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团队应该是什么样的?

许多人都问我,团队应该是什么样的?

团队给很多人的感觉应该是这样,它是你在寒冷时得到的温暖的棉衣,是在下雨时及时出现的一把伞,是夏天可以容你歇脚乘凉的大树……是你遇到各种困难时立刻帮你转危为安的强大组织。

人们向往这样的团队,把“团队”这个词和这个存在于身边的组织过于神化了,对团队寄予了太高的期望,而忽视了自己身在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不容推卸的使命。

任何一种团队的构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是由一个个单个的人组成的。如果团队的每个人的素质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无法有效地获得提高,那么一个危险的结果就会出现——即使你的部门或者公司再有实力,发挥了再强的作用,你都无法看到自己期望的团队效能。

没错,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了一个团队,而是团队的效率——你把每个人拼凑起来组成一支“军队”去行军作战的本领。有个这样的实验,假如平均每个人可以拉动80千克的物体,5个人可以拉动多重呢?计算起来可能十分简单,可能一个小学生也会在几秒钟内给出答案:“呀,是400千克的东西。”

在得出此结果时,我们通常运用的是协同作用的原理,天真地认为整体力量与个别部分的力量的总和是相等的——甚至会高出一部分,反正肯定不会降低。可是,结果真的如此吗?不是的,真相让人大跌眼镜:当这5个人组成一支团队时,他们能够拉动的物体重量可能只有350千克左右甚至是更低的水平。

这就是“团队惰性”,就是当个人独自工作时十分努力,但大家一起努力、与别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就没有那么投入了。尤其在缺乏严格考核制度的初创业团队中,员工的表现格外明显。当人们在团队里面的工作不能被明显地区别开来与考核时,他们就会采取投机手段——自己少努力一些,让别人多付出一些。

整体的绩效不及个人的绩效,部门和公司的整体目标模糊,团队的总体氛围总是处于非常松散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团队的低效能”。

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团队主管往往开始质疑以往所采取的管理,哪怕做法是正确的,他也开始出现错觉,认为自己应该进行调整。但越调整,管理工作越被动,无法突围,始终在原地踏步,在乱糟糟的局面中勉力维持。

这表明,在现实的团队中,当团队面对一项任务或目标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使出浑身的力量或解数投入其中,他们中间总会有人偷懒、或由于别的因素没能尽力。

那么,对于你——团队的管理者而言,能否将团队中每个人的力量完全发挥出来,得到梦想中的高效,就成为比搜罗到最好的人才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你在团队中运用的手段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在这本书中,通篇都在讲实用的管理手段,告诉你如何才能充分释放手下的能量,把员工的才华编织成一个攻无不克的“军阵”——这其中就包括了激励:如何激励,决定了你的团队效率。

本书从另一方面也向你说明,我们管理一个团队,如果它是大到数万人的企业集团,或许对你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通过授权你可以寻找到最好的经理人,然后让他们帮助你管理好;但对于一个数十人的团队,需要你亲力亲为的时候,你却未必能够得心应手地经营好它,使自己成为他们信服的领袖,带领他们冲锋陷阵。

北京有一位部门主管向我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他以前在一家大型企业担任高层干部,手下管理着几百人。但是他很得心应手,相当能够胜任。在他的带领下,部门和企业的业绩稳步提升。

后来,他放弃了这个待遇和地位都很优越的职位,到自己朋友的一家公司打工,也可以说是成为合伙人,然后在该公司担任了一个营销总监的职务。不同的是,这次他仅仅管理着一个十几个人的团队。这对创业型公司是很正常的,在起步阶段,一家公司能够拥有几十人的团队已经算是规模很大的企业了。

他来到这家公司后,遇到了不少问题。每次到我的机构进行沟通时,见到我他都会诉苦,因为这个小团队管理起来实在太闹心了。他说:“虽然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人,但比我以前管理的几百人还要复杂。问题太多了,多到我应接不暇。公司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这还是小事,他们之间钩心斗角十分严重,这是我感到疲惫不堪的地方,也是以前的管理经历中没有体会到的难点。”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作效果很差,团队目标远远达不到他的预想。他认为自己的管理是失败的,并因此备感困惑。

作为管理者而言,有一个正确的组织和管理团队的思维,非常必要,而这也是本书想要告诉给你的。只要精通“组织能力”,就可以让平凡的个体组成一支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团队,这正是管理的魅力所在。任何类型的团队建设,都要实现一种相互协作的局面,而不是依赖于强者的单打独斗,才能真正地建立富有效率、而且是高效率的卓越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