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

拟张鸣善(1)

草茫茫秦汉陵阙(2),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3),当窗松桂,满地薇蕨(4)。侯门深何须刺谒(5)?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注释】

(1)拟:模拟。

(2)陵阙:指帝王的坟墓。

(3)山人家:山居的人,作者自称。

(4)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齐叔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以“薇蕨”为隐者之粮。

(5)侯门:泛指官宦显贵人家。刺谒:求见、拜访。刺,类似后来的名片。

【评析】 张鸣善,元后期散曲作家,有数十首作品存世。倪瓒此曲题为“拟张鸣善”,应为和作,但张之原作已不可考。有人认为此曲是仿《水仙子·讥时》而作,但从内容来看,张作意在讽刺当朝权贵,而此曲主要述志寄怀,两者风格差异也较大,因此这种看法还值得商榷。

上片起首三句直接入题,写功名如梦之感。“草茫茫秦汉陵阙”是说,秦、汉两代帝王的陵墓现在已经淹没于茫无涯际的荒草之中,一片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句以月亮圆缺来比喻朝代的兴衰更迭,月儿圆缺变幻迅速,且为人们所司空见惯之景,这个比喻体现了作者对于整个宇宙历史的一种通观。作者处于元末,社会动荡、战乱频起。作者虽隐世绝俗,但社会的不安定对其不可能毫无影响。这部分应是有感于时世而发。接下来“山人家”三句转向写诗人自己的生活。诗人早已不问世事,自称“山人家”,管它外界风云变幻,我自有“堆案图书”作伴,这里的“堆案”间接表现了诗人之闲情逸趣。诗人居住的环境是“当窗松桂,满地薇蕨”,松桂临窗而立,野薇野蕨遍地,环境极为清幽宁静。“松桂”暗示诗人的品性高洁芬芳,“薇蕨”则暗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事,体现诗人的孤傲之气。

下片前两句进一步陈述其志,“侯门深何须刺谒?”,侯门深似海,何必去拜访呢?一句反问将诗人的诤诤傲骨坦露无遗。“白云自可怡悦”,我自有山中白云可怡情悦性,这里写山林隐逸之乐。最后三句又回到世代兴亡之上,“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历史上的那些英雄豪杰早已烟消云散,看茫茫天地间,哪还有一丝痕迹,言外之意就是说,当世的这些所谓的英雄豪杰追求春秋霸业,最后也终将成空。

此曲眼界开阔,意蕴深厚,语言精练晓畅,自有一股豪爽之气。其中衬字的使用,也大大扩大了句子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