阿八赤任胶莱海道漕运使。二十一年,调同佥宣徽院事。辽左人民反对元朝的统治,朝廷再降虎符,授阿八赤为征东招讨使,率兵镇压。阿八赤用招降的办法,平息辽左的反抗。二十二年,授征东宣慰使、都元帅。

    皇子镇南王征交趾,授阿八赤为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世祖召见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上,赐金玉带及弓箭甲胄,二十四年,改任湖广等处行尚书省右丞。诏令四省所调发来征交趾兵马,均由阿八赤检阅。九月,阿八赤率领中卫亲军千人陪同皇子至思明州。敌军恃险拒守,元军选精锐与交趾军战于女儿关,斩敌万人,其余弃关而逃。元军深入,进至交州。交趾王陈日火亘弃城而逃。阿八赤说:“贼弃巢穴而藏于山海,是想等我军不利之时乘机反攻。我军将士多是北方人,春夏之交这里疾病流行,我军不能在此持久不去。如今应分兵攻占其地,招降士民,切禁士卒劫掠百姓,急捕日火亘,此为良策。”这时,日火亘多次遣使来约降,欲以钱物来延缓元军的进攻,诸将皆相信日火亘是诚心投降,修城定居等待。日长月久,军队缺粮,日火亘不仅未来降,而且拥众占据竹洞、安邦海口。阿八赤率兵进攻。日夜奋战,交趾军败逃。而元军将士多染疾病,不能再守,所得的关隘皆失守,只得准备班师。在班师回国途中,遭交趾军不断袭击,阿八赤中毒箭而死。

    纽瞞传(附也速答儿传)

    纽瞞,珊竹带人。祖父孛罗带为太祖宿卫,随太宗平金国,戍守河南。父亲太答儿,辅佐宪宗征阿速、钦察等国有功,拜都元帅。宪宗二年(1252),太答儿率陕西西海、巩昌诸军征讨宋属四川地区;三年与总帅汪田哥建立利州;四年攻碉门、黎、雅等城;五年,入重庆,俘获宋都统制张实。这年去世。

    纽瞞体格魁伟,勇力过人,足智多略,常随父亲征战。宪宗七年,奉诏领兵万人经略四川,自利州下白水,过大获山,出梁山军,直抵夔门。八年,回到钓鱼山,计划与都元帅阿答胡会师成都。宋制置使蒲择之遣安抚使刘整、都统制段元鉴等据守遂宁江之箭滩渡,截断纽瞞去成都的道路。纽瞞与宋军大战,自晨至暮斩杀宋军二千七百余人,长驱直至成都。蒲择之又命杨大渊等守剑门及灵泉山,自己率四川兵攻成都。阿答胡死,推纽瞞为都元帅。纽瞞率诸将大破敌军于灵泉山,乘胜追杀韩勇,蒲择之兵大溃。纽瞞进围云顶山以堵住宋军归路,云顶山守将投降。于是成都、彭、汉、怀、绵等州均平定,威、茂诸蕃也归附。朝廷正式拜纽瞞为都元帅。

    这时纽瞞军只有二万人,分五千命拜延八都鲁等守成都,自率一万五千由马湖开赴重庆。宪宗八年冬,帝进军至大获山,纽瞞率其步骑军号称五万,战船二百艘从成都出发,遣张威率五百人为前锋,水陆并进,计划封锁重庆江面,以断绝吴、蜀间的通道。纽瞞放舟东下,至涪州,造浮桥,屯军于桥之南北两岸,以截断宋军的援兵。宋将吕文焕攻打涪之浮桥,被纽瞞大败,俘获二将。

    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纽瞞入朝,赐他虎符及黄金五十两、白金二千五百两、马二匹。纽瞞派梁载立去招降黎、雅、碉门、岩州、偏林关等地的诸民族,得汉、番地二万余户。不久,又诏令速哥将其四川兵收陕西诸军隶属于纽瞞,使他镇守奉、巩,唐兀等地。三年,在沪州击败宋吕文焕军,将泸州民迁于成都和潼州。四年,自上都还归昌平而卒。

    也速答儿,纽瞞之子,其智勇同他父亲一样。至元十一年(1274)入见世祖,令他隶属于行枢密院火都赤学习军事。后参加进攻嘉定的战争,他带领三千人至三龟、九顶山侦察地势,击败宋安抚昝万寿军,斩敌五百人,因功赐虎符,授六翼达鲁花赤。昝万寿遣部将李立献嘉定、三龟、九顶、紫云诸寨投降。也速答儿又随行枢密副使忽敦率兵攻取下游诸城。忽敦以二万兵力会合东川行枢密院合答的军队围攻重庆,一年多也未攻下。世祖命行枢密副使不花取代忽敦等。不花领兵万余至重庆城下,也速答儿率二十余骑攻城,宋军都统赵安出战。也速答儿攻宋军阵营三进三出,斩首五百余人,大军四集,赵安开城门投降,制置使张珏逃跑,元军追至涪州擒获。捷报传至京师,世祖赐也速答儿玉带及钞五千贯,授西川蒙古军马六翼新附军招讨使,后调任四川西道宣慰使,加都元帅。

    罗氏鬼国之亦奚不薛反叛,世祖诏令四川、云南、江南合力征讨。大军至会灵关,亦奚不薛遣先锋阿麻、阿豆等率兵数万迎战。也速答儿冲入敌军,俘阿麻、阿豆斩之。亦奚不薛害怕了,率所部五万余户投降。也速答儿因功拜四川行中书省右丞,加赐金帛鞍辔。

    西南夷雄左、都掌蛮之得兰右反叛,也速答儿奉命讨平,因改任四川行枢密副使。是年冬,乌蒙蛮暗中联合都掌蛮反叛,也速答儿奉诏率兵与云南行院拜答力共同进讨,擒乌蒙蛮。也速答儿因功升为蒙古军都万户,镇守唐兀之地。后又进为同知四川行枢密院事。成宗即位,拜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武宗时,也速答儿由四川调至云南,加左丞相,仍为平章政事。南征叛蛮中感染瘴毒,回到成都病卒。

    阿剌罕传

    阿剌罕,姓札剌儿氏。祖父拨彻,侍奉太祖,攻城夺地,累有战功。太宗时征陇北、陕西,拨彻身先士卒,以身殉国。父也柳干,太宗七年(1235),随皇子阔出、忽都秃南征,因有功为天下马步禁军都元帅,大将察罕死后,又拜为诸翼军马都元帅,统大军攻淮东、淮西诸郡。宪宗八年(1258)战死于扬州。

    阿剌罕承继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世祖即位后,宗王阿里不哥举兵反叛朝廷,世祖御驾亲讨,阿剌罕率所部击败叛军阿蓝带儿部及浑都海部于昔门秃,追至河西。中统三年(1262),李王..举兵反叛,朝廷派大军讨伐,阿剌罕败李王..于老仓口,因功授都元帅,赐金虎符、银印。

    至元四年(1267)春,随都元帅阿术伐宋。九月,率军至襄阳西之安阳滩,击败宋军。五年,蒙军围襄樊,阿剌罕守南面百丈山、漫河滩,多次打败宋军。十年春,大军攻克襄、樊。十一年秋,丞相伯颜与阿术会师襄阳,遣阿剌罕率诸翼军攻郢、复诸州,十月夺取郢州之南门堡。丞相伯颜、阿术亲率军视察汉阳城堡,欲取汉口渡江。宋以精兵扼守汉口,伯颜遣阿剌罕率蒙古骑兵攻占沙芜堡,得以入大江,攻取鄂州。阿剌罕同断事官杨仁风向东攻取寿昌,得米四十万斛,统左翼军顺流而下,沿江州郡相继降服。

    至元十二年六月,加阿剌罕昭毅大将军、蒙古汉军上万户,屯驻建康。丞相伯颜奉诏回朝,由阿剌罕治理行省事务,拜中奉大夫、参知政事。伯颜回军后,分三路并进,阿剌罕率部由西路趋溧水、溧阳,攻破银树东坝,在护牙山庆丰坊一带与宋军多次战斗,共斩杀敌军二万余人,擒将校七十余人。接着又破建平县,进攻广德军独松关,至抵安吉州上柏镇,大败宋广德守将张濡,斩首二千级,擒杀副将冯翼,濡逃走,元军追杀于途中。

    十三年春,宋朝降元,阿剌罕奉诏同左丞董文炳率高兴等攻浙东温、台、衢、婺、处、明、越及福建州郡。追击宋秀王赵与鉳至安福县。赵与鉳以三万兵进行抵抗,阿剌罕身先士卒,率高兴、撒里蛮等渡江,鏖战四十余里,斩宋军步帅观察使李世达,生擒秀王赵与鉳及将吏百八十余人,全部斩首。缴获铜印五颗及无数军械。至泉州,蒲寿庚降。江南平。阿剌罕作为参知政事兼江东宣慰使,佩金虎符。十四年,入朝,晋升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不久升为右丞,仍兼江东宣慰使。十八年,召回朝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行中书省事,统领蒙古军四十万征讨日本,行至庆元病卒。

    阿塔海传

    阿塔海,逊都思人。体魄魁伟,才略过人。承袭其父卜花千户之职。曾随大帅兀良合台征云南,回来后侍奉太子世祖。

    至元九年,阿塔海奉命督军攻襄阳。襄阳攻克后,因功授镇国上将军、淮西行枢密院副使,筑正阳东西城。五月大雨,宋将夏贵乘淮河水涨,来攻正阳。阿塔海率众抵御,贵军退走,元军追至安丰城而还。

    阿塔海拜为中书右丞、行枢密院事。率军渡江与丞相伯颜会师,攻克池州。至元十二年,元军进至建康,宋镇江守将石祖忠遣使乞降。扬州守将李庭芝闻讯,遣兵突围出击,阿塔海率师援救石祖忠,宋兵望风退走。此时,真州、泰州诸城尚为宋朝所有,镇江地扼长江咽喉,但城墙不坚固,阿塔海建立木栅以保障居民。又分兵屯驻瓜洲,切断扬州的援兵。宋将张世杰、孙虎臣率水军列阵于焦山之下,声势甚大,阿塔海与平章阿术登南岸督军大破宋师。宋殿帅张彦与平江都统刘师勇袭击吕城,阿塔海遣万户击败他们,斩张彦。十月,将行枢密院并于行中书省,仍以阿塔海为右丞。元军先后攻克常州、平江、嘉兴。至元十三年,大军会师临安,宋朝皇帝投降,阿塔海送宋皇帝及母后至燕京。又奉诏回到瓜洲,与阿术一同平定淮南。

    十四年,授阿塔海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行中书省事。十五年二月,召赴朝廷,拜光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相,移省会于临安。二十年,调任征东行省丞相,征讨日本,因遭飓风,船坏,丧师十之七八。二十二年。行同知沿江枢密院事。二十三年,行江西中书省事,是年被召入朝。二十四年,扈从世祖征乃蛮。二十六年十二月卒于京师,终年五十六岁。赠推忠翊运宣力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顺昌王,谥“武敏”。

    唆都传

    唆都,姓扎剌儿氏,骁勇善战,征花马国有功。随诸王哈必赤平定山东李王..叛乱,还朝后陈奏说:“那里郡县有一些不务正业的少年,多从小路偷偷到宋境卖马,请不要治罪,而把他们收为兵丁入伍。”朝廷采纳这意见而得兵三千人。这些人都隶属于唆都,唆都因而为千户,奉命镇守蔡州。

    至元五年,阿术领兵围攻襄阳,命唆都巡逻,夺占宋金刚台寨、筲基窝、青涧寨、大洪山、归州洞诸要害之地。六年,宋将范文虎率舟师驻灌子滩,丞相史天泽命唆都击退。九年,攻樊城时,唆都先登城而入,因功升为郢、复等处招讨使。十一年,在郢州之高港击败宋军斩杀三百余人,俘偏校军官九人。随大军渡江,迫使鄂州、汉阳投降。

    至元十二年,建康降,参政塔出命唆都入城,任他为建康安抚使。唆都攻下平江、嘉兴,率水军于皋亭山与伯颜会师。宋亡后,伯颜奉诏送宋朝皇帝、太后入京朝见世祖,留唆都辅助参政董文炳留守临安。这时,衢、婺诸州人民起兵反元,文炳对唆都说:“若严州不守,临安就受到威胁,公去镇守严州。”唆都至严州方十天,衢、婺、徽三州反元势力连兵进攻严州,为唆都击退,章知府等二十二人被俘。唆都又击败宋将陈路钤于梅岭下,斩首三千级,收复婺州及龙游县。又亲率军攻衢州,宋丞相留梦炎降。其后相继攻克处州、建宁府松溪县、怀安县等地。

    十四年,唆都升为福建道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职务,听参政塔出节制。塔出命唆都取道泉州,从海路会师于广州之富阳。正准备出发,信州守臣来求援,并称邵武方面宋朝残余力量正聚集,俟机进攻信州。唆都便派周万户去招降邵武宋军,他自己趋往建宁。途中在崇安与宋军遭遇,命其子百家奴、杨庭璧率队夹攻,又命范万户率三百人埋伏于祝公桥,移剌答率四百人埋伏于崇安城北门外。庭璧军杀入敌阵,宋军又遭伏兵袭击,损失千余人败走。唆都到达建宁后,宋丞相文天祥、南剑州都督张济合兵袭击建宁,被唆都伏兵击败。又转战南剑,击败宋将张清,夺其城,接着占领福州,攻克兴化、漳州。攻潮州未下,因怕误了会师富阳期限,放弃潮州,直趋广州。十五年,到达广州后,奉塔出之命,回师攻下潮州。江南平定后,升唆都为泉州行省左丞,命招谕南夷诸国。十八年,改任占城行省右丞。

    十九年,唆都率战船千艘,从广州出发去征伐占城。占城以二十万兵力迎战。唆都率敢死队冲击,敌军被杀和溺死者五万余人。又败敌于大浪湖,杀敌六万,占城降。乘胜征伐鸟里、越里诸小夷。二十一年,与镇南王脱欢会师征交趾。唆都败交趾军于清化府,夺占义安关,交趾臣彰宪、昭显投降。其后于乾满江阵亡。朝廷赠荣禄大夫,谥“襄愍”。

    百家奴传

    百家奴,唆都之子。至元五年(1268),随从元帅阿术攻襄阳,筑新城,多次立功。七年,随郡王合达败宋军于灌子滩。八年四月,宋殿帅范文虎等率军运粮至襄阳,百家奴在鹿门山出击范文虎军,因功被河南行省任命为管军总把。

    后隶属于丞相伯颜麾下,升为知印,随大军进攻鄂州,败宋都统赵五所率诸军,他自己也身受数伤。攻沙洋,百家奴率军从东角楼登城,夺敌军旗帜、弓箭、衣甲。接着又攻克新城,宋守将王安抚弃城逃走。伯颜将其战功上报朝廷,深受世祖重视。

    随大军围攻汉阳,自沙芜口入江,战败宋制置夏贵部,登上南岸,缴获战船、器甲甚多。又转战黄州,追击夏贵至白虎山,攻破金牛坝。

    十二年正月,与千户薛赤干攻取鸡笼洞,在回师攻瑞昌县时,又遇到夏贵军,再次击败。未等到宋发援兵,瑞昌已被百家奴攻克。进围江州,宋安抚吕师夔开城投降。随大军东进,攻下池州,在丁家洲击败宋平章贾似道及孙虎臣的军队,追逐百余里,夺战船五艘及旗帜、军械、铠甲,生擒宋统制王文虎,平定黄池。蒙军进攻宣州,以百家奴为前锋,败敌军于喃呢湖,夺得战船三百艘,太平州望风投降。不久,随伯颜入朝,加进义校尉,赐银符,仍为管军总把。其后在攻丹阳、吕城、常州的战斗中均有功。苏州、秀州、湖州相继投降,元军乘胜直趋临安,宋朝皇帝投降。

    至元十三年,百家奴率领新归附军守镇江。不久,又随平章博鲁欢攻泰、寿二州,因受伤而停止。过了几天,与万户叶了虔领兵攻泰州新城,百家奴率先登城,身受两伤,城被攻破。其后,随阿术攻下扬州诸郡,俘宋制置李庭芝、都统姜才,因功升武略将军,赐金符,仍为管军总管,镇守高邮白马湖。这时,行省让百家奴承袭其父唆都为郢复州招讨使、建康宣抚使。

    不久,征讨福建,平定衢、婺、信等州的城池,在新安县击毙宋赵监军、詹知县,生擒江通判。再向东进军,建宁府之沈安抚投降。接着攻克南剑州、闽清县、怀安县。福州王安抚率众投降。又攻破兴化,擒陈安抚及白牒都统。宋张世杰原驻泉州,忽乘战船入海。百家奴追逐张世杰于惠州甲子门。进军至同安县答关寨,沿海县镇都受招投降。十二月,百家奴率军至广州。诸郡县先后归降。

    十四年正月,百家奴回师攻下德胜等寨,在蒲仙江击败聂文庆,攻破潮州,诛马发等数人,广东平定。三月,授昭勇大将军,赐虎符,任管军万户。七月,在上都朝见世祖,升为镇国上将军、海外诸蕃宣慰使兼福建道市舶提举,领本部人马镇守福建。不久,又兼任福建道长司宣慰使都元帅。当时,福建多水灾,百家奴用自己的钱买米赈济饥民。十七年,入京师朝拜,加正奉大夫、宣慰使、都元帅。二十二年,随父亲唆都征交趾。唆都战死,百家奴与脱飀在交趾境内转战,多立战功。

    二十七年,授建康路总管。武宗即位,调镇江路总管,至大四年(1311)病卒。

    李恒传

    李恒,字德卿,其祖先姓于弥氏,唐末赐姓李,世世代代为西夏国王。李恒的父亲名李唯忠,太祖征河西时为蒙古军所俘,从此归附于蒙古,在经略中原中有功,授淄川达鲁花赤。

    中统三年(1262),李王..反叛,李恒与父亲报告了朝廷,世祖嘉奖,授李恒为淄莱路奥鲁总管,佩金符。至元七年(1270),升李恒为宣武将军、益都淄莱新军万户,随大军伐宋。在襄阳围攻战斗中,恒率本军筑堡于万山以控扼城西,断绝宋军从陆路的支援。襄阳守将吕文焕等乘渔船渡汉水以窥伺蒙军形势,被李恒设伏兵击败,并断其水路。十年春,蒙军攻樊城,李恒率精兵渡汉水,自南面首先攻入樊城,随后襄阳降,世祖因功升李恒为明威将军,佩金虎符。十一年,丞相伯颜大会师于襄阳,进攻郢州,未下,转攻沙洋、新城,留李恒断后,打败宋之追兵。元军进至阳逻堡,宋制置夏贵派其子夏松来迎战,李恒首先冲入敌阵中,虽受箭伤,还是愈战愈猛,直至射杀夏松。元军渡江后,李恒与宋军大战,从寅时一直战斗到申刻,打败夏贵,攻克鄂州、汉阳。因功迁升为宣威将军,赐白金五百两。十二年春,宋将高世杰乘元大军东下,再次进犯汉、沔,伯颜命李恒守鄂州。十二年,随右丞阿里海牙至洞庭,擒高世杰,攻克岳州、沙市,宋制置高达开江陵城门降元。李恒留守江陵,归、峡、辰、沅、靖、漕、常德诸州相继投降。调李恒镇守常德以扼湖南之要冲。

    朝廷有旨,命元军分三路东进。李恒为左副都元帅随都元帅逊都台出江西。十二年九月,设元帅府于江州。江西元军一路攻克建昌州、瑞州、抚州、建昌路、吉州、赣州、南安。与此同时,宋朝之广东经略徐直谅将所领十四郡献降,前江西制置黄万石也将邵武献降。宋丞相陈宜中及大将张世杰在福建立益王赵曰正为帝,各郡县豪杰起兵响应,李恒击败吴浚军于南丰。张世杰遣都统张文虎与吴浚合兵十万,力图收复建昌,李恒又败宋军于兜港。吴浚与文天祥退至瑞金,又被李恒击败,天祥退往汀州。李恒遣镇抚孔遵追击,大败赵孟氵营军,攻克汀州。元帅府撤销后,授恒为昭勇大将军、同知江西宣慰司事,加镇国上将军。后调任福建宣慰使,又改为江西宣慰使。文天祥又克复汀州,进攻兴国,连破诸县,围攻赣州尤急。李恒一面遣兵援赣州,一面自率精兵至兴国,文天祥退走,李恒追击至空坑,俘文天祥妻女,又擒宋招讨使赵时赏等将校二十余人,收纳降兵二十万。接着奉旨与右丞阿里罕、左丞董文炳合兵追击益王。元军采纳李恒的建议,由福建、广东两路夹攻。李恒军至梅岭,大败宋军。十四年,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至元十五年,宋益王死,枢密张世杰、陆秀夫等立卫王赵籨为帝,固守广东诸郡。李恒奉旨进军广东,攻取英德府、清远县,击败宋制置凌震、转运使王道夫,进入广州,张世杰移驻崖山。十六年二月,都元帅张弘范率水军从漳州直指崖山,李恒也率所部与之会师。张世杰集海舰千余艘抗战。李恒与张弘范南北合击,大败宋军。陆秀夫抱卫王籨投海而死,随之投海死者十余万人。宋将翟国秀、凌震皆降。张世杰溺死于海陵港。广东平定。

    十七年,拜李恒为资善大夫、湖广行中书省左丞。李恒在湖广禁止军士掳掠平民为奴婢;发粮赈济常德、漕、辰、沅、靖五郡饥民;官府所管猎户除留一千户外,其余释为民。

    至元十九年,元军征讨占城,恒奉旨供给粮饷器械、海船百艘。不久,诏命李恒随皇子镇南王征交趾,乘船渡海,夺取了天长府。交趾国王航海而逃。恒封闭其宫廷府库,追击交趾国王,夺得船二百艘。因盛夏时节,南方多雨,军中疾病流行,元军班师回国。交趾军追击,恒奉命殿后,膝中毒箭,行至思明州毒发而卒,终年五十岁。后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愍”;再赠推思靖远功臣、太保、仪同三司,追封滕国公。

    彻里传

    彻里,姓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徐、邳二州,从此安家于徐州。彻里自幼失父,母亲蒲察氏教他读书。

    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召见了他,留在身边,常向他询问民间的事。随大军征东北边境,回朝后,向世祖陈述大军所过,民不堪烦扰,饥寒交迫致死,请朝廷赈济。世祖听从,赐边民粮食、布帛、牛马,使饥寒之民免于死亡。二十三年,彻里奉使江南,考察风俗,访求宋朝遗民。当时行省为上交钱粮,把学田都出卖了。彻里说:“学田是用来供祭礼、育人材的,岂可出售。”令立即停止。回朝将此事奏报世祖,世祖称赞并肯定了他的意见和决定。

    二十四年,朝廷分中书为尚书省,桑哥为相,引用其党羽,搜括天下钱粮,凡过去权臣阿合马专政时所积存下来的逋欠,都认为是因中书失职不征,奏请诛杀二参政。各行省乘机对百姓进行苛征,若户主不能交纳,就牵连到亲戚邻里,敲诈勒索,民不胜其苦,自杀及在狱中死的,数以百计,全国骚动。廷臣都有顾虑,不敢直言。只有彻里于帝前详细陈述了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的罪状,辞语激烈。世祖大怒,认为他在诋毁大臣,命左右掌嘴。彻里更加极力辩解说“:臣与桑哥无仇,之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自身安危,正是为了国家。如果怕圣上发怒而不敢言,则奸臣何以能除,民害何以能息!且恐怕陛下会蒙拒谏之名。”世祖这才明白,即命他率羽林军三百人去抄桑哥的家,所抄出的珍宝多至朝廷府库所藏的半数。桑哥伏诛后,原被冤枉囚禁的人才得到释放。又奉旨到江南清查桑哥的姻党,计有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将他们斩首示众,大快人心。彻里到江南往返四次经过徐州,都过家门而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不久,升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赐黄金五十两、白金五千两。汀、漳人民以欧狗为首反叛元朝,久未平息。彻里引兵征讨,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来投降者,则以酒食,对他们说“:我想你们不是蓄意反对朝廷,而是由官吏的贪婪暴行迫使你们走上反叛道路。今既归来,也就是平民,我不忍加罪于你们。你们回去从事农业,安于家乡,不要恐惧。”其他山寨闻知,都来归顺。不久,欧狗被同党逮捕送于彻里军前,斩首示众,胁从者不杀一人,汀、漳之乱至此平息。至元三十一年,世祖病重,彻里赶回京师侍奉医药。帝崩,与诸王共同决定迎立成宗。

    大德元年(1297),拜彻里为江南诸道行台御史大夫。有天彻里召都事贾钧告诫说“:国家设立御史台,是为了肃整吏治,美化风俗,兴办教育。往日,御史不顾大体,按巡以苛察为明,查获贪赃以多为功,甚至有迫使儿子证实父亲有罪,弟弟证实哥哥有罪,奴仆攻击主人,伤风败教,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你去代我告诉诸御史,切莫效法这些人。”成宗知道连连称好。改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该省税粮之多为全国之最,平江、嘉兴、湖州三郡的税粮又相当江浙全省的十分之六七。然而此三郡地势低下,诸水汇聚为震泽。震泽之水由吴松江入海。年深月久,江道淤塞。豪民图利,堆土造田,使水道不通。于是湖水渐渐增高,淹没诸郡庄稼。朝廷命行省征发民夫万人来疏河道,彻里监督其工程,费时四月而竣工。

    大德九年,召彻里入朝为中书平章政事。十年十月病逝,年四十七岁。直到他寿终之时,其家产不满二百缗,人人敬服他一生廉洁奉公。朝廷赠推忠守正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徐国公,谥“忠肃”。至治二年(1322),加赠宣忠同德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武宁王,谥“正宪”。

    不忽木传

    不忽木一名时用,字用臣,世代为康里部大人,康里即汉代时之高车国。祖父名海蓝伯,曾为克烈王可汗效力。不忽木为燕真次子。

    不忽木英俊不凡,拜太子赞善王恂为师。后随王恂北征,又拜许衡为师。许衡编纂历代帝王谥名、帝系、岁年等书为教授学生,不忽木读数遍即可背诵。十六岁时摘录《贞观政要》中数十事进呈世祖,帝知其意在借此规谏,赞叹不已。至元十三年(1276),与同学坚童、太答、秃鲁等上疏皇帝,大意是:

    《学记》说:“君子如欲教化人民,淳化风俗,必由教学开始。”“玉不琢不成器物,人不学不知道理。”故古代皇帝建国治民,以教育为先。在尧、舜、禹、汤、文、武时代,莫不兴办学校,所以国家兴隆,风俗淳厚,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汉朝也建立起学校,魏道武帝从北方入主中原,兴办儒学,生员三千,这些都是历代皆有学校的证明。唐代更是大力发展教育,设国学、太学、四门学,校舍一千二百间,聘博士教授书、算。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也送子弟来学习,仅国学生员就有八千余人。唐高宗时,除原来三学之外,又增设律学、书学、算学。我元朝地大人多,非晋、隋、唐可比,然而教育尚未充分发展。

    现在朝为官的人,蒙古人不多。若要多培养蒙古族人材,使他们通晓汉人的制度,必须像古代那样,各地多设学校,可先在大都广立国学,选蒙古在十五岁以下,十岁以上品质好的少年及百官子弟和平民子弟优秀者共百人入学,由官府供给衣食;选才德兼备能为师表者任司业、博士、助教。课程设小学、法律、书法、算术四科。老师讲解四书五经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小学科令学生读诵经书及学习各种礼节;律科则培训学生将来做官的本领;书科专习书法、绘画;算科则使学生熟于算术。一科通后再学另一种。整个教育事业由国子学官总管,经常检查,奖勤罚懒,务使学有成效。数年学成之后,由学官保举,并提出:蒙古人为官应授与哪等品级,其他人能任何职。成绩不好,依旧在国子学继读学习,终不能成才者,三年后令退学。大都学校兴办好后,然后在各郡县设立学校,以达到教育民众,淳化风俗之目的。

    世祖看了奏疏之后,甚是高兴。至元十四年授不忽木为利用少监,十五年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十九年升提刑按察使。在任按察使时,执法如山,刚直不阿,深得皇帝信任。

    至元二十一年,召不忽木回京任参议中书省事。榷茶转运使卢世荣附和宣政使桑哥,说若任用他,可使国家财政增收十倍。帝问不忽木此人如何。不忽木奏曰“:自古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文融等,都是自称善于理财,其实是欺君罔上,却表示自己是忠心耿耿;等到事情败露,罪恶昭彰,国家人民均受其害时,后悔莫及。希望陛下勿听他花言巧语。”世祖未采纳他的劝谏,任卢世荣为右丞,不忽木因此辞去参议之职。直到至元二十二年卢世荣以欺君枉法罪被诛之后,世祖才承认不忽木的意见是正确的,向他表示愧意,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奸臣阿合马因罪没收其家财,其心腹爪牙张散札儿也应判处死刑。但他胡言乱供,连及无辜。世祖命不忽木审理此案,查明实情,散札儿处以死刑,受冤被捕者全部释放。二十三年不忽木改任工部尚书,是年九月又调往刑部。河东按察使阿合马贿赂权贵,借贷官钱,到期搜括民间羊马偿还。被揭发后,朝廷派官员去审理,阿合马不肯伏法。最后还是不忽木去查清其违法事百余件,阿合马伏诛。大同发生灾荒,不忽木开仓赈灾,阿合马党羽诬告不忽木擅自发放军备储粮,世祖说:“开仓赈灾是他的职责,何罪之有?”二十四年,桑哥奏立尚书省,分割中书省的权力,并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不忽木为他们辩护,桑哥怀恨在心,借口令不忽木离职回家养病。二十七年拜不忽木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二十八年,彻里等劾奏桑哥篡权及迫害参政杨居宽等人罪状,帝向不忽木问明实情,决意诛杀桑哥,撤销尚书省,再将六部划归于中书省,欲用不忽木为丞相。不忽木坚决推辞,荐举太子詹事完泽,说他不曾接受阿合马的贿赂,看清了桑哥为相必坏国家大事。于是拜完泽为丞相,不忽木为平章政事。

    元军初征交趾不利,世祖计划再次进讨,不忽木谏阻,建议先遣使去交趾,向新即位的国王日火尊讲明臣服于大元朝的好处,如能悔过称臣,则不须用兵,如不服再讨伐不晚。果然,交趾惧怕,派昭明王等来元朝谢罪,献上六年来的贡物。世祖高兴地对不忽木说“:此卿一言之力也。”有人劝世祖征讨流求(琉球)及在江南征收包银,均为不忽木谏止。桑哥及其党徒纳速剌丁被诛之后,世祖认为桑哥另一党徒忻都善于管理财政,打算释放。不忽木再三再四力争,终于将忻都正法。

    有人诬告右丞相完泽徇私,世祖问不忽木有无其事,不忽木要求与揭发人当面对质。弄清是不实之辞,世祖大怒,令左右将揭发人掌嘴轰出朝廷。世祖常对人称赞塞..旃能干,不忽木问世祖何以见得,世祖说:“此人侍奉宪宗时,常常将内府财物拿出暗中来资助我。”不忽木说“:这是为臣不忠的表现。如果今天有人将内府财物私自去结交亲王,陛下觉得此人怎样?”世祖忙挥手说:“卿别说了,是朕失言。”

    至元三十年,世祖有病,按规定非蒙古昔日有功之臣不得入卧室,而不忽木因为人谨慎厚道,每日负责皇帝医药,寸步不离。帝病情加重,留不忽木与御史大夫月鲁那颜、太傅伯颜在宫中侍奉。丞相完泽求见也不准入,抱怨说:“论年龄、爵位我都在不忽木之上,为什么不能参预国家大事?”伯颜叹息道“:如果你能有不忽木那样的见识,那就不会让我们如此操劳了。”世祖驾崩后,凡出殡、祭奠、定庙号等事,皆由不忽木主持。成宗即位,朝中大事多采纳不忽木的意见,太后也把不忽木当作先朝旧臣,十分尊重。

    执政奏请任不忽木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太后对成宗说:“不忽木为人正直,先皇帝将国事付托于他,岂能让他任京外官员?”于是将他留京都任职。朝臣多有议论,不忽木因而称病不出。元贞二年(1296)成宗任段贞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拜不忽木为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不忽木辞谢曰“:该职在我朝只有史天泽曾任过,臣何功敢当此重任。”成宗令去“平章军国重事”中的“重”字。大德二年(1298),御史中丞崔..卒,特命不忽木行中丞事。三年,兼管侍仪司事。四年,病复发而卒,年四十六岁。

    不忽木家本贫寒,为官后平时亦穿儒服,不好奢华。其俸禄赏赐自给有余,用以救济亲朋好友。他善于识别人材,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就是他推荐的。平时少言寡语,但在帝前论国家大事时,则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知无不言。世祖视他为左右手,临崩时送他白璧,说:“他日持此以见朕。”武宗时赠纯诚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贞”。

    完泽传

    完泽,姓土别燕氏。祖父土薛,随太祖起兵于北方,平定诸部,统一大漠南北。太宗伐金,命太弟睿宗由陕右进军,攻其不备。以土薛为先锋,出武休关,渡过汉江,攻取方城以北之地,破金兵于阳翟。金亡后,又随大军攻兴元、阆州、利州,升为都元帅。攻取宋之成都,斩宋将陈隆之。父亲纟泉真,为宫中宿卫亲军,掌御膳。中统初年(1260),从世祖北征。四年,拜中书右丞相,与儒臣一起制定朝纲。

    完泽因为是大臣之子,选为裕宗王府的僚属。裕宗为皇太子,任完泽为詹事长,入府参与机要,出府掌管卫军,小心谨慎,受到太子的非常器重。有天宴请宗室,皇太子指完泽对来宾说:“君子切切要亲善远恶。而善人之像完泽者,在群臣中岂是能容易得到的!”从此以后,完泽常执掌东宫卫兵。裕宗死,成宗以皇孙奉诏去北方抚军,完泽两次随成宗北行。

    至元二十八年(1291),桑哥伏诛,世祖征求廷臣意见,特拜完泽为中书右丞相。完泽任丞相,革除桑哥的弊政,奏请将自中统初年历年所欠的钱粮,完全免征,人民大受其惠。三十一年,世祖崩,完泽受遗诏,与宗戚大臣商议,启奏皇太后,迎成宗即位,诏谕全国,停止对安南的征讨,建议加上祖宗尊谥庙号,奉养皇太后,以向天下人表示人子之礼。元贞以来,朝廷遵守祖宗制定的典章制度,屡下诏书,将国家的数万钱粮颁赐百姓,所以当时人称完泽为贤相。

    大德四年(1300),加太傅、录军国重事,地位、威望更高,成宗更加依重于他。而他却能处之泰然,不急功好利,故吏民守职乐业。大德七年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追封兴元王,谥“忠宪”。

    阿鲁浑萨理传(附岳柱传)

    阿鲁浑萨理,畏兀族人。祖父阿台萨理在太祖定西域回来时,随蒙军至燕,后又西还,精于佛学。父乞台萨理,精通佛学之经、律、论三藏。至元十二年(1275)为佛教都总统,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又加资德大夫、统制使,年七十而卒。

    阿鲁浑萨理为乞台萨理的次子,幼聪敏,因其父一名“万全”,因以全氏为姓。拜国师八哈思巴为师,不仅精通佛学,且知蒙古及其他国语言。世祖知阿鲁浑萨理为才子,令他学习中国汉学,所以他又通晓经、史、百家及阴阳、历算、图纬、方技之学。后侍奉裕宗,入宿卫军,日受器重。

    至元二十年,有西域僧人自称能知天文,但翻译都不懂天文,有人推荐阿鲁浑萨理。世祖召他与僧人辩论问答,僧人佩服其学问,世祖十分高兴,留在宫内任宿卫。有江南人说宋朝宗室谋反,朝廷派使去逮捕。阿鲁浑萨理忙上朝谏阻说“:此话不确实,是谎言,不能派人去逮捕。”世祖问他何以知道是谎言,阿鲁浑萨理从容回答道:“如果宋宗室真的谋反,郡县为何不知。谋反消息不由郡县上报,而是由一般人来报告朝廷,这必是公报私仇。江南刚刚平定,人心未服,一旦听信小人谎言而逮捕宋宗室,恐因此人人自危,中造谣者之计。”世祖猛醒,立即召还使者,并令郡县审问那造谣生事的人,果然是因曾没借到钱而进行诬告。世祖深有感慨地说:“若不是卿指出,几乎误事,但恨用卿晚了。”自此以后,阿鲁浑萨理常侍奉于世祖左右。

    至元二十一年,升阿鲁浑萨理为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阿鲁浑萨理劝世祖用儒术来治理天下,为此,应广招隐居深山江湖有学问的人,以备需要时任用。世祖采纳这一意见,遣使求贤,设立“集贤馆”。是年九月,任阿鲁浑萨理主持集贤馆事宜。阿鲁浑萨理辞谢道“:陛下初次设立集贤馆来招待贤士,应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以新天下人耳目。”他推荐司徒撒里蛮。世祖同意,但还是任阿鲁浑萨理为中顺大夫、集贤馆学士,并兼太史院事及左侍仪奉御。他又向世祖建议:“国学,人材之本,立国子监,置博士弟子员,对他们的待遇从优,使来学的人日多。”世祖允准。二十二年六月,升嘉议大夫。二十三年,晋为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

    至元二十四年春,设立尚书省,桑哥当权,世祖诏命阿鲁浑萨理一同视事。他力辞未准,授为资德大夫、尚书右丞。后又拜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桑哥当政,专横跋扈,植党营私。阿鲁浑萨理多次恳切劝诤,与桑哥不合,只有自持廉正。桑哥奏请设立征理司,清理天下百姓所欠赋税。派出去征税的人相望于道,监狱中关满了被他们逮捕的平民,路上行人只相望而不敢交谈。恰逢北京发生地震,阿鲁浑萨理借此上书,奏请撤废征理司以回答上天的惩戒。朝廷撤废征理司诏书宣布之时,百姓奔走相庆。不久,桑哥败,阿鲁浑萨理亦受到牵连,家产被没收。世祖问他:“桑哥为政暴虐,卿为何不说一句话?”他回奏道“:臣不是没有说过,只是未采纳我的意见而已。陛下正十分信任桑哥,而桑哥所忌恨的就是我。臣多次进谏都未听取,若再谏有如抱柴救火,只是使之更加暴虐,不如进行一些补救工作,使国家根本不受大的损害,久而久之,陛下自必明白。”世祖也认为只能这样,诏令归还所没收的财产,并遣张九思赐他金帛。阿鲁浑萨理辞谢不受。

    二十八年秋,朝廷批准阿鲁浑萨理辞去平章政事和太史院的职务,但留任集贤大学士。司天监刘监丞奏,阿鲁浑萨理在太史院时,多次谈论国家灾祥事,是大不敬,请治罪。世祖大怒,认为刘监丞是诽谤大臣,当治以诬告之罪。阿鲁浑萨理忙叩头奏道:“臣不才,赖陛下含天容地之大德而蒙任用,虽万死莫报。然要将指责我的人治罪,臣恐从今以后再没有人敢进谏了。”经他的力争,刘监丞终被开释。后来阿鲁浑萨理虽不在其位,但若召他入朝论事,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至元三十年,再度奉命主持太史院事。三十一年,世祖驾崩,这时成宗尚在北边,裕宗太后一面写信去催成宗回朝即位,一面命阿鲁浑萨理率翰林、集贤及礼官做新皇帝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成宗即位后于元贞元年(1295)春,加阿鲁浑萨理为守司徒、集贤院使,主持太史院事。早在皇太子裕宗去世时,世祖欲再立皇太子,但不能决定立谁,询问阿鲁浑萨理。阿鲁浑萨理提出成宗,称赞他仁孝恭俭,应为太子。于是世祖决定立成宗。这件事成宗和裕宗皇后不知道。成宗在北边抚军,世祖遣阿鲁浑萨理奉皇太子大印送给成宗。这是他第一次到成宗府邸。成宗即位后对阿鲁浑萨理说:“朕即位之前,谁人不想来巴结我,只有卿虽召请也不肯来,今天朕才知卿真正有大臣的体统。”从此以后,成宗召他问话,不呼其名,赐坐,与诸侯王地位相当。并常对左右说:“像全平章(即阿鲁浑萨理)这样的人,是真正全材,今天几乎无人可以同他相比。”

    大德三年(1299),复拜为中书平章政事。大德十一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延..四年(1317),赠推忠佐理翊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文定”。有子三人:长子岳柱,次子久著,三子买住。

    岳柱是阿鲁浑萨理长子,字止所,一字兼山。自幼容貌言行端庄,禀性聪敏,有远见卓识。八岁观画师何澄画的《陶母剪发图》,岳柱指陶母手上的金镯子说“:金镯子可以换酒,何用剪发卖钱?”何澄大惊,认为他与众不同。长大入学,能日记千言。十八岁时随丞相答失蛮入宫为宿卫。

    至大元年(1308)授集贤学士,官阶正议大夫,以荐贤举能为己任。皇庆元年(1312),升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每日接见儒生,向他们访察民间疾苦。延..三年(1316)进资善大夫、隆禧院使。七年,授太史院使。泰定元年(1324)改任太常礼仪院使。四年,授礼部尚书,主持会同馆事。不久又授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天历元年(1328),进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

    至顺二年(1331),任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有人诬告富民欠永宁王官钱八百余锭,中书省派人去征收。使臣到了江西,岳柱说这是诬告,不能奉命执行。还说:“人民是国家根本,伤本就会激起人民的怨恨,也不是宰相之福。”命使臣把这话去转告朝廷。当时,燕帖木儿为丞相,闻岳柱之言才醒悟,命刑部审问告状者,弄清果是诬告。桂阳州百姓张思进等聚众二千余人对抗官府,广东宣慰司请发兵去逮捕,岳柱说:“当地官府不能安抚边民,还要兴兵,是要害民吗?不能派兵。”他派千户王英去向张思进等讲明利害祸福。抗拒官府的百姓说“:迫使我们反抗官府者只是两巡检司,我等怎敢有异心。”大家复业。三年,调任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不久,因军事至扬州。第二年十二月病卒,年五十三岁。

    岳柱天资孝友,尤其好读经、史,天文、医药之书,无不深入研究。度量广大,有人欺他,他不在意。有子四人。

    速哥传

    速哥,蒙古族人,蒙古军中的一员勇猛战将。宪宗四年(1254)随都元帅帖哥火鲁赤等征讨四川。五年,万户刘七哥、阿剌鲁阿力与宋军大战于巴州,失利,为宋军围困。速哥纵马杀入敌军,救回被俘的刘七哥等,因功受赏白银五十两、马二匹、紫罗圈甲一注。其后又随都元帅纽瞞大败宋将刘整,攻破云顶山城。纽瞞奉宪宗诏书会师涪州,行至马湖江为江水所阻。速哥加紧用皮革制成船,乘夜渡江,赶到大获山拜见宪宗,说明逾期原因。宪宗没有责备,而慰劳了他们。不久,速哥自涪州往大获山报告军情,途中在三曹山与宋军进行遭遇战,蒙古军仅百余人,但奋勇激战,打败宋军,缴获军器旗鼓等战利品。宪宗九年(1259),宋军攻占涪州浮桥,蒙古军火尼赤部被围,速哥领军杀出重围。其后,速哥于三曹山打败宋军,又于石羊击溃宋军刘整部。

    世祖忽必烈即位,赐速哥白银、弓刀和马鞍。中统二年(1261)又赐银符,命他于纽瞞军中任职。至元二年(1265),四川行省派速哥招收降民,得三千余。至元三年随行院帖赤与宋军战于九顶山。至元四年随也速带儿夺取泸州。五年被任命为德州达鲁花赤,又升为陕西五路四川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并随也速带儿入朝,受世祖厚赏。七年,随也速带儿于马湖江战败宋军。由于平章政事赛典赤的推荐升任行尚书省员外郎。九年,元军征讨建都蛮,速哥为先锋,一路夺关斩将。十年,在七盘山战败宋军,并在那里新建万户府。十一年,被任命为管军万户,领导成都高哇哥等六翼及京兆新军,训练水战,配合也速带儿攻取嘉定府路。十二年蒙古军沿岷江而下,攻占叙州、泸州,进攻重庆。速哥奉命率军镇守白水、马湖江口。十三年元军分兵五路水陆并进,围攻重庆。各路均不利,只有速哥所率水军获胜,缴获宋军战舰三百艘,俘官兵一百三十人,并占领涪州。重庆宋军守将张万袭击涪州,被速哥两次击败。十四年重庆宋军守将赵安降元,制置使张珏逃遁。速哥率兵追击,俘获百余人及船二十余支,因功而被任命为成都水军万户。不久,改任重庆、夔府等路宣抚、招讨两司军民达鲁花赤。十六年任四川南道宣慰使兼成都水军万户,镇守重庆、夔府、施川、黔江、忠州、万县、六阳、氵名州、泸州等地。

    至元二十九年,速哥奉诏入朝,加升为都元帅,改任河东、陕西等处万户府达鲁花赤。三十一年为佥书四川行枢密院事。成宗元贞元年(1295)撤销四川行枢密,速哥去职闲居家中,数年后寿终。

    囊加歹传

    囊加歹,乃蛮族人,太祖平定乃蛮,其父麻察归附于蒙古。太宗时,命麻察与察剌一同总管蒙古、汉军。世祖时,在平定阿里不哥及李王..的反叛中,均立战功,赏赐甚厚,赐金符。后因其子显贵而赠太傅,追封梁国公,谥“桓武”。

    囊加歹自幼就向其父麻察学习兵法,有谋略,佩金符,为都元帅府经历。在围攻襄阳的战争中,因功授汉军千户。在丞相伯颜的领导下攻复州,败宋军于风波湖。渡江后,伯颜南攻鄂州,阿术北攻汉阳,囊加歹与张弘范率战舰五十艘焚敌艨艟战船三千只,使鄂州、汉阳两城大恐,均出降。伯颜军进至安庆、池州,贾似道遣宋京来议和,伯颜派囊加歹同宋京一道至宋营见贾似道。似道又遣阮思聪同囊加歹一起来元蒙军中议和。时值夏季,雨多水涨,世祖的士卒不服水土,令伯颜缓期进军。而伯颜、阿术却乘势挥师前进,至丁家洲,贾似道军败,元军进抵建康。世祖闻囊加歹与贾似道谈判,召他赴京问明所谈内容后,又遣回传旨伯颜,说北部边疆不宁静,勿轻入宋境,然而这时大军已进入平江了。

    元军逼近临安,伯颜派囊加歹入城取宋朝降表、玉玺,并提出要宋将相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王师。宋皇帝遣贾余庆等奉降表、玉玺同囊加歹至皋亭山。伯颜派囊加歹把这些献给朝廷。朝廷授囊加歹为怀远大将军、安抚司达鲁花赤。囊加歹回军后与阿剌罕、董文炳攻取台州、温州、福州。不久,为蒙古军副都万户、江东道宣慰使,仍佩金虎符。后又升为江东道按察使。不久,又回任江东道宣慰使、蒙古军副都万户。

    世祖欲东征日本,召囊加歹为都元帅,管领通事军马,但未至日本而还。又诏令他与孛罗迷儿合为一翼,任万户,镇守建康。后拜云南行省参知政事,征讨金齿、缅国,因病召回京师。授南京等路宣慰使,又改河南道宣慰使,特命承袭父职为蒙古军都万户。

    成宗时期,囊加歹曾随太子武宗北征,与海都多次交锋,打得海都溃不成军。这次战役中,囊加歹出战最多,因得病而还。

    成宗崩,昭献元圣太后与仁宗正在怀州。太后召囊加歹、不怜吉歹、脱因不花、八思台等,向他们说道:“今皇帝晏驾,皇后欲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尔等应当不忘世祖、裕宗在天之灵,尽力奉二皇子登基。”囊加歹叩头表示“:臣等虽粉身碎骨,也不能仰报世祖、裕宗的恩德,愿誓死效力。”到京城后,仁宗遣他与八思台一同去诸王秃剌那里商议即位的事。当时,朝廷内议论纷纷,立谁为帝,犹豫不决,且不敢言。囊加歹赞同秃剌的意见,定计先发制人。仁宗还迟疑不定,囊加歹劝道:“事贵速成,晚了就会受制于人。”在他们的策划下,平定内难,立武宗为帝。当时武宗在北边,由仁宗监国,命囊加歹同知枢密院事。武宗即位,拜同知枢密,官阶资德大夫。不久,授蕲县万户府达鲁花赤,仍兼同知枢密院事。不久,因老病请求辞官。仁宗即位,因家在河南,特授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佩金虎符,终其身。封浚都王。

    忙兀台传

    忙兀台,蒙古族人,姓达达儿氏。其祖父塔思火儿赤随太宗平定中原有功,任命为东平路达鲁花赤。

    世祖时期,忙兀台为博州路奥鲁总管(按:奥鲁,蒙古语,谓大军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至元七年(1270)为监战万户,佩金虎符。八年,任邓州新军蒙古万户,在万山训练水军。九月,大军攻襄樊战斗中,忙兀台攻樊城,先夺占古城,既而于安阳滩击败宋军。十月,大军攻樊城,分五路进攻,忙兀台为一路,从西南攻入,其功在诸将之上,赏金百两。襄阳降,同宋安抚吕文焕入朝拜见世祖。

    至元十一年,随丞相伯颜、平章阿术南征,奉命与万户史格率军会师于盐山岭。接着自郢州黄家原乘船过湖至沙洋堡,攻下沙洋堡,擒宋将四人,直抵新城,宋复州守将翟贵降。忙兀台原计划由汉口入江,行至蔡店,闻宋军屯守汉口,于是改道率舟师经斗龙口至沙步入江。十月十三日,平章阿术率万户晏彻儿、史格、贾文备及忙兀台四军,雪夜逆江而上,黎明至青山矶对岸,与宋将程鹏飞在江中大战,宋军大败,程鹏飞身中七创败走,伯颜遣万户张荣实等率舰支援,夏贵败走黄州,元军攻克武矶堡,斩守将王达。阿述渡江至南岸。十七日,伯颜军至鄂州,遣忙兀台招降守臣张晏然、程鹏飞。汉阳、德安府也相继投降。

    十二年正月,忙兀台又招降了蕲州、黄州、安庆、池州。元军至丁家洲,宋贾似道、孙虎臣率军来抵御,为忙兀台击败。忙兀台又与宋降将范文虎领兵五百,招降和州及无为、镇巢二军。九月攻常州,宋降将赵氵晋溧阳叛元,伯颜命忙兀台去平定,在丰登庄大战,斩杀叛军五百余人,招降湖州守将二人。十二月,行省论功授忙兀台行两浙大都督府事。

    十四年,设闽广大都督府,以忙兀台主持都元帅府事。这时宋益王赵曰正、广王赵籨逃入海岛,忙兀台奉旨率诸军与江西右丞塔出会兵追击,行至漳州,招降宋守将何清。十五年,回军至福州,拜参知政事,奉诏与唆都一同主持福建行省事务,镇抚沿海八郡。十六年,奉召回京,升为左丞。忙兀台北归还朝后,由左丞唆都主持福建行省政务。世祖命召回唆都,忙兀台仍回福建,唆都回朝后再调忙兀台至潭州。不久,中书省奏称:“唆都在福建放纵其部属侵扰百姓,以致南剑等路人民杀当地官吏反叛。而忙兀台回福建后,招降了七十二寨,建宁、漳州、汀州得以安宁无事。若将忙兀台调往他处,唆都会重返福建侵扰百姓。”朝廷旨令忙兀台仍镇守福建。十六年七月,沙县人民反抗,朝廷命忙兀台镇压。十八年,忙兀台转为福建行省左丞。

    二十一年,拜江淮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二年,拜银青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左丞相。在任期间,浙西发生饥荒,忙兀台开放河泊的禁令,将府库所存货物低价出售,买粮赈济灾民。浙东人民起义,他减免田租,减轻人民负担以平息人民反抗。二十三年,建议将海岛贩卖私盐人民募为水手,将江浙省会移于扬州,在淮东屯田,这些建议都为世祖采纳。二十五年,诏令江淮听忙兀台节制。二十六年,平息闽越人民的反抗。这年屡病,召还京师。

    二十七年,江西平章奥鲁赤不称职,朝廷特命忙兀台为江西平章,威德并施,铲除强暴,实行教化,军民得以安居乐业。但在任仅四十日而卒。

    忙兀台在江浙专横跋扈,刚愎自用。平章不怜吉台说他改变伯颜、阿术原订的法规。死后,其迫害刘宣及屯田无成效诸事才为世祖所知。

    奥鲁赤传

    奥鲁赤,札剌台人。曾祖名豁火察,祖父朔鲁罕,均为太祖效力有功。父忒木台,随太宗征杭里部、西夏,因有功,特命他主管行省政务,并统领兀鲁、忙兀、亦怯烈、弘吉剌、札剌儿五部兵马。平河南有功,赐户二千。曾驻兵太原、平阳、河南,因行德政,死后,当地百姓立祠纪念。

    奥鲁赤禀性朴实敦厚,智勇过人,受宪宗信任。宪宗八年(1258),扈驾征蜀,攻钓鱼山。至元五年(1268)在攻襄阳战斗中有功,授金符、蒙古军万户。六年,赐虎符,承袭义职领蒙古军四万户。十一年春,丞相伯颜奉诏伐宋,奥鲁赤率所部随行,渡江围攻鄂州。宋兵坚守难攻,奥鲁赤建议招降。是日夜,宋守门将崔立开门出降,奥鲁赤引他拜见丞相。第二天守臣张晏然也出城投降。因此,升奥鲁赤为昭毅大将军,其他郡县闻风归顺。奥鲁赤领兵在独松关大败宋军,追逐百余里,斩首无数。

    至元十三年,宋朝皇帝降元,奥鲁赤领兵讨平尚未归附的州郡,朝廷加官镇国上将军、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不久,以参知政事衔为湖北道宣慰使,兼领蒙古军。当时,湖广刚刚归附,朝廷以重兵镇守,百姓惊惧,往往逃避于山泽之间。奥鲁赤下令禁止军士之一切侵犯百姓的暴虐行为,周济孤老贫困百姓,号令严明,百姓纷纷复业。并将搜捕的逃俘都释放为民。不久召还朝廷,升骠骑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宣慰使。

    至元十八年,诏令将湖广行省省会移于鄂州,宣慰司设于潭州。湖南强贼周龙、张虎聚众打家劫舍。奥鲁赤根据情形或招安或逮捕,将为首二人斩首示众,其余释放。因此,朝廷再次召见,拜湖广行省右丞,后改任荆湖等处行枢密院副使。

    至元二十三年春,拜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四月,召赴上都,命辅佐镇南王征交趾。大军至交趾,奥鲁赤建议镇南王分三路进讨。交趾军不能抵抗,逃往海岛。其后,改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二十六年,因病请求辞职,未允,改授同知湖广等处行枢密院事。成宗即位,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大德元年(1297)三月卒,年六十六岁。赠金紫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追封郑国公,谥“忠宣”。子二人,拜住为明威将军、蒙古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脱桓不花为骠骑卫上将军、行中书省左丞、蒙古军都万户。

    完者都传

    完者都,钦察人。父哈剌火者,随宪宗征讨有功。

    完者都额头宽广,髯长过腹,禀性骁勇,乐善好施,听读史书时,闻忠良则喜,遇奸邪则怒。宪宗六年(1256)从军。八年,参加攻打鄂州。

    中统三年(1262),随诸王合必赤讨伐济南李王..的反叛,两战皆有功。至元元年(1264),合必赤为枢密大臣,奏报完者都武勇,受世祖赏赐。四年十月,随万户木花里征讨荆南,还军至襄阳以西之安阳县,大败宋军。后又从丞相阿术围攻襄樊,历经四次水陆大战,皆立功勋;特别是乘云梯登上樊城,焚毁..望台,其勇敢胜过他人,幕府上报其功。

    至元十一年,授武略将军,为彰德南京新军千户。九月,随丞相伯颜南征。十一月,攻沙洋、新城,始授金符,统领丞相帐前合必赤军。十二月,率领水军由沙芜口渡江。十二年春,在丁家洲大败宋将孙虎臣,因功进升武义将军。其后又攻泰州,战扬子桥、焦山,攻破常州。十三年春,进入临安,攻克扬州,皆有功。江南平定后,回京拜见世祖,世祖称他为“真壮士”,赐名拔都儿,蒙古语勇士之美称,授信武将军、管军总管、高邮军达鲁花赤,佩虎符。高邮军升为高邮路,完者都升为怀远大将军、高邮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至元十六年,授昭勇大将军,调为管军万户。福建漳州陈吊眼聚众数万,劫掠汀、漳诸路,七年未平。十七年八月,枢密副使孛罗奏请朝廷命完者都去镇压。朝廷加他镇国上将军、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率兵五千去福建。临行,嘱咐说“:如果贼就擒,听你处治。”与此同时,黄华聚众三万人,号“头陀军”,侵扰建宁。完者都先以大军压境,声势浩大,叛军惊惧,纷纷投诚。完者都有心任黄华为副元帅,凡征蛮之事,都一一问他。但又怕他奸诈莫测,因举行围猎来显耀其武力。恰有一鹏飞翔空中,完者都引弓仰射,鹏应声而落,黄华十分佩服。朝廷采纳完者都的意见,授黄华为征蛮副元帅。于是,华为讨敌前驱,破敌五寨。十九年三月,追击陈吊眼至千壁岭,生擒斩首于漳州,其余都被平息。七月,完者都回京入觐,世祖嘉奖,赐钞及银、金绮、鞍勒、弓箭等物,再授为管军万户、高邮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二十三年八月,因病被召入朝,病愈,拜骠骑上将军、江浙行省左丞,兼管军万户。浙西贩私盐,不能禁止,完者都亲至松江上海,捕获盐徒五千人,入伍充军。九月,授中书左丞,兼浙西道宣慰使。二十五年,授尚书左丞。二十七年,升资德大夫、江西等处行枢密院副使,兼广东宣慰使。成宗即位,授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大德二年(1298)十一月卒,年五十九岁,赠效忠宣力定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尉、上柱国,追封林国公,谥“武宣”。

    伯帖木儿传

    伯帖木儿,钦察人,至元年间充任哈剌赤,入宫为皇帝护卫亲军,因为人忠勇谨慎而授武节将军,负责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征叛逆乃颜时隶属于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麾下,败乃颜于忽尔阿剌河,追至海剌儿河。乃颜部将金家奴、别不古率兵逃走,伯帖木儿随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追击,在札剌马秃河斩杀其将二人,又追至梦哥山,生擒金家奴。

    至元二十五年破格授显武将军。是年冬哈丹王叛,伯帖木儿与诸王乃麻歹出兵讨伐,在斡麻站、兀剌河等处,连败哈丹王之阿秃八剌哈赤的军队。哈丹王转战至帖麦哈必儿哈,再度为伯帖木儿军所败。接着在明安伦城击败哈丹王,追至忽兰叶儿,又与阿秃一日三战,斩杀五人,擒副将一人。在帖里揭突然袭击哈丹,伯帖木儿亲身陷阵,身中三十余箭而还,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亲去探视其病,将这次失利,归咎于其他军不援救。世祖亲征,御驾至兀鲁灰河,伯帖木儿领兵随大夫至贵列儿河。哈丹抗拒,伯帖木儿首先出战打退哈丹叛军,擒获驸马阿剌浑。世祖大喜,将所俘叛将兀忽儿之妻赐予他。伯帖木儿军进至霸郎儿,与忽都秃儿干大战,杀其副将五人,生擒曲儿先。九月,伯帖木儿奉御史大夫之命,率所部往纳兀河东等处招降叛党乞答真一千户、达达百姓及女直族之押儿撒等五百余户。

    二十六年春正月,班师回朝,后又遣他戍守也真大王之境。五月,海都谋反,侵扰边境,朝廷出兵讨伐,伯帖木儿奉旨率其军先行,至怯吕连河,正遇拜要反叛,伯帖木儿立即派兵讨伐,擒其党羽伯颜,世祖大加奖赏,赐所俘伯颜女茶伦。是年冬,朝廷设立东路蒙古军上万户府,统属钦察、乃蛮、捏古思、那亦勤等四千余户。升伯帖木儿为怀远大将军、上万户,佩三珠虎符。

    至元二十七年,哈丹窜入高丽,伯帖木儿奉命同彻里帖木儿进讨。二十八年正月,元军至鸭绿江,与哈丹之子老的交战失利,世祖命乃麻歹、薛彻干等增兵征剿,仍以伯帖木儿为先锋。薛彻干军先至禅定州,击败哈丹,几天后乃麻歹军亦到,合军击败哈丹。伯帖木儿领百骑追至一大河,虏其妻子儿女,继续追击。哈丹尚有八骑,而伯帖木儿只余三骑,且两骑重伤,伯帖木儿单骑追赶至一大山,哈丹逃窜。乃麻歹嘉奖其英勇,上报其功,朝廷赐金带、衣服、鞍、弓矢及银器等物。

    至元二十九年,伯帖木儿闻叛王捏怯烈还在濠来仓,率兵袭击,虏其妻子畜产,追至陈河。捏怯烈率二十余骑脱走,伯帖木儿占有其地及所管女直户五百余,世祖命将这些女直人充作渔户。成宗即位后随御驾至上都,每年向伯帖木儿征兵千人,成为定制。

    怀都传

    怀都,姓斡鲁纳台氏,祖父阿术鲁,多次随太祖征讨:伐辽东女直诸部;讨西夏,生擒其国王;伐宋,攻拔信安、宿州、泗州等地。

    中统三年(1262)春,李王..反叛,朝廷诏怀都随亲王哈必赤征讨,围攻济南。四月,李王..企图突围,怀都奋勇袭击,斩首百余级,俘二百余人,夺军器数百件,王..突围失败,退入城内。七月,元军攻破济南,李王..伏诛。这次平叛,怀都功居首位,诏赐金虎符,领蒙古、汉军。随后又攻取海州、淮南庐州。

    至元三年(1266),怀都任邳州监战万户。四年,领管山东路统军司,随主帅南征。大军至襄阳,西渡汉江,被宋水军断绝归路。怀都选精兵浮水杀败宋军,夺战舰二十余艘,斩首千余级。六年,怀都率军至淮南天长,在五河口击败宋军。七年,奉诏守鹿门山、白河口、一字城。九年春,攻克樊城之古城堡,斩宋将韩拨发,擒蔡路钤。襄阳宋守军降后,怀都率师屯驻蔡、息,巡视淮安,夺取安丰,占领正阳。

    十一年夏,宋将夏贵攻正阳,怀都领步兵沿淮河西岸至横河口一线击退宋军。九月,占有安庆。十二年,北渡淮河,在栅江堡遇宋军三千余,打败了宋军。又南渡长江,驻兵镇江。据侦探报告,宋平江军向常州推进,怀都领兵千人迎敌,相遇于无锡,两军大战,宋军败。七月,行省命怀都领军守护焦山江岸,怀都在扬州湾头建立木城,驻兵屯守。九月,怀都临时署理枢密院事,镇守镇江。宋殿帅张彦、安抚刘师勇攻吕城,怀都与万户忽剌出、帖木儿追击至常州,夺船百余只,擒张殿帅、范总管。冬十月,随右丞阿塔海攻常州,宋朱都统自苏州领兵援救,怀都率兵至横林店拦击,大败宋军。十一月,攻取苏州、秀州,奉命抚治临安以东新附军民。

    至元十三年秋,怀都同元帅撒里蛮、帖木儿、张弘范攻取温州、福建,大军所到之处,州郡都开门迎降。十四年,授镇国上将军、浙东宣慰使,讨伐台州路、庆元路的反叛者,先战于黄奢岭、温州白塔屯寨,后又转战至漳州、泉州、兴化,平息叛乱。

    至元十六年(1279),召怀都回朝,赐玉带、弓箭,授福建行省参知政事,至处州病卒。

    亦黑迷失传

    亦黑迷失,畏吾儿人。至元二年(1265),入宫为宿卫。九年,奉世祖命出使海外八罗孛国。十一年,与该国使臣携珍宝奉表来朝拜,世祖嘉奖亦黑迷失,赐金虎符。十二年,再出使八罗孛国,与该国国师携名药来献,世祖赏赐甚厚。十四年,授兵部侍郎。

    至元十八年,拜亦黑迷失为荆湖占城等处行中书参知政事,招谕占城。二十一年,召亦黑迷失还朝,复命他出使海外僧迦剌国,观佛钵、舍利(舍利是梵语音译,意即佛骨),赐以玉带、衣服、鞍辔。二十一年,自海上还,以参知政事头衔管领镇南王府事。与平章阿里海牙、右丞唆都征占城,但失利,唆都战死。亦黑迷失报告镇南王,请屯兵大浪湖,伺机而动。镇南王奏报朝廷,朝廷采纳亦黑迷失的意见,终于全军撤回国内。

    至元二十四年,亦黑迷失出使马八儿国,取佛钵、舍利,航海遇逆风,行一年才到达,得良医善药。该国遣使臣来贡方物,亦黑迷失自己也购买紫檀木殿材献给朝廷。世祖问他已出海几次,他回答说四次。世祖念他劳苦,赐玉带,授资德大夫、江淮行尚书省左丞、行泉府太卿。

    至元二十九年,朝廷为征爪哇而设立福建行省,任命亦黑迷失与史弼、高兴同为平章,军事由史弼负责,海道事则交付给亦黑迷失,世祖嘱咐说:“你们到了爪哇,应派人回来报告。你们留在那里,其他小国就会臣服,可遣使去招他们来朝。若他们来朝,皆是你们努力的结果。”亦黑迷失率军至占城,先派郝成、刘渊等招南巫里、速木都剌、不鲁不都、八剌剌等诸小国臣服。

    至元三十年,亦黑迷失率兵攻葛郎国,其国王合只葛当降服。又遣郑圭去招谕木来由诸小国,各国王均遣其子弟来朝,表示臣服。而爪哇国驸马土罕必..耶本已来称臣纳贡,然回国复叛,事见《史弼传》。世祖认为爪哇复叛,是因为亦黑迷失与史弼放纵土罕必..耶归国所致,因此没收他们家产的三分之一,但不久又发还。

    亦黑迷失以荣禄大夫、平章政事的头衔为集贤院使,兼会同馆事。他告老居家。仁宗念他多次出使海外诸国,诏封吴国公。不久去世。

    拜降传

    拜降,北庭人。其父忽都,原为南宿州镇将,分守蕲县,后从世祖南征,虽年近七十,在战斗中还是身先士卒,伤数十处亦不退后,战功累累,死后,赠广平路总管,封渔阳郡侯。

    拜降出生数月,父亲去世,母徐氏全力抚养教诲,送到大名城去求拜名师。拜降学业超群,为郡守所钟爱。

    丞相阿术南攻襄阳、江陵诸郡时,拜降为其麾下副将。大军行至安阳滩,遇宋军,拜降跃马出阵,引弓连毙数人;又率众久战,大败宋军。至元五年(1268)围攻樊城有功。十一年,随阿术渡江,无论水陆战斗,拜降均身先陷阵,勇冠全军。宋平,因功授江浙省理问官。

    至元二十七年,调任江西行尚书省都镇抚,随丞相忙兀台讨平边境各民族的反抗。二十九年,调任庆元路治中。这年发生饥荒,行省不奏报朝廷赈济,拜降十分气愤说“:百姓受饥到非常严重程度而不赈济,岂能为民父母!”自己到朝廷奏请,得粟四万石,饥民赖以存活。

    元贞年间,两浙盐运司同知范某,暗中与贼勾结,州县官吏因受贿而听他驱使,多次侵害百姓,夺民间珍宝、肥田,若不给,则指使无赖诬告,使之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兰溪州之叶一、王十四,有上等田地和美宅,范某欲夺为己有。叶、王二人抗拒,被诬告下狱十年。直到拜降来后才得伸冤,叶、王二人释放,范某依法惩处。大德元年(1297),调任浙东廉访副使,同僚中有贪赃枉法者,他向御史台告发,免其官职。其后转工部侍郎,升工部尚书。

    至大二年(1309)为资国院使,母死居家守丧。延..二年(1315)卒于家。赠资政大夫、江浙左丞,谥“贞惠”。

    玉哇失传

    玉哇失,本阿速国人。其父也烈拔都儿随阿速国王归附蒙古,充太宗宿卫,随宪宗征蜀,随世祖征阿里不哥,随亲王哈必失讨李王..,均有战功。后又随大军攻下襄阳及沿江诸城。

    玉哇失承袭父之职,为阿速军千户。曾随丞相伯颜平宋,有功,赐巢县二千五十二户。只儿瓦歹反叛,玉哇失率其所部去镇压,于怀鲁哈都击败叛军,擒斩其将失剌察儿。又随皇子北安王讨伐诸王和林及失剌等叛乱。玉哇失率军涉过斡耳罕河,追敌至金山,救回被俘之北安王,因功赏白金五十两、钞二千五百贯,赐金虎符,升定远大将军、前卫亲军都指挥使。

    乃颜叛,世祖亲征,以玉哇失为前锋。乃颜遣大将哈丹领兵万人抵抗,为玉哇失击败,追至不里古都伯塔哈地方。乃颜亲领兵号称十万来迎战,又为玉哇失击溃,追至失列门林,生擒乃颜,世祖嘉赏其功。其后,乃颜余党塔不歹、金家奴聚兵于灭捏该,哈丹复叛于曲连江,均被讨平。后又与海都叛将八怜、帖里哥歹、必里察等大战于亦必儿失必儿地方,屡战屡捷。

    海都连年侵犯北部边境,世祖命太子成宗镇守金山,玉哇失率部从行,随皇子阔阔出、丞相朵儿朵怀大败海都军。又随诸王药不忽儿、丞相朵儿朵怀击败海都之将八怜。海都令秃苦马领精兵三万直趋撒剌思河袭击元军。玉哇失率射手三百人守住隘口。海都、朵哇领兵来袭,都被击退。武宗即位前曾镇守北边,海都再次入寇,在兀儿秃为玉哇失所败。武宗南归京师,留玉哇失戍守北边,直到海都子察八儿等遣人至朝廷请和,才撤除北部边备。玉哇失回到京师,因功赐钞五万贯,进镇国上将军。

    大德十年(1306)五月,寿终正寝。

    昂吉儿传

    昂吉儿,张掖人,姓野蒲氏,出身于西夏世代将门。其父甘卜(又译为也蒲甘卜)于西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率所部归附于太祖,为千户,随木华黎出征而病卒。

    昂吉儿继其父统领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1269),授本军千户,佩金符,进军淮南,征蕲、黄、安庆等地,所向无敌。夏季,蒙古马不适应南方气候,往往生病,昂吉儿以所部马入太行山治疗,均得痊愈。于是军中病马都交给昂吉儿去治疗,每年数以万计。宋朝为进军中原,运粮于金刚台做准备,昂吉儿率军截断运输线,并向朝廷建议说:“河南边郡与宋境相对,宋兵不时进犯。唐州东南都是大山,信阳在蔡州之南,向南直通九里、武阳、平清、五水等关。宋军必然要经过这些关口进入中原,所以信阳实为出入咽喉,亟需防守。往年金亡,朝廷虽得寿、泗、襄、郢,却不留兵防守,使得宋军能够入侵。今请修建信阳城墙,以对抗入侵宋军。”朝廷同意,令他率河西军一千三百人修建信阳城。

    至元九年,加昂吉儿明威将军、信阳军万户,佩虎符,并将木华黎及阿术所统领的河西军兵将交他统率。后又加怀远大将军。丞相伯颜渡江,留阿术平定淮南东道,西道则交给昂吉儿,屯兵于和州。宋淮西制置夏贵遣侯都统领兵四万来攻和州,城中有为宋军内应者,昂吉儿全数诛杀,暗中出兵千秋涧,截断宋军退路,然后出城奋战,大败宋军,俘获人马数以千计。镇巢宋军降,昂吉儿派阿速军戍守。该地军民不堪阿速军的横暴,都统洪福杀尽戍守的阿速军反元。昂吉儿攻克其城,擒洪福及董统制、谭正将。元军攻下庐州,守将夏贵降,昂吉儿入庐州,元军秋毫不犯,人民安居如故,昂吉儿升为镇国上将军、淮西宣慰使。

    宋丞相文天祥在海上起兵抗元,舒城民张德兴起兵响应,攻下兴国、德安诸郡,据守司空山。朝廷诏令昂吉儿领兵征讨,一战而胜,杀张德兴。

    江南平定后,官制初定,权臣阿合马受贿卖爵,以致江南冗官十分泛滥,郡守以下佩戴金符者多达三四人,由行省官荐举而授宣慰使的很多,使人民的负担重得不堪承受。昂吉儿入朝陈奏,并列举不按资历而违制提升的数千人。世祖大为吃惊,即命他与平章哈伯、左丞崔斌、翰林承旨和鲁火孙、符宝奉御董文忠一同主持裁汰冗官。

    两淮在战后田野荒芜,昂吉儿请设立屯田以充军饷,世祖允准。后因阿塔海以征讨日本为理,使屯田计划不能实施。不久,宣慰使燕公楠又奏请屯田。世祖遣数千人在芍陂、洪泽等地试屯,果如昂吉儿所言有利于军饷,于是发二万兵屯田,每年得米数十万斛。因而加昂吉儿辅国上将军、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又晋升为骠骑卫上将军、行中书省左丞;又加龙虎卫上将军、行尚书省右丞兼淮西宣慰使都元帅。

    日本国不来朝纳贡,世祖命阿塔海等领兵十万征讨。昂吉儿上书谏阻道:“臣闻兵以气为主,而上下同欲者胜。近来连年对外用兵,三军屡受挫败,谈不上士气,海内不靖,一遇调军征粮,上下愁怨,说明并非都愿用兵,请罢兵息民。”世祖不听从,结果征日本无功。

    昂吉儿每次犯颜直谏,虽使皇帝大怒,他仍当说则说,丝毫也不屈服。台臣怕昂吉儿难以控制,派牙以迷失为本道按察使去监视他的言行。牙以迷失常收集昂吉儿的一些小事上报朝廷,世祖也未见有其他大事,只得调任他官,后来借小错来判了他的罪。元贞元年(1295)卒。

    哈剌..传

    哈剌..,哈鲁族人。元军攻入襄樊,蒙古四万户府召他任水军镇抚。至元十二年(1275),随丞相伯颜渡江,为管军百户。同年秋,与丞相阿术大败宋军于焦山,缴获海船二艘。阿术与王世强招讨造白鹞海船百艘,并从四十一万户翼军中挑选汉军三千五百、新附军一千五百,令哈剌..与王世强统领,攻宋之江阴、许浦、金山、上海、崇明、金浦,皆克,获海船三百余艘,随后戍守澉浦海口。

    至元十三年春,行省任命哈剌..为沿海招讨副使。宋将张世杰水军进至庆元之朐山东门,哈剌..追击,缴获船四艘,上报其功,行省增拨军士七百,令与原所领士卒守定海港口。七月,宋之昌国州、朐山、秀山的水军千余艘战船攻夺定海港口,哈剌..迎击,俘其偏将及海船三艘。八月,再次击败宋军对定海港口的袭击,行省传令任命他为蒙古汉军招讨使。十月,哈剌..率兵至温州青山奥门,遇宋军,夺其船五艘,遣使招降温州守臣家之柄。十一月,至福州,夺获宋海船二十艘,擒毛监丞等。

    至元十四年,赐金符,授宣武将军、沿海招讨副使,行省又任命他为沿海经略副使,令与刘万户在庆元主持元帅府事,镇守南起福建北到许浦的沿海。六月,行省令他为沿海经略使,兼左副都元帅,督造海船千艘。八月,朝廷有旨,令江西省右丞塔出等进攻广南,哈剌..亦率所部随行。十月,晋升哈剌..为昭勇大将军、沿海招讨使。这时,处州宋军收复温州,哈剌..再度夺占。元军进至潮阳县,宋都统陈懿等兄弟五人率畲兵七千人投降。塔出攻广州月余未下,哈剌..领兵至,招降宋安抚张镇孙、侍郎谭应斗。在大海中与张世杰大战,缴获军械不可胜计。招降南恩州之宋..门宣赞、舍人梁国杰及其畲军万人。

    十五年,回师庆元,八月,进京朝见世祖,赐金织文衣、鞍勒,擢升为昭武大将军、沿海左副都元帅、庆元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戍守海口。十六年,日本商船四艘,水手二千余,至庆元港口。哈剌..探悉其无恶意,上报行省后,与日本商人交易,然后送走。海盗贺文达、顾润等,劫掠海岛,哈剌..遣人招降,得其海船六十余艘。十八年,晋升为辅国上将军、都元帅,随蒙古军征日本,遇飓风,回师。十九年二月,回庆元戍守海疆。二十二年,罢都元帅之职,改任沿海上万户府达鲁花赤。

    至元二十四年,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五年,因水军缺帅,枢密院奏请哈剌..兼任都元帅。二十六年,拜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左丞、浙东道宣慰使,而军职如故。

    大德五年(1301),召回京,擢升资德大夫、云南行省右丞,同刘深征八百媳妇国。至顺元,因宋龙济等反叛,失败而还,刘深被诛,哈剌..也因此撤职。大德十一年,病逝于汝州。皇庆元年(1312),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巩国公,谥“武惠”。子哈剌不花,袭任沿海万户府达鲁花赤。

    沙全传

    沙全,原姓哈剌鲁氏,其父沙的,世居沙漠,从太祖平金。因戍河南柳泉,家居于此。

    全初名抄儿赤,刚五岁就为宋军所俘。十八岁时留在宋将刘整幕下,宋人因知其父名沙的,于是以沙为姓,名全。全久居宋境,哪里险要,哪里防御坚固,他知道得清清楚楚。

    中统二年(1261),刘整在泸州投顺蒙军,全与整同行。宋军追赶,沙全奋战才得脱身,因授管军百户。至元三年(1266),随刘整出兵云顶山,与宋将夏贵兵相遇,全斩杀甚多。五年,命整为都元帅围攻襄樊,全为镇抚。整遣全率军攻仙人山、陈家洞诸寨,一一击破,以功升千户,赐银符。在攻樊城战斗中,击败宋将张贵,攻克樊城,与刘整会师。沙全修正阳城,率军渡过淮河,击败宋将陈安抚。至元十二年,沙全在丞相阿术指挥下,与宋将张世杰、孙虎臣大战于焦山,水陆两军并进,宋军不能敌,弃鼓旗而逃,沙全俘将士三十三人。攻克常州,乘胜夺取沿海诸城。元军进至华亭,沙全禁止其士卒杀掠。华亭开门投降,沙全因功授华亭军民达鲁花赤。

    沙全在华亭任职期间,一些不肯归附的私贩食盐者,聚众数万人劫掠华亭,沙全击破,俘虏六千人,请行省将他们置于淮之芍陂屯田。行省认为,华亭人新附,反复无常,派万户忽都忽等去观察,准备把他们杀尽。沙全劝阻道“:盐贩多半不是本地人,若杀了他们,冤死的就太多了。”他以自己的生命来保证他们不会叛乱,大屠杀的打算就此终止了。为此,赐沙全金符,加武略将军,兼领盐场,原职不变。不久,升华亭为府,任全为达鲁花赤,赐虎符。当时,盗贼群起,最激烈时达到数千人,沙全都将他们招来投诚,境内安宁。改任松江万户府达鲁花赤,从这时才开始专管军政。

    至元二十二年(1285),世祖召见沙全,调任隆兴万户府达鲁花赤。他请求批准恢复他的原名抄儿赤。不久,世祖考虑到松江是濒海重地,再命抄儿赤去镇守,赐三珠虎符。抄儿赤于任上逝世。

    帖木儿不花传

    帖木儿不花,答答里带人。父帖赤于太宗七年(1236)同都元帅塔海绀卜领兵入蜀,由他率蒙古也可明安、和少马赖及炮手诸军,攻下兴元、利州、剑州、成都诸郡,将所降宋将小王太尉之众都归属于他指挥。中统二年(1261),赐他虎符,授西川便宜都元帅。不久进升为行枢密院使,率诸军去平定西川,但未攻下郡邑。至元六年(1264)调任益都等路统军使,死于军中。

    帖木儿不花在中统初年就入宿卫,至元七年(1270)授虎符,代张马哥为淄莱水军万户,率所部赴襄阳,在灌子滩大败宋将范文虎,杀敌四十余人,夺其战舰,追至云胜洲。行省奏报其功,赐白金五十两、衣一袭、鞍辔一副。九年,授益都新军万户。十一年改任益都、淄莱新军万户。

    随丞相伯颜伐宋,在阳逻堡大败宋将夏贵军。大军渡江,帖木儿不花功最多,赐白金五百两。继续随大军攻克鄂州、黄州、蕲州、江州、建康、常州、秀州、杭州诸地,因功加昭武大将军。后又随参知政事阿剌罕平定绍兴、温州、台州及福建诸郡,授台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调任广东宣慰使。

    至元十六年加都元帅。追击守将张世杰于香山岛。世杰殉国,其所部数千人降归元朝。广东诸郡及海岛宋朝残余势力均被平定后,帖木儿不花率宋朝降臣及元军将校之有功者在大安阁拜见世祖。世祖授他为中书左丞,负责江西政务。二十五年,拜为四川等处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兼总理军务,后改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帖木儿不花生卒年代不详。

    撒吉思传

    撒吉思,回鹘人,其国阿大都督多和思的次子。撒吉思随宪宗攻钓鱼山,建议乘势平定江南,宪宗高兴地采纳他的建议。宪宗崩,阿里不哥争皇位,诸王多依附于阿里不哥。撒吉思火速去见太祖的侄孙塔察儿,竭力劝他推戴世祖即位,塔察儿同意了。世祖即位后,闻知撒吉思劝塔察儿拥护他做皇帝,便授撒吉思为北京宣抚,赐宫女瓮吉剌氏及金帛、章服。撒吉思到任后,锄奸邪,抑豪强,使辽东安宁无事。高丽有不肯臣服中国元朝的意向,世祖遣使查处,高丽国王委罪于其臣洪察忽,并把他押送往京师大都。经过辽东时,撒吉思访知洪察忽是因为向国王直言进谏,触怒了国王,便立即向朝廷奏明事情真象。世祖命将洪察忽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