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SEVEN 提供晋升平台

●给他表现和晋升的机会

●“利用价值”决定分配机会

●有危机才有竞争

给他表现和晋升的机会

一个人得到了一份工作,进入了你的团队,他不会想着拿到每月的薪水就完了。他不但想赢得暂时的席位,还想夺占自己的将来,成为命运的主人,影响团队的发展,并继续向上攀升,成为团队的主人之一。

这是人的职业本性。你作为一名主管,不要挡在他们前进的这条路上,而要栽培他们,让他们有机会赢,并且在他们胜利的时候加以奖赏。在他们的工作进步时,给予赞赏,给他机会讨论他所关心的事,参与决策的制定和问题的解决,经常给予成果的回馈。

尤其是,你要给他表现和晋升的重要机会,使他在团队中看到上升的希望,你还要允许他窥伺你的位置,适当激励他的野心。

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他们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索尼公司之所以一直这么强盛不衰,是因为他们有着一套明确的内部晋升制度,这套制度的建立,就源自其董事长盛田昭夫。

盛田昭夫喜欢与员工聊天,他也非常鼓励员工为公司提建议。有一次,他到员工餐厅就餐时,忽然发现一位年轻职工郁郁寡欢、满腹心事。于是,盛田昭夫主动坐在这名员工对面,与他攀谈,和他聊心事。

过了一会儿,这位员工终于主动开口了:“我毕业于东京大学,有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进入索尼之前,对索尼公司崇拜得发狂。当时,我认为进入索尼是我一生的最佳选择。但是,现在我发现我不是在为索尼工作,而是在为课长干活。坦率地说,我这位课长是个无能之辈,更可悲的是,我所有的行动与建议都得得到课长批准。我自己的一些小发明与改进,课长不仅不支持,还挖苦我异想天开、有野心。我现在对在索尼的工作失去了兴趣,也很后悔自己放弃了那份优厚的工作来到这里!”

这番话令盛田昭夫非常震惊,他顿时感到,类似的问题在公司内部恐怕不少,管理者应该关心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处境,绝对不能堵塞他们的上进之路,于是,盛田昭夫就此产生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的想法。

之后的索尼公司,开始每周出版一次内部的小报,刊登公司各部门的“求人广告”,员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另外,索尼公司在原则上每隔两年就让员工调换一次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人才,不是让他们被动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动地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索尼公司这样,对于员工的晋升通道不设阻碍,反而对于员工的绩效多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顿时增加了员工的自信心,从而使得每一名员工都能卖力地工作,直接促进了公司的成长,壮大了团队利益。

但是现实中,我发现很多的管理者总喜欢指着员工的鼻子大骂。尽管这名员工做得稍有瑕疵,可总体上,他的业绩还是向上的,就因为管理者的这种恶劣态度,让员工看不到任何上升的希望。升职没有指望,工资的增涨也看不到希望。时间一长,他肯定要主动离职,因为他的自信与自尊已经在你这里大受打击。

任何一名员工,都需要得到团队管理者的不断认可和关注,当他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就希望得到你的肯定和赞赏。如果你能适当地给他以希望,他的信心就会大增。对管理者来说,你的赞赏是一项秘密武器,你需要在最适当的时候把它拿出来。用得太多了不行,因为给予得太容易,下属就不珍惜;用得太少了,员工会看不到光明,自然效果也不好。但是如果你仅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和稍有成就时使用,产生的价值就会大不一样,可以让员工更加具备竞争意识,希望能在团队中得到提升与晋级。

因此,对于一名团队主管来说,你需要给员工指出一条发展之路,为他的晋升提供机会。

团队中的人才,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从外面进行招聘,二是由内部的培训和提拔产生。外面的招聘,固然可以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但毕竟不是自己培养的,忠诚度有时会是管理者非常大的顾虑。所以,内部的晋升机制,就成了一支团队造血来源的重要保证。从团队的内部选拔上来的人才,因为熟悉业务、了解情况,不必为其考虑更多的其他问题而越来越受到各家公司的重视。一家公司能否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利用好自己的人力资源,实际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这一方面讲,你应该为了员工可以胜任他当前及未来的工作,给他提供培训的机会。对员工来讲,给他培训的机会,就意味着他被重视,将来有可能被提拔,而员工也会因为感受到了这份重视,内心备受鼓舞,从而更自觉自愿地努力为团队做贡献。

对员工的培训,我们有三个目标,即可以起到三种主要的作用。

1.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能力。

通过这种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在团队里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他会因此认识到自己不但要为自我利益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为团队利益承担责任。简而言之,这一条目标是提升员工为团队奉献的精神。

2.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相应的知识水平。

每家公司都离不开岗位的技术培训,因为市场在发展,竞争不断加剧,如果一名员工的素质始终稳定不变,那就意味着团队平均素质的落伍。不但员工,管理者自身也需要不停地加强能力。

培训的目的在于让员工变得更加胜任工作,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具备晋升的基本资格,而不是因为不胜任被团队淘汰。事实上,当一名员工变得不胜任时,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外,团队没有及时地给予指导,也是原因之一。

3.转变员工的态度及工作动机。

许多人会没有心情工作,这是事实。我在为国内一家广告公司做管理顾问时,经常发现一些优秀的员工会不定时地出现情绪低迷和沮丧的现象。他们的能力很强,但都有或多或少的懒惰的迹象。在工作中不能发挥出能力,或者是工作的成效不高。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激励及形成对工作良好的愿望和态度。

在CVS Caremark公司的时候,我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有一位叫作汉森的美籍员工,他是一位把公司当家的人,35岁了还没有结婚,每天都会留下来主动加班,甚至有时固定的休假也乐意取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但是,在我出任公司行政总监的第二年,我发现汉森的工作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他不再主动加班,而是经常借故请假。在公司的时候,他的工作效率也出现了下降,时常走神,望着窗外做沉思状。

经过悄悄和详细的了解,我发现汉森的家庭生活并没有发生状况,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处于单身,也没有跟任何人产生纠纷。那么,问题只能出现在公司。我决定找汉森谈话,经过几次私下的约谈,我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晋升通道。汉森希望得到一次升职机会,但公司一直没有给他,理由是他的工作能力还有些许差距。可是,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并没有将这个决定和理由通知给汉森。

所以,这方面的培训必不可少。管理者应该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加强了工作态度,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才有可能得到晋升的机会。对员工的评价,以及他应该做出的改进,必须要及时地反馈给员工,让他及时地做出调整。

在现代的优秀公司中,一名优秀的团队管理人员总是注视着每一名员工的细节表现,并时刻为干预做好准备。作为一种积极的干预手段,转变员工的态度的能力,是每一位团队主管都必不可少的。

“利用价值”决定分配机会

一家公司对于员工的机会分配,往往是基于他的“利用价值”的。说白了,在公司与员工之间,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一点不止存在于员工与公司之间,管理者与公司之间也是如此,甚至对于老板来说,他都无法逃脱被市场和自己的公司利用的命运。在这个基础上,团队当然都喜欢那些利用率高的员工。所以,一个人想在团队中很好地生存,就要让自己有被利用的价值。

当年我在CVS Caremark公司刚开始自己的工作时,就深深明白这一点。我可以在这里得到的最高的前途,是由我能够为公司提供的最高价值决定的。所以我始终将加强自己的能力放在第一位,从来不在没有做出贡献的时候就妄想得到更多的回报。这个想法也决定了我今后的生存规则,即,我必须时刻想着为公司提供价值,而不是晋升到哪一个职位。

但是迄今为止,我看到更多的人,他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向团队索取回报上面,注意力并不着眼于如何提升工作效率,让公司赚钱,帮助上司更好地做好工作,体现自己的执行力和上升的潜质,而是能够拿到的薪水或者获得的职位。一旦回报稍有降低或令自己不满,他们就大失所望,抱怨不断,甚至与上司撕破脸皮,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团队对自己根本就不公平。

可真实的原因呢?是他为团队提供的价值,不足以得到自己梦想的回报。这就是我们要明白的,你的利用价值决定了团队对你的机会分配,也主宰着你自己在团队中的前景。没有哪一个人是能够靠投机取巧在团队中获胜的,从长远来看,所有的人在一家公司中获得的待遇,都是他真刀真枪的付出所得。上帝总是公正的,虽然他有时不太公平。只要你认真而且努力地去观察,并抱着一颗付出之心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你就能够验证这一观点。

●请记住,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把利益分享给一名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当公司发生危机时,最先被裁掉的都是哪种人呢?是那种平时只会收发文件和打扫卫生的人,而不是负责做项目的骨干。也就是说,越是有价值的员工,有能力为公司创造巨大效益的员工,他们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也会在公司面临风险时,有更大的资本来保住自己的位置。那么作为一名最有价值的员工,他的身上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公司不能没有我!

所以,管理者会把最好的机会留给公司最需要的人,让他为公司创造项目盈利。同时他也会把晋升的机会留给那些最有潜力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可以为团队创造长期的效益,是一种基于未来的出于利用目的的投资。

草原上的犀牛是一种最不能让人侵犯的动物,它却整天驮着一群小白鸟。犀牛之所以可以容忍小白鸟,是因为小白鸟在为它清理身上的寄生虫,而小白鸟生活在犀牛的背上,是因为可以获得食物。彼此的关系是生存的需要。

绿虾的一生都是生活在扁鱼的嘴里,这是非常危险的事。但扁鱼绝不会把绿虾吞进肚里,因为绿虾会以自己的晃动来吸引其他小鱼为扁鱼充当食物。于是,绿虾成了扁鱼生活的一部分。扁鱼本能地知道,它不但不能吃掉绿虾,还要好好地保护绿虾,夜晚把绿虾含在嘴里,让它留宿。只是绿虾一旦老了,或是不能再为扁鱼引诱食物,扁鱼便会把它赶走,再换另一条年轻有用的绿虾。

这些例子表明,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一旦有一方失去了他的作用,就会立刻被另一方所抛弃。每个人都在理性地辨别对方是否还有用处,有时候这种规则也存在于恋人、婚姻和家庭当中,残酷而又铁定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一名员工就会发现,有些时候,首先是因为他自己没有了用处,至少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所以团队才会抛弃他,而不是管理者或公司有意地抛弃他,故意地仇视他。互相抛弃的原则,就是基于有用还是没有用,这条规则非常简单。当一名员工在公司失去了利用(使用)价值时,说明这个人要么能力变得不胜任了,要么就是只会躺在过去的业绩上面睡大觉,不思进取。他已经不能适应团队发展的需要,因此只能被淘汰掉。

●让自己有足够的价值,才能得到团队的重视。

可惜的是,我们发现,很多人并不承认自己的利用价值已经消失才导致了从团队中出局。他们不承认自己的无用,而是拼命地要求管理者:“你还应该像以往那样对我,否则就是不公平!”他看不到一个人在公司生存的最根本基础是什么。保证他在团队有所发展的,是他的价值,而不是他的理想。

管理学学者余世维说过:人要永远保持自己那份被人利用的价值。是否能够保持有被利用的价值,对一个人的前途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在团队中,和自己的上司搞好关系是一门必修的功课,为自己找一个好的靠山很重要。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他必须让自己拥有足够的价值,以至于每名上司都会来拉拢他。作为管理者来说,他也应该去看到和利用员工的基础价值,并开发他的上层价值,激励员工努力表现,为团队做出贡献。

任何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他都会喜欢那些既忠诚又能独当一面的人才,所以对于员工来说,只要你可以做到这两条,就可以在任何团队中找到你的位置。不管换多少上司,甚至老板都换掉,都不会影响你的前途,你的晋升之路将畅通无阻。但如果你没有不断地去充实自己,迟早会成为团队的弃儿。

有危机才有竞争

在一个有活力的团队里,处处都会存在着竞争,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发展,竞争力不但给员工在团队中进行定位,还决定着这个团队的命运。但是如何激发并恰当地引导竞争,又是团队管理的关键所在。一家成功的公司,就要给员工时刻树立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告诉他的员工:做得不好,就要被淘汰,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这个社会唯一的生存规则,任何人都无法逃避。

我经常在开会时对自己的部下说一句话:“业绩永远是比出来的,不是用嘴巴讲出来的,所以你们不要整天跟我汇报自己做了多少工作,我只看数据,看你们的行动。”

通过这种残酷的竞争机制,加强员工的危机感,又更强烈地刺激他们去积极地参与竞争。只有通过不断竞争,员工才会激发他全部的潜能。因为我发现不少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养尊处优,只习惯了做数据表格,而不去重视具体的问题解决。所以,我只能用残酷的考核标准,去拿下那些排在最末端的人,刺激多数人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并不保险,只有努力向前不停地奔跑,才不至于落伍。

这就像神奇的鲶鱼效应,作为一种有效的团队激励手段,两个人跑步要比一个人跑轻松,因为竞争可以将人的荣誉感激发出来,让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面子、自尊,去拼命地释放自己的潜能。你要知道,人都有惰性,只有当竞争性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战胜自己的惰性,为了搏一个生存的位置努力,直接为团队做出贡献。

日本的公司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它们在危机感的灌输方面,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日本人每天都活在危机感之中,随时都有失业的预感,所以他们每天都很努力,生怕一件事做得不够完美,就让上司抓住把柄把他开除。因为在日本,失业的人是很难找到一份新工作的,就算你再有能力,只要失去了一份工作,想找到下一份新的工作,就要在家里宅很长的时间,需要得到运气的眷顾,才能再次就业。

有一次我去松下公司考察,他们的人事部门主管向我介绍了松下的员工竞争机制。他们在每个季度都会召开一次各个部门经理参加的讨论会,以便彼此更能了解运营成果。在开会之前,公司的负责人会将所有部门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从高到低分别划分为1、2、3、4这四个等级。在会议上,第1等级的部门会因为业绩高而率先获得报告的机会,以此类推。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员工争强好胜的心理。于是,每个部门都不甘落后,争取在下一次能够获得优先的机会,这使得松下的业绩飞速增长。

回到美国,我在给塔吉特公司的中层干部做管理培训时,就提到了松下公司的这个案例。我告诉他们:“不要觉得自己升到了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位,拿到了几万美元一个月的薪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但在员工之间,在管理者的同级对比中,竞争机制更加残酷无情;如果你作为管理者都没有危机感,那么可想而知你的下属会是什么样的。”

国内也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他在谈到公司为何如此迅速地成长时,向人们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因为我总是让员工和自己充满危机感。如果不想死于安乐,就要一直让自己处在冬天。

○团队主管应该不时地提醒员工:我们的公司可能会倒闭,部门可能会解散,你们可能会失去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励员工尽其所能,努力为公司付出。

○员工必须有适当的工作危机感: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只有不停地战胜挑战时,员工才会更加确信,自己是在为部门和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20世纪的60年代末,“加农”打入了计算机市场。它研制的键盘式计算器试销后十分成功。但是好景不长,“加农”在与“卡西欧”推出的小型计算器的竞争中连连失利,出现了巨额赤字,甚至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怎样才能挽救颓势?当时的董事会成员贺来提出:我们应该把危机告诉全体职工,让他们知道企业处于危险境地的真相,唤起他们的危机感,让大家背水一战。而这种危机感将会使大家群策群力,这在平时是产生不了的。

“加农”采纳了他的建议,向公司的全体员工发出了危机警告。那些以为身居大公司可以高枕无忧的人顿时紧张起来了。员工小组加强了活动,新建议和新方案层出不穷,如何挽救“加农”成为大家日常议论的话题。贺来归纳了员工的建议和方案,同时充分地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加农”不但顺利度过了危机,而且在六年内就走向了世界。

培养下属的危机意识,是现在我们这些管理者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下属可以做不到最好,但他一定要能努力地向更好的方向前进,不能出现懈怠和混日子的思想。从管理的角度说,这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而且是为团队的整体利益着想。

如果你是一名部门经理,一方面要使员工有压力和充满危机感,让他们感到如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而且很可能找不到工作。让员工总是能够积极主动地改进自己的工作素质,而不是总由你揪着耳朵去充电和学习。另一方面,你要将员工的前途与自己的前途结合在一起,实现利益捆绑,建立起牢固的团队精神。

你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点,比如危机管理的知识,让下属清楚工作和生活中处处都有陷阱和危机,让他们学会转危为安的方法;其次,你要让员工辩证地看待危机,明确不断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动力源泉;最后,帮助他们加强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

通过切实有效的培训和危机意识的灌输,强化员工感受团队的发展与自己利益的关联性,使他们的危机意识成为一种本能的自觉行为,并养成独立处理危机、加强竞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团队从中受益,更好地达到预定的绩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