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picture

“巨匠们的午后”6归来的佼佼者波特与能力学派的领头羊巴尼

波特的自言自语

波特(以下简称“波”):最近我们定位学派好像处于劣势啊。本以为1985年的《竞争优势》就能分出胜负了呢。是我轻敌了,把时间都用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写讲义以及咨询工作上……大家争气一点儿吧。

波:能力学派还说“日本企业很厉害”,其实不过是提高业务效率嘛。成本的确下降了,时间也缩短了,但那并不能称为战略。所谓的战略是权衡,是为了追求某种价值而放弃其他的。业务效率化是应有之义,只是美国企业并没尽到这个义务。只要他们肯做,就一定能追得上。

波:我想日本企业的能量也差不多该用光了,现在是发起反击的时候了。应该与一桥大学的竹内谈谈日本的情况了。要不要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再投稿呢?

巴尼开始插话

巴尼(以下简称“巴”):波特先生,你好,你还是这么精神。

picture

波:哦,是巴尼啊。我当然精神了。我在学生时代就热衷于橄榄球、棒球和高尔夫,那时候锻炼出来的精力还没消失呢。

巴:我读了你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什么是战略》。你好像把日本企业和我们能力学派驳斥得体无完肤啊……

波:是吗?我可不是故意的,我不过是在写事实而已。日本企业中,很少有真正的“战略”。所谓“战略”,应该是在“成本领先”和“差别化”之间的严肃权衡。重视“共识”的日本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巴:是这样啊……嗯,先不说日本企业,(通常)最终的结果还是“发现可盈利市场,并取得可盈利位置”对吧。

波:没错(这是当然的)。无论能力怎样提升,很快就会被模仿。能力的作用在于,支撑企业的独特定位。这应该叫作“适用”吧。

巴:我觉得定位才是比较容易模仿的东西吧?

波:我不同意。

picture

哪派为先?

巴:比如你在《什么是战略》中提到的Carmike Cinemas[1],他们实行“只在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运营电影院”“租金与运营成本低是其优势”“针对熟客的个性营销”,这算是成功的定位了,但是他们很快就陷入了过度竞争,2000年的时候就破产了,对吧?

波:那是经营的方法问题……

巴:经营的资质与能力,这属于企业能力吧。你说得没错。在同样的领域,采用同样的战略,可业绩却不一样。所以,并不是定位的问题,而是企业能力的问题。这是我们在“资源基础理论”(RBV)中所呼吁的东西。

波:那么,二手车销售商CarMax的事例怎么说?

巴:那不过是将家电销售商电路城公司(Circuit City)的连锁方式引入二手车销售领域,应该称为“以连锁管理为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吧。那也并不是定位论。

波:是吗?(微笑)那个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之祖”的电路城公司下场可不太好,可是CarMax却生存了下来。虽然是二手车市场,但他们坚持“大量陈列”“商品保证”“不打折”,这可是独特的定位。

巴:啊,是这样吗?CarMax虽然是二手车销售的冠军,但是与新车销售比起来,还是车之国(Auto Nation)更胜一筹吧。

波:不不不,并非如此。应该看他们的总市值……

(二人争论不休。看来能力学派与定位学派的对决还要持续很久了……)

picture

波特在世纪末发起的反击:什么是战略?

日本企业的下场

正当能力学派的诸多理论趾高气扬地迈进21世纪时,日本企业传出了崩盘的消息。日本诞生了JIT方式和时基竞争理论,所有的企业都急于突破“时间”、效率化和品种多样化战略。商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品种激增,价格持续下降。这种能力竞争的恶果就是没有收益,所有参与的企业都陷入了高效率低收益的陷阱。

能力学派认为“为取得竞争优势,能力比定位更重要”。但是,这块基石此时已摇摇欲坠。

定位学派的佼佼者,迈克尔·波特于此时发动了反击。反击的名字是《什么是战略》(What Is Strategy,1996)。

1985年出版《竞争优势》之后,波特并未将其改版(彼时还是第一版),而是将战场转向了个人咨询业务以及国家竞争力的分析。

picture

但是,这篇18页的文章《什么是战略》再次以企业经营为主题开启了战端。“能力论并非战略,那只是业务的效率化”,“因为无法区分,大家都被(以能力构筑竞争优势)的假话骗了”。

能力论无法长久存在

波特还特意发表专栏文章,声称“日本企业几乎不存在战略”。

● 除了索尼、佳能之外,绝大多数的日本企业不过是在互相模仿

● 若要摆脱这种状态,日本企业必须学会战略

● 但是,日本企业是出了名的重视共识,以至于战略追求的“艰难的抉择”(Hard Choice)无法实现

● 并且,日本企业过度重视客户满意度,企图为所有的客户提供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这会失去自身的定位

在这篇专栏文章的末尾,他写道:“这些想法是在与竹内弘高(《知识创造公司》的共同作者)谈话之后产生的。”

这篇文章虽然有一半说到了日本企业的痛处,但因为言辞偏激而受到了以明茨伯格为首的各派学者的强烈批判。

定位论对能力论:世纪末的大论战

波特一再强调“定位论很重要”。他认为,独特的企业活动产生竞争力,但首先要确定在何处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才能开始活动。也就是说,首先要定位。

他融合了在《竞争优势》中提到的“三种战略类型”,提出了以下三种基础的定位方式:

①缩减商品及服务[2]

②客户需求

③客户的易接触程度

另外,他还提出了与这些定位“配套”的企业活动系统,但并没有哪个理论给学界与产业界带来大的冲击。

不过,波特提出的“能力论不过是业务效率化”“它无法产生大的跨越式发展”这些论调在学界燃起了争论的火焰。

同样以“经济学”为武器闯入经营界的波特与巴尼挑起了争端,这争端将他们的弟子与同事也卷了进去。

有研究表明“虽然处于可盈利市场,但依然可能无法盈利”,随后就有研究表明能力非常优秀的企业在数年后倒闭。

经营战略论中,到底是定位学派胜出,还是能力学派胜出?

胜利的旗帜会倒向哪一边呢?

明茨伯格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

视状况统合定位论与能力论

是“重视定位”还是“重视能力”?答案是并不偏向哪一边,而是“依情况而定”,这就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明茨伯格等人的流派。

在《战略历程》(Strategy Safari,1998)一书中,他们将这种方式称为“组织结构”,他们认为,在企业的某个发展阶段(发展→安定→适应→摸索→革命),战略、组织存在方式及其组合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在发展期重视定位,安定期重视及强化能力,摸索期以学习论探索方向,革命期则应运用创业家论,迅速地做出变革。

所以说,这一定是靠情况决定的。某企业以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其能力来决定“应该重视什么”,这一定会得到千差万别的答案。变革应该由上而下执行,还是由下而上执行呢?这并没有一个定型的判断基准,它决定于企业的领导者,决定于管理者,决定于所拥有的时间。

这个理论应该算是正确了吧?但是,实行这个理论却是个很大的难题。

picture

安索夫给出的答案

“应根据状况积极整合与匹配定位论和能力论”,这是钱德勒与安索夫曾大力提倡的观点。

安索夫于1979年出版了《战略管理》,那是在组织结构论盛行的20年以前。但是,企业所处的状况应该是相似的。

在本书的开头,我写过这样一句话:

“某年代结束之时,许多大企业都认识到:①竞争已经全球化;②世界性的竞争不可避免。”

还记得这个某年代是哪个年代吗?没错,是1970年代。

限制缓和后多元化进一步发展,EEC(欧洲经济共同体)主导了欧洲市场的扩大,但很快就被石油危机打击了……

那个时候,安索夫理解了德鲁克在《断层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9)中预言的东西。若要超越这个不连续的动荡时代,就必须整合与匹配定位论与能力论。

● 必须针对“环境”整合企业的“战略性推进力”(定位论)及“能力”(能力论)。无法整合正是企业失败的原因

● 根据动荡程度,“环境”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安定”“反应”“先行”“探

picture

究”[3]“创造”。

安索夫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者所追求的适应性,权力与企业文化,以至于领导能力在环境动荡的五个阶段应做出怎样的改变。

基本的论调是,必须整合“环境”“定位”与“能力”。但安索夫也说过,如果想迅速改变自身所处的事业环境,就需要迅速改变自身的能力。

“组织跟从战略”,这是因为组织无法像战略那样迅速做出改变。所以,战略一定是失败的。为了避免这个结果,组织(能力)就要率先做出改变。

当环境的动荡达到“创造”阶段时,应迅速地对组织、企业文化及竞争力的存在方式做出创造性的(比如采用能够培养内部创业家的聘用及人事体系)改变,这就是安索夫的观点。

明茨伯格让战略论回到起点

明茨伯格博学多才,又非常重视实务和事实。他的成名作是《管理工作的本质》(1973)。他曾花费数月的时间跟踪管理者们并仔细观察他们的工作,从而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常识。

● 企业中最重要的不是领导者而是管理者。管理者们无数的决策与行动支配着企业活动

● 管理者们的工作是零碎的、瞬间性的、复杂的。其判断多依靠 “直觉”

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看穿“好的管理者无法在教室培养”,随后又得出“好的战略不能在桌子上制定”的结论(《战略过程》,1987)。并且,明茨伯格还呼吁“战略无法模式化”“应根据情况组合”。

于是,经营战略又回归到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等人信奉的“艺术”(或者说手工艺)层面。

卡普兰与诺顿提出的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理论

1970年代后期开始的“财务价值·股东价值偏重”

企业究竟是属于谁的?

如果是股份制公司,股东就拥有决议权,公司会根据其决策来经营。“经营者是体现股东决策的代理人”[4]

那么股东对企业有什么期望?是股价上升,还是高额分红?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从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所有的机构投资者[5]都持有企业的股份。他们的要求是短期的股价上升以及利益创造。经营者的报酬可用股票抵偿,利润和ROE(资本充足率)、ROA(总资产利率)、PER(股价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成为经营者唯一的行动原则。

与拼命创造新战略来进行困难的能力变革相比,通过减员以获取短期利益,出售有前途的业务以变现等方法可以轻松地(提高股价)获得更高的报酬。

美国企业CEO的报酬是一般从业人员的数百倍(日本企业约为11倍)。

这样做的结果是:“时代的宠儿”安然公司因会计舞弊而解体(2001年破产),与其同样命运的还有世通公司(2002年破产),以及次贷问题引发的雷曼兄弟事件(2008),而此前即有人致力于处理“财务价值偏重”问题。

picture

用平衡计分卡“连接并测定一切”

美国诺兰·诺顿研究所的大卫·诺顿(David Norton)认识到,“现有的依靠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是依赖于过去情报的方法,已不适用于环境急剧变化的21世纪”。

他建立了“面向未来企业的业绩评价”项目,并同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1940— )一起进行研究。两年后的1992年,他们发表了关于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的第一篇文章。

这是一种组合了“财务视点”(过去)、“客户视点”(外部)、“内部业务流程视点”(内部)及“创新与学习视点”(将来)这四种视点的企业经营评价体系。

首先,依照战略(战略是既定的),将有此四个视点的活动项目互相关联起来(制作战略地图)。其次,设定每个数值目标和评价目标,检测各项目标并促进公司内部流程改善和个人能力提高,从而推进企业变革。

必须联结一切

1990年代的美国,财务指标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平衡计分卡则是一个将视点放在财务指标以外的、崭新的框架。

picture

卡普兰等人“改变偏重财务(过去)的经营”“联结长期活动(未来)与现有活动(现在)”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应,1997年的时候,64%的美国企业采用了类似平衡计分卡的“多面型业绩评价工具”[据库兹曼(Kurtzman)调查显示]。

当然,平衡计分卡本身并没有预防安然事件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能力,但它毕竟是将定位(客户视点)与能力(业务与学习视点)结合,并进一步将它们与财务指标连接起来的伟大尝试。

并且,它将“联结是必然,不联结是损失”这一概念推广开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安索夫和明茨伯格提出的“整合与匹配环境·定位·能力”概念的支持者。

金伟灿与莫博涅融合了定位论与能力论

欧洲发行的热销作品《蓝海战略》

时间到了2005年,欧洲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形式,其名称是“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

这种战略概念主张摒弃群雄纷争血染疆场的“红海战略”,而推行基于新价值与成本、无竞争的“蓝海战略”,同时它也否定了波特一直提倡的“权衡附加值或成本”。

《蓝海战略》的作者是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的金伟灿(W. Chan Kim)与勒妮·莫博涅(Reneée Mauborgne)。从那之后,他们两个人连续多次名列“Thinkers 50”(隔年评选出的影响世界的50位经营思想家)。2011年他们名列第二[6],而2007年、2009年、2011年连续三次进入前十的只有他们两个人。

picture

位于法国巴黎郊外枫丹白露的英士国际商学院以其国际性而著称(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学生),所以其研究对象并未偏向于美国企业。两人花费数年的时间调查了全世界30家企业的150个战略实例,同时关注了成功者与失败者。那么是什么东西区分了胜败呢?

答案是名为“价值与创新”(《哈佛商业评论》,1997)的想法,其后它就成为了蓝海战略。

picture

同时实现差别化与成本领先

波特曾经这样说过:

“战略就是要在竞争中取胜。”

“战斗的方式只有是否缩减市场,是否以高附加值进行差别化,以及是否实行成本领先。”

“也就是说,在提高附加值和降低成本两种战略之间做出的权衡。”

金伟灿和莫博涅对此进行了坚定的反击。

“优秀的战略应该是创造一个没有敌人的新市场。”

“并不一定要权衡高附加值和低成本,而是创造一种高附加值与低成本并存的新环境。”

“也就是说,战略其实是设计新的市场概念以及将其实现的能力(价值与创新)。”

苹果的iPod、太阳马戏团、星巴克以及日本的QB HOUSE(理发店品牌)都是这种创新的好例子。

说不定,创新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做的。应大幅改变旧有的商品和服务所提供的附加值及所耗成本。而这些并不是分析性、计划性等大泰勒主义理论可以做得到的,(也许)只能靠创业家与学习实现。或者它真的像明茨伯格所说的那样,应该呈现一种艺术性的手工艺品状态。但是,金伟灿和莫博涅并未将蓝海战略仅仅当作艺术品,而是制作出了种种催生战略的经营工具。

蓝海是短暂的,探索是永恒的

在《蓝海战略》中,介绍了“战略布局图”“消除、削减、增加、创造”等12种为实行战略而创造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金伟灿等人在实际的企业咨询中总结创造出来的。所以,它们也是较为务实的(虽然并不能够很好地定量)。

实际上,任天堂在开发DS(2004)和Wii(2006)两款游戏机的时候就用到了这些工具,针对“新的顾客”(女性、成人)成功地以低成本[7]创造出了新的附加值,开创了新的市场,摆脱了此前一直存在的“面向少年”“高门槛”“高成本”的旋涡。但是,金伟灿2007年指出,任天堂还“远远没能结束竞争”。

一片蓝海中,只要有人成功就招致竞争者的参与,从而迅速地变成红海。而蓝海战略追求的“探索新市场”及“战略与能力的创造与融合”将永不停歇。

picture

贝佐斯以新的能力论实现新的定位论

迅速创业,缓慢成长的亚马逊

杰夫·贝佐斯(Jeffrey Preston Bezos,1964— )是亚马逊网站的创始人,他以闪电般的速度开始了互联网商务。

1994年的春天,他注意到,网络诞生之后,其利用率就急速上升,数字竟然是前一年的23倍。

于是贝佐斯开始思考:“网络除了交流之外还有什么用处”,并列举了可在网上出售的20件商品。其中的重点是“书籍”。

书籍已经不只能在店里销售,还可以邮购销售。因为消费者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书的品种繁多,如果用纸质的商品目录很难全部收录,利用互联网则可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再看竞争对手,实体书店中市场份额第一的也只有20%的占有率,几乎不足为虑。

于是贝佐斯确信,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同年夏天,他放弃了对冲基金公司副总裁的高薪,与妻子一起离开了纽约。他甚至没有决定好地点,只是委托搬家公司“向西海岸前进”。

卡车向西行进期间,他们去了得克萨斯,从继父那里得到了一辆二手的雪佛兰[8]。车开到西雅图后,他即刻决定在此安家,并购买了三台工作站,开始了他的商业发展之路。而这个时候搬家的卡车还在路上。

这种速度正是贝佐斯成功的因素。在飞速进化的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领域,谁能更快掌握诀窍,谁就能生存下来。

相对于1999—2001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亚马逊的成长堪称(相对)缓慢。

picture

亚马逊向绝对的能力投资

2000年时,此前每一年都翻番的销售数据,只比前一年增长了68%,最终的损失突破了1000亿日元。结果正如贝佐斯所料。

2000年这一年,亚马逊在全美国拥有8处物流中心,其中6处是在当年建设的,每一处的建设费用约为5000万美元。物流中心的总面积从3万平方米扩大到了50万平方米。这一行动导致的结果就是,亚马逊的从业人员膨胀到约8000人。

证券分析师一直在非难他。

“停止建设物流中心吧”“我们是向网络商务投资,而不是向物流中心投资”“我们需要更多的成长!”

2000年4月互联网泡沫破灭,亚马逊的股价持续下跌,2001年8月的时候跌到8美元,是巅峰时期的1/14。

但贝佐斯毫不介意。因为他明白,巨大的物流中心能给亚马逊带来压倒性的“持续竞争力”。

当时的美国,没有一家物流公司能给客户提供翌日或隔日送达的服务。如果这种“快速交货”能对客户产生价值,那就能产生价值与创新,而且,没有敌人。

为了继续保持蓝海战略

比实体店多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品种以及精确的推荐,让亚马逊在整个美国吸引了3亿消费者。贝佐斯依靠巨大的IT与物流投资实践了这个能力。他创造了世界最大的蓝海。

2003年,亚马逊扭亏为盈,再次踏上了成长的轨道。

之后的9年,亚马逊打退了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 巴诺书店的挑战,2012年其年销售额达到了611亿美元。

但是,为了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亚马逊还要继续奋斗下去。从书籍扩大到其他商品,促进书籍的电子化、云服务等。为了实现上述能力,又要进行巨额的IT和物流投资。

在2012年7—9月的决算中,亚马逊最终迎来了9年不见的赤字报告。

销售比前一年增长27%,这是因为亚马逊保持了一贯的投资增长。股价急落后,又急速反弹回260美元左右(总市值1200亿美元),是创业以来的最高点。

走在蓝海战略的道路上,亚马逊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

picture

专栏:恐龙为何会“大灭绝”?

恐龙为何会灭绝

恐龙是地球生命史上不多见的庞大种群,在大约6550万年前,它们与其他许多物种一起消失在地球上。

灭绝涉及数千类物种,包括恐龙、翼龙类、蛇颈龙类、鱼龙类(其总称为恐龙),几乎一类也没留下[9],全部灭绝了。直到很久以后,这个大灭绝的谜案才渐渐揭开。

关于灭绝的原因,最有力的说法是陨石撞击地球。撞击所产生的能量,竟然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10亿倍。撞击引起了超过11级的地震,以及高达300米的海啸。

伴随超乎想象的爆发,大量的粉尘覆盖了世界,遮挡了阳光,使地球急剧变冷。植物枯萎,食草动物倒毙,食肉动物饿死。结果是,八成以上的物种灭绝。这就是所谓的“KT灭绝”[10]。恐龙就是在这种全球规模的环境恶化(寒冷化)中灭绝的。

我们应该探究的只有这些吗?

不,不止这些。没有大繁荣,就不会有大灭绝。

不止是灭绝,还要揭开繁荣的秘密。被陨石灭绝之前,恐龙为何能够在地球上存在超过2亿年之久呢?

恐龙种群为何会繁荣

答案依然是“自然环境的恶化”。

2亿5000万年前,所有的大陆连成一块(超级盘古大陆),导致了巨大的熔岩上升,全球范围内都发生了火山喷发。

一般认为,巨大的火焰熊熊燃烧,使空气中的氧气大幅减少而二氧化碳大幅增加,从而导致超级温室现象,引起了强烈的海洋污染。生命遭到了史上最沉重的打击,95%的物种灭绝了。即使能够挺过超级温室,大多数物种也无法挺过其后超过2000万年的极端缺乏氧气的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二叠纪大灭绝”。

恐龙在其后不久诞生,并挺过了极端缺氧环境。物种严重匮乏的地球成了恐龙们的乐园。

认真思考:为何只有恐龙“繁荣”?

恐龙拥有“气囊系统[11]”,可以高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拜气囊系统所赐,即使在极端缺氧环境之后又经历了1亿年的低氧环境(氧气含量约现在的一半),恐龙们也可以安然生存。

除恐龙外,当时还存在着哺乳类的祖先,但是拥有这种呼吸器官的只有恐龙。

竞争对手锐减,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带来的裸子植物(巨大的苏铁等成为了食草恐龙的食物)繁盛,促进了恐龙种群前所未有的繁荣。

“只有”恐龙拥有气囊系统

这就是恐龙大繁荣的答案,是恐龙种群的多样性和数量能够压倒其他生物种群的原因。

在生命所拥有的能力中,这并不是那种体型或肌肉类的“外部构造”,而是能够吸收氧气的特别系统,是一种“内部构造的胜利”。

不同的生命种群之间的大“分别”是什么?不是外形,而是内部构造与机制。是否拥有脊椎,用肺部呼吸还是用腮部呼吸,卵生还是胎生,在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这些是恒久不变的。

些许外形的改变(如角爪变长等)亦有其价值,并不妨碍生物生存;然而内部结构一旦改变,不仅不会有所帮助,还有可能导致物种灭亡(因此异变总是难以积累)。

恐龙内部构造的弱点:变温性

恐龙内部构造上的弱点是其变温性。

恐龙是爬行动物的一种,所以体内没有维持恒定温度的机制。它们会因寒冷而无法行动,只有阳光充足时才能行动,因此无法在寒冷地带生存。

为克服这一点,多数恐龙选择了大型化这条进化之路。体型大了之后,单位体重所对应的表面积就小,从而更容易保温。

1亿5000万年前,有一种体型巨大(全长33米),最大体重达到50吨[12]的食草恐龙生活地球上,人们称这种恐龙为超龙。侏罗纪末期,霸王龙(全长15米)统治了整个地球。

关于霸王龙的生命体态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根据推测,其下颚的力量有3吨以上,可以轻易地咬碎钢铁造的卡车。这种破坏力正是拜大型化所赐。

再次提问:为何“只有”恐龙大灭绝

那么,为什么“只有”恐龙遭到了全部灭绝的下场呢?这样问是因为,两栖类、一部分的爬行类(鳄鱼和蛇),还有哺乳类都生存了下来。

原因就是恐龙的“大型化”。

当自然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小型生物的个体靠较少的资源就能生存,从而易于保存种群。这个体重的分界点是10—25公斤。体重在此以上的生物,无论是恐龙还是哺乳动物,都没能撑过由陨石撞击带来的KT界线。

因此(大部分)哺乳类[14]挺过了大灾难,站在了下一次繁荣的门口,即使等待它们的是陨石撞击之后的寒冷世界。

人或组织都无法清晰记忆自身的发展原因。成功时,一切都是成功的理由,周围也是一片赞誉声,令人无法认真反思。但是能够成功就一定有一个“原因”。

当周围的环境大幅变化时,而人与组织的“内部构造”(拥有的能力、机制与文化)如果能适应这种变化,就能获得巨大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明白的。

但是,一旦过分依赖这种能力,我们就已经站在了灭绝的门口。

因内部构造较难改变,人与组织都倾向于以“外形变化”来应对。体型变大、头上生角……于是,当真正的大环境变化出现时,大型化的事业体就会迎来突然的死亡。这与巨大化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样的。

人与组织都应该牢记:只有不断地改变内部构造,才能生存下去。

[1]美国第四大电影院线,2000年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摆脱破产。

[2]英语为Variety-Based Positioning,但其说明为“缩减特定商品与服务套装而不是客户”。

[3]日本文献中多作“探求”,此处为强调“研究事物的本质”而写作“探究”。

[4]被称为代理理论。

[5]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对冲基金等。

[6]2011年的第一位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后文将会叙述。

[7]任天堂凭借第一代家用游戏主机Famicom创造的商业模式是,以低于成本价的手段推广高成本高性能的硬件机器,其后以软件版权等形式盈利,自Wii(最初价格2500日元)开始首次以硬件机器盈利。

[8]贝佐斯的双亲将其退休金(24.5万美元)投入进来帮助他创业。后来,他们成了亿万富翁。

[9]普遍认为鸟类的祖先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部分。可以说它们是唯一生存下来的恐龙。

[10]K为白垩纪缩写,T为第三纪缩写,KT灭绝指两纪之间的一次物种灭绝。

[11]现在的鸟类继承了相似的系统。因此可以在氧气稀薄的高空飞翔。

[12]非洲象的体重是10吨。

[13]当时的哺乳类几乎都是体重1—10公斤的生物。更大的体型会陷入与幼年恐龙的争端而招致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