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自家小店,认识商业的起点

自打懂事起,我便知道家里经营了一家小店。这家小店的正式名称为“三谷酒食料品店”,不过当地人都习惯称它为“三谷店”,而我自然就成了“三谷店的小子”。我家的小店位于福井县永平寺町的一个农村,是一家服务街坊邻居的农副食品商店。每天清晨5点父母就得起床,晚上要忙碌到11点才能休息。因此我们兄弟三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伙计”。

农副商店的利润主要来自生鲜食品,不过为了经营此类商品,就必须承担较大的风险。因为不管多好的鱼、多好的肉,过了保质期便卖不掉,要么自己家吃掉,要么吃不完扔掉。不过这些商品的毛利较高,想赚钱就得承担相应的风险。这是我从自家小店最先学到的事情。

后来,母亲取得了烹饪资格,便将家中的一角改成了厨房,估计哪些生鲜鱼类卖不掉,她就会将其做成菜品进行销售。这样既提高了小店的利润,又减少了生鲜鱼类的废弃。专业点说,我家的小店由单纯的销售业转变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

不过在此之前,以Uny为首的超市开始从名古屋以及滋贺一带向福井席卷而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超市和商场迅速兴起,尤其是永旺集团(原名佳世客[JUSCO])投资兴建的购物中心与平和堂投资经营的“Bell”商城将当地的购物产业推向了顶峰。面对这种大型连锁企业的价格战,作为一家农村的小店毫无抵抗能力。

无奈之下,父亲选择了自由连锁经营(Voluntary Chain),一种最初级的零售连锁模式。不过在这种模式下,农村的小店也有了价格优势,再加上区域内上门送货等贴心服务总算可以和那些大型连锁企业进行一番抗衡。

除本地化服务,再也无计可施

其实,除了生鲜食品,酒类也是我们家小店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占销售额的30%)。这要多亏政府对酒品销售的严格限制,因为周边没有竞争对手,所以无论啤酒、洋酒,还是日本酒,利润都相当可观。

不过,酒水折扣店的出现却让我们家的优势瞬间化为了泡影。由于政府放宽了对酒类的限制,这些折扣店开始大批进口水货洋酒(行货价格很高),迫于压力朝日啤酒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即低价批发),希望用低价维持市场的份额。

父亲很绝望,他无奈地说:“这些折扣店的售价,比我们的进价还低,这不是在开国际玩笑吗!”

的确,面对这次危机,全家束手无策,眼看着短短几年间,酒水的销量就锐减大半。不过,酒水折扣店同样在劫难逃,最终还是败给了有正规销售许可的大型超市。

20世纪90年代,对农村的副食品店来说,曾有一次转型成为便利店的好机会。但父亲并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三个孩子都已经独立了,他也厌倦了争来斗去。

父亲去世后,小店由母亲独自经营。她不再销售那些有风险的生鲜食品,同时缩小店面规模,让这家店成了街坊四邻的“休憩场所”。

目前,小店的主要收入来自店前摆放的四台自动售货机。由于家旁有一个运动场,一到夏天,特别是周末,冰啤、饮料都十分畅销。这些商品的进价和售价都相对固定,因此赚个零花钱还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母亲再也不用担心它们会过期变质了。

不过,总有一天这四台机器会坏掉,如果维修费用过高,要好几十万的话,恐怕到那时拥有80年历史的“三谷屋”就得宣布关门大吉。

正是这间小小的“三谷屋”,让我懂得了商业的本质和乐趣,也让我看见了不同商业模式间斗争的残酷。

新型商业模式的诞生与我的商务咨询经历

高中毕业后,我便离开了家乡,一晃30余年。这期间虽然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待过一年半,但总的来说,基本都在东京度过。

大学期间我主攻物理学,毕业后却选择了文科类的职业。1987年我进入波士顿咨询公司,1996至2006年供职于埃森哲。算下来我从事经营战略咨询已有19个年头。

我曾应客户的请求(抑或是别无他法),试着帮助这些企业重塑商业模式。从我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多数大企业都关心如何才能应对新兴企业的来势汹汹,却很少愿意在自己身上动刀子,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1996年,我从波士顿咨询公司辞职加入了埃森哲的战略团队,大家通过努力探索,也成功开创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当时,在商业咨询领域,尤其是波士顿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这样的顶尖企业,咨询顾问大都既有经验,又有学历(MBA),当然开发新客户等工作也相当具有挑战性。可是在日本,既难以找到这样的人才(有经验、有学历),也难以培养这样的人才,团队建设绝非易事。

而埃森哲公司却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 人才储备:对大学生、研究生进行“强化训练”和“企业内培”,借此增强公司的业务能力。仅指定若干名年轻的IT咨询人员在公司内进行轮岗

● 业务能力:开辟新客户时,以IT咨询部为门户,之后再输送给其他业务部。深挖老客户时,由年轻的经理负责

● 品质管理:公司对顾问分级,高级顾问需对下级人员的业务品质进行管理

这个平均年龄仅为30岁的经营战略团队,凭借业务上超高的性价比,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从1996年到我离开的2006年,团队也从原来的40人发展到了200人,足以和波士顿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相媲美。

最初,公司只是不想录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才研究出了上述对策,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商务咨询类公司“用年轻人撑起整片天”的新型模式。

商业模式的未来,你的未来,以及……

本书从美第奇家族讲起,最后又涉及了我本人的一些经历。至此,关于商业模式的话题就告一段落了。

关于商业模式理论的研究,其实满打满算也只有20年,因此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商业界,商业模式理论中还有无数宝贵的资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在经营战略理论中,商业模式可以说是涵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的概念体系之一。无论是创业者、企业家,还是商业顾问、学者,我们都应该在模式创新上不懈努力。

为此,我们要敢于改变自己,改变团队,甚至改变企业和事业整体。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要不畏艰辛,敢于冒险。要相信这条路越是布满荆棘,在竞争时才越具实力。

2013年,我出版了一本名为《经营战略全史》的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好评,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于是我决定再次执笔,出版《商业模式全史》一书。2014年应《哈佛商业评论》的邀约,我在这本杂志4月份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同名论文。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总编岩佐文夫先生和责任编辑肱冈彩女士。因为本书正是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续写而成的。

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由于篇幅限制,我总觉得不尽兴,因此决定拓展开来写一本关于商业模式历史的书。本书第2章以后的内容,在论文中几乎均未提及。通过本书您是否能够大致了解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了呢?

在本次出版过程中,从编辑、设计到排版,都由《经营战略全史》出版团队的原班人马一手操办,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借此机会,向Discover21的干场弓子社长、负责编辑的原典宏先生、负责设计的吉冈秀典先生、负责插画的长崎则子女士、负责校对工作(工房灿光公司)和负责印刷工作的各位先生,以及制作图表的小林祐司先生一并表示感谢。

此外,在我写作的过程中,受到了众多亲友的批评指正以及帮助鼓励,请允许我在此表达谢意。

最后,希望各位读者也能参与到商业模式的创新之中,开创一个属于你们的、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