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调]青杏子

送别

游宦又驱驰(1),意徘徊执手临岐(2),欲留难恋应无计。昨宵好梦,今朝幽怨,何日归期?

[归塞北]肠断处,取次作别离(3)。五里短亭人上马(4),一声长叹泪沾衣,回首各东西。

[初问口]万叠云山,千重烟水,音书纵有凭谁寄?恨萦牵,愁堆积,天,天不管人憔悴(5)

[怨别离]感情风物正凄凄,晋山青,汾水碧(6)。谁返扁舟芦花外,归棹急,惊散鸳鸯相背飞。

[擂鼓体]一鞭行色苦相催,皆因些子(7),浮名薄利。萍梗飘流无定迹,好在阳关图画里(8)

[摧拍子带赚煞]未饮离杯心如醉,须信道“送君千里”,怨怨哀哀,凄凄苦苦啼啼。唱道分破鸾钗,丁宁嘱付好将息(9)。不枉了男儿堕志气,消得英雄眼中泪。

【注释】

(1)游宦:即宦游,为求官谋仕而辞家出游。

(2)临岐:站在分手告别的岔路口。

(3)取次:轻易,随随便便。

(4)五里短亭:古代为行人休憩,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常被诗人用作离别聚散的象征。

(5)不管:顾不得。

(6)晋山青,汾水碧:晋山,指今山西一带的山;汾水,在今山西省境内,亦名汾河。

(7)皆因些子:都因为这些。些子,指下句说的浮名薄利。

(8)阳关: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南,自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广为传唱后,“阳关”遂成为离情别意的代名词。

(9)分破莺钗:指莺镜和金钗的破碎,比喻夫妻的离别。将息:调养休息。

【评析】 这一篇《送别》套数,写夫妇的离别相思,真切动人。

第一曲[青杏子],交代离别的原因,定下情感基调。“游宦又驱驰,意徘徊执手临岐”,写丈夫又要离家,踏上谋取功名之路,夫妇二人置身于道别的路口,虽然不是第一次即将相去千里,但执手相看,心中依然充满无限惆怅,让人徘徊不绝。“欲留难恋应无计”,想要挽留丈夫在身边,却又无计可施。末三句更以鼎足对的句式结构,把昨日、今朝和明天的迥异情感做鲜明对比,且落点在归期的遥远无定,从而强化了离别的深切苦痛。

第二曲[归塞北]中,起句“肠断处”上承“今朝幽怨”,言离别之苦足以让人肝肠寸断。“取次作别离”,这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丈夫的埋怨,责怪他为求取仕进而轻易地别妻远去。“五里短亭人上马,一声长叹泪沾衣”,是具体描写充满无限伤感的短亭送别情景:远行的人就要策马而去,留守的人随着沉重的叹息,泪水长流,打湿了衣襟。“回首各东西”句,言夫妇即将天各一方,于浅显的字面之下富含了无限悲凉之情。

第三曲[初问口]是第二曲的情景延展,设想山重水复、音信难通的景况。自此一别,就是莽莽云山、淼淼烟水的阻隔,即使有书信,又会有谁传递呢?离恨萦绕,别愁堆积,斩不断,推不动,今日别后,必然是每日面容憔悴、欢颜难觅。言辞之中蕴含了无限的痛苦的伤悲!

第四曲[怨别离],从上曲对别后境遇的设想转向描摹眼前景致,再度渲染离别的氛围。“感情风物正凄凄,晋山青汾水碧”,是说眼前的风光景物和人的离别之情一样凄凉堪伤,极目远眺,晋地青翠的群山和碧绿的汾水,也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谁返扁舟芦花外,归棹急,惊散鸳鸯相背飞”,借扁舟急棹惊散了戏水的鸳鸯,来象征夫妇的被迫分离,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比兴手法。

第五曲[擂鼓体],遥承本篇首句“游宦又驱驰”,直叹驱使丈夫行色匆匆的根源是功名利禄。在这里,“浮名”“薄利”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名观念的不屑和批判。“萍梗飘流无定迹,好在阳关图画里”,这两句言说丈夫的远行如同浮萍无根,飘摇不定,但他踏上征途离去的身影,将如同那幅孤寂凄凉的西出阳关之图一样,永远定格在妻子的脑海深处。这两句曲辞,既体现了妻子对丈夫至诚的关切,又表达了她无奈的幽怨和不尽的感伤。

末曲[摧拍子带赚煞],再次细致描写临别之际的情境。“未饮离杯心如醉”,是说饯别的酒水还没喝,心就已被离别之苦浇醉了。这一句化用了陶渊明《拟古之一》“未言心先醉,不在接酒杯”和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未饮心先醉,眼中流泪,心内成灰”之意。“须信道送君千里”,这里省略了古代俗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中的下半句。“怨怨哀哀,凄凄苦苦啼啼”两句,通过叠字连用,渲染了离愁别绪的哀怨凄苦和泣血话别的彻骨忧伤。“唱到”两句是说妻子对丈夫切切叮咛:奔波劳苦,注意休息。“不枉了”两句则说,由于妻子的一腔深情,尽管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丈夫已感动得洒泪相酬。如此描写,感情真挚,深切动人。

整篇曲子从多个角度表现了“送别”的主旨,细节描写真实深刻,用语通俗流畅,把依依惜别的缠绵凄楚抒写得淋漓尽致,颇堪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