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上苑

    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作者

    *武则天(624—705),女,名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祖籍并州(今属山西),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14岁入后宫为才人,太宗赐名媚,高宗时为皇后、中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705年退位。有《武则天集》。

    鉴赏

    “上苑”是帝王家的园林,是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处所。女皇要游上苑,关心一下园中的花开得怎么样,希望园中的花已经盛开,在兴头上,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正因为在兴头上,所以这首诗是一气呵成,甚觉畅快。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这是堂上语,是传旨,是下达命令,是不容分说。“春”在无意中被人格化了,成了上苑的管家、女皇发号施令的对象。用现成的话说,即“自是帝者气象不侔”。“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这是传旨的内容,也是不容分说,“花”与“晓风”也都被人格化了。这叫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首诗是够霸道的了——呼风唤雨,如呼奴使婢,然作谐语读方妙。

    何以言之?难道武则天不知道自然法则么,难道她不知道上苑的花何时开放,并不是帝王说了就算数的么。知道了还这样写,就不怕下不来台么。我想,她是不怕下不来台的。因为她必非常清楚,写诗归写诗,事实归事实,到底是两码事。写诗是不能拘泥事实的。如果一定要拘泥事实,那又何必要诗呢。正因为有事实层面上做不到的,才需要诗从想象的层面上做到。写诗到底是为释放一种情绪,当代某女词人因“天未足寒,罗冈梅花未放”,做了一首词,结云:“快将风雪造严寒,人在梅间,诗在梅间。”亦用祈使的语气,写急切的心情,就大有武则天的风度。

    据我揣测,武则天写诗的当天,上苑一定准备了许多剪彩花,赶明儿游园,提前系到花枝上去就行了。当时确有这种做法,叫做凑趣。空口无凭,兹引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为证:“金阁妆仙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