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

[正宫]醉太平

相邀士夫(1),笑引奚奴(2)。涌金门外过西湖(3),写新诗吊古。苏堤堤上寻芳树(4),断桥桥畔沽醽醁(5),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

【注释】

(1)士夫:指有官职的读书人。

(2)奚奴:仆役。

(3)涌金门:是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是杭州城到西湖游览的主要通道。传说西湖中“金牛涌现”即在此地,因而得名,又称小金门。

(4)苏堤:西湖十景之一。相传是苏轼在杭州时所筑,也称苏公堤。接下来断桥,孤山皆是西湖名景。断桥与白娘子许仙传说有关。孤山相传是“梅妻鹤子”的林逋隐居西湖之所。

(5)醽醁(1íng 1ù):美酒名。

【评析】 曾瑞,字瑞卿,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一说平州(今河北庐龙)人,生卒年不详。因慕江南人才风物而由北方迁居至钱塘。他志不屈物,不愿出仕而终日衣冠整肃游于市井,江淮一代的达官贵人对他多有馈赠,因此他尚能悠闲度日。他长于绘画,擅作小曲、隐语。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所撰为“杰作”,且云:“其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

这是一首写西湖游兴的小令。以作者的游览经历为主线,兼发怀古意趣。

篇首两句交待了作者与一帮情投意合的朋友相约,带着仆人出来游玩,欢歌笑语,好不自在。呼朋唤友,观景赏玩,联吟作诗,是中国文人特有的精神文化生活,作者此次与朋友相邀游湖的目的即“写新诗吊古”。第三至七句交待了作者同一众友人的游览线路:从涌金门出发,经苏堤、断桥、孤山而回。

“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醽醁,孤山山下醉林逋”为三个鼎足对。北宋年间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治理西湖时,用挖出的泥土构筑成堤。人们为纪念苏东坡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断桥为苏堤的起点,也是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相会处,婉转的爱情故事为断桥增添了几分妩媚。但此时作者并无暇去追溯浪漫的爱情传奇,而是在断桥旁买了醽醁,想到孤山山下寻访隐士林逋,要与其同饮共醉。曾瑞虽与林逋不同时代,但心向往之,想与其共饮美酒,也许是觉得自己和林逋有共同的心志,可结为知音吧。从中隐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

结尾从怀古的沉思中回到现实,以五字描写了一幅美景:洒梨花暮雨。游览将尽,暮色来袭,此时下起蒙蒙细雨,轻洒在雪白梨花之上,仿佛女子轻泣的娇弱之态。细雨中,西子湖畔烟水笼罩,如梦似幻,尽显西湖景致的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