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以及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建立的制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资产,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已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知识产权管理的步骤如下:①知识产权管理组织的建构。这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步,只有明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企业和科研院所整体组织部门中的位置,才能定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权限和范围。②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在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研究开发起点和水平,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中具有重要作用。③知识产权专利信息的利用。专利文献是集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和法律信息为一体的,内容极为丰富的信息源,这些信息对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④知识产权纠纷的预防和处理。高科技企业必须建立产权纠纷应对制度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知识产权管理组织的构建

先进企业和科研院所一般都设立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称为知识产权部。其组织结构主要有3种基本模式。

一是隶属于产品技术研发部门,如图7-19所示。该模式的优点是:首先,方便知识产权部门与研发部门及时沟通,做到决策和开发同步进行,节约开发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侵权风险。其次,知识产权部门可以清楚了解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重点,及时制定出适用的知识产权战略。然而,由于其阶位较低,无法直接参与企业决策,相关信息不易快速传递给决策层,在处理问题时效率较差。因此,这一模式适用于以专利技术为战略主导、业务范围主要在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陈劲,2009年)。

7.3.3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图1

图 7-19 知识产权部隶属于产品技术研发部门的外部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陈劲.研究与开发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二是直属于决策层,如图7-20所示。该模式的优点是知识产权部门阶位较高,直属于总经理室,可直接参与公司高层决策,易于执行企业各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且知识产权部门可以直接与法务部门联系,直接掌握公司及其他的法务信息,及时处理相关信息。然而,也由于其阶位较高,知识产权部无法及时掌握研发部门的信息,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的成本大。因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知识产权管理复杂的跨国企业。

7.3.3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图2

图 7-20 知识产权部隶属于决策层的外部组织结构图

资料来源:陈劲.研究与开发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三是隶属于法务部门,如图7-21所示。该模式的优点是由于其隶属于法务部门,有利于知识资产相关合同的订立和进行诉讼等反侵权措施。其缺点是,与其他部门相隔较远,不能及时掌握研发部门的信息,不利于制定技术含量较高的知识产权战略。因此,该模式适用于专利技术不多,但对法律要求较高、法律纠纷较多的新兴科技型企业。

7.3.3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图3

图 7-21 知识产权部隶属于法务部门的外部组织结构图

资料来源:陈劲.研究与开发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

知识产权制度不仅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的构建,还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的运作。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提升表明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从整体上规划知识产权管理的方向。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构建旨在搭建知识产权管理的平台,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提供组织上的保障。此外,在战略认识和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明晰有序的规章制度才能保障知识产权在实践执行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知识产权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密制度、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制度、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制度以及知识产权评估制度。

第一,知识产权保密制度。知识产权是企业和科研院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的无形性、高投入、独占性等特征对知识产权的保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知识产权相关员工的保密制度,主要表现在新进员工的知识产权背景调查制度和对离职人员的知识产权保密制度;其次是知识产权相关信息的保密制度,主要体现为知识产权保密信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密信息全程管理制度;最后是知识产权管理资料的保密制度。企业和科研院所只有全方位地完善知识产权保密制度,才能确保在投入大量资源开发知识产权的全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第二,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专利文献检索和专利信息分析制度。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制度是企业和科研院所对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重要制度,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各个阶段。它们不但可以防止盲目开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且能够指导企业和科研院所有效利用已有技术,从而避免重复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知识产权检索制度是在建立知识产权检索网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利用其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利信息进行战略规划和开发应用的制度。知识检验制度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或生产之后上市之前,对其中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检验,防止在产品中隐含侵权瑕疵。

第三,知识产权激励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制度下的外部环境提供资金、政策或技术的知识,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自主创新;二是企业和科研院所内部积极推行各种精神或物质层次的激励措施。员工是企业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不竭源泉与动力,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必不可少。

第四,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制度。其宏观目标是向员工传授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使员工明晰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要求;微观目标在于通过培训提升员工自身知识层次,满足员工精神教育的需要。它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新近从业人员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产权培训制度。其中,对员工的培训制度主要有三种形式:定期安排相关课程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选派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和聘请专家进行专题报告讲座。

第五,知识产权评估制度。知识产权是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重要无形财产。通过有效的运营,将知识产权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是企业和科研院所增值的有效手段。基于此,企业和科研院所必须定期对其拥有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正确、及时的知识产权评估对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使用等都大有裨益。对不同的知识产权评估时需要考虑诸多不同因素,为了确保评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知识产权评估一般由专门机构进行,而我国法律规定必须由专业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3.知识产权专利信息的利用

专利文献是集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和法律信息为一体的,内容极其丰富、应用价值极高的信息源。知识产权专利信息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专利文献检索。主要涉及如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检索网收集专利文献的信息。专利文献主要包括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专利文摘、专利索引、专利公报等。专利文献检索的类型主要有新颖性检索、侵权检索、现有技术水平检索、专利法律状态检索、专利有效性检索等。专利文献检索分为五步:首先,分析课题,即明晰待检索课题的概念和具体要求;其次,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再次,选取检索方式,如关键词检索、专利号检索等;再其次,确定检索途径,输入检索条件;最后,显示和输出检索结果。

二是专利信息分析。是在专利文献检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整合、分析和利用其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利信息,进行战略制定和专利再次开发。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产品从申请专利到上市有一段时间间隔,从这一时间间隔中推测未来新产品的发展趋势;第二,统计竞争对手产品和技术的专利公布数,结合市场占有率的情况,将市场占有率与专利分布数进行比较,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战略意图;第三,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了解同行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专利最多的前几家,这些企业和科研院所将是值得企业注意的竞争对手;第四,积极关注并高度重视失效的专利。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了解国内外技术现状与水平,透视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引导企业产品开发战略选题,同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外部先进技术和知识(尤其是失效专利)。

4.知识产权纠纷的预防和处理

企业和科研院所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包括两类:一类是本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另一类是本企业和科研院所被控侵权。企业和科研院所应当建立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制度。一方面,在日常生产销售中建立有效的预防制度,尽量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如侵权保证金制度;另一方面,一旦侵权纠纷发生,应当迅速做出回应,防止损害后果进一步扩大,从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纠纷处理主要体现在建立完善的侵权诉讼制度。

侵权保证金制度是一种事前避免侵权的方式,一般在企业和科研院所采购零部件与引进技术时采用。在技术和零部件的贸易过程中,企业和科研院所需要确定转让方是技术的合法拥有人,换言之,保证技术或零部件的合法性。因此,技术转让方和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提供相关知识产权证明文件,若未能提供相关文件,那么需要支付一定金额作为日后防范专利侵权的保证金。数额由双方协定,保证金一般由第三方保管。一旦发生侵权,企业和科研院所凭保证金应对争议,防止责任转嫁于自身。

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全球性导致企业和科研院所侵权或被侵权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当侵权或被侵权纠纷发生后,企业和科研院所必须通过诉讼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运用在诉讼手段达到诉讼目的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地搜集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搜集证据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充分证据,提高胜诉的概率;其次,注意提交证据的时间和方式,防止证据提前泄露;最后,注意搜集证据的方式,确保证据的合法有效性。在诉讼的过程中需合理运用两类措施。一是诉前临时措施,主要包括诉前禁令、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它能够有力打击规模较小的侵权企业和科研院所。此外,对于被起诉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在被起诉前实施临时措施后,也需要考虑是否继续应诉。二是综合选择抗诉措施,抗诉措施主要包括:证明对方滥用知识产权、证明自己行为可不视为侵权、证明自己实施的技术是通过技术转让获取的等。抗诉措施不仅可以在确定侵权责任后,由转让方首先承担责任,被诉方承担一般连带责任,还可以证明自己不知情或非故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此只需承担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而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创新聚焦 海格通信的知识产权管理

海格通信通过实施专利保护战略、设立知识产权部门、规范知识产权申报流程、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等举措,建立了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相融合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全员范围内培养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第一,实施了“点、链、层、群”的专利保护战略(见图7-22)。其中,点式保护体现为:①在民用市场或公司将涉足的民用领域开发更新的技术;②实施专利抢注,为今后可能的交叉许可提供机会打下基础。链式保护体现为:①在国家专利局申报发明专利;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国防专利;③在地市级科技部门备案技术秘密等。层式保护体现为:①在北斗、卫星新领域实行技术突破;②采用对专利围剿,不让竞争对手有机会在该领域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群式保护体现为:与研究所、院校积极寻求合作创新渠道,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出更多共同拥有的知识产权,提升竞争能力。

7.3.3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图4

图 7-22 海格通信的“点、链、层、群”专利保护战略

资料来源:海格通信研究开发院组建项目综合报告。

第二,设立知识产权部,专门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申请和管理,并服务于产业布局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同时,海格通信配备了专人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从企业各研发分部中设置分管人员,在企业内部构建起知识产权管理网络,文字化、流程化、规范化,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

第三,妥当处理内外部知识产权申报流程。在企业内部方面,海格通信建立了规范的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产生及申报流程,对知识产权的申报质量从源头抓起,从管理的角度引导员工正确申报知识产权;在企业外部方面,海格通信积极与有资质的、具有扎实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建立起良好的、稳定的、持久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各项知识产权申报起到控制成本、提高申请通过率的作用。

第四,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公司持有的知识产权。同时,海格通信还制定了知识产权成果创造奖励制度,并通过举行专门的仪式形式对获奖员工颁发证书和奖金,以带动更多的员工参与到知识产权成果创造中来。

截至2011年12月,公司已申请知识产权148件;开展了20多项新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预研;完成部级设计鉴定/评审超过200项;有200多个新产品投入生产;30多个产品列入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12年,海格通信还被评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标志着海格通信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将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资料来源:海格通信研究开发院组建项目综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