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嗣成

[正宫]醉太平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1),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2)。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3),做一个穷风月训导(4)

【注释】

(1)风流贫:指清贫但风流潇洒。村沙富:指富贵但愚劣粗鄙。

(2)乞儿市学:为乞丐办的学校。市学:本为公学,即官办学校。

(3)乌纱帽:此处仅指普通的冠戴。黄麻罩:用麻布缝的短褂。皂环绦:灰黑色的绦带。

(4)穷风月:意即穷风流,穷开心。训导:此指低级学官。

【评析】 钟嗣成(约1280—约1360),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长期流寓杭州。他早年专心于诗文,但屡试不第,后转而从事杂剧、散曲的创作以及元代曲家史料的整理。其所编撰的《录鬼簿》记载了金元曲家152人,并著录杂剧名目达452种,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钟嗣成所著杂剧包括《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均不传,今存散曲有小令59首,套数1套,其中,有19支小令专为吊曲家而作,也为后人研究元曲提供了重要信息。这首曲子讥笑元代社会“九儒十丐”现象,字里行间散发出散曲所特有的“蛤蜊”味儿。

开头两句“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总结,由此定下此曲谐中寓庄的基调。在明代社会,贫富差异悬殊,文人学士往往仕进无门,生活清苦,地位低下,作者对此感同身受。前两句将“风流贫”与“村沙富”对举,爱前者而恶后者,作者于清贫中品出自由,在富贵中辨出不仁,可谓全曲的点睛之笔。既然科举路阻、富贵难交,作者便甘守清贫,“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那就不嫌“旧砖窑”的残破,来教乞丐读书。这里有自嘲意味,但诗人的不顾斯文、一心办学也体现了这位出身平民的文人的朴实与积极。

接着,作品以三句诙谐而工巧的排句,勾画了一个贫寒而自尊、滑稽但可爱的教书先生的形象。这位“穷风月训导”的装扮是:“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乌纱帽”“黄麻罩”“皂环绦”,都是普通平民百姓的打扮,而之前再冠以“半新不旧”“半长不短”“半联不断”,越发凸显了落魄文人的穷酸相,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潦倒。作者看似诙嘲调笑,实则充溢愤世、讽世之情,其任诞恣肆的人生态度可见一斑。

这首小令语言浅俗质朴,充满诙谐戏谑色彩,凸现出浓厚的“玩世”情调,表现了钟嗣成身为市民曲家的世俗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