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鉴赏

    唐诗的题目是生活化的,像这首诗,题为“山行留客”,就是一个生活事件。看来诗中的客人是因为看到山中天气转阴,而打算告辞,而作者呢,却热情地挽留他。这首诗完全是用对话的语气写成的。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前两句就直奔“留客”的主题,一句是说严冬过尽,好不容易遇到万象更新、阳光和煦的春天,山中迎来了风景最好的时候之一。“弄春晖”三字,写“山光物态”即风光,非常空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读者可以想到青翠欲滴的新枝嫩叶、潺潺而流的山泉、歌喉宛转的百鸟、白云缭绕的山径,等等。二句则表留客之意:“莫为轻阴便拟归。”“轻阴”,微有一点天阴,这是客人告辞的理由,他看到了天气变化的征兆,害怕风雨来临被困在山中,所以打消了游山的想法,意欲趁早下山。而主人的判断却与他完全不同,“轻阴”这个说法,表明他的估计这阵天阴只是暂时的,不严重。他的意思是,客人告辞的理由不充分。其语气也表明他是有经验的,留客的心情也是非常诚恳的。

    想必那客人还会有其他托辞,如天气晴好再来,下次再来,等等。主人要堵住他的嘴,就退一步说,这也不是理由,游山不能太在意天气,而你所想象的那种晴好天气,在山中恐怕没有。因为越是到山的高处,雾可能越大,云气可能更重,可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即使是天气晴朗,你只要进了深山,到了高处,还是不免会打沾衣裳的,然而为了尽游山之趣,又怎么能够害怕沾衣呢?如果确有必要,备一件雨衣也是可以的嘛。这两句是以退为进,是欲擒故纵,令人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勿违”的名言,其象征意蕴是,为了达到某个崇高的目的,要有付出一定代价的思想准备。比如“沾衣”,就是春日游山无可避免的事,为了游山,就不要害怕这种事儿,就像游泳不要害怕呛水一样。从某一角度说,“沾衣”又何尝不是游山的一种乐趣呢。总之,与同类诗作相比,这首诗别有理趣,所以传世。

    (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