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鉴赏

    这首诗命名“杂诗,”,相当于无题。其中有两个主题词,一个是“故乡”,一个是“寒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两句中,重复了一个“故乡”,是强调这个主题词。乐府诗有此句调,如李白“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对于歌,这种重复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音乐的缘故,不但不感到单调,反而会感到集中。它表现的生活情境十分动人,当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故乡的消息是多么重要啊。不要说见了故乡熟悉的人,就是听到故乡话,也会深自惊喜的。比如说东汉蔡文姬在南匈奴就有这样的事,“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胡笳十八拍》),可惜这个讲着汉语的人,并不是她的老乡——“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同上)。王维这首诗中的情境就不同了,对方不仅是个说着乡音的人,而且是熟悉的人,他的第一个念头,也是“迎问其消息”。

    “故乡事”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唠嗑中,涉及面会很宽,会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先是诗中主人公最关心的话题,最后会落到两个人都有兴趣的话题。这一大堆内容,在古诗不仿照写,如唐代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然而,对于绝句来说,只剩两句可用,作者须对内容进行筛选,最后他选择的是院果林花类的寒梅。当然,这寒梅在诗中不仅是一般的自然物,而且是故乡的一种象征。

    然而,为什么要选这株寒梅作为故乡的象征物呢?这就不得不说到院果林花在童年或少妇记忆中所有的特殊地位了。对童年、对少妇来说,生活的空间本有局限,然而当事人眼中却会将它放大,园中的一草一木都会有趣得要命,特别是那些占据重要空间(如绮窗下)的花木,将成为当事人一生的重要记忆。古诗人写“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清沈复写《浮生六记》,鲁迅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秋夜》(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说起“寒梅”之类,都是喋喋不休的。因为关于“寒梅”之类,应该有一些故事,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故事,两个人都知道的故事。虽然都知道,还是津津乐道——笔者与儿时朋友相会,就常会说起儿时爬过的“二小的那棵黄桷树啊”。

    绝句贵乎以小见大,在这首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的诗中,“故乡”是大,“寒梅”是小,通过对“寒梅”的对话来表现“故乡”情,是以小见大。

    (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