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ASTORY 番外篇

天上的星星还是尘世的幸福,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爱过的人的声音,

在那些最幸福的和声之中。

不必急着跟孤独说再见

2015年的光棍节,我在美国度过,依然是一个人。已经记不清这是单身的第几年。

我在大都会博物馆看以前在课本上看过无数次的世界名画,在时代广场看夜色中的人群,去百老汇看Stephen Colbert的脱口秀,登上帝国大厦俯瞰纽约。

那些年少时就曾梦想要去看的美景,一一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只是过去的梦里,是两个人一起走遍世界。

孤独,如影随形。

孤独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孤独是在参加别人婚礼时永远都是一个人,而不是plus one(附加一位)。

孤独是冬天冻得睡不着,手脚发麻,没有温香软玉。

孤独是参加肯德基第二杯饮料半价的优惠,自己要喝掉两瓶。人说有情饮水饱,没情人也能喝到水饱。

孤独是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受到大街上情侣花式秀恩爱的虐待,那同情中不乏怜悯的目光能在瞬间把单身狗虐成空血。更糟的是,光棍节自己走在大街上切身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一万点魔法伤害。

孤独让我习惯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一个人处理琐事,就连生病去医院打吊针时,也是一个人在医院的长廊中背着西班牙语等待时间过去。

很多人会觉得单身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世俗眼光中,单身意味着你乏善可陈,没有魅力让人去爱,毫无存在价值。一个女人要是没人爱慕,她可能会很难得到同性友人的尊重;一个男人长时间没有女朋友,更会引来各种猜测。行还是不行,这是个问题。

过去两年,上了《奇葩说》《超级演说家》后,我被贴上了各种标签——高颜值、正能量男神、北大学霸。有没有女朋友,什么时候找女朋友,似乎成为我在每个社交场合必被问到的话题。大多时候,我只是笑一笑,然后开个玩笑转移话题,不愿意承认内心的敏感。

青春期累积的自卑感还在,总觉得没有人会爱上那个光环之外真实的自己。

初中时起,身边的哥们陆续都有了爱情。大家欢聚在KTV搂着各自小女友情深深雨蒙蒙,我则一个人拿起麦克唱《单身情歌》,一边唱一边想:我就这么不值得人爱吗?

万念俱灰时,总会有个人像一束光照进你漆黑的心,像《双城记》中的卡顿遇到露西。

明知道她爱的是别人,依然攒了一个月的午饭钱帮她买礼物给那个男孩。那时我爱的人,灿如春花,一个微笑就能打动人。对我而言,远远地望她一眼就是幸福。

看了又看,还是不知如何是好。

在北大读书时,我是个体重180斤的萌萌的小胖子。没走上社会的我,并不知世事艰难,终日和《魔兽世界》为伴,缺乏在现实生活里与异性沟通的能力。

唯一一次鼓足勇气递出一封情书,我笨拙地用五段议论文的句式论证了为什么和我在一起会幸福。人家写情书写的是散文,洒狗血外带还洒几滴眼泪,我写的却是议论文,掐头去尾“总分总”的结构,中间论述了“为什么你和我在一起会幸福”,这是典型的托福写作的结构。这也是十年后我托福写作能得满分的基础。

我满怀期待地看着她,那封信被当着我的面扔进了垃圾桶。

那一刻我非常尴尬,我在想,为什么不能一起好好地玩耍?那时的我不明白,感情这事确实强求不来,没感觉就是没感觉,做再多的事对方也不会有任何感觉。我喜欢香蕉,但你给我送了一车苹果,即使你把自己感动了,也感动不了我。现在的我当然想开了,当时却想不开。

整个青春期,我追女生的经历都以失败告终,最绝望的时刻,我曾走上九楼楼顶,想纵身一跃而下,觉得这世界上没有我的存在,可能会更美好。但由于恐高,没能迈出那一步。

别怪她没看到你的好,只怪你自己不够优秀。

那些我曾爱过的人,教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了追女生,我苦学弹吉他。在看脸的时代,颜值高的人只靠脸就能吸引女生,而外表欠佳的人,只能寄希望于靠某种特长来吸引女生注意。学弹琴的人长相总是有些对不住观众,很多吉他弹得好的人,体态都比较胖,何况我学的还是古典吉他。那时我180斤的身躯,再次证明了这一事实。

一个男人想让女人倾慕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为了能给女生留下好印象,我也拼了命。别人一个月练不好的曲子,我一周就练成了。到现在我还能弹奏《天空之城》。

从前那个只会让女生多喝热水的我,在很多年后变成了随时随地会给小伙伴们带酸奶和水果的暖男,更因为湉湉姐那句“暖男是男人中的绿茶婊”在另一个领域出了名。我对减肥的自控力让女生都惊讶,我可以午饭只吃蔬菜晚饭完全不吃,连续工作12小时后再去健身房跑2个小时。就这样,我的体重从180斤减到140斤,保持6块腹肌,脸上也不再有婴儿肥,开始被人叫作“男神”。

而爱人,依然没有到来。

如果不出国旅行,每一个和情侣有关的节日,我都会在工作中度过。把课表排满10小时,深夜到家把自己扔到床上沉沉睡去,心就麻木得不再有痛感。

2015年的情人节,和薇薇、湉湉、肖骁在火锅店和《奇葩说》的网友聊弹幕度过。几个单身的人互相取暖,倒也不觉得孤单。氤氲的热气里,没人看到湿的眼眶,吃饱了,心就不那么空。

深夜,人群散去,回到一个人的小屋,生活还要继续。

不久前,收到我的“沈佳宜”婚礼的请柬。我去了,坦然又平静。

没有像《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中,抱着新郎大吻特吻,没有像《夏洛特烦恼》中那样强颜欢笑假扮一朝得志的大款,希望女主角后悔当年瞎了眼。

我只是静静看着,除了祝福,还是祝福。

天上的星星还是尘世的幸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爱过的人的声音,在那些最幸福的和声之中。

和华语圈最奇葩的人辩论是怎样的体验

因参加“说话达人”选秀节目《奇葩说》,很多人认识了我。

说实话,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真的是冲着“辩论”这两个字去的。可能从外表看不出来,但我真的酷爱辩论,喜欢高逼格的就事论事的辩论。节目组跟我说:“这是个严肃的辩论节目,有众多超级牛的辩手。”此前在《超级演说家》上没机会和马薇薇交锋,我也想借此机会和薇薇姐辩论、交流,就兴致勃勃地去了。

海选在郊区进行,当时有种自己被拐卖到偏远山区的感觉,但过程很顺利,感觉还不错。可第一次真正录制时,我被尺度吓到了。原来所谓的“严肃的辩论节目”是要打引号的,而且这引号也太大了点。我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关心时事,那些话题和朋友们聊天时也会听到,但在正式场合,刚开始还是非常不适应——我的“老师包袱”太重了,总会考虑我的学生们的感受,于是变得束手束脚。很多未播出部分更为劲爆,比如 Hold住姐现场带了很多情趣用品,让我完全把持不住。当听到我一向敬重的马东老师也说出“没下限”“没节操”的话时,我一下乱了阵脚。

正如大家在头几期节目中看到的,我找不到状态和节奏,整个人语无伦次,站都站不直。想幽默点却没综艺咖的趣味,说严肃的话又被整得狗血淋头。我也想像其他选手那样拿出精力全情投入,可我的日程排得很紧,总是要上午上课下午匆匆跑去录节目,然后再深夜赶回来,无论回到家是凌晨3点还是何时,我都会6点起来发微博带大家早起,然后准备一天的课程和其他工作。比如周二录节目,其他选手周日周一就能到,大家一起准备辩题,聊得很high。虽然每次录节目我都去得比较晚,跟大家交流机会比较少,但关系还算融洽,我也不时给大家买酸奶、零食。这也是“暖男”称号的由来。也不是刻意去做,只是平时在公司已经习惯了,被同事们戏称为“酸奶工”。

通过参加《奇葩说》,我从马东老师身上学会了打开自己,要好好说话,说人话,端得太久自己也会累;从蔡康永老师身上学会了说话之道,有些人说话像机关枪,速度快但杀伤力不足,有些人说话则像射箭,箭箭穿心;和高晓松老师气味相投,喜欢读书,喜欢经典,喜欢装逼、搞学问。我甚至发誓,要做高晓松的侄子——高逼格。

我在这里还认识了很多的好朋友。虽然薇薇姐已经离开新东方很久了,遇到一起还是有新东方老师之间的默契,她的一个眼神就能让我心领神会。她见到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瞬间就严肃起来,我们又回到了教书育人的轨道上。湉湉姐每次抓住我就“骂”,而对于她的“骂”,我就理解为各种爱。她是个非常有深度的人,每次和她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没有琼瑶戏里的花花草草星星月亮诗词歌赋,聊的是哲学、宗教。如晶在生活中可爱得要死,但经常被肖骁各种调戏。如果这世界上有人不喜欢如晶,那他可能已失去了对“爱”的感知能力。从《超级演说家》到《奇葩说》,我和肖骁早就认识,一直到现在。他是个内心坚强的纯爷们,历经沧桑,外表温柔,但内心坚强,我们永远是好同志。第二季的冠军邱晨也是我在《超级演说家》时就认识的老朋友,在演讲的舞台上我曾险胜,在辩论的赛场上我调侃说自己也为她的夺冠尽了力。

在参加《奇葩说》之前,我做的是英文辩论。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会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在我们这个社会,更需要一个能够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节目存在。做BP(英国议会制辩论)的时候,语速很快,知识点多,不讲故事,可能会比较无聊,并不像《奇葩说》的选手说的那么有趣。于是我上场以后就被大家各种调侃。我上《超级演说家》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人讲得很棒,就各种夸。我上《奇葩说》的时候,大家又觉得这个人很烂,就各种骂。这都很正常。你表现好的时候,别人夸你,你可以接受。你表现不好的时候,别人骂你,你为什么接受不了?参加这个节目,增强了我的心理素质。一个人想成功,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当别人骂你、说你的时候,你都可以坚持下来,相信未来的成功也离你不远了。

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心理素质某种意义上是锻炼出来的。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讽刺你、打击你,或者你自己觉得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其实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个世界上,看得上你的人、天天赞扬的人极少。每天关注你,天天想批判你,或者想看你好看的人极多。这是人性的必然性。你自己要做的是如何屏蔽这些负面信息,把自己的正能量调动起来。这是最重要的。”

录制这档节目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不同的场合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上课要有老师的样子,录节目的时候就要娱乐大众。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到哪里都习惯讲道理,也许在课堂那个特定场合下需要这样的权威性,但这在《奇葩说》的舞台上就略显做作。既然做的是娱乐节目,就要为观众着想,把各种能力发挥到最佳。

我一直在反省,在改变。这个过程像爬坡一样,需要很多的努力和耐心,前面的路总是远得望不到头。

人要有很多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刚开始我总是想模仿别人:薇薇的逻辑,如晶的可爱,湉湉的霸气,邱晨的理性,甚至是肖骁的骚气。但那都是别人,不是自己。结果可想而知:学谁都不像。这时我才发现,应该找到自己独有的属性。

一开始我确实很排斥“草叉”这个外号,最后我拿了草帽和叉子到现场。

习惯了自黑,反而放下了包袱。

马东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我深以为然。语言,一旦成了人与人沟通的唯一工具,寻找和孤独便将伴随一生。所幸,这个时代有《奇葩说》这样的节目存在。即使辩论不能改变这个世界,至少可以改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

不论断,不贴标签,没有定见,读取事物的本来面貌。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正在努力着。

掀起你的盖头来

作为一名在北京任教的新疆维吾尔族老师,我经常会被一些可爱的同学问到一些可爱的问题。

有同学知道我从新疆来,就特别激动地抓着我的手说:“老师,我可喜欢新疆了,我一直想去新疆体验一下那种住在大草原上大口吃肉、骑马射箭的日子。老师你平时骑什么马上学?”这个时候会有另外一个“懂事”的孩子过来说:“你怎么这么笨,太没有文化了,老师怎么可能骑马上学,老师明明骑毛驴上学。”“那老师您总会跳舞吧?新疆人跳舞都跳得特别好,那首《掀起你的盖头来》,老师赶紧给我们跳一个,您肯定会扭脖子,给我们扭一个。”每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都特别感慨这个标签化的时代:大家一知道我是新疆人,就以为我天生会骑马、跳舞、烤羊肉,这和那首歌里唱的刚好相反,不是掀开我的盖头认识我,而是给我盖上那个盖头,贴上标签,标签上写着“新疆人”三个字,而标签后的我是谁、会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其实一开始我对这个“盖头”也无所谓,被大家记住,逗大家开心也不错。甚至那个“切糕”事件发生后,我都拿这个开自己的玩笑“我的天,一瞬间我就变成‘高富帅’了”。但我后来意识到,这个“盖头”绝对是弊大于利,因为这种盲目的标签化行为发展到最后将会演变成歧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呢,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的人都有好有坏,如果我们盲目地以偏概全,无疑会让大部分好人陷入痛苦中,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流泪。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一份使命:传播阳光和笑容,让更多人认识新疆,了解新疆,爱上新疆。

我观察后发现,这种贴标签的行为不仅仅只针对新疆人,几乎所有人都会“躺枪”。比如大家想到东北人就会觉得他们性情彪悍,天生抗冻;想到“九零后”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负责任;想到“大妈”就想到广场舞。标签化的行为让所有人成为了受害者,并不断地加剧社会当中不同人群之间的隔阂。

其实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的问题。

小学到中学,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提分。一切为了高考,人格教育往后排。老师在课堂上会不断讲述提分的技巧,却忽视了教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导致很多人遇到问题时会不假思索就做出判断,以偏概全、以点概面。

我曾经在课堂上做过一个实验:放了八个人的照片,让同学们判断这里面谁有可能是坏人。这个实验我在不同的班级,初三到高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做了二十多次。让我惊讶的是,大部分人会选择同一个人——八个人中唯一的一位非洲裔美国人。

当我问这样选择的原因时,他们也说不出具体理由,只能用两个字来解释——感觉。

实际上,这八个人中没有一个是坏人,如果有的话,那个“坏人”是我,因为我问了一个具有引导性的“坏问题”。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引导,让大家把无知变成了偏见。当整个社会充满偏见,就会引发歧视甚至仇恨。上过我课的同学经过这些交流,大多会坦然面对他人的不同,如果没有接受过类似教育,那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给人贴标签。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给他人下定义贴标签时,自己也难免身受其害。

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见到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时能像那首歌里唱的一样,“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但这一次要看的不仅仅是你的脸,更是你的为人,你的品行,不会因为你属于哪一个群体而妄加评判你,会试着了解你并尊重你,因为你和我都有欢笑和泪水,有悲痛和感动,有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因为你和我没有那么大的不同。

这个时代,读书有用吗?

电影《精武门》中,李小龙饰演的陈真说了这样一句台词:“我读书少,你莫骗我。”马伯庸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其实他阅读太多,思考太多,于是忍不住吐槽为快。

虽然我经常因为相信别人而上当受骗,但读的书还真不少。

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只是身为老师,不得不表现得更加外向。身为一个演说者,更需要靠口才吃饭。装外向久了,自己都觉得好像从没内向过。

内心深处,我还是个安静的人,人少的时候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不想说话是因为,比起聚会我更喜欢自己待着,静静读书。

Books are the legacies that a great genius leaves to mankind, which are deliver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s presents to the posterity of those who are yet unborn.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社会的财富,从上一代开始代代流传,作为给后世的礼物。

喜欢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父亲每天要求我读书,并且会给我念一些有趣的故事。他工作忙起来没法陪我时,我就自己读。小学二年级,我读了第一本小说,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这部经典的描写主人公互换角色和身份的小说,是现在很多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素材原型,比如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变形计》。当时家境不算富裕的我,也幻想过某个和我长得差不多的有钱小孩和我互换身份之后的事。

这之后,我又疯狂地迷上了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铁甲面具》以及经典的《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光是在小学就读了八遍。我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幻想像基督山伯爵一样,发现一个神秘岛,获得无限财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找敌人复仇,虽然当时我完全不理解敌人这个概念。

即使小学六年级开始沉迷游戏,我也没离开读书,我喜欢玩RPG(角色扮演游戏),喜欢读游戏里讲的历史故事,玩《魔兽世界》时,我买了英文原版书,一句句啃着读完。

从《西方哲学史》到《罗马人的故事》,从《时代周刊》到《青春期健康》,读书时我并不挑食。工作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后,我又捡起了书本。2014年,我成立了酷艾英语读书团,帮数万人养成了每周至少读一本书的习惯。

工作后的阅读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有人会觉得你很闲,还有人会觉得你在装。书读得越多,朋友貌似越少。电影《刺杀金正恩》的男主角扮演者弗兰科是个优秀的好莱坞演员,主持过奥斯卡颁奖典礼,有两个硕士学位,还攻读了博士学位,现在纽约大学教书。他常在拍戏现场读《荷马史诗》《奥德赛》,对周围人的眼神不以为然,还经常自黑,在电影里扮演各种流氓小混混、心理变态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读书的热情。欧洲的演员大都是名校毕业,凭借《哈利·波特》系列红遍全球的艾玛·沃特森就以straight A的成绩踏入美国常春藤盟校布朗的校园。

网络时代,新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如果说读书只是获取知识的渠道,那确实有太多替代品。从电视、电影、新闻中都能获得更多信息,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可以让你两个小时体验速读原著的感觉,谷阿莫的“X分钟带你看电影”系列更是将了解一部原著的时间缩短到了极致。

读书之于大脑,好比锻炼之于身体。多读书才能思维敏捷,做事效率高,有更好的判断力,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最近你如果莫名其妙地烦躁,要么是没怎么读书,要么是没怎么锻炼,或者是两者都没做到。”我微博上的这句话在网络上疯转,虽然转发时别人连错别字都没改,但有一点是共识:大家意识到不读书会心烦。

一个人只有安定时才能获得宁静,但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无法安定。也有人说,一周读一本书,一年52本,记得住吗?这其实是教育的失败。在国内,读书强调“记住”,好像只有背下来才算读了,每一段要做精读还要分层。而在国外更注重泛读,有量再做精读。有时候我读过一本书后,根本记不住书里写了什么,甚至连作者名字都忘记了。可读的过程中进行的思考是实实在在的,让人不断受益。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弗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里说:“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慢咽,慢慢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它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有精力有野心的时候,我会读一些出版至少两百年的书。有精力没野心的时候,读畅销的通俗易懂的书。没精力没野心的时候,读一些漫画杂志。

当今社会,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什么时间段读什么书,可以进行进一步分类。

小说要读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最初都是因为兴趣。小时候我酷爱读骑士小说,后来了解到他们常年不怎么洗澡就失去了兴趣。长大后,更喜欢读名家大作,读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留心他们如何讲故事。

读工具书的目的更简单,就是为了要掌握某项技能。我们读的最多的工具书,是教科书。千万不能逐字逐句地读,一定要学会找重点。历史和哲学书,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书籍,读史使人明志,每一个我们犯过的错前人都犯过,读哲学能让一个人思维真正得到升华,去考虑生命的意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年纪太小时也别读太多哲学,初中时我的一个哥们读了太多哲学书,结果就是看他年纪只有十五岁,说出话来却似有着五十岁的老成。

中国人喜欢谈论“术”和“道”,我无法告诉你读书能让你在多久内升职加薪,能让你怎样在世俗生活中如鱼得水,但我能够肯定的是,在任何时代,读书几乎是让你从原有阶层上升的最公平、最有效的通道了,在今天也不例外。

只管去读,不必在意结果。过程即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