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1月的一天,亨利·瑞德·哈格德(Henry Rider Haggard)和他的一个哥哥在去伦敦的途中聊起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探险故事——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哈格德说这个故事其实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登峰造极,他的哥哥立刻反唇相讥:“我倒想看看你能写出什么来,能有人家一半好就谢天谢地了。”3个月后,哈格德完成了《所罗门王的宝藏》,在友人的帮助下,出版了《金银岛》的凯塞尔公司接受了这份书稿,并于当年的9月30日正式出版。一时间,作为“有史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作品”,这个故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欢迎。

回顾一下哈格德本人的生活经历,就可以发现《所罗门王的宝藏》中不乏和哈格德相关的种种:他在非洲的时候,和一位戴着一只眼镜的同事相交甚好;一位名叫科特曼的农夫,在他年轻时就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877年,他还去过南非当地的一个钟乳洞历险;他曾亲眼目睹过巫术舞蹈,见过两个仆人的被杀,听说了很多和部落首领相关的事情;他还对中美洲的殡葬密室的事情很感兴趣;他醉心于大津巴布韦的考古碎片,因为据说它们和所罗门王以及士巴女王有关;他自己在非洲曾骑马和乘马车行程250英里去拜访一位首领;他喜欢读1881年出版的猎手福来德里克·塞卢斯去拜访马塔贝列人(居住在非洲津巴布韦的祖鲁人)的故事。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

《所罗门王的宝藏》的故事一开始,猎手阿兰·科特曼在从开普敦到纳塔耳的船上遇见了英国爵士亨利·克提斯和约翰·古德上校。亨利爵士请求经验丰富的科特曼帮忙,带他们去找因寻所罗门王的宝藏而失踪的弟弟乔治,科特曼答应了。在他们准备出发的前一天,一位叫温伯帕的黑人前来请求做他们的仆人,一同前往。这一行人凭着一张古人留下的寻宝图,走过沙漠,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到了库库安地。库库安的国王特瓦拉凶狠嗜杀,王子斯卡加心狠毒辣,老巫婆贾古儿则利用巫术,为非作歹,整个库库安地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这时,温伯帕向库库安地德高望重的老将印佛都亮明了身份:原来他是前国王伊摩图的儿子伊格诺西。当年伊摩图被特瓦拉篡位谋杀后,王后带着年幼的伊格诺西逃往他乡。伊格诺西长大后,一直惦念着故土,于是就和寻宝的白人一路做伴,来到库库安地。特瓦拉和贾古儿想借着巫术杀戮和少女舞会杀了他们,于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亨利爵士、古德上校、科特曼、温伯帕(伊格诺西),以及印佛都等奋起和国王展开了一番激战,最后他们获胜,伊格诺西也重新回到了王位。他们三人也在贾古儿的带领下,成功进入了所罗门王的宝藏密室,由于贾古儿的阴险用心,他们又经历了一番生死之险,最后带着许多宝石生还。更令人兴奋的是,在回归故土的途中他们找到了亨利爵士的弟弟乔治,他们凯旋而归。

19世纪快速发展的历险故事很大程度上沿承了笛福、司各特和库柏等的历险小说。他们反映出了自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帝国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人们对非洲或印度等奇异的英帝国殖民地充满好奇,心里也认定英国人优越于其他国度的人,尤其是土著人。这些故事一开始总是有一个小小的危机,例如主人公的某个亲属死了,接着主人公离开家乡去寻求宝藏,当然通常还有忠实的朋友或仆人做伴,故事的结尾处,主人公会碰到生死攸关的时刻,于是他奋勇作战,最终获得胜利,满载而归。故事的结构和人物有些类似传统的民间故事或童话故事,既有点现实色彩,又有奇异的特色,主人公的历险总是某种特定的探寻,也总是以皆大欢喜结尾。伯伦泰(R.M.Ballantyne)的《珊瑚岛》(1858)和史蒂文森的《金银岛》(1883)以及哈格德的《所罗门王的宝藏》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不过,哈格德在创作的时候,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想象、混合和情感,将熟悉的传统手法和不熟悉的新手法结合起来,使读者完全地被他的故事吸引,陷入了他所制造的传奇气氛之中。《所罗门王的宝藏》充满了非凡的想象:老修士用骨头蘸血画出的寻宝图、阴险狡诈的老巫婆贾古儿,还有那神奇的月蚀和恐怖的死亡之地等等。哈格德还混合了很多手法,力图使这个故事看起来非常可信:颇具权威的编者脚注、寻宝图的摹本、老修士的信,还有机智冷静谨慎的中年叙述者科特曼。和《金银岛》中的小男孩吉姆不一样,《所罗门王的宝藏》的叙述者是一位55岁的久经考验的猎手,每一次危险的时刻,他都挺身而出。亨利爵士和古德上校的个性也很鲜明,亨利是个英雄式的英国贵族,但他也和黑肤的温伯帕兄弟相称,这在当时也是非常特别的。古德上校则过分看重自己的外表,身为白人,他却与土著黑人姑娘佛娜达之间有着细腻的感情,他的形象非常幽默。温伯帕的角色则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开始他的身份就非常可疑,不过读者总能感觉到他的地位似乎要比他看起来高贵得多,果然,后来我们发现原来他就是真正的合法王位继承人伊格诺西。事实上,从故事的开头到结尾,哈格德高超的想象力,让我们跟随主人公一起猎象、穿越沙漠、历经严寒、卷入血战等等,正是哈格德所宣称的“扣人心弦”。

值得指出的是,《所罗门王的宝藏》也反映了哈格德对于死亡和暴力的观点。哈格德生活在一个后达尔文时代,1859年的《物种起源》一说对基督教的理念起了很大冲击,它展示了一个充满争斗和痛苦的世界,不论你是否高贵,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对于哈格德来说,死亡和暴力是生命中绝对的基本因素。《所罗门王的宝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血腥场面,如猎象、生食羊肝等等。实际上,这也是它常常受到攻击的地方。

不论如何,《所罗门王的宝藏》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它被誉为是最好的男孩子读物之一。在英国,这本书在头12个月内售出31000本。在美国,仅就1885年底,就有至少13个版本出版。这不仅是哈格德本人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也是19世纪历险小说的里程碑。后来,这部作品被多次改编成电影,最新的2004年版在非洲拍摄外景,场面十分壮观。《所罗门王的宝藏》的中译本和简译本各具特色,让许多的中国读者领略了哈格德笔下的惊心动魄。本书译者在翻译时力求有所突破,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字斟酌,以适应当代读者。当然,由于时间匆忙,译文中的缺点和不足,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方凡

2006年5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