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 雁

    钱 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鉴赏

    钱起是南方人,却一直在北方做官,心中魂牵梦绕的,是诗人的故园,这本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如果说爱情是现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乡思则是古诗词中无时不在的主题。或许正因为乡思之情太普遍,历代吟咏者太多,逼着后来者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来进行表现,以期占得一席之地。这首诗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

    古人认为:秋雁南飞,到了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就不再向南,而是栖息在湘江下游,待来年的春天再飞回北方。这是候鸟的生活习性使然。但诗人不管这些,他把归雁人格化,要去探究这位游子归来的原因。

    四句诗中,前两句“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是诗人对归雁的询问,按正常的句序应为“水碧沙明两岸苔,潇湘何事等闲回?”潇水、湘水一带,水清沙净,两岸长满青苔,这样一个风景秀丽、食物丰美的好地方,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就飞回北方来了呢?看来这是一只北归的春雁。倒装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问题,而环境的描写却也必不可少,但此点现在还看不出来。

    是啊,为什么呢?每读及此,大家不免会下意识地重复诗人提出的问题。千百年来的读者就这样上了诗人的当,被他牵着鼻子走了。所谓构思的巧妙不正在于此吗?

    如果有谁在这时跳出来解释说,春雁北归,是候鸟习性,莫要大惊小怪,大家一定会觉得这种解释太直白,缺少了艺术性。还是诗人设计得妙,让归雁自己来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江女神在月夜下弹瑟,那瑟声凄凉哀怨,我实在受不了了,这才飞回北方来了。瑟是一种古乐器,有二十五弦。按照神话传说,湘江女神善于鼓瑟,因思念自己的丈夫——舜,所以其瑟声凄凉哀怨。一首思亲之曲勾起了大雁这位远游他乡的游子的乡愁,思乡思亲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于是决然离开富足秀丽的南方北归。这北归的大雁不正是诗人这位远离故乡的游子的化身吗?建安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中有这样两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情怀,也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的归雁,婉转地表露了一个宦游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至此,我们方才明白:前句“水碧沙明两岸苔”对环境的极力铺陈,正是为了表现此地的“信美”,然而为了一解乡愁,再好的环境也可以决然抛下。

    这首《归雁》假借诗人与归雁的问答以表达诗人在这春日里的某种感受,而这感受倘不能借助优美的意象表达出来,那它仍然是个人的感受。然而诗人凭借其构思之新颖,想象之奇特,表达之含蕴,使其成为千百年来游子们的共同感受,从而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陈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