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创新的概念和分类

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一个企业能否基业长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关键任务是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设创新型国家。既然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创新?

1.1.1 创新内涵

创新理论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它包括五种情况:[1]

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

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具有以下六大特征,[2]如图1-1所示。

1.1 创新的概念和分类 - 图1

图 1-1 创新的六大特征

资料来源: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熊彼特指出,创新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而不是外部强加的。例如,如果企业自身不重视创新,那么即使政府在创新方面投入得再多,也是效率极低的。

(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熊彼特曾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涉及的是一种技术、经济和管理上的发展问题,具有间断性和突发性特征。

(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在竞争性的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通过竞争消灭旧组合,用新的工具取代旧的工具,用新的方法取代旧的方法,用新的产品取代旧的产品,用新的市场取代旧的市场。

(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企业通过运用新的工具、新的方法与新的手段运用于生产实际与社会实践,取得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正是它创造新价值功能的体现。

(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增长”和“发展”两种情况,这里的发展是“流转渠道中自发的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

(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熊彼特把实现“新组合”的主体称为“企业”,而以实现“新组合”为目的的人们便是“企业家”。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仅仅在于经营与管理,而是发现与执行这种“新组合”。这样定义企业家突出了创新的特殊性,说明了创新活动的特殊价值——实现“新组合”。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创新的经济学意义,认为创新是一个具有商业目的的生产过程,是追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

到了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德·德鲁克将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通过有目的的专注变革努力,提升企业经济潜力或社会潜力。创新是一项系统性、有目的性的工程,它是每位高管的职责,它始于有意识地寻找机会。要找到这些机会并加以利用,需要人们严格有序地工作。[3]

创新经常与发明相混淆。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的内涵,我们需要将创新与发明区分开。熊彼特最早对二者进行了区别。他认为,如果发明没有得到实际应用,那么它在经济上就不起作用。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产生经济效用的行为是创新,它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因此,发明和创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任务,并且,要完成这两个任务所要求的才能也是不同的。熊彼特说:“尽管企业家自然可能是发明家,就像他们可能是资本家一样,但他们之所以是发明家并不是由于他们的职能的性质,而只是由于一种偶然的巧合,反之亦然。”[4]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家将发明创造的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并且取得成功的过程才是创新,创新是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紧密联系的。

由表1-2可以看出,从时间周期来看,创新滞后于发明。日光灯、罗盘指南针等滞后期甚至长达几十年之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与产品从发明到创新的周期总体呈现缩短趋势。

1.1 创新的概念和分类 - 图2

创新是利用已有资源创造新价值的行为。创新实际上是实现创造发明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5]它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创造过程,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价值的创造,涉及科学发现、可行实验、原型设计、商业应用、大规模采用、扩散到其他领域和产生经济社会影响等阶段,如图1-2所示。

1.1 创新的概念和分类 - 图3

图 1-2 创新的阶段

资料来源:Joseph Martino.Futurist[J].July-August,1993.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宁钟.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彼德·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赵修卫,黄本笑.技术创新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