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知识共享制度

知识共享制度就是实现员工的个人显性知识(信息、数据等)和隐性知识(创新经验、标准操作等)向组织层面拓展的制度。现代管理大师杜拉克说:“共享的知识才有力量。”知识经济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信息共享时代。

在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方面,比较经典的是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提出的SECI模型。他们将企业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并提出了知识转化的四种基本模式——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如图7-18所示。SECI模型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螺旋上升、递进的转化循环,其实现过程就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变的过程,亦即其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和内隐化的过程。

7.3.2 知识共享制度 - 图1

图 7-18 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

资料来源: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知识管理的另一重要理论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指出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习型组织包括以下五项要素:

(1)建立共同愿景。愿景凝聚了公司上下员工的意志力,使得每位员工为组织目标奋斗。

(2)团队学习。彼得·圣吉认为,团队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当团队在真正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会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快。

(3)改变心智模式。企业只有通过团队学习、标杆学习,突破个人的旧思维,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等,才能改变心智模式,获得创新发展。

(4)自我超越。个人投入工作的意愿,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5)系统思考。组织及个人应该培养把握全局的思考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

基于以上两个重要理论,我们发现,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前提,知识创新主要依靠团队智慧来实现,而创新又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所在。学习型组织的最大特点是以一个共享的知识基础为中心,由此导致组织行为的变化进而实现组织的创新。知识共享是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基石。

为此,企业应构建知识共享体系,实现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使每个人的知识成为企业的共同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促进创新知识的高效应用和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知识共享的前提是知识管理过程中信息(知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而其组织保障是企业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

1.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

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可以解决企业知识和信息数据的异质性、多重性、易流失性等问题。根据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的要求,信息资源的整合成为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标准化、规范化则是信息资源整合成功的关键。

信息标准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信息进行分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信息量大小、复杂程度选择特定的分类方法,主要分类方法有:①多级分类,事物属于某个分类,在这个分类标准下又可以分成更细化的小类;②交叉分类,事物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该事物可以同时属于多个不同标准的分类,但每一标准下只能有一个类别;③复合分类,包括多级分类和交叉分类。

选定某种分类方法后,再根据知识的属性(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对知识进行分类。显性知识是可确知的,能够用正式、系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的知识,以产品外观、文件、数据、说明书、公式、计算机程序等形式存在;隐性知识融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是个人思维或诀窍之类的知识,难以用数字、公式或文字来精确表述,交流与转化速度相对缓慢,形成隐性知识的成本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陈劲、伍蓓,2009)。若是显性知识,企业就可以直接根据岗位、专业、来源、行业等不同维度进行分门别类;若为隐性知识,企业则需要先对其进行编码化处理,如通过编制管理手册、工作指南文件、工作记录文件等,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交流和共享的显性知识,然后再进行分类。

2.知识共享平台

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是企业通过建立信息情报数据库,集技术、市场和产品信息加载、审核、发布、查阅、检索、系统管理、即时通信等功能于一体,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信息储存在服务器中,并建立有序的、便于查找的索引,企业内部各部门可以通过相应的搜索引擎、导航分类系统等工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企业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可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实现知识积累的目标。建立共享知识平台,为知识的沉淀提供平台上的支撑,是促进企业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

二是实现知识共享的目标。知识共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之间的共享。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张,新建立的组织在管理和技术上都或多或少与原有组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实现“成功模式的快速复制”,将原有的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移植到新的组织当中,成为企业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知识共享的另一种形式是人员之间的共享。企业的高速发展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通过共享平台的构建,能有效地将企业拥有的丰富的知识资源总结、沉淀,并传承下来,从而加速人才的培养。

三是实现知识复用的目标。知识的复用程度越高,其产生的价值就越大。知识共享平台有助于扩大知识的共享范围,减少知识获取的时间,从而提高知识被复用的效率与概率。

四是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企业的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一种新知识的创造,是知识的创新。而如果没有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要想实现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正是在不断的交流与共享中,企业的知识资源才能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从而推动企业知识资源在质和量上的不断增长。

创新聚焦 西门子的全球知识共享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国际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信息和通信、自动化和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可持续性就一直是西门子的显著特征。为了促进公司的可持续性并充分保障各国业务之间的交流,西门子实施建立了全球知识共享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架构雏形。西门子首先建立一个互动的架构:共享网,其中包括知识图书馆、为回复“紧急求助”而开设的论坛,以及用于知识共享的平台。其次,选择一个合适领域作为切入口也是知识共享系统成功的关键之一。西门子的共享网团队选择了销售人员和营销团队为切入口,为其建立了一个知识共享系统。

第二阶段:全球推广。西门子将总部和各地的分公司间共同制定出的战略方向以及系统的主要战略落实到各地分公司。西门子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公司里选出共享网经理,并设立了共享委员会、全球编辑、IT支持人员和用户热线。

第三阶段:给系统注入动力。为保证新系统能够顺利实施,西门子制定了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激励政策,如上级奖励制度、网上奖励制度等。

第四阶段:向整个集团扩张。当营销、销售等部门的推广获得成功后,共享网开始向研发部门和整个集团扩展。

资料来源:邢定银.跨国公司内部知识共享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