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潼关楼

    崔 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作者

    *崔颢(?—754),唐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官司勋员外郎。有《崔颢诗集》。

    鉴赏

    诗人显然是匆匆路过潼关的。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就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好雨过天晴,本来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两句虽是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逢”字、“上”字,安排得次第井然,而且也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引出下文的雄伟气势。

    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写出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崔嵬峥嵘,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南以西。这里的“三辅”,是指唐代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控制着“九州”。“九州”,本指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即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这里是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潼关是控制东面联系的重要关口。两句的重点是要突出“关门”的险要,作者先在前一句写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这重峦叠嶂的背景上点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形象而有力的“扼”字一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即跃然而出。“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这两句从对关势险要的描写,过渡到交通,是上联诗意的延伸。“川”,即平野。潼关一带,在乱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平原,从关中向“陕路”通去。“陕路”,即陕州之路,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在唐代,江淮漕米北运长安,这里是重要的水陆转运站。“河”,即黄河,在古潼关北面,黄河水由北而南向华阴县流来,然后在潼关和对面的风陵渡之间,忽然折而向东,滚滚流去,卷起滔滔洪波。一个“绕”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的走势,具有磅礴的气势。中间四句,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描写了潼关的地势,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宛然一幅巨笔恣意挥洒而成的泼墨山水画,展现出一派极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山川的壮美。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三辅”、“九州”、川原、河流,把潼关与广袤的土地连接起来,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收到了心游八极、视通万里的效果,造成一种壮阔博大之势,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潼关地势的险要。从这里,体现出作者扛鼎的笔力和高度的艺术匠心。

    最后一联,作者把写景与感慨结合起来,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诗人面对如此险要的关隘,眺望着雄伟的山川,不知不觉到了傍晚,那黄河之上、群山之中渐渐升起暮霭,在轰然如雷的黄河涛声中,显得一片苍凉。诗人此时不禁生出了愁绪。如同诗人另一诗作《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样,这里的“愁”字显然也包含着浓郁的乡思,因为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是在“客行”,行役之人时值“向晚”,产生思乡之念,自是常情。但这里的“愁”,显然又不只是乡思。在潼关楼上,面对从古至今如此险要的关口,作者自然也会产生怀古伤今之意。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多少战争,引起过多少兴亡,怎不令人产生世事沧桑之叹?再联系到当前,作者虽然在“安史之乱”前夕(754)就逝世了,但朝廷政治的腐败、藩镇作乱的迹象,都已经清楚地显露出来,诗里也隐含着作者对国事的殷忧。因此,作者在潼关楼上的“愁”,要比在黄鹤楼上的“愁”,更加复杂,更加深沉,而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也更多、更大。

    (管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