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南下

面对红巾军在各地的起义,元帝国当然不可能采取完全不作为的态度。但是现实情况是元帝国政府此时各项战备物资都极度匮乏。除了发出“徐州内外群聚之众,限二十日,不分首从,并与赦原”的空头恫吓之外。元帝国不得不采取“纳粟补官”的办法,让各地有意升迁的官员“自备粮米供给军储”,变相卖官以筹集军粮。同时一向以骑兵见长的元帝国由于长期禁止汉人养马,此刻马匹不足。不得不向漠北的牧民买马。

在调集各方面力量准备平叛的同时,元帝国政府还可以倚重民间的力量,以所谓“义兵”的地主武装去镇压农民起义军。而在各路地主武装领袖之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由居住在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的“探马赤军”后裔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虽然是来自西域的畏兀儿人,但是由于世代居住在河南已经深受汉文化的熏陶,他甚至还有一个汉族名字叫:李察罕。如果不是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的察罕帖木儿很可能会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在元帝国谋得一官半职。不过随着红巾军的崛起,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察罕帖木儿最终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察罕帖木儿最初只组织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但是在与罗山县典吏李思齐的地主武装合流之后,这支部队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并不吃力地就击退了罗山地区的起义军。应该说罗山不是红巾军的主攻方向,察罕帖木儿的战绩即便注水也拿不上台面。但是比起率领十万大军驻守沙河,不等与红巾军交锋便因为夜惊而溃散的脱脱之弟也先帖木儿的无能来。收复罗山自然成为了元帝国在平乱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对此元帝国政府对察罕帖木儿大加赞赏,特授其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的职位。而李思齐也被任命为汝宁府知府。此后各地元帝国开始采用通过免除劳役的方式来招募的民兵。其中陕西一带组织的民兵由于使用兽皮做成的瓠型箭囊,而被称为“毛胡芦”军。正是借助各地地主武装的支援,只率领三千探马赤军出征的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答失八都鲁在襄阳地区迅速组建了一支两万人精锐野战力量,迅速平定了王权(布王三)、张椿等人的“北琐红巾军”和孟海马的“南琐红巾军”。

脱脱南下 - 图1亲赴一线指挥攻坚的脱脱

就在元帝国各地的地主武装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彭莹玉所领导的“天完”红巾军顺利的攻占了杭州。放弃濠州驰援江南的董抟霄认定:“贼见杭州子女玉帛必纵掠,不暇为备,宜急攻之”从而否决了同僚退守湖州的建议,以“诸君荷国厚恩,而临难苟免。”和“敢有慢令者斩!”的霹雳手段展开全线猛攻。客观地说“天完”红巾军在杭州地区的军纪并不涣散,彭莹玉除了继续宣称自己是弥勒佛出世之外,倒也做到了“不杀不淫”。但是“天完”红巾军在元末各支反元武装之中虽然长于发展,但战斗力却始终得不到提升。彭莹玉的部队在与董抟霄的精锐部队遭遇之后,在江浙地区屡战屡败,最终竟然全军覆没。彭莹玉从此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之上,一般认为他战死于杭州或瑞州等地。但是在各种野史小说中,这位据说身负绝世武功的高手仍不断活跃于各路反元势力之中。

就在各路红巾军相继覆灭的情况之下,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斥责:“汝尝言天下太平无事,今红军半宇内,丞相以何策待之?”的脱脱除了“汗流浃背,一时竟无言以对”之外。只能决定亲自出马,而目标锁定的则是阻断南北交通、盘踞徐州的“芝麻李”。应该说起义时仅有八条好汉的“芝麻李”,虽然在徐州已经组织起了一支号称百万的大军。但是却未必比彭莹玉的“天完”红巾军战斗力更强。可脱脱为了一战成功,巩固自己在元帝国的政治地位,却沿途不断招募民兵,除了三万名身穿黄色军装的“黄军”民兵组织之外,脱脱还听从部下所谓政府军“不服水土”,组织了五千名濒海盐民作为攻城敢死队。

徐州攻防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杀鸡用牛刀”的脱脱个人秀。在“知城有必克之势”的情况下,脱脱表现异常英勇,不仅时常亲临战场,更对向他射来的铁翎箭都不为所动。但是在数万大军的包围,“巨石为炮,昼夜攻之”的情况之下,脱脱虽然最终攻克了徐州,但是起义军的主要领导人彭大、赵君用等人却成功逃亡。“芝麻李”也是在徐州城破后一个多月才被元帝国政府军擒获。脱脱顺利攻克徐州之后,可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战绩,也可能是为了以儆效尤,竟然对全城的无辜百姓举起了屠刀。

徐州攻防战上表面上是元帝国的辉煌胜利,但是脱脱最后的屠城却必然激起汉族民众更为顽强的抵抗。而在徐州战役之后,脱脱竟然就似乎认为大功告成,派了水利专家贾鲁继续南下,自己则班师回朝了。而成功脱逃的彭大、赵君用等人在抵达了濠州之后竟无疑将促成元帝国掘墓人朱重八的崛起。朱重八加入郭子兴集团后,很快便因他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而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被调到帅府当差,被任命为亲兵九夫长。不久郭子兴便将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重八商量。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为了笼络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重八,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重八也为自己名字为:元璋,字国瑞。

按照正常的逻辑,彭大、赵君用在濠州只不过是走投无路的流窜犯而已。但由于郭子兴和孙德崖等其他几位“元帅”此刻各怀鬼胎,彼此缺乏信任,都想拉拢这两位从徐州南下的“传奇人物”。彭大、赵君用因此反而俨然成为了濠州集团的首脑。郭子兴本人是地方豪强出身,因此与好勇斗狠的彭大关系密切,被冷落的赵君用因此串联孙德崖等人在郭子兴外出的过程中将其绑架。

关键时刻朱元璋从淮北前线赶来,抬出“我在此,谁敢尔!”的大老粗彭大,用武力将郭子兴又救了出来。而此时濠州已经被元帝国的水利专家贾鲁率领大军包围了,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人只好掉转枪口一致对外。一场内部火拼被暂时压制了下来。

回到大都的脱脱在为自己所竖立的“徐州平寇碑”面前,不禁飘飘然起来。此时各路红巾军之中除了刘福通、徐寿辉集团和被围困的濠州之外,基本已经相继覆灭。而刘福通所部也在自成一军的察罕帖木儿打压之下,始终得不到发展。 1353年农历十二月,元帝国政府军又攻克了天完政权都城蕲水,徐寿辉逃入黄梅山和沔阳湖中。似乎的确大局已定。脱脱在主抓农业生产之余,竟然已经开始清除异己了。

脱脱南下 - 图2古代制盐的辛劳,养成了盐民强悍的体魄和性格

脱脱的政治对手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木华黎的七世孙——朵尔直班。组建“毛胡芦”军的朵尔直班长期和脱脱关系恶劣,更在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兵溃沙河之后联名弹劾过这位长腿将军。因此在自己的亲信“不杀朵尔直班,则丞相终不安”的挑唆之下,不断对主抓围攻“天完”红巾军方面各路野战部队后勤工作的朵尔直班百般刁难,最终令这位四十岁的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病死军中。

脱脱的另一个政敌则是曾经的同盟——哈麻。脱脱和哈麻关系的恶化,一方面是由于哈麻不断诱导元惠宗妥懽帖睦尔放纵淫乐的生活方式,与脱脱的儒学道德观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脱脱在重新当政之初,虽然出于报答的目的给予了哈麻中书省右丞相的任命,但是并不认可对方的能力。因此改为重用左司郎中汝中柏。这一权力分配显然令哈麻颇为不满,两人关系随即急转直下。而就在脱脱和哈麻不可避免地将展开新一轮的权力争斗之时,南方又传来了小名张九四的盐贩张士诚在泰州起义以及濠州集团发展壮大的消息。

张士诚的起义与红巾军关系并不大,作为一个贫苦的盐民。他最初无非是聚集了自己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和李伯升等十八人杀死了一直欺压自己的盐警邱义,顺手再干掉其他几个富户而已。但是复仇固然痛快,但是面对随即将要到来的法律制裁,张士诚决心索性“搞搞大”。元帝国末期的盐民生活穷苦,且异常团结。我们不知道脱脱组织用来攻打徐州的那五千名盐民敢死队的安置问题。但是张士诚的动员效率显然比元帝国要高。在付出了自己弟弟张士义中箭身亡的代价,最终消灭丁溪大户刘子仁的地主武装之后,张士诚的起义军已经拥有不少于一万人的规模了。

元帝国对张士诚的态度起初是招揽。不过一张水军万户的委任状已经满足不了控制泰州、兴化的这位盐民领袖了。而从随后张士诚的起义军对高邮的攻坚战中顶着元帝国政府军先进的发火筒、火镞的射击前赴后继地举着木船为掩护不断冲击的情况来看,这支完全出于生计考虑的盐民起义军的战斗力远在以宗教为纽带的红巾军之上。元帝国真正的对手在这个时候才一一粉墨登场。

在张士诚被称为“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前后。 1354年农历五月,水利专家贾鲁在发表了:“我奉旨统八卫汉军,屯兵于濠州七个月了,今天午时不攻克濠州大家都不许吃饭!”的战前动员令后,意外地病死军中。围攻濠州的政府军随即撤退。尽管最终避免了覆灭的命运,但是濠州集团也是元气大伤。此时朱元璋从自己的老家招募的七百多人显然成为了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郭子兴随即授予他镇抚的军衔。

不过食髓知味的朱元璋并不满足,随即又带着徐达等二十四人南下定远,在与其他地方势力的争斗中,先后夺取了驴牌寨、招降秦把头、击溃缪大亨,迅速建立起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不过对于朱元璋而言,他更为欣喜的是在攻略滁阳的过程中结识了定远李善长。有趣的是朱元璋在任命李善长为自己的书记官之后,首先告诫对方:“方今群雄并争,的确需要你们这些智者来参与规划。但是我发现群雄中持案牍及谋事者,经常诋毁左右将士,以至于大家都不肯卖命了。羽翼既去,主者安得独存!你要吸取这一教训啊!”显然在没读过书的朱元璋眼中,谋士都有搬弄是非的习惯。

在朱元璋以状貌魁伟,面色黝黑花云为前锋,击溃了惊呼着:“此黑将军勇甚,不可与争锋”的元帝国滁阳驻军的同时,濠州集团的彭大、赵君用挟持着郭子兴往泗州。虽然这两人随即邀请朱元璋前往盱眙,但是此时已经羽翼丰满的朱元璋自然不愿意再和他看来粗暴浅谋的彭大、赵君用共事,而在彭大、赵君用发生火拼之后,朱元璋主动派人向赵君用发出警告:“你当年从徐州逃出来,如果不是郭子兴接纳你,估计早死几千次了吧?现在你盘踞濠州也就算了,如果还要害郭子兴就太说不过去了吧!什么道德、伦理虽然空洞,不过我在滁阳还有几万人马,你自己掂量着办吧!”这段话显然很有分量,不久之后郭子兴顺利地摆脱了赵君用的控制,带着一万多人抵达了滁阳。作为濠州集团的分支,朱元璋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开始了他的时代。

1354年农历六月,张士诚功克扬州,京杭运河再次梗塞,与此同时一度为元帝国招降的方国珍在浙江沿海不断袭扰过往船只,元帝国的另一条输血管道——海运也宣告断绝。无奈之下元惠宗妥懽帖睦尔以颇为恳切的语气再次恳请脱脱出马:“朕于丞相共理天下者也,天下多故,朕轸其忧,相任其劳,理所必致汝往”。事实上早在徐州战役之后,脱脱已经认识到了长期依赖南方漕运和海运的元帝国在面对南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时经济的脆弱。虽然他自领大司农事在相对稳定河北平原大搞“生产自救”,但要填补每年数百万石的粮食缺口,终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因此从主观意愿上来讲,脱脱本人也渴望一举荡平盘踞江淮一线的张士诚以及内部分裂的濠州集团。

不过脱脱虽然动员了“旌旗亘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空前庞大的军队,但是他最大的隐患却不是南方的各路起义军,而是自己背后的政敌哈麻。在脱脱决定领军出征之前,他的亲信——治书侍御史汝中柏曾建议脱脱果断地除掉哈麻。但是脱脱最终还是犹豫了,让汝中柏与自己留在大都代理朝政的弟弟——也先帖木儿商议。可惜也先帖木儿向来无能,又认为哈麻曾有功于自己,坚决不从。脱脱的悲剧便随着他踏上南征的道路而逐步拉开了序幕。

脱脱的大军在高邮城下首先击溃了张士诚的野战部队,而随即围困高邮城的同时,脱脱还分兵向濠州集团所控制的六合展开进攻。由于彭大、赵君用的到来而公然分裂的濠州集团之中,此刻兵力最强的郭子兴——朱元璋一系此刻自然成为了救援六合的最佳人选。不过郭子兴显然还对此前赵君用对自己的多次绑架心存不满,一度“怒不发兵”。最终还是在朱元璋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之下,派朱元璋率军驰援。

增援六合的战役,朱元璋虽然打得很顽强,前沿要塞瓦梁垒反复易手。但是最终起义军还是败下阵来。而在从六合撤回滁阳之后,朱元璋更派人以劳军的名义将此前缴获的军马送还政府军,表示:“滁阳城里都是良民,之所以非法聚集不过是防御强盗而已”。这样的鬼话自然没人相信。但是朱元璋此后的表态却还是令脱脱感到满意的。朱元璋说:“政府南下,我们愿意提供后勤支持。现在高邮的张士诚还没有剿灭,您为什么要分兵进攻我们这些良民呢?”显然六合战役已经令脱脱对朱元璋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清楚的认识,也不想在攻克高邮之前节外生枝,于是坦然地接受了朱元璋的停火协议,打了个哈哈说:“不是良民怎么肯归还我们的军马?”

在与南线的濠州集团暂时停火之后,脱脱对高邮的围攻开始进入了新的高潮。据说已经到了“旦夕且破”的阶段。但是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却从大都传来了解除脱脱军权的命令。毫无疑问这是脱脱的政敌哈麻的主意,不过可以在军前解除一位政坛元老的职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完成对脱脱的致命一击,哈麻首先必须获得长期以来对脱脱颇为信赖的奇皇后母子的帮助。

此前脱脱在是否授予爱育失黎达腊皇太子册书和宝玺的问题上,显得比较保守。哈麻抓住这一点,向奇皇后表示:“皇太子之所以被拥立却没有举行正式的授予册宝仪式,完全是脱脱兄弟在从中作梗!”这话当然是事实,但是客观地说由于奇皇后的出身比较低微,反对拥立爱育失黎达腊的绝不只是脱脱一个人而已。在消除了脱脱最大的保护伞之后,哈麻开始鼓动党羽向脱脱兄弟发动弹劾。

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的奏劾报告写得也很有艺术:“脱脱出师三月,略无寸功,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半朝廷之官以为自随。”这话当然没错,不过考虑到大都到高邮的距离、大兵团行进的速度以及脱脱沿途还去济宁拜扫了孔庙,在邹县祭祀了孟子,三个月的时间并不算长。而虽然高邮没有收复,但六合一线元帝国政府军毕竟还是遏制了濠州集团南下和东进的态势,也算得上是“寸功”了。至于打仗花钱,带上省、台、院部诸司的官员本来就是元惠宗妥懽帖睦尔所特许的。

当然袁赛因不花对自己的领导也先帖木儿“庸材鄙器,玷污清台,纲纪之政不修,贪淫之习益著”的批评还是中肯的,如果不是这个无能之辈,在自己哥哥出兵之后就开始请病假,哈麻对脱脱的诟病未必可以传递到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的耳朵里。当然元惠宗妥懽帖睦尔本身对脱脱的不信任,也是促成他随后解除对方兵权的主要诱因。

应该说命令虽然下达了,但是脱脱还是有反击机会的。他的参谋龚伯遂表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您出马也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现在只要以军情紧急为名将诏书暂时封印起来就行了!”不过长期接受儒学教育的脱脱并不是燕铁木耳和“拔都儿”伯颜这样的豪强,他迂腐地回答说:“天子诏我而我不从,是与天下抗也,君臣之义何在?”主动交出了兵权之后甚至还表示:“我的确毕竟愚笨,长期得到领导的信任,委以军国重事,一直都战战兢兢的,今天终于解除了重负,感谢领导对我的恩典。”云云。他的束手就擒,显然令很多人大失所望,除了高呼“丞相此行,我等必死他人之手,今日宁死丞相前!”的客省副使哈剌答之外,一直担心脱脱会率领大军反戈一击而秘密派人向前线各地指挥官下达:“诏书抵达军前,如果不立即解散,就满门抄斩。”的哈麻显然也被证明是自己多虑了。

如果不是哈麻对脱脱的猜忌,放手让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等人继续指挥对高邮的进攻。那么元帝国很可能仍将夺回江淮一线的控制权,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正是他下达的解散命令让“大军百万,一时四散”。不仅元帝国政府军失去了一支强大的野战力量,更使得许多职业军人加入了各路起义军的行列。

脱脱家族随后被分散流放,也先帖木儿被赶到了四川边境通商口岸的碉门,长子哈剌张则踏上了自己祖父同样的道路被流放甘肃。当然最为凄凉的还是脱脱本人, 1355年农历三月,他抵达了自己人生的终点云南大理宣慰司镇西路(治今云南腾冲西)。当地的知府高惠似乎对这个落魄官僚还算不错,在提供保护之外竟然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脱脱。

不过脱脱显然对自己的命运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表示:“吾罪人也,安敢念及此!”谢绝再连累一个无辜的女孩。九个月之后,哈麻派遣使节以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的名义将脱脱赐死。脱脱从容地喝下了毒酒,死时年仅四十二岁。或许他已经预见了自己竭力保护的帝国也行将就木。

十年之后面对日益糜烂的局势,元帝国的监察御史们集体发出了:“奸邪构害大臣,以致临敌易将,我国家兵机不振从此始,钱粮之耗从此始,盗贼纵横从此始,生民之涂炭从此始。设使脱脱不死,安得天下有今日之乱哉!”的呼声,元惠宗妥懽帖睦尔随即给予了脱脱家族以平反昭雪的待遇,甚至授予脱脱之子哈剌张中书平章政事的职务。但是此刻一切都已经太晚了。脱脱虽然不失为一个善于治国的忠臣,但是他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挽救垂死没落的帝国。随着他所领导的时代黯然终结,元帝国在下滑的轨道上逐渐加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