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7 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还努力

向上的路每一步都那么艰难,但我们只能选择前行。

你做梦的时候,总有人在努力

坦白讲,作为一个自视有些清高的人,能让我从内心深处满怀敬意的人并不多。但其中一位貌似平凡的老师,却给我的青春,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我的母校乌鲁木齐一中坐落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占地面积不大,知名度却很高。

清晨,阳光一点点地洒进校园,校道上空无一人,却从球场里传来一阵阵篮球拍打地面的声音,打球的是一位男子,穿着洗得有些旧却十分整洁的运动衣,一米八的个子,映在孤单的球场上,显得格外显眼。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陈老师。我读高中的时候,他已经将近50岁,在所有教我的老师里最年长。来到这所学校近20年,他一直保持着比清洁大妈还早到的纪录。

1个小时后,出现在课堂上时,他已经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站在台上,举止行事像极了英国绅士,连身上那种傲慢劲也像。“各位同学,你们学习好与不好,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任教这么多年已经不需要你们的成绩来证明我有多优秀了,我教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哈佛、耶鲁,你们要认识到,你们坐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我学习。”这老师真有腔调,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他接着说道:“你们要知道,初中毕业代表着你们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了。高中时,还想着为父母学、为老师学是幼稚的。要记住,从现在开始,你们只为一个人学习,那就是你自己。”说完这句话,他优雅地转过身,不依靠尺子和圆规画出了一个标准的坐标系和一个接近完美的圆。就这样我开始了高中第一节数学课,知识点我想不起来了,却为他的风度折服至今。

在当时的乌鲁木齐一中,陈老师有大量女性拥趸,女学生、女老师都仰慕他。他却从不为这万千爱慕所迷惑,始终保持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这种严格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别的老师休息时都在斗地主嗑瓜子,这位全校数一数二的特级老师,却依然埋头研究着教学理论。除了认真工作,他还始终坚持每天锻炼、健身、读书,岁月并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过多印记。

高考前最后一堂课,陈老师讲完考试的注意事项,用严肃又慈爱的眼神看着我们:“孩子们,你们马上就要结束一段旅程,踏入一段新的旅程。人生的路很长很长。作为我的学生,不管你们以后在哪里在做什么,我希望你们始终都能保持一种不断向上的追求,希望你们牢牢记住‘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求下者则不入流’。”

后来,我走出家乡,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比起那些成功者身上夺目的光彩,陈老师的生活似乎按部就班。可生活原本平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平凡中寻找不平凡,他做到了。

从他身上,我体会到:人活着,就要不断前行,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自己的追求。有人说,一个男人变老的两大标志是不断后退的发际线和不断增长的腰围。其实,一个人真正变老的标志是,他觉得人生一眼望得到头,不会再有改变,于是放弃了学习,放弃了提升自己。

长大之后,我遇到过很多“活死人”,他们也让我一度觉得就这么行尸走肉般活着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妥协”,或者说“求安稳,别瞎想”。

幸运的是,我身边有很多不甘心“英年早逝”的人,在不断的折腾中,打磨出了生命的精彩。比如不在乎输赢只是认真做手机的罗永浩,成立新精英帮助无数人规划职场的古典,他们都曾是新东方的优秀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取得傲人成绩后,又在其他战场上所向披靡。

我在新东方任教已经5年,在这样一个大公司里上班,想要见传说中的俞敏洪老师一面并不容易。成为集团演讲师后,我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他一起工作。

有一次和俞老师去兰州演讲,坐的是早班机。刚上飞机时,大家还有些精神,有人拿出电脑工作。过了一会儿,困意来袭,不少人开始睡觉。我也感到有些疲惫,听着音乐闭目养神,毕竟下了飞机还有几场演讲要做,要保持兴奋的状态。迷迷糊糊正要睡着,我看到俞老师拿出电脑,开始处理一些工作。一觉醒来,他仍然盯着一份文件,不时快速敲击着键盘。

近两年,包括哈佛、耶鲁在内的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MOOC,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免费获得高品质教育。MOOC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国内还没有学校较大范围尝试MOOC教学。

在外地出差的时候,我们坐在一辆颠簸的汽车上,俞老师用电脑回复了一些工作邮件,然后就在网上查找关于MOOC的信息和资料。一边查资料,俞老师一边问我:“艾力,你对MOOC的想法是什么?”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他告诉我,从最初为了生存创办新东方,到新东方今天成为国内最大的教育机构,市场利益已经不是考虑的重点了。现在他更专注于教育本身,希望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免费分享给所有人。

去年冬天,一次滑雪时,俞老师意外摔断了腿,每天都只能坐轮椅出行。几个月的恢复期,新东方的每次重要会议,他都坚持出席,其他工作也一点没耽误。在很多人眼里,经过20多年的奋斗,俞老师已经完全可以坐拥新东方的辉煌,好好享受人生了,但他却丝毫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每天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平均工作时间10个小时以上。对于教育事业的追求,他还在不断往前开拓、探索。

对于他而言,成功与幸福都不再是目的地,他始终行走在追求更好的道路上。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

比我们更牛的人还在不断努力,卓越无极限,我们怎能轻易停下脚步?

从“差不多”到“差很多”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的序言中说,生命犹如逆流而上的小舟,你努力前行,却不断被向后推去。

这种生命的无力感每个人都体会过。我们不可能每一天都保持十足的状态投入学习、生活,总有累得想停下来的时候。

有的人休息一下,继续前行。有的人,却永远地停了下来,觉得人生这样就很好了。

胡适在《差不多先生传》中写了一个中国最有名的人。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

临死前,他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

“差不多”先生,就是这类人的写真,凡事差不多就好了,人生差不多就好了。“差不多”常常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殊不知,在你停下脚步时,会被无数人超越。到最后,差不多就会变成差很多。

世界足球王国巴西曾经有辉煌的世界杯战绩,巅峰时期几乎是不可战胜的。2002年世界杯决赛巴西队2∶0取胜,又一次拿到了冠军。从那之后,巴西队开始了吃老本,自大、傲慢地不肯向欧洲强队学习,还是保持自己的慢节奏,很自信地认为靠自己细腻的脚法就可以取胜,也不注重青训系统,培养更多的人才。

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上,巴西对阵德国。巴西带着自己的老本出场,但当全队唯一的核心内马尔缺席后,只剩下一群保安、城管、清洁工,德国却带着自己一个团队的战车,克洛泽、格策、穆勒、厄齐尔、克罗斯,德国强大的青训系统训练出的每一个球员都光芒四射。

比赛开始,五星巴西上半场就被日耳曼战车碾压出5个大窟窿,下半场德国人毫不留情又撒了两勺盐。最终,巴西1∶7惨败德国。这个比分令人难以置信,但确实真实发生了。韩乔生评论说:“这简直就是屠杀,这一天必将成为整个巴西王国的国难日!”

接下来的三、四名决赛——巴西vs荷兰,刚被血洗的东道主巴西本该为自己雪耻,却再次0∶3输给荷兰。曾经的足球王国如今成为其他球队刷数据的对象。不少人慨叹,本以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巴西已经不是骆驼,是羊驼了。

生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管奋力前行了多少个日夜,一时的松懈就会被打回原点,甚至永不翻身。

我属于那种很容易长胖的类型,即使和别人吃得一样多,也很容易长肉,要想保持身材,不但要克制食欲,还要靠艰苦卓绝的运动。高考时我的体重达到了180多斤,之后经过很大的努力,才终于达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状态。但如果我不能随时保持对食物的警惕,给我十天时间,我可能就又会像吹气一样胖起来,回归圆脸小胖子。平时我自己在北京生活,还能时时注意,但回到家就挡都挡不住了。

中国妈妈的共性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对你胃的关心。只要游子回到家,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关心地说:“孩子,你怎么又瘦了,是不是在外面生活得不好啊?在家这几天,我好好给你补补啊。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工作好啊。”然后,端出自己的拿手好菜,让你就算有心减肥或控制体重,也依然无法阻挡母爱和美食的诱惑。

今年春节回家,每天吃着妈妈做的大盘鸡和馕包肉,半个月内,在健身房洒下无数汗水和花费大量金钱塑造的好身材就被打得面目全非。

回到北京,我去给某品牌拍广告,工作人员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胖炸了。”为上镜考虑,我化妆时不得不打很多的阴影。之前比较瘦的时候,每次出镜只需要简单地涂点化妆品,脸就会显得很立体,也很上镜。这一次,即便打了那么多阴影,当我把拍出来的平面图发给朋友的时候,朋友还是毫不留情地说:“这真的是你拍的广告吗,你不说我真的认不出来了。半个月不见,怎么就变这么胖了?”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在增肌减肥的道路上,我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一旦停下来,可能就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很多人苦吃一个月的黄瓜、苹果减肥,经不住诱惑又补了几次肯德基全家桶,结果功亏一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很多人说成功是阶梯,在我看来,它其实更像是仓鼠转的轮盘,要不断踏动。攀登时,如果向上看,就会更努力地往上爬;如果总是向下看,可能就停滞不前了。向上的路每一步都那么艰难,但我们只能选择前行。

论一只乌龟的自我修养

我和你是有差距的,我的童年没有玩具,只有大自然的泥土、虫鸣。我的休闲方式只有书本,没有电脑、音乐、游戏。我的假期没有游乐园,没有朋友们的欢聚,只有干不完的农活。

这段文字出自前几年很火的一篇帖子——《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作者感叹: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

对这句话我也深以为然,这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所谓的公平,多少人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龟兔赛跑的世界里,兔子似乎是永远的赢家,而我们大多数人,生来就像是那只慢吞吞的乌龟,起跑时看到的已经是别人的背影。何况现实中的兔子们,很少会停下来喝水、睡觉、打游戏,他们一直在奔跑,穿的还是最好的跑鞋。

中考、高考,我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最好的学校,学习的同时,还踢足球、弹吉他、参加演讲比赛,在学校里小有名气,觉得自己很优秀。进入北大后,我发现世界远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大得多。宿舍里,我的舍友都是各地来的高考状元,个个是学霸,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了班上,班里的同学,随便点一个,可能都是数理化等学科竞赛的金牌得主。

第一次计算机课,我诚惶诚恐地盯着教材上那些完全看不懂的东西,然后用虔诚的眼神望着老师,期待他的耐心讲解。这位老师扫了一眼教材,轻松地说道:“这个你们应该在高中学过。我就不仔细讲了。”看着周围的同学频频点头,我只好收起自己的惊讶,回到宿舍开始拼命地补课。最初,我还以为这些同学只是在不懂装懂,后来彼此熟悉了,才发现他们是真懂,其中一个哥们更是牛到在高中就得了世界计算机比赛的大奖,老师讲的东西他早已烂熟于心。

熬了两个月,到了大一入校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有足足10天假期。我心想,这些学霸“兔子们”怎么也会稍微休息一下,给我这乌龟点补课的机会了。假期第一天,我发现所有人都待在宿舍上自习。我又想,到了晚上他们总会歇歇,出去玩一会儿了吧。结果,他们和平常一样学到深夜。

我开始抓狂了,这不是我想象的大学生活,就算我不吃不睡,也很难赶上别人的进度。

大二时,我作为北大英语协会会长负责接待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交换生,和大四男生Christian成了朋友。他会六国语言,不是只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而是可以用六国语言在文学、哲学、历史等多领域深入交流。假期他还会去肯尼亚救助非洲儿童。他外形阳光帅气,人也十分谦和。本来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汉语以及母语维吾尔语都相当不错了,但是和他一比,瞬间被秒成渣。

“学语言其实很容易,只要专注认真学,6门语言可以轻松掌握。课余时间为什么要死学习呢,假期环游欧洲会让你了解更多过去未曾发现的美好。GPA并不是衡量大学生的标准,只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并提前钻研,拿到高分和发论文也不会太难。”他说的每句话乍一听都感觉是在炫耀,但其实他并不是真的在炫耀,他已经谦和到极点,只是我当时所处的层次真的太低了。

遇到这种人,恐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反正我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了,就这样得过且过吧。可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我:努力一点算一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没错,我们可以选择躺在地上赖着不动:反正我的起点低,反正我家庭不如别人,有无数个“反正”等着你。但是没有人会看你一眼,每个人都在前行。当别人在飞翔,你依然躺在地上,恐怕你一生的时间都只能用来数伤口了。

人最难的是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的差距时,很多人总是像鸵鸟,把头深深地埋下去,假装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在新东方教托福课时,我总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做真题,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

一般来说,想进入美国大学学习,托福成绩要达到110分,口语部分拿到24分以上才能去好的学校,而大部分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做真题的成绩只有14分,这两者的差距很容易打碎一个人的自信心。有的老师害怕学生受打击太大一蹶不振,就先讲课,学得差不多了再做真题。而我认为,在学习之初,就该明确地知道自己真实水平和学习目标的差距有多远,知道要努力走多远的路才能到达彼岸。

最大的勇敢是知道自己的差距很大,依然勇敢去追赶。

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原生家庭环境确实让我们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无论是网上热议的记录国外不同阶层孩子人生轨迹的《人生七年》纪录片,还是《寒门难再出贵子》的HR的工作经历,都在传递着一个观念:阶级很难逾越,父母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未来。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认命更好的自暴自弃的借口了。

刚进新东方的时候,作为一个新人,我必须比一般人认真很多,才能早日赶上其他老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之余,为了锻炼自己,我几乎参加了所有能参与的外地演讲。

因为前一天晚上在北京还有课要上,所以外出演讲的时候,我经常是在深夜到达某地,早上立刻开始工作,每天在一个城市从东跑到西讲两场是家常便饭,也经历过一天辗转三个城市讲课的辛苦。经常没时间睡觉,也没时间吃饭,这些我都觉得无所谓,只要路上有半小时可以打个盹就很满足了。就这样,辛苦奔波、埋头苦干,24岁时,我成了新东方集团最年轻的集团演讲师。

2013年9月,我第一次以集团演讲师身份去合肥演讲。按照集团规定,不同级别的演讲师,接待标准也不同。我第一次被安排住进一家四星级酒店,进门后,我只有一个感觉:“太豪华了,还是个套间。”

在房间里,我转悠了半天,也不愿躺到床上,怕弄皱那干净整齐的床单。

后来,我坐到沙发上,透过落地窗看着楼下的车来车往。我曾经也是下面车水马龙中匆匆行走的路人,很多次路过高楼大厦,我也会不经意地抬头看看,想象一下住在里面的人的生活,也会觉得那么贵的酒店自己也许永远没有机会进去住一晚。然而,不经意间,我也可以在楼上看风景了。

也许我们都是那只慢吞吞的乌龟,是那个从起跑就落在后面的人,看着前面努力奔跑的兔子,至少你不能自暴自弃,通过追赶,知道前进的方向,同时看清自己的位置,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

无论在怎样的起跑线上,奔跑的努力都不应被放弃。

停一停,再继续前行!

我一直把自己当超人。

小时候被父母反锁在家里,为了逃出去打游戏,从二楼窗口爬到一楼公共阳台,那时候根本没想过摔下去的后果。

在学校学习时,觉得自己怎么熬夜也生不了病,为了考上最好的高中、大学,连续数月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是常事。

工作中,我也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几年前,我在新东方负责面试招聘。别人一天最多安排面试15个人,我给自己安排40个人。每天连续8小时面试,中午只留10分钟吃饭。初衷很简单:为酷学酷玩这个项目考虑,如果我多去名牌高校宣讲、面试,就会网罗到更多优秀的人才。最后上岗的老师里,我负责的项目中北大、清华毕业生的比例最高。

连续一周的高强度招聘工作后,我的身体出问题了,开始只是简单咳嗽,后来已经咳到没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被同事拖去医院检查,拍了 X光片之后,大夫告诉我:你的肺里黑了一大块,必须挂五天吊瓶。

那一刻,我突然认识到,自己不是超人,而是个傻子。

但我依然没有休息,上午9点有面试,我就在7点去打吊针。晚上8点面试结束后,夜里安排第二天的面试。但我知道,忙完这段以后我必须休息。

很多人像我一样,不到病倒那一刻,就不会给自己一刻时间喘息。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2011年4月19日凌晨3点,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辞世,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其中的这段话瞬间击中了我。

在网上还看到过另外一个漂亮女生的讣告:

“她去世前在中金,前两年在毕马威。28岁,投行女,漂北京,无男友。高工资,高压力,生活无规律,加班到晚上10点是常事,忙到没时间给自己做饭,只好DQ、味千……甚至去超市觅食,喝奶茶等富含添加剂的饮料,最终因为胃癌去世。”

我的同学和朋友里有不少令人羡慕的精英,他们在国外读博,在投行里大展拳脚,是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工作后,我们很少有时间聚会。一起吃饭最多的场景就是在彼此的公司楼下,匆匆赶来,一起吃套餐聊天,讲述宏图大志,偶尔有克制地抱怨下职场的生活,一小时后再赶回去继续工作。

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越有天赋,希望自己站到金字塔顶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同样在公司做事,别人很快升职加薪,出差坐商务舱去迪拜、巴黎,而你只能坐经济舱在国内来回飞,即使原来没有攀比心的人,那些物质和职场位置带来的成就感也会让人迷失。

努力永不止步。但有的时候,要学会让自己停下来。

过去,我的人生像个陀螺,总害怕停下来就再也起不来,失去自己的位置。我不断让自己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鞭子的抽打。

但真正的陀螺高手知道,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节奏,而不是一直狂抽猛打。

过去的几年中,我经常去各地做讲座,光是山东就去了二十多次。在此过程中,别说没游览过各地风景,就是驰名中外的泰山都没爬过。去年到日照讲座,上午、中午各讲了一场,因为那些内容讲了太多遍,加上极度的疲劳,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讲什么。感觉人生就是从讲座A到讲座B,当一个人肉复读机。

中午吃饭时,为了省时间,我照例是机械地往嘴里填东西,想着明天的工作安排。听到一位同事谈起了自己爬泰山的经历,我突然停下来了:为什么我就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下午4点坐上火车,背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堆书,穿着西服和皮鞋的我就这样开始了登山之旅。到泰山脚下已经是晚上10点,本来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在爬山,没想到人头攒动,很多人都在深夜登山看日出。跟随着人群,我慢慢往上走,一步步攀登。

看到日出的那一刻,我的心变得柔软。

人是为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而活。

最近,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到五道口的一家茶室,给自己的身心放放假。几个小时里,完全放空,静静喝茶,读上一本需要静心去读的书。

对我来说,温一盏茶,慢慢品味是一种最好的休憩。于丹老师说,“茶”字是人在草和木之间,也就是说品一盏茶,真正的味道不在水里,不在杯中,而是人归山林。

上班的时候,早去10分钟,在工作之前,把桌子整理好,摆上自己喜欢的杯子,慢慢泡一杯茶,或一杯咖啡,在香气氤氲里沉淀下来,笃定地迎接一天的挑战。在每一天的忙碌里,我也学会了为自己的内心松松绑。

人生如转蓬,但并非夙夜无休闲。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努力奔波。但是,偶尔我们也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