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鉴赏

    刘方平乃唐开元、天宝时人,隐居颍阳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传》称他“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

    这首诗的题目为“月夜”,容易使人想到秋天的月夜,然而此诗的特点,恰恰在于它写的不是秋天的月夜,而是春天的月夜。这就使人想起一个故事,宋元祐七年(1092)正月,苏东坡知颍州,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夫人王氏说:“春月胜如秋月色,秋月色令人凄惨,春月色令人和悦。何如召赵德麟辈来饮此花下?”先生大喜曰:“此真诗家语耳。”(南宋赵令畴《侯鲭录》)

    刘方平这首诗的妙处,正在他写出了春天月夜令人和悦的那一面。

    “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夜深时分,一半的庭院笼罩在月色中,另一半呢,当然是阴影了。这种光景,只有月轮西斜的时候才会有。“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春天夜空的征象,古人对星空是非常敏感的,十二个月的星空都不一样,北斗、南斗相互辉映,应是正月星空的特征。这两句合在一起,就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

    “今夜偏知春气暖”,这一句的妙处在于出人意料,因为月夜给人的感觉总是清凉的,不可能有暖意,作者之所以觉得有几分暖意,是因为他听到了久违的虫声。这表明,有些昆虫已经出土了,这正是气温转暖的结果。“虫声新透绿窗纱”,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难以道其只字;便是生活在乡村的人,也未必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不是有心人,很难注意它。所以诗人的禀赋之一,就是全身心感受和琢磨生活。

    虫声透过“绿窗纱”这个说法,也非常有诗意,换个人,可能会说“虫声是从窗外传来的”,那意味就差远了。“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作者内心的盎然春意。”(今人刘学锴评)这个说法深具会心。绿色,是属于春天的颜色,王安石不是有一句名言“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吗,所以这首诗句句都是关合春意的。

    苏东坡也有一句名言,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光晚景》),这首诗的后二句,其实也就是说,春气转暖虫先知,可以说,刘方平是率先探得骊珠的。

    (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