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作者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严挺之之子,以门荫为太原府参军事。玄宗天宝六年(747)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判官,累迁至侍御史。安史乱中随玄宗幸蜀,擢谏议大夫、给事中。肃宗乾元中迁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代宗时封郑国公。

    鉴赏

    严武这个名字在唐代星光熠熠的诗歌史上也许是暗淡无光的,一般人对他的了解恐怕更多是因为他是杜甫的好朋友,在其任剑南节度使期间,对前来成都投靠的杜甫多加照顾。其实,严武在唐代算得上是颇有作为的一个人物,其在唐玄宗、肃宗时期先后任东川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唐代宗时曾派大将率军击破入侵的吐蕃军队,收复失地,因功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作为一名统军打仗的武将,严武不仅战功卓著,文采亦风流,从这首《军城早秋》便可见一斑。本诗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正值唐军与吐蕃军交战之际。作为全军的统帅的那种气魄与心胸在本诗中展现无遗。本诗最大的特色正在于其出自于统帅之手,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语言风格富有突出的个性特征。

    这是一首写边关战争的诗歌,没有按照常规去描绘战斗的具体场面,而是不落俗套地选取了战争前夜和战斗即将结束这两个时段,开阖跳跃,别具一格。

    诗的头两句看似写秋景,实则是写战争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瑟瑟的西风、清寒的月色、昏暗的云层使边塞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当中,渲染出形势的危急。“秋风入关”既是对时节的实录,也是暗示出边塞上有异族犯边,战事在即。当时吐蕃屡犯中原,是唐王朝的一大隐患,而我国古代边地的少数民族常常在夏末秋初的季节向内地挑起战争。作为主帅的作者很敏锐地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为后文直接写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争即将开始,那接下来是不是该描绘战斗的进程和具体场面呢?诗人并没有顺势写去,而是笔锋陡然间转向了战争的尾声:骄纵无比的敌人(吐蕃军曾经打到过长安)俨然已经成了四下逃窜的手下败将,主将喝令将领率军追击,将敌人一网打尽。“更催飞将追骄虏”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指挥从容、胜利在望的主将形象,“莫遣沙场匹马还”虽然没血淋淋的正面描写,却在体现出将令威严的同时,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惨烈,但更多的是充满了一种不歼灭敌人绝不后退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

    本诗读起来流畅自然,没有咬文嚼字之感。不过仔细体会,会发现其在动词的使用上仍有值得称道之处。头一句的“入”字体现出了秋风来势之迅猛,道出了战事的紧急;第二句的“满”字顿时让人感受到整个边塞笼罩于一片浓重的肃杀之气当中,战争一触即发;第三句的“催”则展示出主将的意气风发和势如破竹的胜利气势。

    全诗虽然仅有四句,却能从大处落笔、一气呵成,语言明白晓畅毫不晦涩,而气魄宏大风格刚健,为历代诸多选本收入。

    (郭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