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摸鱼——南匈奴的汉化

公元3世纪末,一个草原民族突然出现在东欧大陆之上,他们东征西讨,从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这个草原游牧民族在欧洲文献里被称为Hun,中文译“匈人”或者“匈奴人”。

匈人在西方史书第一次出现是伴随着阿兰国的灭亡这一历史事件而产生的。阿兰,又称奄蔡、阖苏,为古代中亚印欧语系游牧民族,根据《史记•大宛列传》中的记载,西汉时,奄蔡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锡尔河以北的康居西北、里海北部游牧。而范晔的《后汉书•西域传》中也有所记载,《魏略•西戎传》中称“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皆与康居同俗。”

东汉时,北匈奴西迁,而奄蔡也随之逐渐西迁,在伏尔加河与顿河之间,在公元350年时,阿兰国在东欧大陆上已经堪称强国了,然而当其倾全国之兵与匈人军战于顿河之畔时,却是惨败,阿兰王被杀,阿兰国灭,阿兰余部最终臣服于匈人,一时间当时的罗马帝国为之而震动。灭亡阿兰国后,匈人在顿河流域附近逗留了几年,然后继续向西。

马背上的匈人对日耳曼人和东罗马帝国不断征伐,而在他们的骚扰之下,日耳曼人不得不南迁,并成为了此后西罗马帝国覆灭的直接因素。不过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9月4日灭亡之前,其实就已经在匈人帝国的频繁征讨下,面临崩溃了。4世纪时,在被称之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的率领下,匈人帝国强极一时,他们频频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史载,阿提拉曾经两次率领大军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还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虽然最终在沙隆之战被遏止了向西进军的脚步,但此后,他却转而攻向意大利半岛,并于公元452年攻陷了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拉文纳,逐走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从而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虽然阿提拉被欧洲人视作是残暴、死神、掠夺者的象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匈人帝国的疆土盛极一时,其领土包括了如今德国大部分、中欧、巴尔干和乌克兰等处,所谓“东起自咸海,西部和西南部和西罗马帝国接壤,东南方与东罗马帝国相邻,而自多瑙河河谷到波罗的海海滨,皆为匈人帝国所有”。也就是说,阿提拉控制着中亚大草原到相当于如今的弗兰德尔这一大片土地,而在这一广大区域内的国家、部落,无论是国王还是酋长,皆是平时向阿提拉称臣纳贡,而战时则需出兵参战。不过当阿提拉在公元453年暴毙之后,在帝国内部围绕着领导权与继承权的激烈斗争下,这个庞大的帝国开始解体,十六年后,曾经让欧洲颤抖不已的匈人帝国土崩瓦解,彻底灭亡。

尽管很多人认为匈人帝国也许就是当初西迁的匈奴人,但从史料中的记载来看,关于北匈奴在被东汉大军击败之后西迁,其后是否成了入侵欧洲的匈人,目前尚无定论。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时,汉军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之后,北单于率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活动在伊犁河流域。关于康居,按照史料中记载,这个古西域国地处大宛西北,大月氏(即月氏)之北,乌孙以西,奄蔡之东,丁令、坚昆以南,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王都卑阗城,北部多游牧,南部则以农耕为主,故而自锡尔河下游,至吉尔吉斯平原,乃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带。而也由于南部为农耕之地,故而城廓较多,有五小王分治。康居也和一般草原游牧民一样,随季节的变化而迁移牧地,冬季南下栖息于锡尔河一带“乐越匿地”,夏季北上至“蕃内”,两地相距数千里。

其实张骞通西域以前,汉朝已传闻遥远的西方有康居人,因为司马相如告巴蜀民的檄文和董仲舒的对策中都曾言及康居。张骞从西域而归后称康居虽然部众不少,但仍然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事实上,康居的确乃是强国,史载,汉初时,康居有控弦之士八九万,及武帝年间,人口已达六十万,胜兵十二万。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出兵伐大宛时,康居曾有意援助大宛,未逞。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始,匈奴内乱,五单于纷争。至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与其弟呼韩邪单于对立。呼韩邪南迁归汉,郅支则率部众向西北迁徙,先设王庭于坚昆(柯尔克孜草原),后应康居王之请,西南移至康居领域内,在都赖水(怛逻斯河)上兴建了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斯),扩张势力。

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迎匈奴郅支单于居康居东部合力对抗乌孙。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率兵西越葱岭进击郅支,杀郅支单于于郅支城,从而稳定了西域形势。但自此之后,康居与汉愈发不和。东汉时,康居强盛,曾威胁其南邻大月氏,但随着贵霜统一大月氏,国势转盛,故而康居则渐趋衰败。康居国一直以来对汉的态度来看,北单于率残部西逃康居之地,的确是个理想的选择。耐人寻味的是,康居在晋武帝泰始中(公元265-274年),曾遣使献善马,此后曾经役属于嚈哒,也就是所谓的白匈奴。至三世纪时,康居人似仍游牧于锡尔河中游,其后益弱,势力远不如两汉时代,前秦还和康居有过来往,但其后便是如同楼兰一样神秘消失。

按照史料中的记载,北单于率残部西逃,在伊犁河流域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而在他率部西窜之后,他的弟弟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为北匈奴单于。其后,於除鞬率右温禺鞬王、骨都侯以下的八部两万众(一作数千人)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湖)安定下来,并派使者前往洛阳,请求归顺东汉。于是大将军窦宪上书朝廷,请立於除鞑为北匈奴单于,朝廷从之。永元四年(公元92年)正月,汉廷遣耿夔即授玺绶,赐玉剑四具,羽盖一驷,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如南单于故事。然而就在於除鞬方欲辅归北庭之时,窦宪失势被诛,耿夔受到牵连被罢免官职、削夺爵位。次年,於除鞬率部自畔还北,汉和帝遣将兵长史王辅率千余骑与任尚共追,诱将还斩之,破灭其众。自此北匈奴彻底败亡。

而史料中关于北匈奴此后的记载,是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汉朝再度放弃西域后,十二年后,元初六年(公元119年),汉敦煌太守曹宗以索班屯驻伊吾,车师前王和鄯善王复降汉,然而次年,永宁元年(公元120年),车师后王引北匈奴攻杀索班,击走前王。于是北匈奴在西域复起,此后,匈奴人多次与车师合兵共犯边地,以至于河西大被其害。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四月,汉朝委班勇出任西域长史,率兵五百出塞,屯柳中。次年,班勇至楼兰,鄯善、龟兹、温宿相继附汉,班勇进而发诸国步骑兵万余攻车师前王庭,大败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七月,班勇率敦煌、张掖、酒泉六千余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进击车师后国国王军就,破车师后部,斩首俘获八千多人,马畜五万多头,斩其王军就、匈奴持节使者,传首京师。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十一月,班勇又发西域诸国兵大破匈奴呼衍王,降其众二万余,杀单于从兄,单于亲率万余骑来攻车师后部,抵金且谷,班勇遣其将假司马曹俊率军迎战,单于率军后撤,曹俊追击,并斩杀其贵人骨都侯。此后,呼衍王部迁到枯梧河畔。

阳嘉三年(公元134年)夏,车师后部司马率加特奴等千五百人,掩击北匈奴於阊吾陆谷,坏其庐落,斩数百级,获单于母、季母及妇女数百人,牛羊十余万头,车千余两,兵器什物甚众。次年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进攻车师后部。顺帝以车师六国(车师前部、车师后部、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地近北匈奴,为西域国屏障,乃令敦煌太守征发西域诸国兵,及玉门关候、伊吾司马,共六千三百骑往救车师,掩击北虏於勒山,汉军不利。当年秋,呼衍王又率兵二千攻破车师后部,破之。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本郡兵马三千出伊吾大破北匈奴,斩呼衍王。此后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北匈奴新的呼衍王率三千余骑寇伊吾,伊吾司马毛恺遣吏兵五百人于蒲类海东与呼衍王战,全军覆灭,呼衍王遂攻伊吾屯城。同年夏,汉廷遣敦煌太守司马达率敦煌、酒泉、张掖属国吏士四千余人前往救之,出塞至蒲类海,呼衍王闻而引去,汉军无功而还。此后,北匈奴继续西迁,自此之后,匈奴人的活动情况因为缺乏史料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而当北匈奴远去之后,依附汉朝的南匈奴却是开始内部纷争不断,当初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之地,其借着汉朝的军力多次大败北匈奴。和帝年间,南匈奴与窦先所率汉军合兵击破北匈奴后,趁机接纳大量降众,势力大增,但也因此而导致部族成分复杂,故而单于难以驾驭控制部众,为了防止南匈奴趁机做大,汉朝又利用各种方式分化其部,从而造成内部不稳,时有叛乱。史载,自北匈奴西走之后,南匈奴多次入寇,杀官吏,还与鲜卑多次袭掠遍地,而这期间,更有多位南单于被部属所杀。而最早被杀的单于,那是安国单于。

安国单于是为南匈奴醢落尸逐鞮单于之子、休兰尸逐侯鞮单于的弟弟,单于屯屠何死后由他继位,时年为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然而安国单于继位后,因与左贤王师子失和,故而匈奴内乱再起,不久安国即被杀。安国单于死后,师子自立为单于,然而其为单于之后,新降的北匈奴部众却对单于师子不服,于是永元六年(公元94年),匈奴十五部二十几万人皆叛变,胁迫前南匈奴单于屯屠何之子奥鞬日逐王逢侯为单于。自此匈奴再次分裂,东汉派遣大军以及乌桓、鲜卑兵共四万人大败逢侯,逢侯遂率众出塞,汉军追赶不及。

史载,成为北匈奴单于的逢侯在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趁汉帝国再度放弃西域后的机会,控制西域,对各国进压榨勒索,并胁迫诸国共同骚扰汉之边地十余年,此后在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因为被鲜卑击败,故而逢侯率百余人至朔方郡,请降于汉,汉廷为了防止他再次反叛,将至徙居到远离边塞的豫州颍川郡居住。

事实上,逢侯之所以在北地不能生存,主要就是因为鲜卑势大,自从章帝年间,鲜卑联合乌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国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势弱之后,鲜卑便逐渐强大起来,而后,汉与南匈奴合兵大破北匈奴,使北匈奴被迫西迁后,鲜卑更是趁势占据蒙古草原,吞并匈奴余种十余万落,自此,鲜卑大盛。和帝年间,塞外鲜卑逐渐向辽东、辽西、代郡、上谷四郡内迁居,并与原居其地的乌桓杂居,以便与汉朝进行互市。不过虽然汉廷在乌桓校尉治所宁城筑有南北部质馆,允许鲜卑人在此与汉互市,但自此之后,鲜卑与汉、乌桓、匈奴之间,时有冲突发生。

由于当时,汉朝的政策是依恃乌桓,联合匈奴,共同攻击鲜卑,加之鲜卑内部不统一,故而经常出现“此和彼战”的情况。汉安帝永初年间,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赐燕荔阳王印缓,令至宁城通互市,“因筑南北两部质馆,鲜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质”。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时,辽西鲜卑大人乌伦、其至鞬率众至度辽将军邓遵处归附,汉封乌伦为率众王,其至鞬为率义侯。未几,其至鞬复叛,不断扰边,于是双方又展开连续十余年的征战。也就在这个时候,鲜卑部落的一代著名统领檀石槐登上了历史舞台。

史载,檀石槐的父亲投鹿侯,起初在匈奴从军三年,而就在此时,他的妻子在家中生了孩子。投鹿侯回来后,感到奇怪,想杀掉孩子。其妻说她曾经在大白天走路,听到雷响,就抬头朝天上看,刚好有冰雹掉进嘴里,她就吞了下去,接着就怀了孕,十个月后,便是生下孩子,并称这个孩子是上天赐予的,其必定有过人的地方,不如暂且抚养他长大。投鹿侯不听,将之弃于野外,后为外祖母家收养。因其少时有勇有谋,长大后,“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故而被推举为部落大人。

东汉桓帝时(公元146—167年),檀石槐建庭于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北三百里之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歠仇水(今东洋河),兵强马壮,才智过人,东西部大人皆归附。曾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南扰汉边,尽有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

在统一鲜卑各部后,其分地为东、中、西三部约六十邑,各置大人为首领,归其统辖。史载,各大人“割地统御,各有分界”,皆统属于檀石愧,拥兵十万,较匈奴尤盛。正如蔡邕在上疏中所云那样:“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生,兵利马疾,过于匈奴。”事实上,鲜卑在当时的确威胁很大,东汉桓帝永寿、延熹年间,鲜卑连年侵扰东汉边地,自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檀石槐率军入寇云中郡始,延熹元年(158年)后,更是对联合南匈奴、乌桓多次分道入扰东汉缘边九郡,继而又与上郡沈氐、安定先零羌共攻武威、张掖等处。延熹九年(166年),又招结南匈奴、乌桓、东羌、氏等分骑数万入缘边九郡杀掠居民,汉桓帝忧患,欲封檀石槐为王,并试图与之和亲,并拒受封王号及和亲之议。灵帝后,更是连年扰掠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杀略不可胜数”。

熹平六年(177年),鲜卑再扰三边,汉军出兵三万,分三道出击,以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郡、雁门郡出塞,汉军深入鲜卑境内两千余里,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大人率众分头迎战,结果汉军惨败,辎重全都丧失,汉兵死者十之七八。

光和四年(181年),檀石槐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其子和连继位,然而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不平,人众叛者居半。灵帝末年,和连在钞略北地郡时被人射死。其子骞曼年小,兄子蒲头代立。后蹇曼长大,与蒲头争国,部众离散。蒲头死,弟步度根立,是时代郡以西的鲜卑都已叛离,代郡以东的中东部鲜卑也分裂为三个势力集团,其大人一为步度根,其部众分布在并州的太原、雁门等地;二为轲比能,其部众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三为东部鲜卑素利、弥加、阙机,部众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

鲜卑的分裂和内乱使得南匈奴和大汉帝国都松了一口气,然而此时,东汉王朝和南匈奴也已是四分五裂了。其实自从汉安帝年间,大汉帝国、鲜卑、匈奴三者之间的恩怨便是已经纠缠不休了。史载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三月,京师洛阳一带大饥,并州、凉州也出现大饥荒,以致人相食。也就在这一年夏天,渔阳乌桓与右北平胡千余人寇掠代郡、上谷、涿郡等地。此年秋天,雁门乌桓率众王无何、鲜卑大人丘伦以及南匈奴骨都侯等合兵七千骑又寇掠五原郡,与五原太守战于九原高渠谷,汉兵大败,郡长吏被杀。汉廷以车骑将军何熙、度辽将军梁慬率军进讨。乌桓、鲜卑军大败。无何请求投降,鲜卑人逃出塞外。此后,乌桓又稍亲附汉朝,汉朝廷复拜其大人戎朱廆为亲汉都尉。

同年,汉人韩琮随南匈奴单于入朝。既还,韩琮探知关东水灾,百姓饥饿而死,就挑唆单于进攻汉朝。南单于听信其言,遂起兵反汉,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同年冬季,安帝以大司农何熙为车骑将军,副中郎将庞雄,率五营及边郡兵二万余,又诏令辽东太守耿夔率鲜卑及诸郡兵共击南匈奴。自从窦宪失势被诛,耿夔受到牵连,被罢免官职、削夺爵位,但不久便被起用,先任长水校尉,又拜为五原太守,其后升任辽东太守。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春天,高句丽王高宫领兵侵入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沈阳)六县,耿夔率军大破其等。九月,貊人侵犯辽东郡地界,耿夔率军追击,杀死貊人头领。同月,耿夔又率军讨伐高句丽,破其军。此番出征南匈奴,车骑将军农何熙在以耿夔为先锋,并以司马耿溥、刘祉率领两千兵和耿夔一道进军。

这时的南匈奴单于乃为万氏尸逐侯鞮单于栾提檀,其乃为南匈奴湖斜尸逐侯鞮单于之子,单于师子死后由他继位,时年为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8年)。听闻汉军前来后,万氏尸逐侯鞮单于大惊,因为至永初四年(公元110年)正月,其所率的南匈奴大军已经围困耿种所部汉军已达数月,但仍未能下,其颇是焦急。而后当耿夔与代理度辽将军梁慬,率军在原先属国都尉治所的旧城与南匈奴军接触之后,万氏尸逐侯鞮单于以薁鞬日逐王三千部众前拦击汉军,史载,梁慬、耿夔击斩其别将于属国故城。南单于亲自率军迎战,结果大败,退守虎泽,又派千余骑寇常山、中山。三月,庞雄与梁慬、耿种率步军一万六千人进攻虎泽,几路军连营向前。南单于见汉军诸路并进,自知不敌,遣使乞降。汉朝赦免了南单于,待遇不变。于是南单于归还所抄掠及从羌人处转卖入匈奴的汉族男女共万余人。后因何熙去世,朝廷乃拜梁慬为度辽将军,而使庞雄入朝迁大鸿胪。然而此战之中,耿夔虽然率军斩首千余,并杀南匈奴名王六人,缴获毡帐辎重一千多辆,马畜牲口很多,但其后,因鲜卑反叛,耿夔不能独自进军,故而被贬任为云中太守。直至永初五年(公元111年),才得以接替梁慬担任代理度辽将军。

史载,耿夔“勇而有气”,因其数冒犯使匈奴中郎将郑戬,故而在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坐征下狱,并被免去度辽将军之职。不过此后虽然以减死论,但却被笞二百。耿夔被免职之后,乌桓校尉邓遵为度辽将军。但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遵免,复以耿夔代为度辽将军”,也就在耿夔再度出任度辽将军的这一年八月,鲜卑首领其至鞬寇犯居庸关,九月,云中郡太守成严率军击之,兵败,虽然功曹杨穆“以身捍严”,但二人还是一同战死,于是鲜卑围乌桓校尉徐常于马城。耿夔与幽州刺史庞参征发广阳、渔阳、涿郡三郡甲卒前往救之,鲜卑军解围离去,此后,耿夔与庞参“追虏出塞而还”。

延光元年(公元122年)七月,羌族虔人部落与上郡的胡人皆反,攻谷罗城,耿夔率军讨破之。然而在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时,因鲜卑屡次寇边,故而耿夔与南匈奴温禺犊王呼尤徽率“新降者”连年出塞征讨并击之,而大军返回后,则又使之屯列冲要,也就是驻守到各边地要塞,故而“新降者”皆因耿夔征发频繁且很辛苦,而怨恨不已,这种情况下,其大人阿族等遂反。由此,耿夔被免官,最终这位当年平定北匈奴的一代名将死于家中。同年,南匈奴的万氏尸逐侯鞮单于死。

万氏尸逐侯鞮单于死后,其弟栾提拔继位,是为乌稽侯尸逐鞮单于,乌稽侯尸逐鞮单于在位仅四年,而其在位的这四年间,因为鲜卑势大,而不得不选择依附于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8年)在位仅四年的乌稽侯尸逐鞮单于死,其弟栾提休利为匈奴,是为去特若尸逐就单于。

去特若尸逐就单于在位期间,南匈奴出现了一次大规模内乱,史载,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人叛汉,率三千余名骑兵攻略西河郡,又招引南匈奴右贤王,合兵七八千骑围攻美稷,杀朔方郡、代郡长史。度辽将军马续与护匈奴中郎将梁并、乌桓校尉王元等人征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鲜卑、羌胡等共二万余人,进兵击破南匈奴。吾斯等人退走,进扰他处。而右贤王抑鞮因度辽将军马续奉命招降匈奴反者,于是率一万三千余人降汉。

这一年五月,因左部句龙王吾斯等人叛汉,故而顺帝使人责备南匈奴去特若尸逐就单于栾提休利,并命其招降反者。休利未参与反叛,于是脱帽避帐,向匈奴中郎将梁并谢罪。时梁并因病免职,继任者五原太守、护匈奴中郎将陈龟以南单于不能制下为由,屡次严词逼迫。南单于休利被逼无奈,与其弟左贤王等自杀,其为南匈奴单于不过十三年。

史载,汉代设置匈奴中郎将或使匈奴中郎将,拥节,秩比二千石,主护南单于,故后世又称护匈奴中郎将,而且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其地位当在度辽将军、乌桓校尉之上,行督率之责。其部属还有从事和掾若干人。而陈龟本是上党郡泫氏人,其家世边将,便习弓马,颇有志气。汉顺帝永建年间举孝廉,迁五原郡太守。永和五年,拜使匈奴中郎将,此番,南匈奴内部出现了混乱局面。陈龟认为,元所以形成这种混乱局面,是由于南匈奴单于无方御下,引起内部不满。因而,他指责单于的无能,在未征得汉廷同意的情况下,就逼迫南匈奴单于自杀,以平定内乱。然而很显然,陈龟的此举却是贸然的,也就自然引起了皇帝及朝中众臣的不满。于是,陈龟因逼死休利事,被免官下狱。

事实上,去特若尸逐就单于栾提休利之死,反而使得情况变得一度失控,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秋,左部句龙王吾斯以单于休利已死,遂改立句龙王车纽为南匈奴单于,并联合乌桓、羌、戎等族数万人,再次攻略汉地。不久,攻破京兆虎牙营,杀上郡都尉等人,随之攻略并、凉、幽、冀四州。十月,顺帝以南匈奴势盛,命徙西河等郡 郡治以避之,西河郡治由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徙至离石(今属山西)、上郡郡治由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徙至夏阳(今陕西韩城南)、朔方郡治由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北)徙至五原。此后又在当年冬天,遣匈奴中郎将张耽率幽州、乌桓诸郡营兵讨伐南匈奴。双方战于马邑,汉军大胜,斩首三千级,俘获大批人口及兵器,牛羊等无数。车纽等人降汉,吾斯退走,率其部下与乌桓联合,继续抄掠它处。

南匈奴的内乱平定之后,南匈奴却出现了单于空位的现象,直到三年之后的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六月,才由汉顺帝册封栾提兜楼储为呼兰若尸逐就单于。史载兜楼储原为匈奴守义王,久在京洛阳,策立之日,顺帝赐以青盖驾驷、鼓车、安车、驸马骑、玉具刀剑等物,又赐彩布二千匹。之后命行中郎持节送兜楼储归南匈奴王庭。当年冬十一月,使匈奴中郎将马寔招募勇士将屡次叛汉的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刺杀,传首京师。次年四月,马寔率军击破吾斯余党,斩首一千二百级。于是,乌桓、胡羌等七十余万口皆降汉,而匈奴也得以安定。四年之后,呼兰若尸逐就单于死,居车儿继位,是为伊陵尸逐就单于。

然而伊陵尸逐就单于栾提居车儿在位时,因鲜卑屡次南侵,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认为伊陵尸逐就单于不能统理国事,上书请求将之废黜,汉桓帝不但没有同意,然而下诏曰:“《春秋》大居正,居车儿一心向化,何罪而黜!其遣还庭。”

事实上,张奂之所以会上疏请废伊陵尸逐就单于,是因为居车儿在位时,匈奴的情况的确很糟糕。永寿元年时,(公元155年)年,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所谓安定属国都尉,乃是汉代管理内附匈奴人之职。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下令将降附的匈奴族安置在沿边的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各依本族之风俗而归属于汉,故统称五属国,由汉廷分别派将军治理,称属国都尉。最初,北地属国都尉即设在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北境之红城水古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将北地郡西部析出另置安定郡,又在属国都尉驻地置三水县隶安定郡,从此改称安定属国都尉,并延续至东汉。

张奂到职不久,南匈奴左薁鞬台耆与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起兵反汉,并入寇单于庭所在的美稷,混乱之中,东羌也出兵响应,攻打张奂。时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多人,听到消息后,其当即勒兵而出,敌众我寡,故而一些军吏以为力不敌众,故而叩头争止之,张奂不听,便率兵进屯长城,并收集兵士,而后遣将王卫招诱东羌,此时,诸豪相继率众降张奂,与汉兵共击薁鞬等所率南匈奴叛军,连战破之。且渠伯德十分惶恐,遂率其众降于汉军,于是郡界以宁。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张奂任使匈奴中郎将,驻南单于庭美稷,时休屠各及朔方乌桓并同反叛,甚至烧度辽将军门,后又引屯赤坑,张奂率领的汉军,烟火相望。一时间,兵众大恐,各欲逃去,但此时张奂却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于是军士稍安,此后,张奂暗中引诱乌桓,与其讲和,然后使乌桓等军袭杀休屠渠帅,又袭破其众,于是皆降汉。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张奂以南匈奴单于居车儿不能统理国事,请改立南匈奴左谷蠡王为单于。但皇帝不许,仍以居车儿为南单于。当年冬十二月,鲜卑寇边,张奂率南匈奴单于等军出塞进讨,大破鲜卑,斩首数百级。

此后,张奂为度辽将军,数年间幽、并二州,清静无事,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其入朝为大司农,鲜卑人得悉,便勾结南匈奴、乌桓等数道入塞,五六千骑,或三四千骑,寇掠缘边九郡,杀掠百姓。同年秋,鲜卑又率八九千骑入塞,并联结东羌、上郡沈氐、安定先零诸种,共寇武威、张掖,一时间边地大被其毒。这种情况下,朝廷以为忧,遂复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并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匈奴、乌桓闻张奂至,相率还降,张奂诛其首恶,而余皆慰纳之,于是匈奴、乌桓平定,唯鲜卑出塞退走。

建宁五年(公元172年),伊陵尸逐就单于死,其子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继位,而此时,鲜卑势大,于是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八月,灵帝以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郡、雁门郡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檀石槐,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率军从臧旻自雁门出征,结果汉军出塞二千余里,鲜卑首领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大人率众分头迎战,大败汉军。夏育等军辎重尽失,战士死者十之七八,三人各率数十骑逃回,皆以败军之罪免为庶人。此后,鲜卑兵势更盛,连年犯汉边境。

就在这次兵败之后的第二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其子呼征单于继位,但仅一年之后的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七月,呼征单于便因为与护匈奴中郎将张修不和,被张修所杀。史载张修杀呼征单于后,另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后以擅杀之罪,下狱死。

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南匈奴发生内讧,国人有十万人反叛,攻杀羌渠,其子左贤王於夫罗即位。国人担心会遭报复,遂不认可於夫罗为新单于,而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然而次年,须卜骨都侯便死,故而南庭再次虚位,由老王主持国事。而不被承认的於夫罗则率众赴汉申诉苦情,但很显然,此时的他注定了会是一无所获,因为这个时候的大汉帝国正陷入在异常的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