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史之乱

如果皇帝勤政、宰相用事、朝政清明,倒也能够压制边军可能的叛乱,可偏偏天宝年间,李隆基怠政,李杨用事,更是直接使得本就存在的隐患发酵了。开元末年时,天下承平日久,在盛世之下,大唐国家富庶,地方无事,边地捷报频传,于是李隆基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生活奢华,减少过问政事,而官场则是愈加腐败,朝廷内外一片靡靡之风,而宫内斗争又是一片血腥。

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李隆基因听信所宠武惠妃谗言,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旋又将之赐死,同时改立忠王李玙(肃宗李亨)为太子,而颇为有趣的是,作为这场皇室悲剧始作俑者的武惠妃,却在构陷太子、鄂王、光王,并导致三人被赐死后,因“数次见到其鬼魂作祟”故而惊吓成疾,于同年死去。

武惠妃生前颇为玄宗皇帝所宠爱,以至于其死后,后宫虽多美人,竟是没有一人能使郁郁寡欢的李隆基开颜,这个时候,有人进颜,称皇帝第十四子寿王妃杨氏“姿质天挺,宜充掖廷”,李隆基见后,果然以为美貌不凡,堪称绝世无双。

杨氏出自为弘农杨氏,其本是前隋上柱国、吏部尚书杨汪之后,她的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后因丧父,故为曾任河南府士曹参军的叔父杨玄璬收养长大,杨氏自幼天生丽质,而且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开元二十三年(735)七月,李隆基第二十一女咸宜公主下嫁卫尉卿杨洄,杨氏受邀参加婚礼,与公主同为武惠妃所生的寿王李瑁对其一见钟情,于是当年十二月,受封为寿王妃。

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的那样:“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李隆基在一眼看中杨氏之后,便将之召入后宫,但人言可畏,于是李隆基做出了一个过渡之法,也就是《新唐书》记载的那样,在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以为李隆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寿王娶韦昭训之女武氏为妃后,杨太真还俗受册封为贵妃,时杨氏二十六岁,而李隆基已是六十岁了。自杨氏入宫以来,备受宠幸。史载,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二人,因献给贵妃的贡品精美,竟得以仕途更进一步,于是,京内境外大小官吏竞相仿效,史载“妃欲得生荔支(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诗人杜牧在他的《过华清宫绝句》曾对此有过描写:“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正如民间歌之曰“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那样,因为贵妃的受宠,杨氏一门也因此获得“恩露”,其父杨玄琰累次追赠为太尉、齐国公,母亲受封凉国夫人。抚养她长大的叔父杨玄珪更是被提拔为光禄卿,其堂兄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居然因贵妃而飞黄腾达,李隆基赐名国忠,甚至一度位居宰相兼文部尚书之位,并身兼四十余职。而杨国忠之子杨昢、杨暄,贵妃弟弟杨鉴,皆娶公主、郡主为妻,史载“杨氏一门尚两公主、两郡主”,此外,贵妃父祖立私庙,李隆基更是御制家庙碑文并书。杨玉环的三个姐姐也均赐府邸于京师,宠贵赫然,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则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册封为秦国夫人,三夫人都生得貌美色绝,尤其是虢国夫人,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乃为事实之写照。于是“上呼之为姨,出入宫掖,并承恩泽,势倾天下”。

史载,三夫人凡是有所要求,各级官吏立刻承办所谓“奉请托,奔走期会过诏敕。四方献饷结纳,门若市然”,某年,李隆基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

而李隆基本人显然很享受这种奢靡的生活,史载李隆基好诗歌,精音律,多御制曲,又有“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之说,而关于这一点,在《新唐书•礼乐志》更有明确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也因此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而戏曲演员则称为梨园弟子。

生活的奢靡,随之而来的是政治上的腐败。天宝初年,李林甫为相,此人为人阴险,有“口蜜腹剑”之称,凭着李隆基的信任,竟专权用事达十六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以致言路壅蔽、谄媚当道、忠贞去国、贪饕升天、社鼠残害、民不堪命。譬如为了掌握大权,他曾训斥诸谏官道:“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何须多言!”史载,有补阙杜琎上书言事,次日即被降为下邽令,于是自此以后,没有人敢再有谏争之言了。

此外,他对才能功业在他之上而受到李隆基宠信、威胁到他相位的官员,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以文才仕进的。如李隆基曾于勤政楼垂帘观看乐舞,兵部侍郎卢绚以为李隆基已经离去,便扬鞭策马从楼下缓缓而过,因其风度翩翩,李隆基赞美不已,于是李林甫担心此人会被李隆基重用,于是将卢绚调任为华州刺史,不久他又奏陈李隆基,称其患病不能理事,将他贬为太子员外詹事。李隆基又欲重用绛州刺史严挺之,李林甫竟欺骗李隆基说严挺之年老多病,宜授其散职,便于他养病。于是,严挺之又被送到洛阳养病去了。

此外,李隆基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只要精通一艺,便可到长安备选。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竟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他建议让郡县长官先对士子加以甄选,将其中优秀者送到京师,在御史中丞的监督下,由尚书省复试,将名实相符者推荐给皇帝。最终,送到京师的士子被考以诗、赋、论,于是“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

当初唐太宗、高宗、武后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北部一带,河北北部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帝国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天宝十年(751),李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单于副大都护,鉴于开元年间张嘉贞、王晙、张说等文臣以边将入相的先例,故而欲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以巩固自己的相权,李林甫便请辞兼任的朔方节度使之职,继而举荐安思顺继任,并奏道:“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李隆基采纳了他的建议。很显然,他出于一己之私,为了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皇帝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的做法为帝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所谓“诸道节度使尽用胡人,精兵咸戍北边,天下之势偏重,卒使天下倾覆”。

不过李林甫虽然专权乱政,但在位期间,政局尚稳。可当他于天宝十一年(752)死后,情况便不同了,李隆基一方面以擅权弄法的杨国忠出任右相,另一方面则使用胡人为边将,以图左右平衡。可杨国忠本是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得以仕途高进的,此人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而皇帝重用蕃将,虽然使得高仙芝、哥舒翰等蕃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也使得安禄山等心怀叵测之徒得以长期控制河北,为日后帝国的大乱埋下了隐患。

由于杨国忠的专权乱政比李林甫更甚,此人只重用亲信,大肆排斥异己,天宝十二年(753)时,关中大饥,因京兆尹李岘不甚顺从,杨国忠竟然以灾气归罪于李岘,贬李岘为长沙太守。后来霖雨成灾,李隆基过问灾情时,杨国忠又掩盖灾情真相,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竟然信以为真,以后,扶风太守房琯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以御史前去审之,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以至于到了后来,面对大权在握的杨国忠,甚至就连李隆基信赖的高力士也不敢声言。

最为可怕的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为了和杨国忠在李隆基面前争宠,竟互相诋毁。李隆基对此摇摆不定,认为主要政事交付宰相,边防事务交付诸将,无可忧虑,只是他想不到的正是自己的摇摆不定,导致了安禄山的最终反叛。

安禄山,本姓康,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人,母阿史德氏,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信仰祆教。史载安禄山少孤,因母改嫁突厥番官安延偃,遂改姓安姓,改名禄山。此人通晓六国语言,初为互市马牙郎,后被节帅张守珪养为假子,后渐升至千卢将军。开元二十八年(740)禄山为平卢兵马使,以贿赂交结唐廷派往河北的御史,博得李隆基的称许与宠信。开元二十九年,官至营州都督,至天宝元年(742)时,又升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又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天宝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此后又受封为东平郡王。

此人之所以能够得势,除了熟悉河北军情,能够对不时进扰河北的奚族和契丹进行镇压,以至于被李隆基倚为“安边长城”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谄媚逢迎,因而能够得到李隆基、杨贵妃等人的宠信和支持。据载,安禄山十分肥胖,重三百多斤,某次,皇帝问他为何体肥,其答曰:“唯赤心耳!”还曾经在玄宗面前做胡旋舞,竟然能“疾如风焉”,于是皇帝十分宠信他。

因天宝年间,李隆基对边军管制逐渐松动,而安禄山在各边军中势力最强大,他身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大军,自然遂有轻朝廷之心了。

安禄山平生很是惧怕李林甫,根据记载,安禄山初见李林甫时,仗着皇帝宠信,神色倨傲,李林甫遂当着他的面以事召王93470.png。王93472.png与安禄山俱为御史大夫,可他虽然权势仅次于李林甫,但却在这位“口蜜腹剑”的李相公面前卑辞趋拜,态度恭谨。从此之后,安禄山便被李林甫的威严所慑服,态度也逐渐恭谨。李林甫每次与安禄山交谈,都能猜透他的心思并抢先说出,这让安禄山惊惧不已,于是平时飞扬跋扈、对朝中公卿多有侮慢的安禄山却唯独忌惮李林甫,以至于“每见,虽盛冬,常汗沾衣”。安禄山返回范阳后,每次刘骆谷从长安回来后,他必会问:“醴陵分说了些什么?” 得美言则喜,但如果但李林甫说“告诉安大夫,让他须好检校”,则安禄山便会拍着床榻,忧愁惧怕地道:“噫嘻,我死定了!”

尽管安禄山对大权在握的李林甫很是惧怕,而对同样被李隆基所信赖的杨国忠则根本瞧不起,李林甫死后,安禄山也就在朝中失去了忌惮的对象,不过此人感念李隆基恩德,本想等衰老的李隆基归天之后再行叛乱,然而杨国忠为相后,因不能制服安禄山,便常向李隆基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想借李隆基之手除掉安禄山。可李隆基认为这是将相不和,不予理睬。于是杨国忠又奏请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以便牵制安禄山。天宝十三载(754)春,李隆基召安禄山入朝,试其有无谋反之心。可安禄山因为由于事先得到杨贵妃的通风报信,故而向李隆基诉说自己的一片“赤心”,从而赢得了李隆基的信任,最初李隆基是打算让安禄山加同平章事,以为相,并令太常卿张垍草拟诏敕,可杨国忠知此事后,却又立即劝阻道:“安禄山虽有军功,但他目不识丁,怎能当宰相。如果发下制书,恐怕四夷皆轻视朝廷。”李隆基只好作罢,任安禄山为左仆射。

至此杨、安两人关系交恶,加上安禄山考虑到自己之前又得罪太子李亨,于是精选豢养同罗、奚、契丹降人八千为义子,称“曳落河”,皆骁勇善战;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胡商至各处经商致财。天宝十四年,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从而完成了叛乱的准备。

李林甫在位时尚可稳住朝政,杨国忠不但没有李林甫的才干,反而纵容贪污腐败,局面遂不可收拾,当时官吏贪渎,政治腐败,民怨沸腾,这种情况下,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联以罗、奚、契丹、室韦、突厥各族,以约十五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在蓟城南郊誓师,借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为名,于范阳起兵,其后与平卢节度使史思明,挟三镇兵力,直指东都洛阳。

叛乱之初,太原驿站得报,疾驰赶到骊山,当时在骊山华清池的李隆基还不相信安禄山会叛变,此后尽管叛变的消息不断传来,李隆基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人传来消息,李隆基才如梦初醒。在犹豫之后,下诏以入京朝见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赴洛阳募兵迎战,同时又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命皇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率飞骑、93498.png骑及朔方、河西、陇右等兵,又出禁中钱招募了关辅新兵,计五万人,率军东征。十二月一日,高仙芝从长安出发,李隆基亲自在勤政楼为荣王、高仙芝举行宴会,又到望春亭为他们送行,并命边令诚为监军,进屯陕郡。

面对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所发起的行夺取皇位之实的兵变,承平日久的帝国竟然无法应对,以至于“民不知战,河北州县,望风瓦解”,太守、县令或逃或降之后,河北诸地很快便沦陷,此后,安禄山大军进逼洛阳。

当初李隆基以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虽得兵六万人,但多富家子弟,更由于承平日久,民不知战,而六军宿卫多市井劣徒,不能受甲,十二月,安禄山率众从灵昌渡过黄河,史载“禄山精兵,天下莫及”,故而虽然封常清善于用兵,但依然三战皆败,十二月十二,安禄山攻入洛邑。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降,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封常清率残部退守陕郡时,陕郡太守窦廷芝已逃往河东,城中吏民皆已逃散,可谓局势已然不堪。

李隆基听说封常清兵败后大怒,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在高仙芝军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助自己。由于和叛军交过手,故而封常清向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况且潼关无兵,如果叛军攻破潼关,那么长安就危险了,关陕之地就无法防守,不如引兵前往潼关与叛军对抗。”

高仙芝听了封常清的建议之后,率军退往潼关,同时打开太原仓,把库中的缯布全部分赐给将士,并放火焚烧了仓库,率兵向潼关方面撤退,中途唐军被叛军追及,官军一触即溃,“甲仗资粮委于道,弥数百里”。不过虽然如此,唐军还是得以成功退守潼关。此后,高仙芝马上整顿部伍,以据险抗击,安禄山麾下之崔乾祐面对潼关天险,一时不能攻下,只好退居陕郡。

崔乾佑率兵屯于陕郡之后,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等郡都降于安禄山,而皇帝下诏所征的朔方、河西、陇右诸道兵,尚未抵达长安,一时间,关中震动。幸好安禄山滞留洛阳准备称帝,没有全力进攻,加之高仙芝、封常清及时退守潼关,做好拒守准备,遏制了叛军攻势,关中军民慌恐之情才得以稍安。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却在此时降临了,当初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李隆基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李隆基听信了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于十二月十八日遣边令诚赴军中,逮捕高仙芝与封常清。边令诚到了潼关,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

史载:封常清临刑前说:“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然后便把自己草写的遗表交给边令诚,请他呈送李隆基,表曰:“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铤。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遂从容就死。封常清被斩后尸体陈放在一张草席之上,此后高仙芝回帐之后,边令诚又以陌刀百人自从,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听后立刻下厅,边令诚遂宣示敕书。高仙芝说:“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对边令诚说:“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又对麾下大声说:“我于京中召儿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兵士皆呼:“枉。”声音震天,但边令诚不听。于是高仙芝又回头看封常清尸体,叹息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言毕被杀。

当李隆基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后不久,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镇守潼关,十余日之后,天宝十五载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统军防御此处以来,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刚刚称帝的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叛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而将精锐主力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

五月,李隆基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的消息后,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哥舒翰上书称“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做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远来,利在速战;官军凭借潼关天险,利在坚守。故主张在潼关据险固守,以打破叛军的速决企图,待其兵力削弱,内部发生变乱时,再大举反攻”。对于哥舒翰的这个建议,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图利用险要地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同时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

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李隆基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李隆基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这种情况下,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五万在前,庞忠等率十万大军继后,另派三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

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

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惊天骇地,一片惨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逃回潼关。唐军将近二十万大军,逃回潼关的只有八千余人。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被部将挟持至洛阳,不得不降于安禄山。

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而在这之前,李隆基已与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御驾行至马嵬坡,途中军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兵诛杀了杨国忠,并请皇帝诛杀贵妃,以防止日后报复。李隆基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迫于情势危急,李隆基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的李隆基不得已之下,以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方才稳住军心,杨氏死时,年三十八岁,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的那样,“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最初安禄山叛乱时,李隆基本想禅让太子李亨,但此次兵变,太子李亨被认为是主谋,使李隆基大受打击。于是李隆基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李隆基向南入蜀,而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登基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封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此后,郭子仪与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继而会师恒州,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

至德二载(757)正月,安庆绪以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人南下,尹子奇为安庆绪手下之名将,率领大军扫荡河南,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唯有重镇睢阳未陷。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河南节度副使张巡认为因宁陵城小,难以抵强敌,故率兵三千自宁陵入睢阳,与许远合兵共六千八百余。

此后,虽然尹子奇率军全力攻城,但在张巡率领下,守城将士坚守孤城,昼夜苦战,有时竟一日之内击退叛军二十余次进攻,就这样连续抗击十六昼夜,杀敌两万余,俘获叛军将领六十余人,就连主将尹子奇也被射瞎一目。这接连的大捷也使得朝廷开始重视起睢阳孤城,李亨下诏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并要求他们继续坚守此处。然而,李亨仅仅只是要求坚守,却并没有给睢阳派来援军,至十月间,睢阳守军已是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临淮守将贺兰进明、濠州刺史闾丘晓近在尺咫,却不愿出兵相救,于是在内外交困之下,睢阳陷落,守将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等尽皆被杀。

睢阳孤城坚守十月之久,前后大小四百余战,张巡以不足万人之众,屡败贼兵,无一败仗,杀伤贼兵十几万人,最后因为守军病饿力竭,寡不敌众,方才城破,此战的意义是巨大的,因为孤城苦撑,却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保江淮免于战乱十个月,在当时,大唐之所以还没有覆灭也就因为江淮赋税的支撑。睢阳乃江淮重镇,一旦失守,则南北运河阻塞,后果不堪,正是因为睢阳守军的坚守,才使得大唐能够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继而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就在睢阳陷落前的一个月,唐军已经收复京师长安,而在睢阳陷落后十天之后,官军又收复了东都洛阳,可以说,帝国江山之所以能够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十月之久。

唐军之所以能够迅速收复失地,其原因众多,但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叛军自身内讧。史载安禄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安禄山于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正月初一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多是通过严庄转达。而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笞。又有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大。此外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此子很受禄山宠爱,禄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由于时常担心被废,安庆绪便起了杀父之心,而严庄则担心宫中事变于己不利,于是便干脆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决心谋害安禄山。

至德二年(757)正月五日夜,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寝宫。虽有侍卫在场,但因见是严庄和安庆绪,故而也就没有人过问。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而李猪儿手持利直入帐内,一刀砍向安禄山的腹部。虽然安禄山平日间总是把佩刀放在床边以防不备,可此次谋反本就是自己身边之人所发起,故而事前李猪儿已是偷偷拿走了佩刀,已挨了一刀的安禄山虽知大事不好,可却无法持刀相抗,气急败坏地的他只能摇着帐竿大声呼喊:“贼由严庄。”就在这凄惨而愤怒的喊叫声中,安禄山肠流体外,很快死于非命,时年五十五岁。在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之后,安庆绪草草在床下挖坑数尺,又以毡子裹尸,连夜埋于坑中,随后并诫令宫中,不得外泄。次日,严庄对众人称: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安禄山继承帝位,年号载初,并尊禄山为太上皇,继而发丧。

在杀父自立为帝后,安庆绪命史思明回守范阳,而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而此时,唐军的反击也开始,叛军内乱之际,急于收复两京的肃宗没有采纳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之建策,先捣范阳叛军老巢、断其归路,而是诏令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郭子仪进攻长安,五月,唐军在长安西之清渠受挫,退保武功,郭子仪自请处分,被降职为尚书左仆射。九月,皇帝又以广平王李俶为兵马元帅,郭子仪为中军副将,率兵十五万,并借回纥骑兵四千,再攻长安,二十八日,唐军与叛军安守忠、张通儒等部十万人战于长安以南的香积寺、沣水东,两军激战之时,回纥兵从叛军背后出击,前后夹攻,叛军全线溃败,叛将张通儒弃城逃往陕州,唐军一战收复长安。

虽然此战之后,唐军乘胜收复长安,但由于李俶未及时遣军追击,故而使叛军得以整队撤退。慌乱之中,安庆绪令其御史大夫严庄率洛阳兵马与退保陕郡的张通儒部会合,共步骑十五万,欲阻止唐军东进。当年十月十五日,郭子仪率军与叛军战于陕郡西之新店,叛军依山而阵,占据有利地形,先以轻骑出战。郭子仪遣军迎击,叛军不战而走,于是唐军趁势追击,此时叛军下山猛攻,并欲包围唐军,于是唐军稍退。就在唐军初战不利之时,回纥骑兵突然从新店之南袭击叛军侧后,叛军惊呼回纥兵至而溃散。唐军与回纥军前后夹击,大败叛军,严庄、张通儒弃陕城东逃。当日,李俶、郭子仪等入陕郡,并以仆固怀恩等率军分路追击。次日,在洛阳的安庆绪杀前所获唐将哥舒翰等三十余人,仅率千余人连夜北逃。十八日,李俶等领军入东都洛阳,但未遣军追击,这也就使安庆绪等得以逃往邺城据守,其部将李归仁等也得以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17.安史之乱 - 图4李光弼

在收复洛阳城之后,唐军分兵攻占河内等地,迫降严庄,随后陈留军民又杀尹子奇归唐,加上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公张镐率鲁炅、来瑱、李祗、李嗣业、李奂五位节度使,陆续收复河南、河东各郡县,情势可谓一片大好。

但此时李亨却忙于迎太上皇还都,而没有及时遣军追击安军残部。安庆绪至邺后重整旗鼓,旬日之间,其将蔡希德自上党、田承嗣自颍川、武令珣自南阳,各率所部至邺城会合,连同安庆绪在河北诸郡新募之兵,已有约六万之众。由于因契丹、同罗等族精兵大部归史思明,于是安庆绪忌史思明势盛,加上对他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于是安庆绪开始琢磨除去史思明,十二月遣阿史那承庆、安守忠、李立节三人,带骑兵五千至范阳,以征兵为名,实则欲察看情况,准备偷袭,结果事泄,三人尽皆被擒。此时的史思明开始有了想法,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后,他先是被安庆绪封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可范阳本是叛军老巢,当初安禄山从东都洛阳和京师长安所掠的珍宝,多半都被运往这里存放,这种情况下,史思明自然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己有,从而不再为安庆绪所节制。

于是史思明向李亨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十三郡及兵八万降唐,李亨大喜,当即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肃宗警觉。乾元元年(758)五月,皇帝以乌承恩为河北节度副大使,至史思明军中,以图思明,然而不久事情便泄露,于是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九月,李亨以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约二十万,进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十月,唐军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以弓弩手伏击而逐,大败安庆绪亲领七万援军,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庞军,先后共斩其三万余人。安庆绪退回邺城,被唐军包围,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于是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自范阳南下救邺城,先遣步骑万余进驻滏阳,遥为声援。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崔光远夺占魏州后,按兵观望。

乾元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议分兵逼魏州,各个击破叛军,鱼朝恩不纳。二月,唐军围邺城四月不下,师老势屈,史思明率部向唐军逼近,并截断唐军粮运。三月初六,号称六十万之唐军,布阵于安阳河之北、县南。史思明亲领精兵五万至,双方激战,伤亡甚重,作为后军的郭子仪刚刚率军赶来,未及列阵,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皆大惊而退,唐军因无统一号令,众节度各自兵退本镇,于是邺城得以解围。此战之后,虽然郭子仪被李亨任命为东都留守,东畿、山南东道、河南等道行营元帅,但由于鱼朝恩一直妒忌郭子仪,趁机把相州之败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并在李亨面前进谗言。不久,李亨将郭子仪召还京师,解除其职务,而是任命赵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副帅,以统辖诸军。

此战之败,归根结底是李亨之责,李亨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讨,已然是错,虽然诏命九位节度使、合力发兵数十万,但竟不设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以至于数十万大军没有统一节度,此后,唐军久围城不下,后方粮秣供应不继,以致军心不稳,终于酿成这次大溃败。

此战之中,安西名将李嗣业也战死了,李嗣业,京兆高陵人,天宝初,随募至安西,频经战斗,他善用陌刀,每为队头,所向必陷,于是初任昭武校尉,后历任中郎将、右金吾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北庭行军兵马使、卫尉卿、怀州刺史、北庭行营节度使等,封虢国公。天宝六年(747)时,曾随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击讨小勃律,连云堡一战中,“嗣业执一旗,引陌刀缘险先登力战,自辰至巳,大破之,斩首五千级”,又有“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山头抛櫑蔽空而下,嗣业独引一旗于绝险处先登,诸将因之齐上。贼不虞汉军暴至,遂大溃,填溪谷,投水溺死,仅十八九”。天宝十年,李嗣业再随高仙芝讨平石国、突骑施,并以跳荡先锋加特进,面对这位勇将,胡人惊恐,称之为“神通大将”。恒罗斯之战,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高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已是右威卫将军李嗣业见情况不对,于是劝高仙芝消遁,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在前,人畜塞路,于是他“前驱,奋大梃击之,人马俱毙,仙芝乃得过”。天宝十二载,加骠骑大将军,入朝,李隆基赐酒,其醉而起舞,于是“帝宠之,赐彩百、金皿五十物、钱十万,曰:为解酲具”。

安禄山起兵,两京陷落,李亨继位于灵武,诏嗣业赴行在。于是李嗣业自安西统众万里,威令肃然,所过郡县,秋毫不犯。至凤翔谒见,肃宗大喜曰:“今日得卿,胜数万众,事之济否,实在卿也。”遂以其为先锋将,与郭子仪、仆固怀恩等统军平叛,史载“嗣业每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

收复长安的战事中,李嗣业脱衣肉袒,执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史载“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阵乃稍定”,随后其又率前军步卒二千持陌刀如墙而进,此战中,他身先士卒,所向摧靡,一战而斩首六万级,贼填涧壑死几半,余者东走,遂平长安。

进击邺城,“贼每出战,嗣业被坚冲突”,然而由于履锋冒刃,终为流矢所中,就他休养数日,伤势即将痊愈时,忽闻金鼓之声,其知这是在和庞均交战,因而大叫“杀敌”,以致伤口破裂,血出数升注地而卒。李亨得知后,甚是震惊惋惜,下诏赐谥号为忠勇,追封武威郡王。

邺城之战,由于李亨的孱弱和猜忌,使得诸军不设统帅,以致战事久拖不下,后安庆绪得史思明之助,大唐九节度使之六十万大军无功而返,此战之后,叛军再起内讧,史思明收集部众驻邺城南,诱杀安庆绪及高尚、崔乾祐等,入城兼并其军,遂留其子史朝义守邺城,自还范阳。上元二年(761)三月,内讧再起,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但此时,大唐内部也祸起萧墙。

李亨信用宦官,如李辅国、程元振等于是得以操纵军政大权,一时间,阉人势力日益嚣张,在宦官们的谗言下,李亨对领军大将颇为猜忌,譬如上元元年时,史思明再陷洛阳,而西戎也趁机入侵之时,李亨虽然任命郭子仪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但仍将其留在京师,后在百官的要求下,方命郭子仪出镇。如此信用阉人,而不顾大局,自然使得平叛难以迅速成功了。同时,李亨又宠信张皇后,纵容其干预政事,宝应元年(762)李亨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太上皇(李隆基)归天,李亨更是悲恸不止,以至于病情加剧。李隆基在时,甚是厌恶张皇后与李辅国,常劝李亨不要宠幸此二人,然而李辅国却构谄李隆基,称太上皇预谋复辟,故一直以来,李隆基被软禁于西宫甘露殿,并流高力士于巫州,晚年的李隆基一直忧郁寡欢。

李亨病重之时,张皇后欲谋杀太子李豫而立越王李系为嗣君,于是发宦官数百人,控制宫闱。李辅国获知此事,以宦官程元振将太子劫持进飞龙殿,随后鼓动禁军攻入宫内,捕杀张皇后、越王,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李辅国竟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李亨救命。李亨由于受到惊吓,一时说不出话来,李辅国则趁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随后杀死张皇后、李系等人,李亨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加之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时年五十一岁。此后,李辅国立太子李豫为帝,是为唐代宗。

宝应元年(762)十月,李豫继位后,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次年春,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慌乱之中,史朝义仅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可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又献范阳投降,走投无路的史朝义最终于广阳城外的树林中自缢而死,就这样,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由于李豫基于迅速结束战争的考量,为了能够早日结束战事,甚至不惜招抚叛军,大肆分封为节度使、观察使,同时还允许其保留所据之地与手中兵马,譬如皇帝任命叛军余部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昭义节度使,于是一时间藩镇(方镇)数量激增,各地均置节度使。这些节度使、观察使割据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务,所谓“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由于这些方镇表面上臣服于帝国,但事实上却割据一方,从而使得大唐从此之后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至后来这些方镇甚至使得帝国完全分裂,因其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者不入贡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更让帝国从此陷入频频内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