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 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鉴赏

    文人诗怎样向民歌学习,已不是新鲜的话题,而是自古而然。《诗经》质朴,颇有民歌风味,只可惜我们找不到更多的未经加工的逸诗,看不到它的原生态了。《古诗十九首》则不同,这是文人学习民歌或文人改造民歌的典范,因为有汉乐府存在,很容易比较出精粗来。唐以后又发生变化,文人学习民歌,如水中着盐,但知其味,不见其形。如崔颢的《长干曲》、李白的《横江词》就是这样。幸好有岑参这类诗出现,使我们能在其中探索出些蛛丝马迹来。

    这是公元754年岑参路过武威(今属甘肃)时写的诗,“诸判官”即各位文职参谋,自然与岑参亲善(岑参是北庭幕府判官),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下学习民歌是极有可能的(也许在宴会上就有人唱民歌)。“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仔细玩味,前两句应是民歌原句,后两句应是岑参独创。第三句很重要,它是过渡句,它巧妙地运用顶真的手法与前两句勾连,而又自然开启下句。“胡人半解弹琵琶”这一句用得极好,它既能与民歌匹配,又与文人诗契合,此之谓功力。有了这四句,下面恢复到岑参的原态,就不显突兀了。

    全诗大意无非是建功立业的雄心与及时行乐的豪放,在唐诗中早已习见,不足为奇。这首诗的妙处就是利用民歌的尖新来刺激读者,使人眼前一亮,打破审美疲劳。为了保持这种尖新感觉,岑参一改常态,采用了信天游的形式,即两句一换韵,始终保持了节奏的跳跃,可见他是有意为之的了。古典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是互为表里的,内容的新与形式的新不断在相互推动,二者如能完美配合,那就成为绝唱了。

    纵观整个文学史,都是民歌启发文人诗,文人诗使民歌雅化。雅化到极点,文人诗就死了。于是文人又向新的民歌学习,再次雅化,再次死亡。如果永远有新鲜的民歌,文人诗是不会死的。但这个前提条件是民歌必须是真正的民歌。

    不敢推知当代诗词的前途如何,只是觉得一味媚俗,一味高古都不是出路。笔者推崇岑参诗,就在于它雅俗共赏。雅俗共赏,既是尊重传统,尊重民众,又不忘变革与提高。唐诗不用注,宋诗偶用注,清诗句句注。孰优孰劣,本是一目了然的了。如果写出连中文系学生也看不懂的诗,在下只有敬谢不敏了。

    (滕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