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优秀的团队,由最守纪律的人组成

作为一名团队培训领域的从业者,这些年我始终在讲纪律很重要。没有纪律的统一和执行,团队就没有一切。纪律比战略都重要,它甚至高过一切。纪律就像一个人的骨架,是一座房子的柱梁,也是一艘轮船的龙骨。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由团队的本质决定的——团队由不同的人组成,是人就有个性,个性的不同造成思维的涣散和行动的分裂,没有纪律的约束,团队就成了一盘散沙。

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团队并不是由能力最强的人组成的,而是由那些最守纪律的人组成的。他们遵守团队的纪律,奉行统一的制度,严格协调步伐,集中思想听指挥。这是什么?是饥饿的狼群!他们总能赢!

也就是说,纪律就是团队设计中的既定法则。这一套成熟的法则要让团队成员知道平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明白在工作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了纪律意识,他们才有可能接受一个庞大的规则体系的约束,被培养、训练和打磨成一名“钢铁战士”,成为一只严格服从命令的富有战斗精神的优秀之狼。

这些年来,在我见过的所有的团队中,有两家公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家是日本横滨的某科技公司,他们的技术团队非常符合上述特征;另一家则是上海的某广告公司,他们在设计自己的团队时,严格遵循了“纪律至上”的原则,因此每名员工都形成了高效的工作作风,给我的感觉就像几百个人凝聚成了一只拳头在挥动:产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最好的团队是什么?”这家上海公司的邵经理总结说,“第一,守纪律;第二,守纪律;第三,还是守纪律!找一群最守纪律的人,远比一堆意志涣散的天才好很多。”

在残酷的狼群作战的时代,任何一个纪律松散的集体都是活不下去的。在我们的培训经历中,这样的反例可谓比比皆是。列森说:“一支卓越的团队,要做的基础工作有两条。首先,需要统一思维;其次,需要统一行动。纪律就是这两条的保障。不然的话,团队就可能土崩瓦解,存在不了多长时间。”

最基本的团队纪律不用太多,你只要抓住六条就可以。在这六条纪律的基础上去设计团队的规章制度,就能够保证你的团队具备严肃的氛围和强大的战斗力。但你必须保证一点:如有团队成员违反了这六条中的任意一条,应毫不留情地把他开除。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强,在公司的人际关系有多好,都不能对他宽大处理。否则,这种对纪律的破坏行为对团队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1)不要放大问题,要解决问题

就像再健康的人也会生病一样,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公司,但真正的问题是“你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成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他是正面对待积极解决,还是夸大问题甚至无中生有?

如果有人在看到公司出现了问题以后,采取后者的态度,推波助澜,兴风作浪,就怕事情搞不大,到处宣扬,生怕知道的人太少;那么,本来很容易就可解决的问题可能难以收场,对团队造成极大的损害,也让其他的成员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对这样的员工,一定要划入“恶狼”的行列,一经发现,立即给予最严厉的惩罚,不可再让他留在你的团队内。

(2)人人都要向上汇报坏消息,向下传达好消息

微软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艾德里安说:“向下传播坏消息是微软公司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我非常同意。事实上,这也是团队设计中的第二条铁律:你的员工如何对待好消息和坏消息?坏消息必须向上汇报,好消息才可以向下传达。这一规定不容违反!

在一支健康的团队中,好消息要以广泛传播来振奋人心;但坏消息则要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要堵住向下级雇员传达的通道,争取在上一级管理层中就把它解决掉,不至于影响基层员工的士气。

如果这个顺序恰恰相反,有些职员在对待各种各样的消息时,把一些不利于团队的消息向自己的下属四处广播,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坏消息为什么要向上传达?因为只有你的上司和团队主管才能够给你积极正面的引导,以及解决你的困惑。除此之外,平级同事和下级员工只会对坏消息大加渲染,夸大其词,进而产生不可逆转的蝴蝶效应。

(3)充分沟通,但无条件服从

沟通是员工的权利,必须保障。但服从是员工的纪律,必须无条件遵守。团队的核心是沟通,但团队的本质却是“下对上的服从”。所以,上下之间的沟通必须充分和顺畅,不管是团队主管还是普通成员,都应在沟通中彼此交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互换信息,公平讨论,做出决策。一旦形成了决议,则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和服从。

这就是狼的精神,也是我们设计团队时灌输“狼性服从”的一个关键部分。作为团队成员,对于上司的决定,必须没有任何水分地服从和执行。

在一个团队中,假如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感觉行事,觉得对就去做,不对就违抗,视主管命令如无物,团队的纪律性就遭到了全面的破坏,团队就成了乌合之众。因此,头狼的命令是神圣的,群狼必须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结果很不理想,再反馈上级,让主管人员进行战略决策的调整,修正作战命令,这才是正常的途径,也是狼群应有的纪律。

邵经理说:“有些天才型员工觉得自己了不起,强过他的顶头上司,对上司的安排阳奉阴违。在我的公司一经发现这种行为,是不给一丁点机会的,马上把他解雇。有了几次类似事件,再也没有人敢质疑和违抗团队的决策。”

(4)什么时候都不能想当然

所有工作都应遵循一个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这一条纪律,不因行业不同有所区别,也不因级别的高低有所变化。以事实为依据,就是不要想当然,也不能胡说八道,而是实事求是,理性谨慎,脚踏实地。违反这一条铁律的员工,就不适合待在我们的狼性团队。

现在很多人为了他的个人业绩,为了达到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在工作中不择手段,或者对于目标过于理想化,想当然地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具体表现在,团队成员盲目地做事,不以事实为依据。比如在营销上,这个产品明明没有的功效他也要说有,达不到的功能他也说能达到,做不到的服务他也承诺能做到,自己拿下了订单,让顾客掏了钱,最后却是由公司、由自己的部门埋单。虚假的承诺早晚会露馅。

团队中的此类现象如果越来越多,公司的事业就出现了大麻烦。所以,实事求是,是团队的一条铁律,也必须作为一项恒久的纪律坚持下去。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是员工应该时时遵守的行业良知。对内和对外,团队都需要坚持这一条纪律。否则短期内可能占了小便宜,但长远看一定吃大亏。

(5)讨论时多表达,讨论完了闭嘴

我比较喜欢爱开短会的团队主管。为什么呢?因为开会可以解决问题、协调立场,并且调查民意,能让一个老板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到下属在想什么。一个比较擅长开会的人,在团队刚组建时就会养成一个好习惯,针对工作的需求,把团队的讨论放在最合适的时候。设计一个制度,让人人都知道。这个制度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给团队的成员提供一个讨论的机会。

要知道,不管你是一个多么明智的老板,手下是一个多么能干的团队,也总会遇到你意想不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销售遇到了挫折、工作遇到了困难、生活中有一些麻烦会影响工作的状态、员工对公司的战略有疑问、员工对自己的上司有很大的意见,等等。这些事情发生以后,员工的心里肯定是憋不住的,他们想表达出来,使问题得到解决。作为管理者,你肯定也不会希望他们把这些麻烦掩盖住,也想一次性及时地解决掉。因此,定期的讨论就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讨论就得有纪律。我们要给员工一个说话的平台,给他们表达的权利,让员工有地方说话,也有地方申诉。开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最适合团队进行公开讨论的场合。在这里,任何人有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不需藏着掩着。如果你不给员工在会议室表达的权利,他们就会私下乱说,团队的氛围就坏掉了。因此,必须开会。在会议中要遵守什么纪律?一是给员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表达。请他们多说,有话尽管说,管理者要耐心地倾听,逐一回复。二是说完了就应该闭嘴,对那些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的员工,要进行严惩。我把这一类员工看作团队的“毒瘤”,一经发现,就该马上清除。因为这些在会议中沉默、会议后嚼舌头的人,会极大地破坏“狼群”的团结。

(6)有问题必须当面说

团队的最后一条铁律,就是当面交流。这一条和上一条是互相承接的。员工不管是对公司、对上司还是对同事有任何意见,都要当面讲出来,然后公开地获得答案。这叫团队问题的透明化——协商、沟通、人际关系都应在团队中透明化,避免灰色区域的存在。

当面把问题说出来,对团队和员工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如果员工所说的是对的,真的是能对公司、对上司、对同事有所帮助,而且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团队可以有所提高的话,那么老板和同事一定感激你。这是我们鼓励多提问题的本意所在,人人应该为团队利益着想,只要你怀着一颗公心,就可放心大胆地提意见,不必担心打击报复。因为可能你所看到、所想到和提出来的问题老板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没意识到。这时“旁观者清”,你提了出来,就是帮了老板一个大忙,或者可以帮助团队纠正一些内部存在的问题、更正决策的失误、提升制度的效率等等。这是一件好事。二是即便你的看法是片面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者说你的某些意见是不健康的,当面提出来也有益于团队帮助你化解矛盾,理清思路。把想法摆在桌面上,对团队有利,对你自己也有好处。

纪律和原则,是一个狼群的生存根基,也是一个优秀团队的必备素养。我们在设计一支团队的框架时,首要考虑到的,就是给这支团队设计什么样的纪律。你是要一支铁军,还是要一支松松垮垮的游击队?将这六条纪律融入团队,使每个成员都尽心遵守,你就初步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遵守原则、组织严谨的团队。在铁的纪律管理下,你必须一手举着胡萝卜,一手挥舞大棒——奖励遵守纪律的成员,驱逐违反纪律的员工。

2.“规矩”神圣不可侵犯

纪律设置好了,就如同一支军队颁布了军纪,绝不容许任何人凌驾于军纪之上。纪律是神圣的,也是不容许违反的。在军队中,优秀的统帅不仅制定严明的纪律来约束士兵、训练士兵,而且在执行时也毫不手软。“爱兵之道,以严厉为主”,严格地执行纪律,团队就会越来越强,你的下属也能得到锻炼和成长;反之,如果过于宽厚,视规矩如无物,团队的“军心”就会松弛而且浮躁,人人视纪律如粪土,到处都是懒懒散散的现象,你的团队又怎么能生存下去呢?

在为GE公司亚洲部骨干雇员举行的一次团队管理培训中,我对GE公司的明日之星们说:“如果你们准备在明天领导一个团队,那么在今天就应该知道团队最重要的一条属性,它就是规矩。和规矩相比,其他都是第二位的。”

伊藤雅俊曾经是日本伊藤洋货行的董事长,在20世纪70年代,他突然宣布解雇岸信一雄——这位业绩卓著的团队功勋。在当时,这可是一件大事,不仅引发了商界的震动,就连舆论也口径一致地指责与批评伊藤雅俊。

“你过河拆桥!”人们说。他们都为岸信一雄打抱不平,认为是伊藤这个家伙不地道,把自己三顾茅庐请来的一雄先生给扫地出门,完全是因为公司已经把功臣的才华像榨油一样全部榨光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残酷无情地把人家抛弃。

一时之间,舆论如同猛烈的炮火,一波波地向伊藤雅俊发袭来。但伊藤并不生气,而是理直气壮地反驳道:“纪律和秩序是我的公司的生命,那些不遵守纪律的人一定要处以重罚,就算会造成公司的战斗力下降,我亦在所不惜!”

他认为,解雇岸信一雄正是对公司纪律的一次捍卫。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岸信一雄的确是一个有大才华的人。由于伊藤洋货行在食品领域缺乏实力,因此才费尽心思地从东食公司挖来了岸信一雄。东食公司是当时日本食品业内的翘楚,在食品行业的经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一雄既有能力,又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所以他的到来为伊藤洋货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打开了向食品业进军的大门。

岸信一雄的表现也相当好,对公司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不到十年,他就帮助伊藤公司提升了几十倍的业绩,让伊藤洋货行的食品部门呈现出了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逐步在食品行业站稳了脚跟。听起来,双方的合作是甜蜜的,不存在什么分歧。然而,外界不知道的是,从刚合作时开始,岸信一雄和伊藤之间的矛盾就是存在的,双方在工作态度、经营、销售方面的观念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比如,岸信一雄属于海派型管理者。他非常重视对外的开拓,在交际与公关方面的花费很高,对于员工的管理也是放任自流的,缺乏对纪律的维护。有员工违反了纪律,岸信一雄往往不以为然,不进行任何惩罚。这是让伊藤无法接受的,他的管理方式比较传统、保守,尤其重视对纪律的捍卫,对员工的要求十分严格,主张在严密的组织主导下一步步进行扩张。所以,双方的裂痕越来越大,最终变得无可调和。

伊藤无法接受岸信一雄那种豪迈粗犷、放任自流的团队管理理念。因此,他几度要求岸信一雄必须改善工作的态度,尊重伊藤洋货行的经营方法,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给员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但是岸信一雄根本不加理会,依然我行我素。随着业绩的增加,岸信一雄更加认定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他充满了自信,也就更不愿意修正自己的风格。

他说:“既然业绩越来越好,证明我的路线是正确的,为什么要改正呢?”

如此一来,双方的分歧就愈来愈严重,到了没有办法妥协的地步。最后,在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之时,伊藤只好下定决心将岸信一雄解雇。他宁可在业绩上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要捍卫公司的纪律。短期看,他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公众的信任、客户的流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相信公司一定会收获远大于损失的回报。

纪律是团队能否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着企业的存亡。只有把秩序、规矩和纪律放到最高的位置上,才可以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提升公司的业绩。如果你总是允许“治外法权”,容忍某些人破坏纪律,久而久之,就一定会毁掉自己辛苦建立的组织基础,失去多数员工对你的信任。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纪律是不可忽视的,人人都应遵守。你要明确地告诉员工:到我这里来,就要遵守我的规矩。没有人可以例外,哪怕他是部门的头儿,是团队的头狼,是当之无愧的业内权威,也要处于团队纪律的约束之下,不得有丝毫逾越。

这一原则非常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有规矩,还要人人遵守,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让成员不敢有丝毫的妄想。不论对企业还是对军队来说,这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团队的头狼如果带头违反纪律,员工也会变得我行我素,纷纷效仿,那么团队便犹如一盘散沙,毫无竞争力,也就难以创造出期望中的价值。

3.设计好的制度,体现团队意志

第一,我们必须为团队订立制度,让纪律制度化。

第二,我们必须为团队订立好的制度,让纪律得以执行,并让员工自觉遵守。

这就是设计制度的原因。实质上,这也是为了使我们在管理中运用的权力更加牢固,达到团队的所有者(老板)更牢、更久地掌握权力,体现意志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通过制度来实现纪律,并且给予遵守纪律的人一定的奖励——也就是纪律遵守者所希望看到的权利保障或者期待——从物质的角度讲叫“回报”,从价值观的角度讲叫“愿景”。好的制度可以充分地实现彼此,让老板和员工良好地共存,都在制度的框架下各取所需,并完美地体现团队的意志,实现共同愿景。

从纪律的守护角度讲,制度也充当了挡箭牌的作用。当团队内部的矛盾、争端发生时,老板能够找到依据,游刃有余,在矛盾中更好地保护自己,隐藏在纷争之后。这意味着我们的制度必须公平、公正,有令必行,有规必守,把它的权威性塑造出来。

(1)制度到底是什么?

这也是管理者们最容易犯糊涂的。人们很喜欢谈制度,同时又很擅长把制度与别的东西混为一谈,甚至误解了制度的本意。简单地说,在团队的设计中,制度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准则。它是公共的准则,不是老板私人的家规。通常情况下,这种行为准则是有领域和范围的限制的,也并非每个地方都适用。它作为一种总括的规则,基础是一套规范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之内,我们再去规定各式各样的规定与纪律。与此同时,它还不能与所在国的法律相违背,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去制定管理的细则。

不管在什么领域、什么样的团队,制度都可以分为下面的这三种类型:

正式的规定:以公司名义颁布下来的成文的规范,或针对一个具体的部门,或针对公司的全体成员。它在公布时必须公开透明、每个人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要求。

非正式的规定: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可能形成的一些非公开的习惯、纪律和潜规则。这也是制度的一部分。只不过,它通常属于公司(团队)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与别的团队形成区别。

执行的机制:为了确保制度的执行,公司还需要一套机制,它是规则的保障,也是纪律的核心,是我们为了确保以上的规则能够顺利执行的规范性的安排,在整个制度的体系中,其实这才是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它又被称为“强制力特性”,是纪律之所以让人畏惧的原因。比如,我们在制定了业绩考核制度以后,会设置一个负责考核的部门,来强制性地执行这一规定,这便是纪律执行的机制。

这三个环节是我们设计制度的完整流程,也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我在多年的培训生涯中,所见到的大部分关于制度的迷茫的现象,比如很多老总都在这方面犯下了错误,其根源都是由于他们于对制度的内涵理解有误,或在设计的执行上产生了偏差,导致了团队制度的缺失。

就像一位老板困惑不解的:“我明明制定了详细的规定,但就是没有效果!”

(2)我们为什么需要制度?

要解决这个困惑,我们就得明白团队为什么需要制度。人们知道,制度本身是一种限制权利和权力的东西,对于权利者和权力者都是一种制约,对员工和老板同时具有约束力,都是在部分地阻止个人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为什么我们要阻止团队成员的“自由意志”呢?因为我们要实现团队的同进同退,就必须让每个人都步调一致,从而避免各自为战的后果。

用一句话来说:制度是为了把一万个人变成“一个人”。这个“人”只有一个共同的意志,据此再采取共同的行动。这就是制度的目的。如果团队的拥有者制定的纪律和规定不能达到这个效果,甚至背离了这个目标,那么他的制度设计就是完全失败的。

4.惩罚机制:让找借口的人付出代价

铁的纪律要执行到位,我们一定需要惩罚机制,而且是非常完备、残酷无情的惩罚制度。

——你需要对什么行为做出奖惩?

——你能不能发现那些违反纪律、蔑视规矩的害群之狼?

德国的汉堡有一家公司,成立不到三个月,就找到我的机构做管理培训。我去了一看:好家伙,完全没有一个新公司应有的朝气蓬勃的状态,员工坐在办公室什么姿势都有,忙活什么的也都有,部门干部待在自己的单间半天不出来,彼此间的交流死气沉沉。我观察了一天下来,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积极上进的气息。

我就对老板说:“如果公司是我的,今天我看到的所有职员都应该被开除,一个不能留。”

老板就苦笑。原因是什么呢?公司为什么刚成立就变成了这副模样?起因是他们的人力资源主管在管理中开了一个口子,放过了一个找借口的雇员。那名雇员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结果因为自己的频繁失误,导致客户撕毁合同,另寻合作方。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预期的收入,还破坏了自身的形象。主管听说以后,不仅没有惩罚该雇员,连相关的告诫也没有。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违反公司纪律的事件迅速增多,比一家新公司相同时间内的违纪总和也还要多出20%。

这么经营下去,公司注定会倒闭的。我说:“你没有什么良方,也不需要引入多么高深的战略管理,你只需要把制定好的纪律执行到位就行了,尤其是惩罚机制,要迅速,要无情,要让违纪者尝到应有的苦果。”

随后的一周内,这家公司做出了大胆的调整,雷厉风行,一口气解雇了38%的职员,连中层干部也没有幸免,14个部门的一把手被开掉了9个。理由全是违反公司规定。半年后我再去考察,看到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人人奋进,公司的气氛也非常向上。

我们在管理中有意地奖励的行为,其实就是在鼓励员工多发生类似的行为。同样,我们在惩罚行为,就是希望员工抑制甚至杜绝类似行为的发生,避免犯下公司不允许的过错。相对于前者,后者往往是最重要的。没有威,就没有恩;只有大棒到位,胡萝卜才能显示出它的可贵,人人才会追求得到团队赏给的胡萝卜。

最应该惩罚的害群之狼,是那些找借口逃避责任的员工,还有那些溜须拍马、损公肥私的不良分子。对一个新成立的团队来说,严格的奖惩原则就必须更为分明,凡是有利于公司发展壮大的行为,都应该及时鼓励;凡是有害于公司利益的行为,则应毫不犹豫地给予惩罚——让心存幻想的员工不敢越雷池一步,让我们的“狼群”令到即行,同进同退。

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只要参与的人多,大家自然就会感觉责任并不是自己的,都想让别人去做。他们往往在想:“我不做别人也会做的。”或者是:“这件事是否需要我做,或是否与我有关呢?”在这个问题上,你要牢牢抓住根源——“责任人到底是谁?”在事情的一开始,就明确责任人。出了问题你就找责任人,不要牵涉其他人。在惩罚机制中,我们要把这一点写进去,并落实到正式的规定中,成为一种铁的纪律。

通过严厉的惩罚机制,团队主管要在员工心目中确立一种团队的信仰:

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可以做的?

哪些行为是绝不可以做的?

如果做了绝不可以做的行为,会付出什么代价?

这些要一清二楚地让每一名成员记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错误行为的发生,避免有人制造借口逃避团队纪律。这样才可以让团队的奖惩行为与整体的发展战略融为一体,使制度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5.底线:与不守纪律的员工“后会无期”

我的一位朋友在北京开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他在管理上很头疼,说:“生意并不难做,困难的是如何把手下这帮能人管好。”有一次他发现,自己在过去的几个月内主要采取了奖励的手段,多给下属发放奖励,提供人性化的关系,像哥们一样去处,结果是公司的纪律越来越松散,没人把他的命令当回事,以至于任何人都敢违反公司的规定,就好像是集体在向他这个老好人“示威”。

后来他想明白了——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他就找了一个机会,狠狠地批评了自己最信任的部门经理,扣掉了他一个季度的奖金,还降职下派到了一线的销售部门去干活:“下个月的销售业绩翻不了一番,你就不用回来了,自己卷铺盖回家吧!”他把这次的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发到了全公司每一个人的案头,郑重地警告:谁再不守纪律,这就是下场。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公司的风气马上就大为好转。员工见了他,再也不敢像往常那样嬉皮笑脸,眼神中也有了更多的敬畏。公司的各项规定从此被执行得很好,违纪率大幅降低,整体的业绩也提升很多。

这表明——奖励不一定总有好的结果,惩罚却未必就产生坏的影响。关键的环节在于,要看我们是否维护了纪律的底线,是否在奖惩手段和方式上做到了刚正不阿、公平公正。

底线是什么?就是为整个团队建立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认知——无论我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跨越这条红线;一旦越过了,我一定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甚至会从团队中出局。我们对员工做出的所有形式的奖惩,包括制度的松紧、物质或精神上的奖惩等,其核心的要义和目的都是进行一种底线教育。先守住了底线,再鼓励员工去追求上限,积极地扩大业绩、努力工作,去赢得上限的奖励。

团队既然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就是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遵守制度,守护纪律,是一家公司的底线。作为老板你要明白,公司的制度是面向所有部门所有成员的。因此,只要是公司的员工就必须遵守。谁突破了这一条底线,你就得惩罚他。杀鸡儆猴也好,有事说事也罢,总之你要让他尝到违纪的苦头,其他员工才能感同身受,体会到遵守制度的重要性。这远比扯着嗓子每天开会强调上百遍却无一例行动要强得多。

有的老板就是这样。他明知纪律对团队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有丝毫马虎的,却只表现在了嘴巴上。他每天都苦口婆心地劝告手下:“要听话啊,要遵守规定啊,要身体力行啊!”可当违规的事情发生时,你会发现——惩罚的大棒锁在了仓库里,他除了沉默之外,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手段。

还有的老板虽然采取行动,却是私下的、非正式的沟通。比如当员工违反了一项规定、做错了一件事情时,他急忙把员工叫进办公室,关起门来跟他谈。两个人在屋里神神秘秘,谈的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引起很多猜测。出来以后,这事也不了了之了。这对团队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大家都会想:“哦,是不是这家伙是老板的亲戚啊?”

上面这两种表现,都只能对员工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你作为团队的老大,对纪律是根本不重视的。团队的各项制度也就成了真正的“形式主义”,对员工毫无威慑力可言了。在有人违反纪律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第一,先判断、评估此事的严重性,是小范围内解决,还是需要全公司都参与进来。

第二,让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过来,与违纪员工进行一次认真的沟通。当然,这次沟通应该是公开的、记录在案的。

第三,公布沟通结果,公示此次违纪行为的严重程度,写明对公司造成了多大损失,这名员工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可以让每一名团队成员都看到公司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增加心理上的震慑力。

第四,不管是开除还是进行经济惩罚,都应公开宣布,形成书面文件。这可以让员工了解到你是在为公司解决问题,也是对他们的一次警示。

最后,你还要召开一次规模适当的团队会议,把这件事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讲解。在团队会议上,你要重申公司的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不要违反,不要心存侥幸。但同时,你还应该倾听一下其他员工对于此次处理的反馈意见,让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以此达到普及纪律的效果,顺便也了解基层职员都是怎么想的,有利于今后对团队制度的修正。

6.纪律不是花瓶:制定者应该带头遵守

我们在团队中设计纪律,首要一条就是制定者也必须遵守。你不能像养猪一样,建一个猪圈把猪赶进去,然后自己却坐在外面的沙发上抽烟喝茶。这种特权管理者往往很难赢得员工的信任。你必须像头狼一样,制定了铁血纪律,自己带头冲进冰天雪地,和手下的狼群一起受苦,一起受这些条件的约束。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纪律视为花瓶,看看就完了,而是要骨干带头、管理者带头,来推行和巩固纪律的效力。这叫标干管理,也叫领导者的示范效应。“老板违规,与雇员同罪。”员工一看就明白了:这些纪律绝不是摆设,是得好好遵守的。这样的示范效应,往往能起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1)头狼必须带头遵守,引导积极的从众行为

为什么员工喜欢团队中的“意见领袖”?因为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员工维权。维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监督领导是否遵守公司纪律,是否与普通职员一起“法外无法、共同守法”。有句话叫作“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

“老板,你可以比我的收入高100倍,这没问题,但你必须和我一起遵守公司的纪律!”

出众的团队主管之所以在下属中的认同程度高,就是因为他们在平时带头遵守纪律,且是主动遵守,受团队规则的各种约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那么他的意见及行为在周围的下属中就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愿意听他的,也喜欢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辅以从众效应,久而久之,他的个人魅力就建设完成了。

(2)头狼是否遵守纪律,决定了纪律约束力的强弱

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以身示范,让纪律成为悬在自己头顶的一把利剑,不仅可以引导下属的效仿行为,而且在员工的内心标出了一条红线,让他们感受到了纪律约束力的强大。

一项制度对人的约束力是强是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看这些规定是否合理,而是看制订者是否也带头遵守。人们的眼睛都在看着,且一定会把这视作重要的参考标准。很显然,团队越高层的主管身体力行,则此纪律的约束力就越强。

员工会想:“这一制度或要求,已经严格到要高层主管都要遵守的程度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遵守呢?”

(3)头狼以身作则,纪律更容易执行

在日常的管理、经营与公司的人事关系中,率先破坏制度的人往往是领导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到国内的公司考察,发现那些老板、部门经理经常不把公司的规定当回事,可以说视若无物地践踏公司制度。这让员工们怎么想呢?整体的纪律就会很难执行。既然你这只头狼带头作乱,我们这些小狼也不用认真了,大家一起“在草原上任性而为”吧!

反过来说,团队的头狼如果带头遵守制度,以身作则,那么在制度颁布以后,员工们也容易执行。尤其在纪律的推广阶段,老板和各级管理者更应注意做到这一点——比雇员更严格地执行和更多的付出,由此激发员工执行的意愿,让他们强烈地感觉到团队纪律的铁血与严厉,而不是待在一边悄悄观望。

假如你作为一名管理者都不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成为纪律的破坏者,你的下属一定“勇敢”地向你学习——人们在实践破窗效应时总是拥有莫大的胆量。到那时候,下属不守纪律,工作执行不到位,你往往会因为意识到了自己也不是一个好的遵守者,不好意思指出他们的错误。

只有认识到以身示范的作用,带头遵守纪律和各项制度,成为一只以身作则的头狼——确保自己永远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属下群狼们意识到纪律的威严和制度的神圣。这能让团队有铁的纪律,也能获得成员的高效执行力。同时,你也能赢得成员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