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

[中吕]朝天曲

挂冠(1),弃官,偷走下连云栈(2)。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钓滩(3),韩元帅将坛(4),那一个无忧患?

【注释】

(1)挂冠:指辞官、弃官。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五》:“[逢萌]闻王莽居摄,子宇谏,莽杀之。萌会友人曰:‘三纲绝矣,祸将及人。’即解衣冠,挂东都城门,将家属客于辽东。”

(2)连云栈:为川陕通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岩架木而建,极为陡峭危险,在元曲中常用来比喻官场的险恶,如查德卿的[仙吕•寄生草]《感叹》:“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3)严子陵钓滩:指东汉初的隐士严光,字子陵,与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召他为官,他不赴,而是隐居富春山,垂钓于七里滩。

(4)韩元帅将坛,指西汉名将韩信,他辅佐刘邦,屡立战功,刘邦曾专门择吉斋戒,设坛具礼,拜其为大将,为汉朝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遭刘邦猜疑,被吕后消灭。

【评析】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自幼好学,20时被荐为东平学正,后历经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曾先后两次因感宦途险恶而挂冠归隐。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又起任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鞠躬尽瘁,死于任上。有《归田类稿》《三事忠告》《庙堂忠告》等诗文集,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存小令161首,套数2首,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这首散曲将仕与隐进行对比,表达了弃官归隐、全身远祸的思想。作者当时任监察御史,入则与天子争是非,出则与大臣辩可否,往往不惜触犯当权者。武宗至大三年(1310),张养浩奏《上时政疏》,直斥朝政十大弊端,言皆切直,结果“当国者不能容。遂除翰林待制,复构以罪罢之,戒台省勿复用。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

开头的三句,描写弃官的情形。但这弃显得不光明正大,一“偷”字可见。也不从容,“连云栈”三字可见,那可是极险要之地。这三句未明言辞官弃官之原因,但其间风波险恶之况是可以猜想的。接下来五句,与前面的小心翼翼状完全不同了,虽然辞官有波折,但真正归隐之后,一片风光霁月,和穆恬静。屋在湖山佳处,掩映在垂杨之中,既隐且闲。人的心情如何呢?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超逸脱尘,心无挂碍啊。满地白云,被东风吹散,又将青山遮了一半。这里云在地而不在天,是言其隐居之所地处云山之间,当云雾缭绕之时,自然就会“遮了一半山”,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

结尾三句,是作者弃官隐居后对人生的追问,曲中将严光与韩信进行对比,又用一个问句作结,引人思索,颇为奇崛、深沉,令人唏嘘。这二人,在仕与隐的选择上迥然不同,其人生的结局也就有天壤之别,将此二人进行对比,其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最后的一句“那(哪)一个无忧患?”除了有自我反思的意思之外,其实还包含着强烈的警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