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是多年的好友。盖茨曾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巴菲特时,发现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几乎是一片空白,感到大惑不解。巴菲特解释说,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盖茨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他的重要一课。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现在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现在你把附近的餐厅由近及远排序,依次标号为A、B、C、D、E……如果你的内心标准是“找一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的店”,那么也许你就会立即选择A,而对于B、C、D、E等考虑都不会考虑;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在A、B、C中选择卫生条件最好的B;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并且口味好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继续去寻访D、E、F、G、H……同时参考网络上的点评信息,最后你会在这么多家中找到一家最好的。

所以,如果你想吃到好东西,你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

在求学的过程中,设定高标准也很重要。很多大一新生来到大学后,从原来要求严苛的高中学习中解放出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适应大学生活,整天耽于玩乐,荒废了学业。本来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认真地对待学习,可是他们却选择了相反的大学之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心中设立一个比较高的标准。

特别是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地以“985”高校学生中的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更恰当的做法,他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如果心中有了更高的标准,他甚至可以选择“炒掉”自己的学校、专业,打破旧环境的束缚,寻找更高层次的新环境,比如选择做这些事:

1.选择网络上高水平的在线课程,不选择本校水平稀烂的课程;

2.选择国内或国外优秀的教材,不选择国内某些拼凑而成的注水教材;

3.选择与最优秀的同学或学长交流,不选择与班级里成天玩乐的同学为伍;

4.选择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各类竞赛,不选择只满足于完成基本的课程作业;

…………

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绘本画家雅诺什(Janosch)画过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叫《噢,美丽的巴拿马》:

小熊和小虎是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住在河边一个有烟囱的房子里。一天小熊看到河面上漂来了一个装满香蕉的箱子,上面写着“巴拿马”。于是小熊就和小虎决定去找这个叫“巴拿马”的地方,因为那里会有很多很香的香蕉,应该就是他们梦想的地方。一路上他们向狐狸、母牛问路,后来又遇上了刺猬和兔子并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经过了一番跋涉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这个叫“巴拿马”的地方。可仔细一瞧。他们发现,这里就是他们原本居住的地方!巴拿马正好是这个地方的名字。于是小熊和小虎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一直住在自己梦想的地方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努力跋涉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明白,哪里才是我们心中的“巴拿马”。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是孟加拉裔美国人,他从小成绩优异,大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后来又在哈佛大学读MBA,毕业后在一家对冲基金任高级分析师。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更擅长做老师,他能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孩子们上课,让他们很容易听懂。他还意识到如果能在网络上发布这些课程,便可以让许许多多不适应课堂教学、成绩落后的学生后来居上。于是他开始在业余时间录制视频课程并免费发布,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录制的课程也越来越多。

但是这也占用了他大量的业余时间,于是他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一边是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另一边是没有收入、前途未卜的公益教育项目。他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的决定,但是萨尔曼自己心里却很清楚,他明白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便顾不上其他,勇敢地选择了理想。辞去工作后,萨尔曼只能靠自己的积蓄来继续运作可汗学院,处境一度非常艰难。尽管他也会经常收到一些捐款,有人捐5美元,有人捐10美元,可这怎么够呢?幸运的是,不久后,两笔重要的捐赠让他的事业出现了转机,一笔是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的妻子捐出的11万美元,第二笔是比尔·盖茨捐出的150万美元。现如今,可汗学院已经发布了几千条教学视频,观看次数达到了数亿。并且,可汗学院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正在引发全球教育界的反思和变革。

萨尔曼·可汗的人生选择是非凡的,高薪的金融工作让人“满意”,但对他来说不是“最优”的。凭借着内心对自己的极高期许,他选择了一个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选项。正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所说:“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在《成功是道选择题》一书中,雷教授讲述了他自己以及他的很多学生,因为处处以最高目标为原则而达至非凡人生的故事。他所说的“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巴拿马”。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朱先生曾检讨自己年轻时,由于没能权衡好轻重,以至于花了很多功夫读了一些不值得读的书,写了一些不值得写的文章,也做了一些不值得尝试的事,感到懊悔不已。他说,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我想在此基础上稍做发挥,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格局。

如果我们从人群中随机抽取1111个人,那么有可能,其中1000个人是盲众,100个人是逐利者,10个人是理念人,还有1位是至善之人。当然,没有必要倡导人们都往理念人或者至善之人的格局上去发展。因为不管是什么格局,都应该是从自己内心出发的选择。

我们无须期望自己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拥有史怀哲这样的精神高度,也未必一定要像理念人那样为人处世,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毕竟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是平凡的普通人。而我只是希望你能在自己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再稍微往上走一步,能够看到一点更大的天地。

如果现阶段,你确实不知道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采用雷教授提出的一个简单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

最近一周,我所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当然也不一定是一周,你也可以想想最近两周、一个月或者半年,你所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然后,你可以再回忆一下,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以及完成之后你内心的感受。然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件事对你如此重要,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它让你感受到了难得的愉悦,还是因为内心的充盈,或者是一种平静,还是难以自抑的激动?这些最有意义的事带来的感受,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由此你可以去思考,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可以让你长期地、持续地获得这种感觉。

当然,我们无法期望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对有些人来说,这个过程只是一瞬间的顿悟;对更多人来说,它也可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但不管怎么说,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果我们拿出一点勇气,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网友经常来信向我诉说他们的烦恼,这些烦恼大多关乎选择,特别是关于个人前途和事业发展的选择。读得多了,我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有一些共性,下面就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案例一:我从高一开始想学动画制作,大学的专业也想选这个,但是高考失利让我没有读上想读的专业,而是读了国际贸易。我现在大二,在顾及自己专业的同时还要去动画学院蹭课,同时还要搞社团,忙得一团糟,还感觉什么都没做好,同学都说我压力很大,但是我真的很迷茫,希望你能帮帮我!

案例二: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公司做着无关痛痒的工作,我渴望去大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尽管我没有什么才华可言。我想做一些有技术水准的工作,不停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我渴望到一个能用得到我所学知识的地方去,尽管我不专业。正是这种不专业让自己很没底气,没底气就没信心出去,突然发现我居然这么懦弱,或者说,自卑吧。

案例三:我是××大学的博士生,读博的过程非常痛苦,每天都在逃避,主要的原因是导师“放羊”和没有意义的指导以及对我的各种否定。这些耗尽了我的积极性。我自己什么也做不出,又找不到方向,越来越什么都不想做,天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在不想在本专业继续下去,明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期望听到您对于读博过程的建议。

虽然三位求助者的处境各不相同,但稍作分析我发现他们存在一个共通的模式。从当前处境、理想目标和内心状态三个方面来看(见表2-1):

表2-1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1

总结一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模式:

1.有唯一的理想目标。

2.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相反或者相差悬殊,两者构成严重冲突。

3.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了糟糕的内心状态。

我很理解三位求助者的心情。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掉入了一口深井,四周无路可走,爬出井外成了唯一却又似乎不可及的希望。可事实真如他们感受的那样吗?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须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能选项:指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在上面三个案例中,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三个人各自具有的隐含假设(见表2-2):

表2-2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2

上面这个表格中的隐含假设粗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不过是不同形式的“偏见”,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些假设是对的。如果求助者能意识到这些假设的不可靠,廓清这些假设的不合理成分,就可以挣脱这些假设给自己思维造成的束缚,从原先“无路可走”的假象中走出来,发现新的改变现状的途径,进而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些新的“可能选项”。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看看这三个求助者应该如何走出困局(见表2-3、表2-4、表2-5)。

案例一:

表2-3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3

案例二:

表2-4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4

案例三:

表2-5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5

当然,我这里所列的可能选项只是全部可能中的一小部分,还可以有很多。由于求助者给我的信息有限,所以我只能列出这些。求助者显然对自己更加了解,只要运用这个方法,在对自己情况全盘梳理的基础上,就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对于刚才的三位求助者,我找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隐含假设。还有一些隐含假设,潜藏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如果能把它们事先找出来,可以让更多人提早防备人生困局的发生。为此,我初步归纳了四个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于是他们就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他们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了的轨道上不停地跑着。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画画,但是长大后就再也不画了,他们不会想到,这些绘画基础对于在职场中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帮助。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演讲中所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书《第3选择》,倡导在 “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上面的四种隐含假设曾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应该是跟它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僵化的教条应该被新的更为灵活的思维框架代替,这种框架应该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更多的可能性开辟空间。下面是我总结的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也许能对正寻找新方向的人有所帮助。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很多人的烦恼来自同时有多个不同的人生目标想实现,但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感到无所适从。我们在追求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串行模式,还有一种是并行模式(见图2-1)。

串行模式:必须在实现目标A后才能实现目标B,实现目标A是实现目标B的前提。比如有些人会说他的人生计划是先赚大钱再做慈善。

并行模式:同时追求目标A和目标B。

这两种模式都暗含着实现目标的迫切心态:在串行模式中,要实现B就必须先完成A,所以A要尽快完成;在并行模式中, A和B一起来,就更显得迫切了。无论使用哪种模式,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可能会使我们每天都觉得压力很大,忧心忡忡,甚至感到心力交瘁。

那么“目标悬置”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10月宣布开启一项学制改革,将传统的集中在18—22岁区间的连续四年制学习改为可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他们把这次改革称为“开环大学”(open loop university)。这无疑是一场“目标悬置”的尝试,原本在大家看来重要而迫切的“拿到大学学位”这个任务变成了一件可以悬置起来、暂不理会的事情。这样一来,大学学习不再是封闭性的,不再是与工作实践分离的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两者是可以灵活地交替展开的。

picture

图2-1

注:实现目标A/B :表示执行目标A/B,直到目标实现; 执行目标A/B:执行目标 A/B,但并未完成; 悬置目标A/B:表示将目标A/B搁置一旁。

目标悬置的思维框架下,我们可以使用“悬置模式”来行动,这样我们的生活、学业和事业可以变得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十个月时间全身心工作,余下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也就是说用十个月里赚的钱来养活另外两个月的自己。或者周期更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比较大胆,但不少人已经在尝试了,它未尝不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方法。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出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需要,我们潜意识里会把整体分解成局部,把不同的事物划分类别,建立区隔,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被人为划分成不同的学科,每一个学科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分支。这种分解性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深远,有时候它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利器,但有时候它也会是局限我们思维的阻碍。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和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因而没法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叫罗伯特·朗(Robert Lang),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接受教育,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去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工作了几年之后,他突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从幼年起就非常热爱的折纸艺术中。其实,那时他已是一位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一件作品可以卖几万美元,作品的复杂和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一直以来在这一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日本折纸家。

他是如何从一位物理学家变成一名折纸艺术家,把儿时的爱好最后变成自己的职业的呢?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从没有舍弃过自己的爱好,一直在业余时间探索折纸艺术;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发现一件复杂的折纸作品,需要借助数学工具的分析才能完成,所以他就把他的数学能力“嫁接”到了折纸这个领域。凭借他强大的数学功底,历经多年尝试,他终于成为了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

罗伯特·朗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固然某一项能力有直接相关的任务类型与之对应,但与此同时,能力也是可以迁移的,它也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当你处在才能无法发挥的境地时,试着寻找施展你既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为你的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这不失为寻找人生出口的一个方法。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就是图个消遣娱乐。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容易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是否能不单单是消遣而也具有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呢?这就是“特性改造”。

改造我们工作的特性并非不可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大多数的智力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掌控权和自由度,工作并不完全是由组织分配和决定的,而是具有充分的弹性。当你认为你的工作枯燥无味时,你不妨考虑一下如何去“改造”你的工作,包括挑战你的时间分配,优化你的工具,改善你与同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上级的想法和思路。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在一家公司做一名普通职员,而你的个人爱好是画画,那么你可以考虑在平时的工作中用画画来表达你的想法,不论是工作汇报演示还是会议时,你都可以流露出你的这些才能,引起同事和领导对你的重视和欣赏,甚至,你可以在公司或者部门内推广视觉思考的方法,使它成为更多人提升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工具。

而“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形成“生产型兴趣”可以让你的热爱更加可持续,也是你把热爱变成事业的前提。有“游戏禅师”美誉的著名游戏设计师陈星汉,就是因为14岁时玩《仙剑奇侠传》玩到感动落泪,而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实际上,今天很多的游戏从业者,年轻时都对游戏很痴迷,但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赏玩游戏,而是还希望亲自创制出游戏作品。同样地,如果你对文学非常感兴趣,那么不妨提起笔来,自己尝试创作,借用著名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劝告就是:“开始写吧,年轻人!”如果你对电影感兴趣,看过很多很多电影作品,那么你就不妨写几篇影评,通过写作影评的过程来收获对电影更深入的思考。实际上,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从以上三个思路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看似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你还可以有很多的中间选择,你可以大胆地重组你的时间,让理想与现实兼顾且不冲突;你可以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你也可以对它们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它们互相影响,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3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选择太多怎么办?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流动的时代》一书中写道,当代社会与过去的一个不同点是,过去人们常常因选择极其有限而痛苦,而现在人们常常因为选择过多而痛苦。所以,在两难困境之外,我们还要回答另一个常见的问题:选择太多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呢?其中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elaborate)思考”,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一般人在做选择时,很难做到精细化思考,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理学和心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在名作《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一书中写道:“对现实世界中决策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要考虑,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在同一时间出现。”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粗略地审查易得的、显然的选项,一旦找到合格的选项后就停止对其他选项的探寻。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可能有人会说了,我做决定的时候也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为什么要用维度分析法呢?维度分析法是一种可执行的过程,它的优点是把人们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了,虽然确实有少部分人本身思维就比较缜密,但要是掌握了好的方法,便如虎添翼,两者并不矛盾。

就拿挑选工作为例,假设现在你拿到了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其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该怎么办?

第一步,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你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这一步叫作“重新定义问题”,它把原来的问题“四个工作机会选哪个”重新定义为一个更根源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工作”。

第二步,就是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这一步就叫“因素穷举”。在选择工作时,我们通常会考虑“收入”“发展机会”这样的因素,但这样的考虑并不全面,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下面是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的“职业价值”,可以让我们考虑工作问题时更加全面:

1.冒险:工作充满挑战,需要冒险

2.权威:在工作上运用自己的职位控制别人

3.竞争:工作中必须经常与人竞争

4.创造性与自我表达:在工作中经常能运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5.弹性时间:可以自行决定工作的时间

6.助人: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提供直接的帮助

7.收入:工作能够赚大钱

8.独立: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要做什么和怎样做

9.影响他人:工作上能影响他人的意见或决定

10.智性刺激:工作本身需要相当程度的思考与推理

11.领导:在工作中能够指导、管理、监督他人

12.户外工作:工作的地点在户外

13.说服:工作的性质是说服他人行事

14.劳动:工作需要用到许多体力劳动

15.声望:工作能使自己在别人面前、在邻里之中有地位、有尊严

16.公共关注:工作能使自己很快地得到别人的注意

17.公共接触:工作需要经常与公众接触

18.认可:工作有利于自己变成公众人物

19.研究:工作上能发现新的东西然后应用它

20.例行性:工作有着固定的流程,不必经常改变

21.季节性:只在每一年的固定时段才工作

22.旅行:工作需要经常旅行

23.变异性:工作的职责经常更改

24.照顾小孩:工作的对象是孩童

25.手部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用到手部的动作

26.机械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机械等设备的操作

27.数字运算: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统计学或数学

此外,我还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也需要加以考虑:

1.培训指导:有优秀的导师或主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或可参加有体系的培训

2.工作强度:工作需要经常性地加班,工作节奏快

3.团队氛围:和谐、富有生产力的团队氛围

4.考评制度:有公正、透明、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

5.晋升空间:公司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

6.工作环境:公司为员工提供舒适、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

7.食物:员工在上班期间能获得营养、健康、美味的食物

8.艺术性:工作内容与艺术审美相关,以顺带获得审美愉悦

第三步是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我称为“因素赋权”。在因素赋权中也可以打0分,因为存在这样的可能:某个因素是我完全不看重的,那就应该打0分。对于0分的因素,我们可以把它剔除出最后的维度打分表格。那么负分是什么意思呢?负分是指这个特征因素赋权是我不想要的。比如旅行这个因素,我是不爱出差的人,所以我就会把它打成负分,甚至-5分。

给工作特征赋以权重和我们内心的标准有紧密联系,甚至牵涉我在上一节所说的价值判断问题,也就是什么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如果通过工作你最想得到的是“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那么你就会对“创造性与自我表达”“独立”“智性刺激”“培训指导”等方面赋予比较高的权重;如果你想得到的是“个人影响力的充分扩展”,那么你就会看重“权威”“影响他人”“领导”“公共关注”“认可”等方面。

第四步就是列出一个表格(见表2-6),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例如:A的加权分=A的得分×权重)。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得分最高者。下表左边两列是我在上述35个因素中选出的我自己比较关心的30个因素(权重均不等于0)及其权重赋值,而A/B/C/D的打分是虚拟的,仅用于示例。

表2-6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7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8

当然,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尤其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这个时候也可以参照“拇指原则”(rule of thumb),它是指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比如在婚恋关系中,假如一个女孩子同时面对两个男孩子的追求,两个男孩子看上去都不错,她该怎么选择呢?这个时候列出一个详细的维度表格,依次打分然后比较总分,似乎就显得比较滑稽了,倒不如依据我提出的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判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一次选择到底有多重要?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一个选择当然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多年以后,一个新的选择也可能颠覆原先那个关键的选择,使人生走向一个新的方向或者重新驶回曾经的轨道。如果这样看的话,选择是可以被修正、被重塑的,单次选择的重要性也许被我们高估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被修正的选择毫无意义。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生的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但不论如何选择,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

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珍妮·苏克(Jeannie Suk)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传奇。她是一位韩裔美国人,6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从小喜欢音乐、舞蹈和文学,小学时除接受常规教育外,还进入美国顶尖的芭蕾舞学校接受训练,一直到15岁因父母怕耽误学业而被迫终止舞蹈训练,苏克成为芭蕾舞演员的梦想就此破灭。

本科时她就读于耶鲁大学,在此期间进一步发展了对文学的兴趣,毕业时苏克拿到马歇尔奖学金赴牛津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不过文学研究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领域,转而对法学产生兴趣,于是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曾给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做过助理,后回到哈佛法学院成为助理教授,2010年,37岁的苏克成为哈佛法学院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亚裔女性。《我想看到的世界》(A Light Inside)就是她回忆自己成长经历的自传。

从芭蕾舞潜力新星到文学博士再到法学博士、哈佛教授,苏克的人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尤其是当她获得牛津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会走上文学研究的学术生涯时,她竟毅然转向,投向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之所以如此转向,起源于她拿到文学博士学位之后的反思,她意识到,她虽然从小就喜欢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并在文学中获得了充分的满足和享受,但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写作方式却不是她所擅长的。她觉得这种写作过于抽象,且与现实生活脱节,而她更想从事的是能够将文字和现实世界联结起来、能对现实社会产生切实影响的工作,于是在一位韩裔法学家高洪柱的影响下,她决定投身法学。而哈佛法学院没有让她失望,她对那里的一切感到兴奋和痴迷,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兴奋和快乐”,如同童年时学习芭蕾舞时的感受,而这种感觉正是她找到了自己所爱的标志。后面十多年法学领域的学习与研究生涯进一步证明,法学正是她可以热爱一生的事业。于是她在书中反复鼓励年轻人“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源于对自我的审视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苏克勇敢地掉转航向,改变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为自己的人生重新作出了选择。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当年那个刚从牛津毕业的文学博士,你会放弃已经拥有的成绩,投入一个陌生的领域,重新开始吗?大多数人的选择恐怕是“不会”。我接触过的博士生,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大抵是毕业后在本专业谋得一份高校的教职,区别只在于能否去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这些人中可能已有不少人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已经渐渐减弱,甚至苦苦挣扎。但是对博士来说,由于已经在本专业投入太多,他们面临的自由选择余地已然很小,若说让他们重新来过,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这种现实的选择困境,可以用决策心理学中的“规则遵循理论”来解释。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使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情境可以更好地适应,所以称为“适当性逻辑”。一个博士生在作出未来的职业选择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延续自己的专业研究,这是最符合他们身份的一个选择;又如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更喜欢作出一些“雷厉风行”或者“不留情面”的决定,因为他会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应该表现出的一面;又比如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可能会对创业投入更多的热情、赋予更高的期望,尽管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做好开始一段靠谱创业的准备,只因为当下社会不少舆论在塑造“大学生是正逢其时的创业者”的形象。

在东方文化下,“身份”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限定、阻碍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于是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但是按照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建构起来的,在这建构的过程中,我们会像一个科学家一样,一开始给“自我”提出某种假定,然后基于这个假定做出某种选择,选择之后我们又为这个选择投注心血,随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也可能发现事情并非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于是我们就会校正原先的假设,重新作出选择。这个校正假设、重新选择的过程被称为“建设性的改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建设性的改变,我们搭建起我们独特的人生。

所以“自我”并不是凝固的,它虽然有稳定的成分,但也可以不断地拓展,在未来发展出很多新的特性,“现在的我”不过是无数个“可能的我”中的一个样本。所以我们大可以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并且,重新作出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全部推倒重来,曾经的想法、选择、努力一定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我们没有必要去抹杀这种印记,而是应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某种关联,不是把“过去的我”全部抛开,而是让它在修剪之后重新生发出新枝。

比如在苏克的人生经历中,虽然她做出了非常大的人生改变,但这种改变并没有让她的“自我”形成断裂,而是保持一种延续和发展。比如她对芭蕾舞的热爱就不曾停止。当她被父母强行停止芭蕾舞学习时痛苦万分,无法安心上课,常以读诗度日,书包里一直放着一本叶芝诗集,这促使她后来在耶鲁和牛津研读文学;在成为哈佛教授后,她还经常观赏芭蕾舞演出,看得热泪盈眶,她还在哈佛法学院创造性地开设了一门课程叫《表演艺术和法律》,邀请她喜欢的一位芭蕾舞明星共同执教这门课程。

又如她发现“写作”这件事让她串联起了文学和法学。当她放弃文学研究生涯而转投法学时,她发现她之前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研究的积淀对她的法学研究大有裨益。她说自己以前对文学的热爱为学习法学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让她“能够欣赏并享受法律复杂的文本和形式,以及法律语言的形式性和强制性”,对文学的长期学习使她“精通于阅读和诠释文本”。

苏克的故事是由两个主题交错缠绕的,一个主题是转折和变化,另一个主题是继承和坚持。一方面她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跳跃,另一方面她的内心又长久坚持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并且这两者在她心中并不冲突,它们交叠在一起反而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如果借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理论,我们可以说,苏克人生经历的突然转折(中断芭蕾舞学习、从文学转向法学)是一种“外职业生涯”的变化,而她对芭蕾舞持续至今的热爱、在文学素养上的长期积累可称为她“内职业生涯”的继承。

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人的许多选择往往是在外职业生涯层面发生的,当我们准备做出这类选择时,可能会因为害怕选错而患得患失,却没有意识到,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就像一个故事,有冲突、有转折、有高潮,也有预埋在暗处的种种伏笔,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发挥奇效。所以,当我们再次面对一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先试着为自己设计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就像你今天看到的苏克的故事一样,你必须得弄明白在这个故事里你是如何成长、变化和坚持的,然后你才可以做出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向未来的选择。

SUMMARY精彩提炼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PRACTICE实践练习

1.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是什么?列出其中的可选项。

2.检查上面的选项是否包含着一些隐含假设(可参考P51—P52 提出的四种典型的隐含假设),思考一下这种假设是否存在不合理。

3.去除掉不合理的隐含假设后,你还可以列出哪些选项?

4.你要作出的这个选择,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太确定,你可以先回想一下与之相关的人生经验,其中最让你感到有意义的一次经验是什么?为什么?

5.列出所有影响这个选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包括第5题中的答案),并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赋以不同的数值(即权重,- 5分— 5分)。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9

…………

6.请计算出不同的选择在不同影响因素中的得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最后求和算出总分。(如果有更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可以对以下表格进行横向、竖向的扩展)

0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 图10

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总分最高的选择项其权重最大的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加权分是否很低甚至为负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再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