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莞尔而笑[1],鼓枻而去[2],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3],可以濯吾缨[4]。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 莞尔:微笑的样子。

[2] 鼓枻(yì):叩打船桨。

[3] 沧浪(lánɡ):水名,汉水的支流。

[4] 缨:冠系。

赏析与点评

渔父所唱的《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为孔子适楚时听到一个孩子所唱的,可知原本是首童谣。其复沓的体式、叙事性的内容,与今日的童谣的确一脉相承。孔子闻后,就此歌申发大义道:“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孟子进而阐释:“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意即一人的荣辱、一家的盛衰,乃至一国的兴亡,实系于其自身。如果错误判断时势、逆时背道而招致失败,就是咎由自取。然而渔父为道家之徒,未必会完全采用儒家的诠解。《文选》五臣注的解释更为合理:“清喻明时,可以修饰冠缨而仕也。浊喻乱世,可以抗足远去。”则其内涵仍是与世推移之意,点出处世要因应治乱而采取不同的态度。由此可见,短短一首《沧浪歌》就有三重内涵:童谣、儒家哲理及道家哲理。《渔父》的篇幅本不甚长,又以《沧浪歌》作结,尤显摇曳隽永之致。