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

渔父

黄芦岸白双调-沉醉东风 - 图1渡口(1),绿柳堤红蓼滩头(2)。虽无刎颈交(3),却有忘机友(4),点秋江白鹭沙鸥(5)。傲杀人间万户侯(6),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

(1)黄芦:与绿柳等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双调-沉醉东风 - 图2(pí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2)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3)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指没有顾忌、甘于淡泊、与世无争的朋友。

(5)点:数。

(6)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拥有万户食邑的侯爵,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评析】 这首小令刻画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形象:一个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归隐江湖的渔夫。

曲子前两句“黄芦岸白双调-沉醉东风 - 图3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对仗工丽,勾勒出一幅清丽的秋江图。作者用了“黄”“白”“绿”“红”四种鲜明的颜色,写景如画。写了芦、双调-沉醉东风 - 图4、柳、蓼四种植物,四种植物当中,除了绿柳不是典型的秋景,余者皆是。自《诗经》开始,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便用芦苇来代表秋季。而白双调-沉醉东风 - 图5,常与悲秋相连,“断肠白双调-沉醉东风 - 图6洲”可以为例。红蓼是秋季开花的植物。几处景物,无一不关合着秋,秋节是适宜垂钓的季节。而岸、堤、渡口、滩头,又无一不在关合着江。作者这样精心布局,用意何在呢?是为了引出下面要出场的渔夫。

按下来三句,作者仍没有正面刻画渔夫形象。只说他虽然没有生死与共的刎颈交,却有毫无机心、淡泊名利的忘机友。刎颈交事关生死大义,对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来说,大义礼法自是不用上心的,所以作者说没有刎颈交也不是闲笔。那么与渔夫情投意合的忘机友是谁呢?点秋江白鹭沙鸥。原来,这忘机友并不是人,而是白鹭与沙鸥啊。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世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用鸥鹭代表“忘机”“归隐”。如李自:“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黄庚的《渔隐》:“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皆是借鸥鹭喻淡泊宁静的归隐之心。此句一个“点”字化形容词为动词,写活了鸥鹭的轻灵闲逸,使诗句的画面变得极富动感。最后两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变”,正面点出渔夫。指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这显然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层层剥茧的手法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