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1)

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2)。透内阁香风阵阵(3),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痩几分,搂带宽三寸(4)

【注释】

(1)十二月过尧民歌:这支小令由[十二月]和[尧民歌]两支曲子组成,又称合调或带过曲。

(2)醺醺:醉态。这里形容桃花盛开华美艳丽得让人陶醉。

(3)内阁:内室,深闺。

(4)搂带:即缕带,衣带。

【评析】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一说为河北定兴县(元属大都路)人。与关汉卿同时,为元代前期著名杂剧作家。所著杂剧十四种,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园》三种。其中,以《西厢记》最为经典。贾仲明[凌波仙]曲赞美王实甫曰:“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数百年来,《西厢记》在舞台上不断搬演,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广为流传。

这是一首带过曲,以女子口吻倾诉别情,辗转缠绵,动人心扉。王实甫以杂剧《西厢记》闻名,其散曲流传极少,从中我们仍能见到他的灵思妙笔。

虽有上下两曲,但都由“自别后”三字统摄,将女子与爱人别后的心情故事娓娓道来。“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若隐若现的远山已如连绵的屏障将“我”与爱人相隔,更那堪波光粼粼的河流将这种阻隔变得更远。重重阻隔,让人不堪,于是,便有了“更那堪”的呜咽与悲鸣。接下来四句描绘了四种自然风物:杨柳、桃花、香风、暮雨,看似无意,却凝结了作者的巧思。四种景象写出初春、春深、春尽这样一个层递时序。杨柳弄春柔,是初春之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春盛之景。然繁华至极意味着凋零的开始,香风暮雨转摧残,落红成阵,零落成泥,一片狼藉,怎不叫人伤心!千载玉颜,却无人能赏,终是在无主的寂寞当中消逝老去,花如此,人更如是。可见作者明是写景,暗是喻人之芳华不在,无人能惜啊。“透内阁”与“掩重门”六字,看似无心之笔,却透露出自爱人远离之后,女子终日锁于深闺,无心出门的慵懒孤独之态,而别情正在一人独处之时泛滥无忌。

下曲将上曲的委婉隐忍一扫而尽,用四个矛盾的连环句直截了当地倾诉了女子内心的伤痛。“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仿佛是从女子内心深处发出的悲鸣,悲戚、恳切,令人动容。“怕”字极为传神,突出了女子害怕惹人愁闷的黄昏,偏偏光阴飞纵又到黄昏的惊恐;“忽地”形容时光流转之快,也暗含着青春易逝,红颜易衰,却还要经历漫长等待的无奈。想排遣愁思,不想伤心无度却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控制得住——“怎地不销魂”,说明别情之浓,伤心之苦,非人力可以控制和改变,惊觉想念至深的时候,柔情早已深种。屈从于内心真情实感的女子,唯有终日以泪洗面。而远在他方的恋人也许会思念我而一样伤心断肠吧。一个“忆”字,将思绪拉远。女子只有回忆起过去和恋人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聊以自慰。

这首散曲句式工整紧凑,音韵优美。“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等叠字的运用,既在节奏和音律上美化了全曲,更营造了一种柔和感伤的氛围。曲中的伤感氛围也有由淡转浓的变化,从上曲的哀而不伤到下曲的销魂断肠,自连环句而推向高潮,感情慢慢酝酿堆积,最终凝结成厚重的感伤情绪,很有层次感。小令见出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