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picture

“巨匠们的午后”(番外篇)德鲁克与我

三谷宏治(以下简称“三”):德鲁克先生一生留下许多著作和预言,直到辞世为止,您一直在担任大企业的经营咨询顾问,95年的人生可谓完满了,日本人称呼您为“经营之神”。在您自己的著作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

德鲁克(以下简称“德”):我想应该是《公司的概念》吧。那时我在世界上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工作了一年半,深入地了解了这个公司强大的原因,形成了我个人的想法并出版。但是……

三:但是通用汽车公司却将它作为“禁书”对待了?

德:大概是他们不喜欢最后提出的“应更加分权化”吧。原本关系不错的艾尔弗雷德·斯隆(通用汽车负责人)也暂时跟我不欢而散。但这并没改变我的信念。现在想来,那时的矛盾教会了我“自信与谦逊”。

三:您被世人接受可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德:我能被认可也许是因为日本企业。日本人接受并活用了我通过著作表达的信息,1970年代之后,日本企业成为了包括通用汽车在内的美国企业的最强竞争对手。从那以后我的工作机会就多了起来。

三:说起来,戴明博士对战后的日本企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德:是的。后来是我将他挖走,那之后他就沉浸于质量控制工作之中。

三:您还与麦肯锡有很大关联吧。

picture

德:马文·鲍尔(麦肯锡中兴之祖)曾经叫我帮忙,我拒绝了。我想我并不适合这个组织。我为他们思考出了“经营咨询”这个词汇,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将“知识社会”和“创新”这两个概念推广到全世界的也是我。但我却总是提早了10年。

三:也许是20年。无论如何许多日本人都很崇拜您。

德:嗯。只是我希望他们的书架上不只有我的书,那样是非常愚蠢的。多多涉猎,多多经历,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

三:好的,我记住了!

picture

为撼动“巨象”而生的B3C框架

波特也没能把握的“巨象”

针对1996年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中提出的“日本企业几乎不存在战略”,明茨伯格在其著作《战略历程》中以“波特的《什么是战略》并非战略”为题,对此文进行了痛批:

● 波特提出“业务效率化是必然的前提”,如果真的这样简单大家就都不用辛苦了;

● 效率的提升可以成为某种战略,这可能是大幅改变战略的契机;

● 波特将战略看作“演绎性、计划性”的东西,但他似乎并没注意到“战略学习或创造性战略(试错型战略)”的存在;

● 波特强调战略就是选择的问题,但这种选择只在多元化等不连续的决策中有意义;

● 如果说日本企业中不存在战略,那么就会出现没有战略也能成功的矛盾论调。

明茨伯格将这些批判性的话用寓言的形式总结了出来——

有个男的是经济学家[1]。他并没有用手摸过大象,也没有可以参考的类似经历。他直接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说:“这头大象力量强大,而且气魄逼人。因此可以用接近曲线的图形来描绘它。”

这是个充满了明茨伯格风格的讽刺故事。明茨伯格的意思是:“波特并没有接触过巨象(企业或其经营战略),所以不能(或不愿)把握全体。”

明茨伯格虽然俯瞰了全体经营战略论,但他也只是给出了一个俯瞰经营战略的概念“变革方块”和一份运用现有方法的清单“变革方法映射”。

picture

俯瞰全体的SWOT/TOWS和3C模型

波特的五力分析是理解业界构造、预测业界未来收益性的分析框架,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经验曲线是理解并预测其中成本的工具;价值链的作用是理解公司优势,资源基础理论(RBV)中的VRIO分析则是分析这种优势的框架。

但以上这些都只是强调了经营战略这头“巨象”的其中一个方面。

实际上,有一套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并存、定位论与能力论并重的框架已经存在了:SWOT或TOWS矩阵。但这套框架只能用于整理和提供选项。

哦,还有另外一件工具:“3C分析”。它从客户(Customer)、对手(Competitor)、公司(Company)这三个视点出发考虑经营战略,将它们作为互相影响的因素对待。大前研一在其著作《策略家的智慧》(The Mind of Strategist,1982)中提出:“任何经营战略的建立,都必须全面考虑到这三个要素”,并将这 3C[2]称为“战略三角”。

但是,只有Customer这个要素无法称为“外部环境”。这就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所表达的最大的信息。

picture

划定战场并总览全体

1996年,笔者创造了一套包含事业环境、优势/弱势议论的框架。本来打算用于商业学校的课本中,但后来也应用于实际的战略咨询项目,这大大地提高了它的作用和实际性。那以后的十多年间,有许多商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这套框架,并以此改变自己公司的战略构筑。

它的名字是“B3C框架”。它是一个3×2的表格,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要素:

● 战场(Battle Circle):表述市场的魅力程度与事业特征

● 对手(Competitor):表述对手对事业的态度、优势/弱势

● 公司(Company):表述自己对事业的态度、优势/弱势

把BCCC缩写一下就是B3C了。它与3C分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个C(客户)的范围扩大到BC(战场)。这样一来,五力分析和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就都可以适用于这个框架了。

“B3C框架”是为了撼动经营战略这头巨象而生的。下一页开始我将简单说明它的概要。

picture

用B3C框架定义战场

上层是“对事业的态度”,下层是“取胜方法”

这个3×2的矩阵内容不超出“战场”“对手”“公司”。那么为何会有上下两层?

下层是普通的事业战略。下层考虑的是怎样在事业中成功(How to win)。但是,这样就只能停留在事业负责人(事业战略)的视点。作为经营战略的框架,应该还有更上一层的经营者(企业战略)的视点,即事业之间资源分配的视点。

这个上层框架的存在,是为了决定是否进行某项事业(Stay or Exit)、是否进行某项投资(Invest or not)。因此战场的上层是为了测量“市场魅力度”。如果魅力度较低,就没有必要进行积极的投资。

只是,“市场魅力度低”并不代表马上要进行“公司的缩小平衡或撤出”。如果对手公司选择了撤退战略,自己的公司就可以得到所谓的“残存者利益”。也就是说要观察其他公司的态度从而决定自己公司的态度。

用“市场魅力度”和“事业特征”观察战场

战场的上层是用来测量“市场魅力度”的,其中有三个基准:

● 规模(Size):与自己公司比

● 成长性(Growth):使用“产品生命周期”

● 收益性(Profitability):使用“五力分析”

如果这三个基准过低,那么市场就没有魅力度可言。

在实际的分析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规模:市场的大小是否符合公司的经营目的。比如,对丰田来说,只有1亿日元的市场规模就太小了。

● 成长性:即使有了大量的投资,成长期也不一定优秀。要好好考虑公司是否有投资的余力。

● 收益性:不是指公司现在的收益性,而是用五力分析法找出业界今后会有怎样的收益性。要以中长期视野为考虑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话并不是对“公司”这个因素而说的。

市场的下层是“事业特征”(Business Characteristic)。这个因素是为了理解“市场对怎样的参与者有利”。例如某市场对规模大的参与者有利,或者对行动快的参与者有利。

把握这些因素之后,就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分析工具和框架了。

● 优势矩阵:指明4种类型的事业特征(后述)

● 上层集中度分析:根据业界参与者的上层集中度(大规模企业的集中程度),推测何种规模是有效的(以及何种规模是无效的)。不过,如果市场中有小规模参与者存在,就要注意其存在原因

● 成本行为分析:规模、范围、经验、多样性等因素变化时,主要成本会怎样变化。可以使用经验曲线等

picture

不过,在做这些分析之前,要首先把握住谁是真正的客户(准确地说是购买决策者,即DMU)、这些客户期望怎样的价值、提供这些价值会给业界带来怎样的成本变化,这是分析的大前提。DMU不期望的价值,无论怎样努力也是没有意义的。

用“优势矩阵”理解事业特征

接下来又轮到波士顿咨询公司登场。优势矩阵将事业特征分为4个种类。这个矩阵告诉我们决定企业收益性的最大原因。

● 规模型(Scale)事业:只有规模可以产生效用。规模大收益就高

● 特色型(Specialty)事业:除规模外的其他原因也会产生效用

● 分散型(Fragmented)事业:规模不产生效用,只有其他因素会产生效用。收益较为分散

● 僵持型(Stalemate)事业:任何因素都不产生效用,全体收益低

这个矩阵也是理查德·洛克里吉(波士顿咨询公司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的创造者)的作品,而将它分成四种类型的是波士顿咨询公司东京办事处的织畑基一(1939— )。洛克里吉其后又(强行)将其总结成2×2的矩阵。所以纵轴横轴的说明很麻烦,让我们忘掉纵横轴吧。

picture

判断这4个类型,可以使用“销售—收益图表”。用图表描绘业界多数参与者的销售与收益,观察收益是否随规模扩大而上升,是否分散或全体收益低下。

可以从任意处开始,但最后要回归战场

B3C框架可以从任意一处开始。比如不从战场,而是从对手分析或对手标准开始。

在这里,我们假定自己公司的“营业能力”和“物流能力”比对手弱。那么,我们立刻开始改善吧?不,不能马上开始。应该切实调查“如果将这些作为战场会怎样”。如果对大部分客户来说,营业能力可有可无,那么强化营业能力就是一种浪费。请回想精益创业(参见276页)。

另外,物流能力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规模还是密度?

能够分析这些的就是“事业特征”。我们再次假定,“营业能力不是必要的”,“物流能力方面需要缩短快速交货的时间”。如此一来,某地区的客户密度对交货期就会产生影响。我们应由此开始,最后回到对手分析环节:在哪些地区中我们能以密度战胜对手。

让我们假定情况为市场魅力度高、投资意愿强,事业特征为规模型事业。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对手的规模是自己公司的两倍。然后应该怎么做?

如果全部情况就是这些,那么回答就是“没有胜算”,也没有答案(自己公司战略)。

这时候就应该再一次审视战场:真的只有规模可以产生影响吗?

以市场定义而起,以市场定义而终

某项商业活动的战场必有一定的范围。商品、服务或地区的范围所规定的东西就是“市场定义”。

B3C框架就是由设立这种“市场定义”的假说开始的,否则就无法进行下

picture

一步的工作。在此环节需要考虑的是魅力度与可胜性。如果二者皆无,就需要重新考虑市场定义。制订战略时就这样重复B3C框架下的探究。

最后,这样的重复会推定出一个可行的市场(战场)定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领域”(Domain)。

这样就完成了孙子所说的“庙算”。

用战场战略大步前进

战场自身的变革

B3C框架有一个更加有趣的使用方式:不用于自己的公司,而是用于战场自身的变革,可称之为“战场战略”。

微软的盈利先锋并非Windows操作系统,而是MS Office办公软件系列。这一系列的软件原本在各自市场只占有第二或第三名的地位。

1980年代,MS Word不敌Word Perfect,Excel也与Lotus 123差距很大,甚至没有文档演说软件。为了对抗Persuasion(PowerPoint的主要竞争对手),他们刚刚收购了PowerPoint。在规模(市场份额)因素占有压倒性地位的套装软件市场,微软的形势不容乐观。

微软的对策是将分散的战场整合成一个。他们将所有的办公类软件集合成“MS Office”后呈现给客户(个人用户或PC生产商)。当时是1993年。

picture

竞争对手们并未试图联合,而是分别开发出了Lotus Office等同类软件。由于对手的这个失误,微软的“战场战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从那以后,微软长久地保持了每年一万亿日元的销售额、利润率超过70%的优势。

小企业选择战场,创业公司创造战场

大企业可以用大量的投资改变自己所在的战场。比如与其他市场融合,以并购(M&A)方式吸收对手(提高收益性)提高市场魅力度。

反过来说,大企业无法舍弃现有的大块市场,而小企业却可以选择另外的战场,把力量集中在一点(利基市场)。创业企业的角色只有创造新的市场。

B3C框架应该可以成为试错型经营的战前准备帮手。不能一味地舍弃,也不应盲目地创造,为了进行高速有效的试错,应首先用B3C框架进行思考实验。比如定义市场之后,新的敌人是谁,彼时新的敌人会有怎样的动向……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公司应怎样构筑持续性优势等,都是应该考量的因素。但只有具备行动力与态度的参与者才能发挥这些桌面推演的价值。

无论如何,“B3C”是凝结了经营战略史100年智慧的产物,应该善加利用。

picture

[1] 波特在哈佛商学院取得MBA后并未继续研读后续博士课程DBA,而是去哈佛大学经济系取得了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2] 大前在其2000年的著作中提出,由于新经济领域(网络、连锁、无国界)的出现,3C变得不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